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辽宁省目前水资源紧缺、分布不均,水污染较重,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比重偏大,且节水意识不强,农业用水浪费严重,开发利用方式不合理,这些问题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重点探讨了适合辽宁省农业节水的方式、技术,并预测农业节水趋势,为辽宁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对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现阶段农业用水和节水灌溉情况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节水灌溉的意义,提出了推广中出现的困难,从输水途径、方式等方面探讨了节水灌溉的措施。此外,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物技术的应用,也是实现农业节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是甘肃河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根据甘肃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要求把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作为关系河西灌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通过农业高效节水,为工业化、城镇化和产业化腾出用水空间,为实现河西灌区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甘肃省政府制定了三年内发展节水耕作面积66.67万hm2的规划.河西灌区是甘肃省的粮仓,是我国优质啤酒大麦主产区之一,啤酒大麦常年播种面积8万~12万hm2.但河西灌区水资源利用率较低,单方水粮食生产率为0.8 kg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2 kg左右.为了加快甘肃省河西灌区农田节水技术推广步伐,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探索研究各种农田节水措施有其  相似文献   

4.
<正> 作为“十五”重大科技专项之一的“节水农业”项目,将改变我国农业用水的严峻形势和节水农业技术相对落后的局面,建成现代节水农业体系。 这个科技专项以建立具有中国持色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体系为目标,以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农业生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短缺及分布不均制约了中国的农业发展。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能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简要回顾了中国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史,分析了其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农业生产中,为了更好地实现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应当努力发展节水型农业。分析了辽宁省可利用的水资源情况,针对水稻生产活动提出了加强节水农业工程建设、选用抗旱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推广湿润灌溉、提倡一增一减施肥法、在前期严重缺水田块示范推广旱播水管栽培法、无水田块改种旱稻或水稻旱作等节水技术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杨祖德 《福建热作科技》2000,25(2):22-23,34
进一步完善水利灌溉设施的建设,实施节水农业是缓解芗城区当前水资源紧缺,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日趋矛盾,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2016年,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稳健起步,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农业发展的底色更绿了. 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在3720亿立方米,节水迈出重要步伐.2016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超过0.53,农业用水总量实现有效控制,在突破我国农业发展缺水瓶颈上取得初步成效.其中,工程节水、技术节水、旱作农业节水扎实推进,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以上,全国节水农业技术累计应用面积超过4亿亩,天然降水利用率达到60%.  相似文献   

9.
丰亚丽 《北方水稻》2011,41(2):79-80
介绍我国水资源现状和农业用水状况,通过分析节水灌溉的发展趋势,指出了在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推广中出现的节水法规制度建设不健全、多头管理、农民群众的认识程度低、节水灌溉投入大等问题,并针对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加强宣传力度,提高节水意识;政策配套改革,加强引导;建立水市场,形成补偿机制;变多头管理为统一管理;以国家投入为主;加强节水灌溉相关技术的创新研究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浅析节水农业与抗旱节水型水稻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水资源和农业用水现状,农业灌溉水利用率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一方水只能生产0.85kg的粮食,远低于2kg以上的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论述了国内外开展节水农业研究中所采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指出干旱缺水始终是我国水稻生产面临的最大威胁。也是制约我国稻作面积扩大和产量提高的首要因子;培育耐旱、节水的稻作品种,发展节水稻生产,对水资源日益短缺,人口压力巨大,又以稻米为主食的中国21世纪“稻米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水稻栽培技术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栽培技术是影响水稻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简要综述了辽宁省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历程,包括育秧技术、移栽技术、节水稻作技术、施肥技术和稻田综合利用技术,探讨了目前辽宁省水稻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并展望了辽宁未来稻作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辽粳371是辽宁省稻作研究所选育的水稻新品种,2001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为散穗型,株高105~110cm,生育期为155~156d左右,属中熟品种,抗性较好,其米质经农业部稻米及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化验分析,达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经生产鉴定试验,平均产量9118.5kg/hm~2。在栽培管理上要注重稀播育壮秧,合理稀植,加强水、肥的管理,并预防病虫害的发生。指出了辽粳371适宜的种植区域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依据CROPWAT模型结合田间补灌试验资料,采用作物水分响应模型研究辽西半干旱区玉米生育期产量与水分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水分影响玉米产量依次为灌浆期开花期拔节期;实现玉米高产应选择的补灌时期以拔节期+开花期+灌浆期组合为佳,补灌定额为135mm;实现水分高效利用则选择开花期+灌浆期补灌,灌水定额为90mm。  相似文献   

14.
建平县位于辽宁西部,是一个山区农业大县,种植马铃薯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良好的生态条件,每年马铃薯播种面积约达1.3万hm2,是辽宁省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县,占全省马铃薯播种面积的1/4。多年来,马铃薯单产水平徘徊不前,单产不高,总产不稳,农民种植普遍采用传统的栽培方法,严重阻碍了马铃薯生产的发展。为把适宜种植马铃薯这一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本文通过分析建平县马铃薯栽培技术的现状,找出马铃薯栽培技术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用于技术指导,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从而更好地促进建平县马铃薯产业稳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辽宁省2021年春播期气象条件及其对农业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1)辽宁省2021年春播期回暖不稳定,5月气温整体偏低,全省平均降水量接近常年,时空分布不均;全省土壤墒情总体好于历年。2)辽宁省水稻育秧移栽基本正常,旱田作物播种持续时间偏长,5月底全省春播基本结束,春播总体开展顺利。3)建议树立作物全生育期"抢积温、促早熟"观念,提前做好玉米防倒伏工作,做好防汛抗涝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6.
以渠道防渗技术为例,在辽宁稻区通过对其节水科技成果应用的调查分析,进一步整理出辽宁节水农业管理体系的建立。应用统计学研究方法,比较渠道防渗技术科技成果应用前后对辽宁稻区农业节水及产量的变化,分析节水农业应用的价值和潜力。渠道防渗技术的应用为辽宁稻区节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整个节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水稻节水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国内外水稻耐旱品种选育、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覆盖旱作技术以及稻田土壤耕作技术等主要水稻节水栽培技术,并对水稻节水栽培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杜石 《北方水稻》2003,(5):61-63
建设绿色食品科技园区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结合辽宁地区的自然资源特点分析了建立科技示范园区的优势,从而确定了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布局,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9.
不同生态区域玉米种子收获期与种子活力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辽单588亲本为试验材料,在3个不同生态区域杂交制种,研究不同生态区气象因子及收获期对玉米种子活力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区与收获期的同一杂交组合的种子活力指标差异明显,不同收获期种子的子粒含水量下降趋势为海南甘肃辽宁,脱水速率平均为海南甘肃辽宁,灌浆速率平均为海南甘肃辽宁。制种区域的活动积温与活力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积温与活力指标呈显著正相关;降雨量与标准发芽率和冷发芽值呈显著负相关,与人工加速老化值相关性不显著;日照时数与标准发芽率和人工加速老化值均达到显著正相关,与冷发芽值相关不显著。辽单588种子在辽宁地区适宜收获期为授粉后53 d,甘肃地区为授粉后56 d,海南地区为授粉后47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