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深松与播期对玉米冠层结构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深松和播期对玉米冠层结构的调控,分析深松与旋耕条件下不同播期群体冠层结构特点,明确塑造高产群体冠层结构的耕作方式及适宜播期。采用裂区设计,主区耕法设2个水平(深松与旋耕),副区播期设3个水平(4月25日、5月10日和5月25日),研究深松与不同播期对玉米冠层结构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可适当延长玉米生育进程,对玉米植株形态、叶面积指数(LAI)、群体光合势(LAD)、干物质积累特征参数及产量的影响均表现为深松>旋耕(CK);播期处理间其冠层结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早播>中播>晚播;随着播期推迟,早播(4月25日)产量较5月10日、5月25日分别提高3.61%和43.38%。说明深松条件下早播利于群体形成合理的冠层结构,可有效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2.
乙烯利-甜菜碱复配剂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宁玉614为试验材料,在玉米10叶展开时通过叶面喷施乙烯利和乙烯利-甜菜碱复配剂,研究甜菜碱(GB)对乙烯利喷施玉米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甜菜碱可缓解乙烯利对株高、穗位高以及节间伸长的抑制效应,也能抑制乙烯利对叶绿素的降解;甜菜碱增强乙烯利对节间粗度的促进效应,可诱导玉米产生更多气生根,对玉米增产起到一定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农华101、先玉335及郑单958为材料,通过空间布局及种植密度塑造不同的冠层结构,分析其对玉米物质生产、转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叶面积指数(LAI)及冠层透光率(DIFN)差异显著,以郑单958表现较好,常规种植与簇生种植的LAI差异不显著,冠层透光率以常规种植较好;随着密度增加LAI升高,冠层透光率随之降低。不同品种成熟期干物质生产以先玉335较高,空间布局差异不显著,随密度增加干物质生产能力提高;花后物质生产以先玉335较高,簇生种植高于常规种植,随密度增加花后物质生产能力升高;叶茎转运量以郑单958较大,常规种植转运量较多,随密度增加叶茎转运量提高。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郑单958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常规种植与簇生种植产量无显著差异;各密度处理产量差异显著,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处理。  相似文献   

4.
局部化控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采用局部化控的方式,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玉黄金塑造了玉米"波浪"型冠层结构,并分析玉黄金对冠层结构、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局部化控处理后化控部分的植株变矮、穗下部节间变短(穗位下降)、穗上部节间变长、基部节间增粗,玉米群体形成"波式"冠层,群体叶面积指数(LAI)增大且持续时间较长,冠层中下部透光条件改善,冠层内叶片保持较高净光合速率,单位面积穗数和粒重增加,表现出比对照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5.
华北地区夏玉米理想株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紧凑型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使用金得乐(EC)化控试剂,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对紧凑型玉米的群体结构进一步优化,以挖掘夏玉米的增产潜力。试验设3个密度,每个密度设4个EC试剂叶面喷施处理,不喷施为对照(CK)。结果表明,不同化控处理下,6叶展期叶面喷施EC试剂2.25 mL/L与对照差异不明显;6叶展期喷施2.25mL/L、12叶展期喷施1.5 mL/L夏玉米株高、穗位高降低,叶茎夹角增大,穗位层叶间距缩小,株型趋向平展型;6、8叶展期分别叶面喷施1.5 mL/L夏玉米株高降低不明显,穗位高降低,单株叶面积、叶茎夹角缩小,株型更为紧凑。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密度条件下调整株型是解决群体结构郁闭突破点,确认整体紧凑、穗位低、穗下层叶间距小、穗位层及穗上层叶茎夹角小、叶间距大、群体结构持续时间长为理想株型。  相似文献   

6.
喷乙烯利或遮光处理后,水稻拔节期分别比对照提早19天和10天;喷乙烯利并加遮光的处理,拔节期比对照提早天数增加到23天。单喷乙烯利和单遮光的处理,其第一伸长节间长度和对照的对应节间相近,但喷乙烯利并加遮光的处理,其第一伸长节间长为10.0厘米.显著长于对照相应节间(2.3厘米)。因此,乙烯利与光强对水稻节间的伸长有显著的协合效应(synergistic effect).  相似文献   

7.
乙烯利对夏玉米子粒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及生理机制探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于玉米第9展叶期喷施200、400、800 mg/L乙烯利,喷施清水作对照,测定子粒发育过程中灌浆速率及可溶性糖、淀粉和激素含量,考种计产。结果表明,400 mg/L和800 mg/L乙烯利处理显著降低郑单958的单穗重和千粒重,同时降低灌浆后期生长素(IAA)、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3)的含量及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降低子粒中淀粉含量;200 mg/L乙烯利处理单穗重及灌浆速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结合产量、干物质积累和激素含量变化分析,喷施高浓度乙烯利导致子粒中激素含量变化是子粒灌浆速率下降、干物质积累速率减慢和千粒重下降。建议生产中用200 mg/L乙烯利为主要喷施浓度。  相似文献   

8.
高产玉米群体的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3,他引:18  
以紧凑型高产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用红外气体分析仪和冠层分析仪测定并比较了不同密度下玉米群体的冠层结构和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高产玉米群体的产量增加源于肥水管理与综合栽培技术创建了合理的群体冠层结构,在追求较高的叶面积指数且使之尽早达到最佳状态、减少前期光能漏射损失的同时,保证了叶片维持较长的功能期,尤其在吐丝至乳熟期间。高产玉米群体在大喇叭口期至吐丝期叶面积指数(LAI)为4.0~4.6,乳熟期不低于3.2,吐丝期平均净光合速率(CO2)为31.2μmol/(m2.s)。  相似文献   

9.
研究无人机喷施不同脱叶催熟剂对棉花的影响,并进行综合评价,为集成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提供依据。采用无人机喷施脱吐隆、瑞脱龙,搭配乙烯利,以清水为对照,用方差分析以及多重比较方法分析脱吐隆与乙烯利混剂喷施2次、瑞脱龙与乙烯利混剂喷施2次、脱吐隆与乙烯利单剂各喷施1次、瑞脱龙与乙烯利单剂各喷施1次4个处理对棉花农艺性状、产量、品质的影响,并用基于变异系数权重的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表明, 4个处理间脱叶率、吐絮率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各处理对产量构成因子及除短纤维指数外的其余品质指标没有显著影响。TOPSIS法的评价结果表明,无人机喷施条件下,各处理的综合评价结果为脱吐隆与乙烯利混剂喷施2次>脱吐隆与乙烯利单剂各喷施1次>瑞脱龙与乙烯利单剂各喷施1次>瑞脱龙与乙烯利混剂喷施2次>清水对照。可知,无人机喷施脱吐隆与乙烯利混剂2次条件下,棉花11个性状综合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10.
为测定乙烯利在小麦不同时期的抗倒增产效果及其最佳浓度,1987—1988年度在新化县娘家乡天竺村进行了该试验。试验地属中等肥力红壤旱土,亩施纯氮15公斤。供试品种湘麦11号。5.5叶和6.5叶各喷施400、600、800ppm,孕穗期喷施100、200、300ppm,灌浆初期喷施200、300ppm,对照喷清水,共计12个处理。重复三次,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0.01亩,穴行距为13.3×20厘米的密点播,设计基本苗每亩20万。因试验过程中小麦易倒时期无特大风灾以及拔节前的6.5叶期乙烯利处理后连续寒冷天气,乙烯利对小麦株高的影响及抗倒效  相似文献   

11.
半干旱区玉米行距调整增密对群体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构建不同的群体冠层结构,以玉米不同行距配置为基础,研究乳熟期玉米群体的光能利用情况,分析不同行距配置对冠层结构及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群体消光系数达到显著相关,且为负相关。在吉林省半干旱区玉米宽窄行行距70-30 cm和宽窄行行距80-30 cm配置下玉米群体对光能资源的利用达到最佳,且有效提高玉米群体产量,增产分别达到8.06%和22.82%。  相似文献   

12.
以不同自然脱水速率类型玉米品种为材料,采用大喇叭口期外源喷施脱落酸(ABA)和代谢合成抑制剂,分析外源ABA及代谢抑制剂喷施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穗部性状、灌浆特征和子粒含水率等影响。结果表明,外源喷施ABA、ABA合成抑制剂和水通道抑制剂分别使玉米产量分别下降7.53%、0.37%和6.21%。喷施ABA、ABA合成抑制剂和水通道抑制剂分别增加玉米起始灌浆势25.00%、23.44%和1.56%;外源ABA使玉米最大灌浆速率出现的时间延后,最大灌浆速率降低,活跃灌浆期延长,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子粒质量下降。喷施ABA增加了玉米子粒含水率,ABA合成抑制剂和水通道抑制剂则降低子粒含水率。综上所述,外源ABA喷施延缓玉米子粒灌浆进程,阻碍子粒脱水;喷施ABA合成抑制剂和水通道抑制剂可加快灌浆期子粒脱水,利于实现子粒机械化收获。  相似文献   

13.
超高产条件下玉米产量及冠层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2012年,选用郑单958为供试材料,以传统栽培模式为对照(CK),研究超高产栽培条件下春玉米的冠层结构。结果表明,超高产条件下春玉米产量及有效穗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玉米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其群体叶面积指数(LAI)均高于传统栽培模式(CK),且LAI最大值的持续天数比CK长。棒三叶及棒三叶以上叶增加幅度明显,与CK均达到显著水平;超高产栽培条件下玉米叶倾角明显小于CK,叶向值增大,群体受光态势较好。叶片光合速率(Pn)均随生育时期的推移而不断降低,在全生育期超高产栽培条件均高于CK,并且在大喇叭口期差异显著;整个生育时期超高产栽培条件的光合势均高于CK。超高产栽培LAI持续天数长,叶倾角小,叶向值大,进而改善玉米群体受光态势,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具有高光效的冠层结构。  相似文献   

14.
以郑单1002为材料,设置灌浆中后期(灌浆36 d)不同穗部及穗下不同数量的去叶处理,研究去叶后对玉米群体光合性能、冠层结构、产量以及子粒含水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穗部叶及穗部以下叶保留3~4片叶,产量不降低;去叶较多情况下表现为减产;不保留穗位叶较对照减产了12.36%,子粒千粒重下降是导致减产的主要原因。去叶后直接导致玉米群体叶面积指数下降,无截取散射略微增加;保留3~4片叶处理,叶片光合性能表现出一定补偿效应,净光合速率高于对照处理,羧化效率略有升高;去叶处理降低灌浆后期子粒含水率,不保留穗位叶片处理较对照处理相比,在灌浆44、52、60 d,子粒含水率分别下降了8.14、8.75、17.8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蔗糖基聚合物对夏玉米增产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夏玉米不同生长期用2%浓度的蔗糖基聚合物作叶面喷施处理。结果表明,蔗糖基聚合物能够提高子粒千粒重,增加玉米产量,尤以拔节期 抽穗期 灌浆期共喷施3次的处理效果最好,比对照增产27.8%。  相似文献   

16.
乙烯利对夏玉米果穗生长发育影响及生理机制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大田种植方法,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于玉米7展叶期(E7)、9展叶期(E9)喷施乙烯利,比较研究玉米产量、果穗维管束特征、子粒干物质积累及相关生理指标,探讨乙烯利对玉米果穗发育的影响及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乙烯利处理使玉米子粒千粒重下降;子粒灌浆起始生长势降低、灌浆天数缩短,可溶性淀粉积累量下降;子粒中IAA(生长素)含量降低、ABA(脱落酸)含量升高,果穗穗轴的维管束长度及筛管半径显著降低,穗柄维管束个数下降、维管束长度也下降。IAA含量下降抑制木质素前体苯丙烷及木质素的形成,进而抑制木质部的形成,使得维管束个数、长度下降,进而子粒库容降低,子粒库活性降低,导致最终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7.
化控剂对玉米光合作用、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史磊  尤丹  肖万欣  赵海岩  徐亮 《玉米科学》2014,22(5):59-63,70
以密植中穗型品种辽单1211和稀植大穗型品种辽单120为试材,研究不同化控剂种类和喷施时期对玉米光合作用、形态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化控剂提高了玉米灌浆期穗位叶光合速率,9展叶期和12展叶期,在“吨田宝”化控剂处理下,辽单1211和辽单120穗位叶光合速率分别达到了最高值。和对照相比,喷施化控剂降低了玉米的株高和穗位高;喷施“康丰利”化控剂增加了辽单1211茎粗;喷施“吨田宝”缩短玉米的茎基部节间长度。产量结果表明,在9展叶期喷施“吨田宝”化控剂,可以显著地提高辽单1211产量;在6展叶期喷施“康丰利”化控剂,辽单120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