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鹅掌楸不同造林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贵州林业科技》1998,26(2):42-44
  相似文献   

2.
日本落叶松纸浆林造林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清原和抚顺设置的 5种栽植密度试验林 ,经过 8a试验结果 ,研究了不同栽植密度对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及蓄积量生长的影响。根据经济效益分析 ,初步确定日本落叶松纸浆林适宜栽植密度为 1.5m× 2 .0m ,比 1.5m× 1.65m密度林分收益净现值大。  相似文献   

3.
桉树无性系造林密度与施肥模式试验总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国福  杨建林 《桉树科技》1998,(1):31-37,30
前言桉树无性系造林密度与施肥模式试验的研究,是国家“八五”攻关项目,其目的是探讨早期追肥、中期追肥,不同施肥量,不同造林密度,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桉树生长的影响,现经对该试验进行了5年的测定检验,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试验初报的基础上加以总  相似文献   

4.
造林密度对米老排人工林初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不同造林密度对米老排人工林生长的影响规律,为米老排人工林定向培育过程中的密度控制提供参考。[方法]以广东省云浮市造林后6年生米老排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造林密度(625、833、1 111、1 667、2 500株·hm~(-2))林分平均树高、优势木高、胸径、保留率和枝下高等生长指标进行连续4年调查。[结果]表明: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米老排林分平均胸径、胸径连年生长量、保留率、单株材积和材积连年生长量均显著减小,而枝下高、林分蓄积量和蓄积连年生长量显著增加。在一定密度范围内,造林密度对林分高生长的影响比较小。造林后第6年,密度1 667株·hm~(-2)林分的平均树高最大(11.4 m),优势木高以密度1 111株·hm~(-2)林分的最大(13.3m),树高连年生长量以密度625株·hm~(-2)林分的最大(1.5 m·a~(-1));密度625株·hm~(-2)林分的平均胸径、胸径连年生长量、单株材积和材积连年生长量均最大,分别为14.3 cm、2.5 cm·a~(-1)、0.097 3 m~3和0.038 2 m~3·a~(-1),比密度2 500株·hm~(-2)林分的分别增加27.7%、81.0%、49.0%和82.4%;密度2 500株·hm~(-2)林分的枝下高、蓄积量和蓄积连年生长量均最大,分别为6.0 m、149.4 m~3·hm~(-2)和44.8 m~3·hm~(-2)·a~(-1),分别是密度625株·hm~(-2)林分的2.61、2.52、1.95倍。[结论]分析了造林密度对米老排初期生长的影响,对米老排人工林的培育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史密斯桉造林密度与施肥模式进行了研究,对试验地设置3种造林密度作主区,4种施肥模式作副区。对17个月生史密斯桉的试验调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造林密度对树高生长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而对胸径影响差异显著,适宜密度为2000株·hm-2。施肥对史密斯桉幼树树高、胸径生长的影响极显著,不同的施肥模式对史密斯桉幼林生长的效果是:桉树专用肥>复混肥+微肥>复混肥+磷肥+微肥>复混肥+磷肥。  相似文献   

6.
1976—1978年、1980—1981年和1985年分别营造了试验林,结果表明:1.我省南亚热带地区海拔300m以下的丘陵山脚、山谷和山坡的下半部可以成片营造南洋楹速生丰产林;2.南洋楹与本地现有的阔叶用材树种比较,是比较这生丰产的一个树种;3.试验林株行距4×5m或4×6m的初植密度疏了一些,按照造林目的可适当增加初植密度;4.南洋楹的早期生长较快,10—12年生之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开始进入成熟龄期。本文还论述了营造南洋楹速生丰产用材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木荷人工林造林密度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林分密度下木荷人工林的生长情况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7年生时,造林密度对木荷树高、胸径、材积等生长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其保存率和蓄积量有较大影响,以初植密度3 330株·hm-2和1 995株·hm-2为最好,其保存率分别为89.4%和88.0%,蓄积量分别为8.99和5.62 m^3·hm-2。  相似文献   

8.
通过多年的试验表明,红松不同的造林密度,造林投入成本不同。造林密度大不仅造林成本高,而且初次透光抚育提前,经济效益低。造林后20a,每公顷4444株与每公顷3330株的造林密度林分相比,胸径、树高、蓄积生长量差异不显著。一般红松造林以每公顷3330侏的密度为宜,在立地条件好、交通便利的地块,适宜每公顷2500株的造林密度,并进行林粮间作。  相似文献   

9.
厚荚相思施肥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N(尿素)、P(过磷酸钙)、K(氯化钾)和有机肥(鸡粪)对厚荚相思生长及干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有极显著影响,其中以4号处理的单株材积生长量最大,达0.0391m^3,比10号处理(对照,不施肥)增加了99.5%。从生长量及经济效益(产出投入比)分析,最佳施肥处理为9号,其次为7号。经方差分析的综合比较,选择N3水平,P1水平,K1水平,有机肥2水平,即每株分别施入200g尿素,300g过磷酸钙,50g氯化钾,2500g鸡粪效果最好,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0.
杉木造林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掌握合理的造林密度是充分利用地力,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质量,实现速生丰产的关键措施之一。1981年根据全国杉木栽培科研协作组(我所为成员单位之一)制订的杉木造林密度试验技术方案,我们分别在邵武市卫闽林场和同安县小坪林场设置试验点。现将这两个试验点的试验情况阶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南洋楹幼林冻害和补救措施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00,2001年营造的南洋楹幼林随冬季气温变化的冻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在冻害发生后对受害植株采取了不同的补救措施。结果表明,南洋楹幼树的耐寒性较差,其抗寒性随林龄的增长而有所增强,1年生幼树在气温为5℃左右时,就有可能遭受冻害,当有霜冻或0℃以下的低温持续时间较长时,幼树可能会全株冻死;2年生幼树的抗寒性较强,在气温降到-3℃左右时,植株受害程度仍较轻。在冻害发生后,及时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如截干、培土、抚育、施肥等,可促使受害植株提早萌芽生长,恢复成林,降低损失。  相似文献   

12.
南洋楹种源家系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21个南洋楹种源/家系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种源/家系4.5年生的保存率、生长性状以及形质性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通过多性状综合评价,选择出具有较高生长量、较优形质性状和较强适应性的优良种源/家系7个,分别是C9、M15、P10、P6、P2、C1和C6,其中C9、M15表现最佳,4.5年生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为13.03 m、13.05 cm和0.090 79 m3,分别比对照高出13.90%、9.02%和12.80%,比对照树种马占相思高出26.63%、10.41%和74.92%.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南洋楹无性系种子园53个无性系的生长、结实和种子特征。发现不同无性系生长、结实性状的变异程度比较大,除冠幅浓密度性状以外,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01);不同性状的重复力在0.30~0.97之间;无性系生长和种实性状间无显著相关性。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研究发现,生长、结实和种子特征等3类性状的子准则层间分别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每层次判断矩阵具有满意一致性(CR <0.1),冠高比和结实量的总权重值最高。采用综合数量评价值(N)和系统聚类法将53个无性系分为3组,筛选出第Ⅰ、Ⅱ组共计15个无性系,结实量比平均值提高2.3倍,冠高比达到1.33,生长种实性状均得到综合提升,可为种子园的改良或重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2000-2001年在翁源九曲水林场的2块南洋楹耐寒性表证试验林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在正常生长条件下,3年生南洋楹林年均树高、胸径生长量可达3.28 m和4.08 cm。在连续10 d出现霜冻天气、最低气温1-8℃的条件下,南洋楹开始出现枝叶干枯等冻害现象。南洋楹耐寒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强,同一坡面树木从上坡至下坡受冻害程度逐渐加重。种源/家系间的耐寒性存在遗传差异,初步筛选出2 个早期表现优良的耐寒种源/家系N1、P16,其耐寒性显著高于广东饶平对照种。  相似文献   

15.
自然低温条件下南洋楹抗寒生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自然低温(1~4℃)侵袭后进行南洋楹的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南洋楹抗寒生理指标在参试家系间的变化不尽相同,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较复杂。进行抗寒性评价时,单一指标很难反映其实质。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抗寒力较强的家系有P16、Y6、P12、P14,较弱的家系有Y4、S3、N4和N5。  相似文献   

16.
密度和施肥对楠木播种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随机区组设计在田间全光条件下进行楠木不同播种育苗密度和苗期追施不同肥料种类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播种密度和不同肥料处理对楠木1年生播种苗的生长量和苗木质量具有极显著影响,以株行距10 cm×10 cm的播种密度结合苗期追施速效复合肥或生物有机肥的平均生长量最大、单位面积的合格苗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开展龙脑型阴香 (Cinnamomum burmannii chvar. Borneol) 造林初植密度和施肥试验,3 a 生试 验林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和不同施肥处理对龙脑型阴香的生长(树高、地径和冠幅)有着显著的影 响,而且在主效因子(密度)、副效因子(施肥)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上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 说明采用不同密度以及不同的施肥处理可调节林分生长,选择合适的处理组合可提高林分生长量。初步 结论认为营建龙脑型阴香原料林其初植密度以株行距 1.5 m×2.0 m 为宜,即 3 330 株 /hm2 且以复合肥 (N:P:K=15:15:15) 作基肥和追肥(即试验的 D2F1 组合),可在幼林期间可以获得较高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18.
四方竹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竹种之一,开发利用前景广阔。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和不同林分密度对四方竹发笋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明显提高四方竹的出笋量,以施有机肥并进行覆盖效果最好,笋产量较对照提高56%;最佳施肥方案为,以见效快的复合肥作为先导肥料保证当年的生产量,而以见效慢但持续性长、能改善土壤温度条件的有机肥作为长效肥保证持续生产。竹林密度是影响发笋的重要因子,试验结果显示,立竹量在2 500株/667 m2时,所发笋个体形态明显减小,笋产量明显降低,建议四方竹适宜的立竹量控制在1 500~2 000株/667 m2。  相似文献   

19.
木麻黄苗期施肥和密度的田间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田间按正交设计方案,进行木麻黄苗期氮、磷、钾施肥试验,并安排了木麻黄苗木五种不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合理配施氮、磷、钾肥能提高苗木生长量,最佳施肥组合为氮300kg/hm2、磷900kg/hm2、钾150kg/hm2;适当增大苗木株行距有利于苗高、地径的生长;在一定密度限度(150000株/hm2)下,苗木生物量随密度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20.
选用广西马尾松龄施肥材料(连续观测13年),根据国际《木材物理力学试验方法》,研究了施肥对木材密度和干缩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P、K三要素中,以N、P肥对木材密度和干缩率的影响较大。⑴总的来说P增加木材密度和干缩率,N肥降低木材密度木材干缩率。N、P肥降低木材差异干缩。施K肥对木材密度和干缩率的影响规律性不明显。⑵N、P、K施肥对木材密度和干缩率的影响及其变化程度,与肥种、施肥量、树干部位、木纹方向、气干或全干状态有关。施P肥木材密度具有增加的趋势,而且树干下部基本密度方差分析各处理间差异显著。N、K肥对木材密度的影响,规律性不明显。P肥使木材干缩率增加,P肥主要增加的是全干干缩率和径向气干干缩率,特别是树干下部径向气干干缩率各处理间差异显著。K肥对干缩率的影响规律性不明显,有待进一步研究。⑶为了保证木材质量,对于纤维用材林,主要施P肥;对于结构用材林,可施P肥,适当考虑N肥、K肥施用应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