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法门寺因地宫出土了一套唐僖宗曾经御用后又用以供奉佛祖的系列金银、玻璃茶具,为研究茶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而受到海内外茶人的敬仰。法门寺唐代茶文化成为近年来我国茶文化界的一大学术热点,总结法门寺茶文化研究有益于促进我国茶文化研究的深入。1.饮茶形式首开法门寺茶文化研究的是考古队韩伟副队长。其《从饮茶风尚看法门寺等地出土的唐代金银茶具》和《法门寺地宫的茶具》(1)是关于法门寺茶具茶文化研究的最早研究介绍文章。他提出“中国茶具配套成熟于盐茶阶段,亦即唐宋时期。元明以后的散茶阶段,饮法与茶具均发生了…  相似文献   

2.
1987年4月3日中国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护国真身塔内发现了大量的唐代宫廷茶器,这些宫廷茶器的出土向我们明示了唐代茶道的存在。近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复原唐代陆羽的茶道,现将利用法门寺宫廷茶器的复制品复原陆羽茶道的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复兴茶道,弘扬茶德发展中华茶文化陕西省紫阳县科委程良斌“茶道”始于我国唐代,《封氏闻见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1987年2月,法门寺出土了一批金银茶具,为研究和复兴世界上最早的茶道,提供了确凿的实物依据。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的法...  相似文献   

4.
从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一套茶具看唐代茶与茶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法门寺博物馆张高举,王竞香1987年4月,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众多珍宝中,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发现了秘藏1100多年的一整套唐代宫廷茶具,这套文物,既有金银器具,也有瓷器、琉璃器具,是...  相似文献   

5.
明清中国皇室的饮茶生活——明清中国茶文化研究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由明 《农业考古》2006,(5):54-61,65
中国宫廷文化在唐代即已达到很高水平,陕西西安法门寺出土的唐代宫廷茶具即是最好的说明;此外还有史料和诗歌记载有关唐代宫廷茶宴、皇帝的赐茶、皇妃们的饮茶等。宋代宫廷茶文化的水平则以宋徽宗的《大观茶论》为最好代表。元代皇室传承了从宋代形成的饮茶嗜好。明清时期,饮茶  相似文献   

6.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一整套唐人饮茶之器,其因为唐代皇帝专为佛祖所供而更显华贵精巧,独尊于世。这批茶器以它本身明确的錾文和出土《物账碑》之记载,成为我国茶文化考古上最齐全的一次茶器发现。《物账碑》载:“茶槽子碾于茶罗子匙于一副七事共八十两”。且从茶罗子、碾子、轴等本身錾文看,这些器物为咸通九年至十年制成。同时,鎏金  相似文献   

7.
法门寺唐代茶具与中国茶文化法门寺博物馆韩金科一1987年4月3日,沉睡了一千余年的法门寺唐代地宫重见天日。伴随着佛祖释迦牟尼指骨舍利出土的用以供奉佛骨的金银质系列茶具,每一件都凝聚着极为丰厚的历史文化沉积。这是近年来,有关茶文化考古研究中最重要,最重...  相似文献   

8.
法门寺塔地宫出土茶具与《茶经·四之器》对比研究法门寺博物馆王仓西,田生华陆羽一部《茶经》,深刻地真实地总结了中国唐代茶道。对唐以后,特别是宋代茶道、日本茶道产生了深刻影响。《茶经》是研究唐代茶文化的“圣经”,陆羽本人也被称为“茶圣”。陆羽一生主要活动...  相似文献   

9.
法门寺出土唐代宫廷茶具及唐代饮茶风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代是我国社会饮茶风尚兴盛时期。从僧俗平民到宫廷皇室靡不崇尚饮茶生活,因之专用烹茶与饮茶器具也趋齐备。但唐代距今一千多年了,人们只能从文字上看到一些记载。近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秘藏地宫中出土了一套唐代皇室宫廷使用的金银、琉璃、秘色瓷等烹、饮茶具实物,才见到“庐山真面目”。1988年四、五月间在北京历史博物馆举办“法门寺珍宝部分出土文物汇报展”中,笔者有幸见到这批唐代茶具稀有珍宝,真是金碧辉煌,蔚为大观,叹为观止,使我多次往观,留连忘返。这是我国首次发见唐代最全、最高级的一套专用茶具,也是我国乃至世界迄今为止仅见留存于世、唯一的一套唐代宫廷茶具实物,距今已有一千一百余年历史,而今重见天日,堪称无价之国宝。这套古茶具实物证实了我国唐代出现辉煌灿烂的饮茶文化史实。  相似文献   

10.
试从饮茶历史发展看法门寺出土茶具的地位浙江省杭州市虎跑文管处张子华1987年4月,位于陕西省的法门寺,从唐代地宫中出土了一套唐僖宗御用以后又供奉佛祖舍利的鎏金金银茶器具和琉璃茶盏。这套世界罕见,历史久远又十分完整、珍贵的茶具,不仅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相似文献   

11.
试述唐代的民间茶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述唐代的民间茶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殿魁一、前言唐代饮茶已成风俗。陆羽(733—804)好茶,自栽自采,经多年研习,潜心成文,著《茶经》三卷罗列茶具二十四种,对弘扬我国茶学、茶道和茶文化作出了突出贡献。据文献记载,唐玄宗时期饮茶习俗己进入宫廷...  相似文献   

12.
张建立 《农业考古》2022,(5):187-192
专属饮茶空间的确立,是日本茶道有别于其他茶文化的主要特色之一。从日本茶道专属饮茶空间的发展历程来看,不仅在日本茶道形成初期曾深受中国茶道空间观影响,而且其饮茶空间面积的大小亦长时间取决于茶人拥有“唐物”茶器的多寡。比较而言,中国茶道更重视饮茶空间的境况,器随境转,因品茶场地变化会对茶器进行增减;日本茶道正相反,境因器变...  相似文献   

13.
认识滕军教授是在2004年法门寺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但读到她著作的时间却很早,大概是在1998年前后吧,当时为了修订文稿,参考阅读了大量有关茶文化方面的书籍资料,其中就有滕军教授的《日本茶道文化概论》.该书可以说是当时唯一一部系统、全面介绍日本茶文化、茶道内容的专业论著.书中除引用大量珍贵历史资料和图片外,还详细介绍了有关日本茶道历史、茶道内容、茶道道具、茶道礼法,以及茶道建筑、茶道美学等方面内容,详细备至,至今尚未有能超逾其上者.  相似文献   

14.
茶道散论     
马守仁 《农业考古》2004,(4):103-104,107
“茶道”一词最早见于唐代诗僧释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一饮涤昏寐 ,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 ,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 ,何须苦心破烦恼……孰知茶道全尔真 ,唯有丹丘得如此。”另据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条载 :“楚人陆鸿渐为茶论 ,说茶之功效 ,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 ,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 ,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 ,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 ,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唐末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更指出 ,茶可以 :“利礼仁、表敬意、可雅心、可行道”等。可见早在我国唐代 ,就已经饮…  相似文献   

15.
1987年,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了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的数千件唐代供佛珍宝,轰动了国内外文化界.其中一套唐代宫廷金银茶具和秘色瓷、琉璃茶碗,尤其让茶文化界兴奋不已,20年来,一直成为茶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以它为主题的文章和著作数以百计,至今仍不时有佳作问世,这是少有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论唐代饮茶风气形成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饮茶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但饮茶风气的形成却是唐代的事。1980年,马忠民在《思想战线》第6期上发表了《唐代的饮茶风习》,论述了唐代的饮茶风气。1989年,袁刚又在《民俗研究》第1期上发表了《唐代的饮茶习俗》,从不同的侧面介绍了唐代的饮茶风气。此外,唐耕藕、张秉伦在《唐代茶业》,张泽咸在《汉唐时期的茶叶》中也对唐代的饮茶风气有所涉及(1)。因此,现在人们对唐代的饮茶风气已经有了比较多的了解。但是,关于唐代饮茶风气形成的原因,学术界至今尚无专文发表。这对于人们认识唐代的茶文化是不利的。本文拟对唐代饮茶风气的…  相似文献   

17.
书序四篇     
丁文《大唐茶文化》序言自八十年代后期茶文化在中国大陆重新崛起之后,在盛产名茶的江南地区,很快就形成热潮,各种茶文化组织、茶文化活动和茶艺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势十分喜人。相对来说,不产茶的北方地区,起步较漫,直到九十年代初期,除了首都北京,其他地区未见有何动作。因此,当1994年应法门寺博物馆韩金科馆长邀请,协助筹办“首届法门寺唐代茶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时,我对北方地区的茶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可以说是一无所知。然而就在这次会议上,法门寺博物馆梁子先生提供了《中国唐宋茶道》一书,来自陕南的作家丁文…  相似文献   

18.
唐代茶文化与陆羽《茶经》浙江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朱乃良唐代中期,饮茶习俗蔚然成风,是我国历史上茶文化的第一个鼎盛时期。成书于唐建中元年(780)的陆羽《茶经》,是盛唐茶文化的结晶,又推动了茶文化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本文试就唐中期茶事活动的概貌、《茶经》...  相似文献   

19.
石慧敏 《农业考古》2000,(2):289-293
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结晶,也是日本人民心灵的寄托。但根据茶文化界目前为止的研究成果表明,古代日本没有原生茶树,也没有喝茶的习惯。日本人的饮茶风尚是从中国传入的,日本茶道源于中国,这已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中国茶及中国饮茶风尚,除了传入日本外,还曾陆续传向了世界各地。 1159年(明嘉靖三十八年)威尼斯作家拉摩晓( Giambaftiata Ramusio)著《中国茶摘记》等书,使中国饮茶知识开始在欧洲传播。 161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我国茶种输入沙俄。 1637年(明崇祯十年)英国威特斯船长专程率船队…  相似文献   

20.
明代以前的中国茶文化在中国,饮茶习俗得到普及是唐代(618~907年)的事。唐代的陆羽(733?~803年)写了一部中国最早的茶叶著作——《茶经》,其中记载了当时关于茶的全部知识。《茶经》中所说的制茶法,讲的不是叶茶,而是型茶,叫作饼茶。它是把采来的茶叶经过蒸、春等工艺制成小块,干燥后贮藏起来。饮用之前,先要烘烤,然后捣碎,在锅中煮沸,再分别斟到茶碗中饮用。这是唐代上流阶层的饮用方法,这一点,已经被最近西安市西部法门寺出土的御用茶器和唐诗所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