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借助光学显微镜和计算机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对矮生杉木的解剖性质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特征:①矮生杉木生长轮明显,早晚材缓变;管胞壁上的具缘纹孔单列;轴向薄壁组织量多,星散状排列;木射线高有3~12个细胞,多数为3~7个细胞;射线薄壁细胞与早材管胞间的交叉场为杉木型,多2~4个.②矮生杉木第2年轮单位面积的管胞数量平均值为4 047个/mm2,径向层数平均值为118层/轮.③矮生杉木管胞长度平均值为1 560.5μm,管胞宽度平均值为20.06μm,管胞双壁厚平均值为3.602μm,管胞壁腔比平均值为0.21,管胞长宽比平均值为69.90,腔径比平均值为0.830.  相似文献   

2.
对赞比亚五种造纸材纤维形态数值进行量定分析,结果表明:四种松木管胞长度为3335—4088μm,平均3800μm,宽度为35—43μm,平均39μm。管胞长宽比为82—121,平均99;壁腔比为0.24—0.33,平均0.28;柔性系数为0.77—0.82,平均0.80;差异壁厚为1.1—2.1,平均1.7。与马尾松比较。平均管胞长度和平均差异壁厚相同;平均长宽比和平均壁腔比较马尾松大;柔性系数较马尾松小。友桉的木纤维长度中等,为1133μm,宽度为14μm。木纤维长宽比81,壁腔比0.75,柔性系数为0.55,差异壁厚为1.1。上述分析结果,说明赞比亚五种木材是优良的造纸材。其中以苏门答腊松最好,米却肯松和卵果松次之,卡西亚松稍差。友按比柳桉(造纸材)优良。因此,建议在我国南方各省进行引种,以扩大连纸材和纤维工业用材来源。  相似文献   

3.
杉木材性株内的变异Ⅱ.管胞形态的变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浙江产杉木株内不同高度和圆周不同方位上木材的管胞长度、宽度、长宽比的径向变异模式和木材力学性质与管胞形态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管胞长度、宽度和长宽比的径向变异模式,在株内不同高度和圆周不同方位上大致相似(长宽比在不同方位上除外),管胞形态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在0.01水平)。广义方差分析表明在株内不同高度上,管胞长度、宽度、长宽比差异不显著;在圆周不同方位上长宽比差异显著,其余两项末表现出显著差异;不同年龄间管胞长度、宽度、长宽比均差异显著。在不同高度上,三项力学性质中,只有抗弯强度和管胞长度0.05水平显著相关,其余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木粉改性反应时试剂对木粉的可及度,采用行星式球磨机对胡桑木粉进行球磨预处理,研究了干磨、加水湿磨以及球磨时间对木粉的粒度、结晶度和可及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胡桑枝条木粉干磨4 h粒度达到最低值,中位径(D50)为8.982μm,纤维素结晶度明显降低;4 h后由于发生团聚现象,粒度反而随球磨时间延长而增大,结晶度不再变化;干磨木粉的粒度越小,木粉的可及度越高。湿磨时,由于水的分散阻聚作用,粒度随球磨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小,球磨12 h原料D50达到4.357μm;木粉湿磨后不同干燥方式对木粉的结晶度和可及度影响很大:湿磨木粉经烘箱干燥后的结晶度显着高于冷冻干燥的;烘箱干燥的湿磨木粉可及度比未球磨木粉小,且随湿磨木粉粒度的减小而降低;冷冻干燥的湿磨木粉可及度与未球磨木粉相比明显提高,而且高于干磨时间相同的木粉。  相似文献   

5.
中山杉和落羽杉木材解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12年生中山杉和落羽杉胸高处木材为研究对象,利用纤维测定仪测定其管胞长度、宽度,采用图像分析仪测定其管胞壁厚、壁腔比和各种组织比量,利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树种因素、距髓心生长轮数对管胞形态和组织比量等特征的影响.中山杉木材的管胞长度、宽度、长宽比均值分别为2 737.84μm、44.84 μm和60.86,落羽杉木材的管胞长度、宽度、长宽比的均值分别为2 698.52 μm、43.44μm和61.51;中山杉木材的早材和晚材管胞弦向壁厚均值分别为5.91 μm和7.57 μm,落羽杉木材的早材和晚材管胞弦向壁厚均值分别为5.89 μm和6.54 μm;中山杉早材和晚材管胞壁腔比均值分别为0.15和0.35,落羽杉的早材和晚材壁腔比均值与中山杉的一致.双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除了中山杉晚材的管胞壁厚显著大于落羽杉晚材的管胞壁厚之外,这两个树种其它管胞形态特征、各种组织比量的差异在0.05水平不显著,该结果表明这两种木材的解剖特征很接近;中山杉、落羽杉幼龄木材除了管胞旱材的壁腔比、薄壁细胞组织比量在不同生长轮之间的差异在0.05水平不显著之外,测试的其它特征在不同生长轮之间的差异在0.05水平具有显著性.中山杉、落羽杉木材的解剖特征的径向变异具有相同的规律: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弦向壁厚、管胞组织比量从髓心向树皮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射线组织比量从髓心向树皮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薄壁细胞比量较小,径向变异也较小、没有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板式家具生产性粉尘的粒度粒形进行研究,分析粒度粒形分布特点对粉尘流动性的影响,为板式家具生产线除尘系统的设计与运行参数优化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板式家具生产中板材锯切和油漆砂光粉尘为研究对象,采用图像法对粉尘的面积等效直径、长宽比、粗糙度、坚固度和钝度等粒度粒形参数进行分析,归纳粉尘的粒度粒形分布特征,分析其对流动性的影响。【结果】锯屑和砂光粉主要由粒径小于100μm的小颗粒构成,具有较强的悬浮和扩散能力。与锯屑相比,砂光粉的尺寸更细小,分布相对集中,具有更强的黏附性和凝聚性。锯屑和砂光粉的宏观形态不规则,具有长宽差异较大的几何比例,个体间形态差异大;但在介观上,二者都具有高度平整的表面织构,并且2种颗粒的形态都随粒度减小而趋于规则。与砂光粉相比,锯屑颗粒的形态不规则性更强,颗粒间的形态差异也更显著。【结论】锯屑和砂光粉都属于流动性差的颗粒,与二者的粒度粒形特征密切相关。2种粉尘的尺寸较小,颗粒间的黏附性凝聚性较强,限制了粉尘的总体流动性。在形态上,大颗粒的形态不规则,在运动中易相互咬合并在颗粒间形成孔隙;小颗粒虽然形态上相对规则,但易填充在大颗粒间的孔隙中,流动性也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7.
杉木材性株内的变异:II.管胞形态的变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姜笑梅  陈益泰 《林业科学》1997,33(5):441-446
以浙江产杉木株内不同高度和圆周不同方位上木材的管理长度,宽度,长宽比的径向变异模式和木材力学性质与管胞形态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管胞长度,宽度和长宽比的径向变异模式,在株内不同高度和圆周不同方位上大致相似(长宽比在不同方位上降外)管胞形态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在0.01水平),广义方差表明在株内不同高度上,管胞长度,宽度,长宽比差异不显著;在圆周不同方位上长宽比差异显著,其余两项未表  相似文献   

8.
对产自浙江省武义县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木材的宏观特征、显微构造及纤维形态、管胞长度分布频率等进行研究,揭示武义县南方红豆杉木材的解剖特征。结果表明,武义县南方红豆杉木材早材管胞占大多数,壁薄腔大,断面方形或多角形;晚材管胞数量少,壁厚腔小,断面长方形;南方红豆杉心材、边材的早材与晚材管胞其长度分布频率均呈正态分布;南方红豆杉管胞长度心材平均3 565.5μm,边材平均为3 249.4μm,属极长级;南方红豆杉木材早材纤维平均长度为3 308μm,晚材纤维平均长度为3 506μm;从长度、长宽比、分布频率来看,南方红豆杉木材是理想的纤维材料。  相似文献   

9.
长白落叶松纸浆材优良家系多性状联合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胸径木芯与伐倒木取样方法,对24年生长白落叶松优树子代测定林14个处理的生长性状、木芯材质性状、解析木材质性状及其制浆造纸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长性状、木芯基本密度、木芯管胞性状均存在丰富的变异;家系间生长性状差异极显著;木芯基本密度、木芯管胞性状差异显著,家系遗传力在0.56 0.80之间;解析木基本密度、早材微纤丝角、管胞长度、早材壁腔比、木质素、阿拉伯糖含量、抗张强度、撕裂度等差异极显著,家系遗传力在0.64 0.86之间;晚材率、管胞长宽比、综纤维素含量等差异显著,家系遗传力在0.51 0.61,家系水平的材性改良潜力较大。生长性状与木芯管胞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木芯基本密度、管胞长宽比相关不显著;木芯基本密度、管胞长度、管胞宽度以及管胞长宽比与解析木相应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回归模型较为理想,可以利用胸径木芯各性状值预测其单株值,间接选择和评价纸浆材优良家系。通过生长性状、木芯基本密度和木芯管胞长宽比综合分析选出166、169为优良家系,根据解析木生长、材质以及纸张物理性状选出的优良家系与其结果一致。优良家系材积、木芯基本密度和木芯管胞长宽比的遗传增益(超过对照)分别为48.34%(38.80%)、14.01%(3.63%)和19.89%(6.42%)。  相似文献   

10.
油松管胞形态特征的变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徐有明 《林业科学》1990,26(4):337-343
本文研究分析了山西中条山产地油松管胞形态特征的变异。管胞长度自髓心向外,首先迅速增加,13年后管胞长度增加缓慢,20年后保持相对稳定。管胞长度沿树干主轴自基部向上逐渐增加,5.3m高处最长,然后向上变短,树冠区域管胞长度最短。形成层原始细胞长度随着原始细胞年增大,开始递增,达到最大值后又递减。管胞直径、胞壁厚度自髓心向外增加。管胞直径轴向变化由树干基部开始向上增大,然后又减小。管胞长宽比、壁腔比的径向变异与管胞长度的径向变异模式相似。生长轮内管胞长度从早材到晚材,开始减小,然后增加,最小值位于早晚材过渡处。  相似文献   

11.
柴河林业局天保工程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章通过对天保工程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该局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巨桉内含物对牧草的化感作用,试验选用浓度为1∶10、1∶50、1∶100的巨桉根浸提液(母液浓度为1∶10,w/v),以蒸馏水为对照,按照培养皿水培和盆栽土培的生物检测方法,探讨巨桉根系对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3种牧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水培试验中,对黑麦草表现为高浓度抑制其根和苗生长,低浓度促进其根和苗生长;对紫花苜蓿根和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在盆栽试验中,对黑麦草和高羊茅表现为抑制其根长和促进其茎高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紫花苜蓿根和地上部分干重表现为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3.
文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9月引种11个品种桉树优良无性系在迈号镇种植试验,通过6年对试验点跟踪调查、分析,对各品系的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同一立地条件下种植桉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姜花属Hedychium野生花卉资源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秀  刘念 《广东园林》2009,31(4):7-11
我国野生姜花属植物有32种、2变种和2变型,共计36个分类群,主要分布于西南部。以形态特征为主结合各个种的分布、生境等特点可将现有的种类分为毛姜花类群、白姜花类群、滇姜花类群、密花姜花类群、红姜花类群、盈江姜花类群等6大类群,以方便识别和开发利用。我国该属植物在植株高矮、花期、花色、花香、花序是否高出叶面、耐热性等方面均具丰富变异。为园林应用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5.
汇集17个臭椿系号,以当地臭椿为对照,营造了臭椿无性系测定林。经多点造林测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分别是臭椿824005、82001和箭杆2号,其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2%~67.8%、30.2%~97.1%和26.7%~47.2%,生长表现优良,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叶树种播种育苗的出苗率和出苗后的保苗率是针叶树种育苗成败的关键技术,云杉属是针叶树种育苗最难的一个属,兰云杉也是如此,如果没有良好的种子处理技术,苗木出土后,易遭病菌危害,立枯而陆续死亡。本实验采用了9种种子处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0.5%K2MNO4水溶液浸种15min,再用冷水冲洗3~4遍,在自然冷水吸胀24h,后在室温下堆积催芽,和采用10%巴士消毒液以雾化状态喷雾于堆积的种子上,边喷边翻动,保持均匀;15min后冷水冲洗3~5次,用冷水浸种24h并在室温下堆积催芽处理后,其苗木出苗率和保苗率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数控铣削加工中常见轮廓的精度控制及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18a生种子园采集的杉木花粉为试验对象,在花粉发芽试验中,培养基按不同的蔗糖浓度和pH值进行了9种处理,接种24~36h以后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培养基不同,花粉的发芽率高低也不一样,杉木的花粉发芽最佳培养基是蔗糖浓度为20%、pH为5.5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香荚兰自花授粉、异花授粉以及不同花粉量的授粉实验,分析了授粉成功率、落荚率和果荚生长量与授粉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自花授粉挂果率和果荚生长量均优于异花授粉,挂果率差异高达13.74%,果荚平均长和重差异分别为0.51 cm、1.29g,且授粉成功率和挂果率均较异花授粉高;随授粉量的增加,落荚率降低,挂果率增高,果...  相似文献   

20.
外界因子对豆腐柴叶豆腐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豆腐柴叶豆腐形成的主要外界影响因子作了探讨,结果表明:豆腐柴叶制备的滤汁的鲜叶比水(w/v)为1∶8~1∶10,干叶粉比水(w/v)为1∶25~1∶30较为合适;添加0.02%~0.04%Mg2 或Ca2 能形成胶凝强度适中的叶豆腐,K 、Na 、Cl-、CO32-无促胶凝作用;在90℃加热30min不破坏被其叶滤汁胶凝特性;调整滤汁pH在4~5之间,能形成固定形态,质地均匀的叶豆腐;葡萄糖酸内酯有促胶凝作用,而琼脂仅起凝固作用,形成的叶豆腐弹性小,韧性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