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洪山地区1975年开始大面积栽植柑桔,1984年在青菱乡老桥林场首次发现花蕾蛆(Contarinia citri Barnes),发生面积仅100亩,花蕾被害率仅3.6%;以后逐年上升,1988年已达4000亩,花蕾被害率平均达35.16%。1989-1990年开展综防,对其中2000亩桔园进行多点抽样调查,被害率在1-8%之间。  相似文献   

2.
张炳炎 《植物保护》1987,13(2):46-46
野燕麦是河西地区农田恶性杂草,据在河西的玉门、嘉峪关、永昌、武威等地调查,一般每亩有野燕麦4—60万株,严重的达100万株以上,据1984年初不完全统计,发生面积达200万亩,其中沿祁连山冷凉灌区为96万6千多亩,估计每年损失粮食10万吨左右。为了防除农田野燕麦,1984年甘肃省进口美国孟山都公司燕麦畏100吨,兰州农药厂燕麦畏8吨,组织河西地区13个  相似文献   

3.
夏英三 《植物保护》1994,20(5):53-54
玉米螟为害生姜严重山东省临沭县是生姜主要产地之一,年种植达万亩以上。以前玉米螟为害生姜,被害率仅1%以下,而1993年生姜墩被害率达73.0%93.5%,每墩姜股(姜的地上茎部分,每茎为一股)被害率达53.3%-75.0%,一般减产20%左右,严重者...  相似文献   

4.
孙太安 《植物保护》1990,16(1):27-27
自1980年以来,马铃薯瓢虫一直是我县三川、冷水、叫河、陶湾四乡的马铃薯主要害虫。尽管年年防治,虫口密度有增无减,一般减产50%以上,发生面积2.1万亩。 1985年开始推广春玉米地膜覆盖新技术,玉米由单行变双行密度增加,马铃薯面积相对减少,7月下旬马铃薯收获后,马铃薯瓢虫成虫大量迁移到玉米雌穗上嚼食花丝,危害后雌穗形成乱麻状或平顶。据1989年8月7日至9日在该地区调查,穗被害85%,百穗有虫128头,单穗最高有虫12头。个别玉米叶片也受害。 马铃薯瓢虫危害玉米的特点:地膜覆盖春玉米(该地区海拔高度1200-1300米,系高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1992年棉铃虫暴发成灾,几乎所有作物都受其害,一代蛀食麦粒,穗被害率一般40%-60%,麦田地面虫粪象撤一层“尿素”,另外还为害早春蔬菜。全省约有50万亩棉花因棉铃虫为害而绝收。洛阳棉区估计玉米减产5%左右,蔬菜减产30%,花生减产5%-10%。无论从发生  相似文献   

6.
1992年豌豆潜叶蝇在甘肃省永登县大发生。15.81万亩豌豆,1.23万亩胡麻和1.11万亩油菜受害严重,尤其是豌豆发生面积大,为害程度严重。据6月下旬在通远、民乐、武胜驿、坪城等乡(镇)多点调查:豌豆田虫田率100%,株被害率100%,叶被害率74.4%,平均每株有虫40.3头,平均每片托叶内有虫13.8头,最多26头。基部叶片的托叶受害最重,叶肉被  相似文献   

7.
卵孢白僵菌对花生田蛴螬优势种群暗褐鳃角金龟甲和东北大黑鳃角金龟甲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寄生率为36.84~66.67%。亩施菌剂1.5公斤加40%甲基异柳磷乳油0.1公斤混用,虫口减退率为83.06%,果实被害率降低87.46%,防效优于单施菌剂式单施药剂,试验提示,以菌药混用比例2:0.1公斤/亩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块茎蛾 Phthorimaea opercuiella(Zeller)是为害马铃薯最主要的害虫之一(Haines,1977)。在秘鲁田间及贮藏条件下,如不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块茎的被害率可达50%以上(Raman,1982,Anonymous,1983)。国际马铃薯中心(CIP)积极地研究不同的防治策略,包括栽培措旎、化学防治、寄主植物的抗性、性引诱剂、生物防治和其他惯用的防治措施,发展为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策略。曾报道过这些防治策略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9.
金龟子幼虫蛴螬,是为害我省旱地作物的主要地下害虫,种类多、食性杂、生活史不一、抗逆性强。为害小麦、玉米、高梁、红苕、花生、甘蔗等多种作物,常造成缺苗、断垄,蛀空果实,影响产量和质量,为害严重的可造成毁种绝收。南充市调查71块花生地,平均果类被害率为20.62%,严重的达87.37%。1 蛴螬主要种群分布及发生特点通过近年调查,我省为害农作物的蛴螬有59种,其中发生面大,为害严重的优势种群有大栗鳃金龟、四川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铅灰鳃金龟,霉复鳃金龟及灰胸突鳃金龟  相似文献   

10.
恩施自治州位于鄂西南山区,常年种植马铃薯12万hm2以上,产鲜薯150万t以上,是南方马铃薯的主产区。马铃薯占该地区夏粮产量的80%以上,占全年粮食总产的1/4左右,是该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蔬菜、饲料和加工原料作物。马铃薯晚疫病在该地区每年均有发生,发病面积一般在4—6万hm2,占播种面积的30%~50%,产量损失在2~3万t,占马铃薯总产的7%~10%。  相似文献   

11.
同彦成 《植物保护》1989,15(5):58-59
黑绒金龟Maladera orientalis(Mo-tschulsky)成虫在我县3月下旬始出,危害高峰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有时延续到5月中下旬。1988年在我县黄河滩地的赵渡、朝邑、鲁安、步昌和迪村等乡镇大发生,果树花蕾被害率一般为30—80%,重者全树秃枝,药剂防治后在果园地面调查虫  相似文献   

12.
瑞典麦秆蝇Oscinosoma sp. L. 近年来在我市局部地方为害玉米,1991年全市普遍发生,平均被害率达5.6%,最高70%,发生面积达30多万亩。 此虫主要危害夏播玉米。麦垄套种玉米受害重于直播玉米,早播玉米重于晚播玉  相似文献   

13.
苹果白粉病是烟台苹果产区的重要病害,幼树新梢被害率高达50%以上。成龄果树越冬芽平均受害率为4.3%,重病果园花丛被害率达26.7%,发病高峰期新梢被害率达80%以上。新梢被害幼叶皱缩脱落,被害花芽座果率低,受害果实着生锈斑降为等外果。以往,防治苹果白粉病主要采用人工摘除病梢和喷布石硫合剂等措施,不能有效地控制为害,1982—1985年,我所进行了粉锈宁防此病的研究,并配合病区县市创造了60万亩防病示范区,取得了明显的防病增产效果,深受群众欢迎。研究结果初报于下。  相似文献   

14.
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是我国的一种重要地下害虫,在我州一些地区主要以早期幼虫危害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幼苗。据调查,在昭觉地区四、五月份玉米因受小地老虎危害造成缺窝达5.4—17.1%;1977年大发生时,四开地区1800多亩受害,有虫株率达57.3%,缺窝率占18%,经饲养观察,小地老虎占91.4%,烂坝地区700多亩马铃薯受小地老虎危害,为害株率8.4%,对农业生产威胁很大。 为了摸清小地老虎的越冬情况,我们于1977年12月至1978年2月,对我州高山,二半山和低山河谷地区的布拖、昭觉、甘洛和金阳等县的部份  相似文献   

15.
华北大黑鳃金龟 Holotrichia oblita(Falderman)是本地区一种重要地下害虫。主要为害花生、大豆、小麦、甘薯和马铃薯等旱作物。近年来,我们对其发生规律和测报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发生规律1.生活史:经灯诱、田间调查和人工饲养观察,表明华北大黑鳃金龟在江苏赣榆两年一  相似文献   

16.
1985年7月9日在湖北应山县余店区界河乡发现大批稻蝗,据7月11日调查:发虫面积186.7公顷,占该区中稻面积的8%;严重的有40公顷,0.0667公顷(亩)有虫5500—11000头,叶被害率达66.7%,一般发虫田146.7公顷,0.0667公顷有虫3000—5500头,叶被害率25%;其它各区点片田块  相似文献   

17.
小麦秆黑粉病在沧州地区暴发成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沧州地区1990年有小麦445万亩,其中,有58.3万亩感染了小麦秆黑粉病,减产20~30%的34.88万亩,减产30—40%的6.99万亩,减产40—50%的10.49万亩,减产50—70%的5万亩,绝收的0.3万亩,按全区平均亩产190公斤计算,损失小麦2199.1万公斤。  相似文献   

18.
森林鼠害是吉林省人工林的主要灾害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该省东部已有近15万亩人工林遭到危害,被害率在20—90%之间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林木因被害鼠啃皮轻者不能正常生长,重者幼树成共死亡。使森林资源遭受了严重损失。 我场的未成林造林地及人工幼林面积大,1983年以来鼠害发生面积达5000亩,如假金龙顶作业区二班,1984年营造的刺槐、樟子松混交林,其中栽植刺槐20147株,樟子  相似文献   

19.
李复宁 《植物保护》1989,15(3):62-62
棉蝗(Chondracris rosea De Geer)是一种杂食性害虫,为害棉花、甘蔗、水稻、豆类等作物。过去我县曾在柑桔园偶见成虫。1988年全县1.9万亩桔园(主要品种为尾张、宫川),有近2/3程度不同地受害,其中5年生以下的幼树受害较重。据在下东、马江、火田等几个乡的桔园调查,受害面积达588亩,为这几个乡柑桔栽植总面积的81%。棉蝗主要啃食夏、秋梢抽出的叶片,被害叶残缺不全,有的吃成光杆。幼树枝梢平均被害率为73.5%。  相似文献   

20.
朱全斌 《植物医生》1998,11(5):18-19
马铃薯是我县五大主要粮油作物之一,春、秋两季都有种植。近几年来,我县马铃薯常年种植41万亩(春洋芋26万亩,秋洋芋15万亩)左右,产量低而不稳定。马铃薯种性退化、品种抗性降低甚至丧失,导致晚疫病普遍发生,是其主要原因。因此,该病防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