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飞虱是我区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在田间主要以白背飞虱、褐飞虱及其不同虫态造成危害,为准确预测预报稻飞虱对水稻产量的损失提供依据,开展了这项研究。一、研究方法:1、盆栽试验:A、处理:试验设①白背飞虱小若虫(二龄);②白背飞虱大若虫(四龄);③白背飞虱长翅型雄虫;④白背飞虱长翅型雌虫;⑥白背飞虱短翅型雌虫;⑥褐飞虱小若虫(二龄):⑦褐飞虱大若虫(四龄);⑧褐飞虱长翅型雄虫;⑨褐飞虱长翅型雌虫;⑩褐飞虱短翅型雌  相似文献   

2.
两种稻虱缨小蜂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虱缨小蜂和拟稻虱缨小蜂是稻飞虱卵期重要的寄生性天敌。南京江浦稻田8月上旬前以稻虱缨小蜂为主,主要寄生于灰飞虱和白背飞虱卵,8月中旬以后则以拟稻虱缨小蜂占优势,主要寄生于褐飞虱卵。水稻苗期灰飞虱卵寄生率平均为27.3%,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卵寄生率,杂交稻田为10.87%和21.5%,晚粳稻田为20.67%和19.6%。白背飞虱寄生卵量与总卵量间里直线相关,而褐飞虱寄生卵量与总卵量间呈幂回归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18.2128+0.2075x和Y=0.006807x~(1·4887)  相似文献   

3.
稻虱缨小蜂寄主范围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着重报道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laparvatae Pang and Wang在稻田及其附近的寄主范围。该蜂除寄生于褐稻虱卵外,还寄生于白背飞虱、灰飞虱、稗飞虱、拟褐飞虱、伪褐飞虱、黑边黄脊飞虱、黑面黄脊飞虱等的卵中。这些飞虱种类成为稻虱缨小蜂的过渡寄主及越冬寄主。当缺乏褐稻虱时,稻虱缨小蜂赖以生存繁衍,有利于其在田间的繁殖和保存一定的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4.
在3个不同水稻品种上,研究江西南昌晚稻田内两索线虫对不同翅型和性别褐飞虱的寄生能力。结果表明:在同一水稻品种上,两索线虫对不同类型褐飞虱的寄生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寄生率的大小顺序为:短翅型雌虫长翅型雌虫短翅型雄虫长翅型雄虫。其中,在短翅型雌虫体内,最高寄生率达45.16%;而在长翅型雄虫体内,最低寄生率仅为2.15%。在水稻品种株两优120上,两索线虫对短翅型雌虫的寄生数量达3头的占9.68%,对短翅型雌虫和长翅型雌虫寄生有2头的分别占6.45%和8.33%;在丰华占和合美(丰)上,对短翅型雌虫寄生数量最多为2头,寄生率分别为5.25%和4.35%;对不同类型褐飞虱的寄生数量为1头的均较高。可见,两索线虫对田间褐飞虱种群具有较强的寄生能力,可有效抑制褐飞虱的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田间水稻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和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的主要寄生性天敌索线虫科线虫的寄生动态及防控效果,于2013—2015年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通过田间调查和线虫罩笼法研究了索线虫科线虫对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寄生动态以及优势种长沙多索线虫Agamermis changshaensis Bao,Luo et Luo对褐飞虱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在长沙市,索线虫科线虫寄生白背飞虱始见期为6月底至7月初,1个月后出现高峰期,基本与白背飞虱发生高峰期同步;对褐飞虱寄生高峰期早稻多发生在7月中下旬,而晚稻在8月底至9月中旬。索线虫科线虫对白背飞虱雌虫、高龄若虫和雄虫最高寄生率分别为16.95%、14.81%和7.69%;而对褐飞虱雌虫、高龄若虫和雄虫最高寄生率分别为43.33%、20.93%和11.63%。2014年和2015年罩笼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45 d长沙多索线虫对褐飞虱的防控效果分别为36.11%和33.19%。研究结果表明长沙多索线虫可以作为水稻稻飞虱绿色防控的一种重要辅助性措施。  相似文献   

6.
病原线虫对褐飞虱寄生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在浙北稻区常年发生严重,在中晚稻后期常暴发成灾。病原线虫是褐飞虱短翅型成虫的主要寄生性天敌之一。由于短翅型成虫数量与下一代发生和为害动态关系密切,故研究线虫对该虫主害代前一代短翅型成虫的寄生情况,有助于剖析揭飞虱成灾的规律,也可为增强线虫这一重要生物因子对该虫的控制作用提供依据。作者调查了浙江安吉1985~1998年线虫对褐飞虱主害代前一代短翅型成虫的寄生情况,讨论了线虫对该虫主害代的控制作用。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在25℃,不同光周期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时期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翅型分化情况,初步探明了白背飞虱在中稻后期和晚稻中后期发生数量明显少于褐飞虱,与其翅型的分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摸清稻飞虱在滇西南的越冬情况,云南临沧市各县(区)植保植检站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稻飞虱越冬调查。根据2015—2019年越冬调查数据,表明在不同类型田均能查到白背飞虱、褐飞虱和灰飞虱的成、若虫,卵未查到,越冬虫源的主要寄主为再生稻。在本地越冬的稻飞虱混合种群中,白背飞虱虫量较大、褐飞虱次之,灰飞虱虫量低;不同越冬时段之间,白背飞虱虫量12月最高、1—2月逐渐下降,褐飞虱虫量12月较低、1—2月有所上升;不同年度间,白背飞虱越冬虫量呈上升趋势,褐飞虱越冬虫量除2016—2017冬季较高外,其余年度均较低。经初步分析,本地越冬虫源面积较小、虫量较低,对来年春季初始虫源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寄生于稻飞虱卵的缨翅缨小蜂(Anagrus spp.)在浙江温州地区已发现的有稻虱缨小蜂、拟稻虱缨小蜂5种。它们是褐稻虱、白背稻虱、灰稻虱卵期主要寄生性天敌,是抑制稻虱为害的重要因素。但由于环境因子、田间管理的不同,特别是施药治虫的影响,使不同地区和水稻不同生育期的寄生率差异很大。为探明外界环境因子对缨小蜂群落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我们于1977~1979年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稻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大冶地区一年发生5代,种类以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为主,灰飞虱为辅.常年第三(1)代白背飞虱、褐飞虱主峰迁入在5月~6月,以迁入量和种群比例决定当年的发生程度;第四(2)代稻飞虱发生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以白背飞虱为优势种群,常造成迟熟早稻穿顶、枯秆;第五(3)代稻飞虱发生期正值高温季节,白背飞虱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褐飞虱种群数量逐步上升,进入8月上旬以后,如盛夏不热,阵雨较多,田间短翅型成虫比例高,褐飞虱迅速繁殖成为优势种群;9月上、中旬,第六(4)代褐飞虱常在中稻田造成为害,出现中稻、一季晚稻大面积穿顶倒伏;第七(5)代褐飞虱发生情况较复杂,大多年份晚秋气温较高,有利本地虫源大量繁殖,加上北方中稻收割后大量褐飞虱向南回迁,遇适合气候条件大量成虫降落我市继续为害,常造成双季晚稻、迟熟一季晚稻大面积倒伏.  相似文献   

11.
在调查褐稻虱被飞虱缨小蜂(Anagrus sp.)寄生时,我们把呈现红色、黄绿色和褐色近羽化的飞虱卵作为被寄生卵来计算,而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寄生率,都低于实际寄生率。 近几年,我们先后在不同时期从田间随机采回褐稻虱卵1932粒,于采卵的当天进行镜检考查,按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给重庆秀山县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综合防治及异地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利用1990年以来该地区水稻预测圃两种飞虱发生的历史资料,较系统地研究了两种飞虱在该地区的发生及迁出规律.结果表明,该地田间稻飞虱为害呈明显双峰型,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后期以褐飞虱为主,前后发生均重.在20世纪90年代,褐飞虱田间发生高峰期主要在8月上、中旬,近10年高峰期集中在8月下旬,白背飞虱在20世纪90年代田间发生高峰日主要集中在7月中旬,近10年高峰日集中在7月上旬;1990年-1999年,褐飞虱长翅型田间发生高峰期主要在8月中旬,近10年高峰期在8月下旬;1990年-1999年,白背飞虱长翅型田间发生高峰期主要在7月中旬和8月上旬,近10年高峰期在7月中、下旬.表明近20年,褐飞虱田间发生高峰期延迟,白背飞虱高峰期提前;褐飞虱迁出峰期延迟,白背飞虱迁出峰期提前.  相似文献   

13.
李福春 《植物保护》1980,6(5):10-11
利用寄生线虫消灭农作物害虫已引起国内外重视。1976年,我们在教学实习中发现有大量的飞虱被线虫寄生,寄生率高达93%(短翅型的寄生率高达100%),为了利用线虫防治水稻害虫,我们进行了初步调查,了解到复索线虫[Complexomermis sp.]属雨虫科[Mermithidae],对稻褐飞虱、白脊飞虱、灰飞虱、稻叶蝉、稻食根叶甲等害虫感染快,寄生率高,在农业生产上有利用价值。 形态特征 成虫:乳白色、半透明,体形细长如线,一般雌虫长而粗大,雄虫比雌虫纤细短小,雌雄虫均有较厚的角质膜和肥大的脂肪体,身体光滑而富有弹性,头部稍尖细,尾端稍钝圆。根据雄虫10条和雌虫6条测量的平均数如下: 雄虫体长23.120毫米,中宽0.262毫米,后部最宽0.217毫米,角质层厚0.017毫米,食道长0.292毫米,交合刺一对,为淡棕色,两交合刺中部稍有旋曲,两刺形态相似,大小相等,但也有靠内侧的刺稍短小,刺长为0.227毫米,刺宽为0.061毫米。  相似文献   

14.
双季稻白背飞虱的被寄生率暨存活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亚热带浙江金衢盆地的丘陵双季水稻田的早、晚稻期间研究了白背飞虱的被寄生和被捕食作用下的存活率。早、晚稻白背飞虱卵被缨小蜂寄生率分别为 1 1 %和 1 6 % ,被捕食及未知因子死亡率分别为 2 3%和 1 6 %。早稻白背飞虱长翅型和短翅型成虫被螯蜂、线虫和捻翅虫寄生的总寄生率分别为 1 3%和 34% ,晚稻分别为 35%和 4 9% ,短翅型的被寄生率显著高于长翅型 ,晚稻高于早稻。晚稻期间螯蜂对长翅型成虫的寄生率高于短翅型 ,而线虫对其的寄生率则相反。存活分析表明 :白背飞虱的死亡主要发生在孵化期 ,从初产卵至成虫初期的累计存活率 ,早稻上为 2 %~ 1 8% ,晚稻上为 1 %~ 7% ;卵期至 1龄若虫和 4~ 5龄若虫期是影响季节、代次间白背飞虱累计存活率变动的两个关键时期 ;卵期至 1龄若虫存活率和成虫期被线虫寄生率是除生殖力外决定种群增长率的两个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5.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和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是我国水稻上为害较严重的害虫。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水稻品种的更替,杂交稻和迟熟品种的推广,施肥水平提高及气候因素,两种飞虱的种群水平不断提高,大发生频率明显增加,给水稻生产带来严重威助。研究证实,白背飞虱、褐飞虱具有远距离迁飞习性,并已明确我国的初始虫源主要来自国外地区。但在各稻区两种稻飞虱在早、(中)晚稻上主害代的虫源性质有所不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上海市松江区稻飞虱种群数量动态,对2015—2020年稻飞虱灯诱和田间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松江地区,白背飞虱灯下始见日集中在6月上、中旬,比褐飞虱迁入早近30 d,2种稻飞虱终见日均在9月下旬。6—7月白背飞虱的灯诱量占绝对优势,8—9月褐飞虱上灯虫量高,种群占主导优势,但在年度诱虫总量上,白背飞虱明显高于褐飞虱。松江区稻飞虱的种群数量动态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地稻飞虱优势种群更迭发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采用稻苗浸渍法测定了长、短翅型褐飞虱对烯啶虫胺、环氧虫啶、呋虫胺、噻虫嗪、噻虫胺、吡虫啉、毒死蜱、敌敌畏、噻嗪酮、异丙威、吡蚜酮和醚菊酯的敏感性,并对其体内解毒酶活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长翅型与短翅型褐飞虱若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呋虫胺、噻虫嗪、噻虫胺和吡虫啉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长翅型比短翅型更敏感;相反,对于有机磷类杀虫剂毒死蜱,短翅型褐飞虱则更敏感;2种生物型对烯啶虫胺、环氧虫啶、敌敌畏、噻嗪酮、异丙威、吡蚜酮和醚菊酯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异。解毒酶相对比活力测定结果表明,长翅型褐飞虱若虫酯酶比活力显著高于短翅型,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比活力显著低于短翅型,而谷胱甘肽S-转移酶比活力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褐飞虱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杂交稻对褐稻虱和白背飞虱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对我国南方稻区的38个杂交稻组合进行了对褐稻虱和白背飞虱的抗性测定,结果有9个组合兼抗褐稻虱和白背飞虱,仅抗其中1种飞虱的各占6个。采用经过改进的生存率及蜜露测定法,研究了杂交稻组合对两种飞虱的抗性机制,证明:杂交稻多数组合对白背飞虱的抗性机制以耐害性为主,其中部分组合兼有一定程度的抗生性;而对褐稻虱的抗性机制,多数组合表现以抗生性为主。对白背飞虱在某些地区推广杂交稻后上升为主要害虫的原因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华南双季稻区水稻抗稻飞虱种质资源‘Rathu Heenati’(RHT)和广东省超级稻主栽品种‘玉香油占’上褐飞虱、白背飞虱及田间捕食性天敌的年发生动态。结果表明,水稻品种‘Rathu Heenati’和‘玉香油占’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均表现出明显的控制作用。褐飞虱和白背飞虱1年内在华南双季稻区存在两个明显的发生高峰,晚稻稻飞虱的发生数量高于早稻,其中早稻白背飞虱的发生数量要大于褐飞虱,而晚稻情况相反,褐飞虱的发生数量显著大于白背飞虱。当害虫虫口密度较低时,‘玉香油占’对上述两种害虫的控制作用与‘RHT’水稻差异不显著,但当稻飞虱数量急剧增加,‘RHT’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就显著强于‘玉香油占’。抗性水稻‘RHT’和‘玉香油占’田的捕食性天敌如蜘蛛、盲蝽和隐翅虫虫口密度均低于感虫对照品种‘Taichung Native 1’田。捕食性天敌年发生动态调查结果表明,蜘蛛在3个品种水稻上早、晚稻各有1次发生高峰;盲蝽在晚稻有1次发生高峰,在早稻发生数量很低;隐翅虫在早稻有一个发生高峰,晚稻发生虫口密度较低。通过比较3个品种上害益虫口比年发生动态,结果表明,早、晚稻3个品种的害益虫口比均呈现“双峰型”,‘RHT’和‘玉香油占’对水稻害虫稻飞虱具有十分显著的控制作用。本文还讨论了华南双季稻区抗虫品种的培育和改良以及与其他防治措施配套综合防控稻田褐飞虱、白背飞虱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在抗褐飞虱水稻品种上的行为反应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以ASD7、IR36、粳籼89(JX89)、Mudgo四个抗褐飞虱水稻品种和感性品种TN1为材料,比较了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在这些品种上的行为反应。褐飞虱对抗性品种表现出明显的非嗜好性。褐飞虱自4h、白背飞虱自8h以后,各品种上的着虫量与TN1差异显著,而其它各品种上的虫量无明显差异(Mudgo除外)。白背飞虱选择各抗性品种的百分率明显大于褐飞虱(Mudgo除外);同一水稻品种上的稻飞虱数量无时间上的规律性。两种稻飞虱在抗性品种和TN1上的取食量差异显著。取食同一品种时,白背飞虱在IR36、JX89上的取食量大于褐飞虱,且相互间差异显著。两种稻飞虱在四个抗性品种上的取食痕数量明显多于TN1;两种飞虱在ASD7和JX89上的取食痕数量差异显著,白背飞虱的数量明显少于褐飞虱。在所有水稻品种上的取食痕数量与取食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