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杜洛克猪生长和胴体品质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完全闭锁的群体继代法对杜洛克猪进行选育 ,经过 1 4年 1 3个世代的测定与选择 ,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育种目标。主要经济性状的日增重比选育前提高 41 .43 % ,达 90kg体重日龄缩短 2 9天 ,单位增重饲料消耗节省 1 4.92 % ,胴体瘦肉率提高 5 .73个百分单位 ,背膘厚减少 3 0 .5 5 % ,眼肌面积和腿臀比例分别提高 6.1 6%和 6.46% ,胴体和肉质性状良好。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的进步和猪群遗传结构的变更 ,猪育种的许多方面都在发生变化 ,育种重点已由原来的降低背膘厚、提高生长速度转变为提高瘦肉组织的生长效率、提高繁殖性能、改良肉质、提高抗逆性、提高产品的一致性、提高综合生产效益。育种目标的确定、育种工作的组织、性能测定、选种手段都有了新发展。1 育种目标过去 ,猪的育种目标很简单 ,就是降低背膘厚、提高生长率。后来发展为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 (主选日增重 )、提高胴体的瘦肉量和肉质、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和育成率 (主选母猪年育成仔猪数 ) ,并选择乳头数、腿和适应性等…  相似文献   

3.
<正> 用家畜血清蛋白的遗传变异型作为遗传标记研究猪的背膘厚度、日增重和瘦肉率等,近年来已有不少报导。Sovljanski B.等(1980)发现大约克夏猪在肥育试验中,血清转铁蛋白(Tf)为BB型的猪日增重最大,AA型的猪增重每公斤的饲料消耗最小。Dufek J.等(1984)发现Tf为AB型的猪其日增重最高,BB型者其背膘最薄。VogeliP.(1984)在瑞士兰德瑞斯猪两向选择系中发现高产系的瘦肉率等性状与H.A—D血型有关系。作者为了探索我国地方猪的血清Tf型与瘦肉率和背膘厚度有无关系,做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4.
新清平猪母系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清平猪中导入50%杜洛克猪血统,经过4个世代的选育,新清平猪母系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瘦肉率比清平猪均有大幅度提高,达到了育种目标。新清平猪母系保持了清平猪妊娠期短的特点,平均妊娠期110.69d,头胎产仔数10头以上,乳头数7对以上;育肥期日增重662g,料重比3.09,瘦肉率55.77%。以新清平猪母系为母本,大白猪和长白猪为父本生产的杂种猪日增重678~759g、瘦肉率(57%~59%)和肌内脂肪(3.19%~3.21%)含量高,肉质优良。  相似文献   

5.
猪的遗传育种研究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过去的30年间,猪育种的主要目标是降低背膘厚,提高胴体瘦肉率,提高生长速度。现在降低背膘厚这一目标已基本实现,三元杂交商品瘦肉型猪胴体瘦肉率60%左右。遗传育种的方向正在发生变化,除要求提高瘦肉生长率、饲料报酬外,更强调提高繁殖率和肌肉品质。育种手...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莱可多巴胺(Ractopamine,RAC)对育肥猪(60-90kg体重)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的影响.试验动物为30头(公母各半)DVI系的二元杂交商品猪,随机分为3组,RAC的添加水平分别为0、10和20mg/kg.试验猪单栏饲养,自由采食和自由饮水.基础日粮含DE13.08MJ/kg、CP16.3%、赖氨酸0.94%.试验结果表明:RAC对猪的日增重、料肉比和胴体瘦肉率有显著改进.随着RAC添加水平的增加,改进幅度增大,以添加20mg/kg效果最佳,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5.7%(P<0.05),饲料转化效率提高17.7%(P<0.05),胴体瘦肉率提高5、5%(P<0.05).RAC的使用对肉质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草药添加剂对猪育肥性能和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选择姜曲海猪与长白猪的杂交仔猪,分成4组,分别饲喂中草药+全植物型饲料、中草药+混合型饲料、全植物型饲料、混合型饲料,进行饲养试验,测定生长肥育性状和肉质性状。结果表明:中草药添加剂能显著提高试验猪的日增重和瘦肉率,降低料重比;减少失水率和滴水损失,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8.
选用48头平均体重约2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4头猪,分别饲喂含高蛋白木薯饲料(0,20%,30%,40%)的4种日粮,进行为期81天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束时,每重复组选1头体重相近的猪进行屠宰测定,研究高蛋白木薯饲料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高蛋白木薯饲料提高了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其中含30%高蛋白木薯饲料日粮组平均日增重最高,在试验全期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I、组(20%)和Ⅲ组(40%)高8.05%(P<0.05)、4.72%(P>0.05)和4.86%(P>0.05),耗料增重比分别比对照组I、组和Ⅲ组低5.04%、2.88%和3.96%;日粮中高蛋白木薯饲料含量对生长猪屠宰率、胴体瘦肉率、背膘厚、眼肌面积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生长猪日粮中高蛋白木薯饲料的比例以30%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21世纪猪的育种工作发展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猪的育种目标 ,是由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决定的。现代猪的育种目标应该强调三点 :(1)最终目标是提高猪群生产力 ;(2 )应以未来生产条件和市场需要为基础 ;(3)着眼点应以最大经济效益为提前。2  2 0世纪猪的育种目标的追求2 0世纪猪的育种目标 ,主要是追求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胴体瘦肉率。现在欧洲一些国家的育种者 ,主张不再把胴体瘦肉率作为育种目标 ,因为目前背膘厚已降至需要的程度了 ;但发展中国家仍把猪的瘦肉率和饲料报酬作为猪育种目标。一般瘦肉率高的猪 ,对饲料的利用率较高 ,因为瘦肉的形成需要较低的能量。提供优质鲜…  相似文献   

10.
华农温氏Ⅰ号猪配套系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项目采用配套系育种理念,利用数量遗传方法结合分子标记技术,培育出由4个专门化品系组成的华农温氏配套系猪Ⅰ号。以四系配套生产的HN401肉猪肌肉发达,生长快、瘦肉率高、肉质优良、综合经济效益好;达100kg体重日龄154d,活体背膘厚13.4mm,饲料转化率2.49∶1;100kg体重胴体瘦肉率67.2%,变异系数在10%以下。该配套系肉猪可以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对山西瘦肉型猪SD -Ⅱ系的肥育性能和胴体性状进行了研究 ,结果如下 :(1)SD -Ⅱ系猪有较快的生长速度 ,5世代日增重达 6 82 .33g/天 ,体重 90kg日龄为 179.88天 ,饲料转化率 3.2 4 ,与 0世代相比 ,有很大的提高。 (2 )SD -Ⅱ系猪 5世代胴体重 6 4 .70kg ,平均膘厚 2 .6 6cm ,瘦肉率 5 6 .10 % ,具有较好的胴体性状。 (3)从遗传力的估计结果来看 ,日增重、瘦肉率的遗传力较高 ,分别为 0 .6 4 1和 0 .5 32 ,可以作为育种过程中的主选指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地增加了对猪肉的选择性。通过育种提高猪胴体的瘦肉率,并获得良好肉质的猪肉,在国内已普遍受到重视。近十年来的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通过杂交的途径提高猪胴体瘦肉率和改善猪肉品质是比较快而易行的方法。我国的地方猪种和培育品种肉质较好,但瘦肉率较低,背膘较厚,选用恰当的瘦肉型品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选择16头沙子岭纯种仔猪,随机分成二组,分别饲喂不同能量、蛋白水平的日粮。结果表明:低水平和高水平组日增重分别为411.38g、445.75g,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报酬分别为4.82∶1、4.48∶1;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分别为6.60元、6.54元;胴体瘦肉率分别为44.59%、40.82%,差异不显著(P>0.05)。与国内地方猪种比较,沙子岭猪具有生长速度较快、屠宰率较高、眼肌面积较大、背膘较薄、瘦肉率较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对四川白猪Ⅱ系三个世代的60头猪进行了肥育性能和肉质测定。结果表明:五、六世代日增重、饲料消耗、胴体瘦肉率分别比四世代有显著提高(P<0.05);达90kg体重日龄差异不显著(P>0.05);各世代肉质指标良好。  相似文献   

15.
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以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Ⅳ2)系为基础,以肉质性状为主选性状,经过6个世代选育,培育的优良肉质瘦肉猪新品系(DⅣ2系),具有肉质好、瘦肉率高、生长快、产仔多等优良特性,是理想的瘦肉型母本新品系。DⅣ2系后备公母猪6月龄体重分别为103.50和97.77 kg,达90 kg日龄分别为161.68和169.42 d,活体背膘厚分别为1.69和1.70 cm;同胞测定猪肥育期日增重714.23 g,达90 kg日龄170.02 d,饲料利用率2.80∶1,胴体瘦肉率60.23%,肌内脂肪3.13%;经产母猪窝产仔数13.53头。以DⅣ2系作母本生产的“大×DⅣ2”、“长×DⅣ2”二元和“杜×大DⅣ2”、“杜×长DⅣ2”三元杂优商品猪,达90 kg日龄145.1~157.6 d,饲料利用率2.4~2.9∶1,瘦肉率66.4%~68.1%,肌内脂肪2.75%~3.36%,是理想的杂优商品猪生产配套组合。  相似文献   

16.
在限量饲喂条件下,小挑花组的生长肥育猪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屠间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8%、1.9%、1.3%,差异不显著,瘦肉率比对照组低0.5%,背膘比对照组厚0.03厘米,共经济效益比对照组提高8.6%,同时,小挑花 肥育猪肌肉的含脂率高,肉质细嫩可口。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选择16头沙子岭纯种仔猪,随机分成二组,分别饲喂不同能量、蛋白水平的日粮,探讨营养水平对沙子岭猪肥育性能与胴体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水平和高水平组日增重分别为411.38 g、 445.75 g,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报酬分别为4.82∶1、 4.48∶1;每公斤增重饲料成本分别为6.60元、 6.54元;胴体瘦肉率分别为44.59%、 40.82%,差异不显著(P>0.05).与国内地方猪种比较,沙子岭猪具有生长速度较快、屠宰率较高、眼肌面积较大、背膘较薄、瘦肉率较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在相同营养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下,对杜洛克×(长白×约克)(DLY)与约克×滇陆(YDL)两个不同杂交组合商品猪进行育肥饲养对比试验,测定指标为不同杂交组合试验猪的体重、日增重、饲料转化效率和活体背膘厚。结果表明,DLY与YDL育肥猪体重和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转化率DLY(2.35∶1)优于YDL(2.52∶1);背膘厚YDL(12.71 mm)大于DLY(10.96mm)(P0.05)。结果显示,DLY杂交组合猪具有较快生长速度和较高瘦肉率,适合营养饲养水平和规模化程度较高的养猪场饲养;而YDL猪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和生长速度快等特点,较适合云南适度规模猪场和农村条件下饲养。  相似文献   

19.
沙子岭猪肥育性能与肉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试验选择16头沙子岭纯种仔猪,随机分成二组,分别饲喂不同能量、蛋白水平的日粮,探讨营养水平对沙子岭猪肥育性能与胴体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水平和高水平组日增重分别为411.38g、445.75g,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报酬分别为4.82∶1、4.48∶1;每公斤增重饲料成本分别为6.60元、6.54元;胴体瘦肉率分别为44.59%、40.82%,差异不显著(P>0.05)。与国内地方猪种比较,沙子岭猪具有生长速度较快、屠宰率较高、眼肌面积较大、背膘较薄、瘦肉率较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通城猪的两个杂交利用模式效果比较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长大通和大长通两个杂交组合的生长、胴体及肉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长大通在平均背膘厚、测定期日增重、饲料利用率等方面显著优于大长通;长大通的眼肌面积、腿臀肉骨率、估计瘦肉率等极显著优于大长通组合.二者的肉质性状没有显著差异.综合评价,长大通组合是一个较理想的杂交组合,可作为通城猪杂交利用的繁育模式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