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9266 是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利用鲁花1 号作母本,混巨5 号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花生品种。1988~1990 年在全国(北方区)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荚果和籽仁比对照分别增产2280% 和1711% ,居参试品种之首。该品种具有苗期长势强,光合性能好,干物质积累多,单株结实率高,果柄短,结果集中,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ABT生根粉在花生上用于浸种,效果显著。6 号、7 号、8号分别使用10m g·kg- 1、20m g·kg- 1和30 m g·kg- 1均比对照增产,其中8 号使用20m g·kg- 1和30m g·kg- 1增产2385% ~2668% ,使用7 号30m g·kg- 1和使用6 号10m g·kg- 1增产1734% ~1943% ,使用7 号10m g·kg- 1和使用6 号20m g·kg- 1增产1282% ~1485% ,增产增收均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花生网斑病是中国花生上一种为害较重的叶部新病害。该病由病原真菌侵染所致,病原无性世代属于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茎点霉属,花生网斑病菌。在我市7 月下旬至8 月份多雨天气发病加重。采用深耕换茬、推广抗病品种、选用高效药剂、地面封锁与叶面喷洒相结合、药剂混用、交替使用等综合防治措施,防效695% ~793% 、平均724% ,每6667m 2 增产552~1402kg,增产1896% ~474% ,增纯收入86~48369 元,产出是投入的231~40倍。  相似文献   

4.
1994~1995年连续两年田间调查说明,鲁花11号、1- 10、福早1 号、白沙1016 和鲁花10号5 个花生品种对CMV 田间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在同等栽培条件下,鲁花11 号和1- 10 平均发病率显著低于鲁花10 号、福早1 号和白沙1016。1996~1998 年3年田间小区鉴定结果说明,在鉴定的36 个花生品种(系)中,发现鲁花11号、中花4 号和鲁花14号3份材料对CMV 表现低抗,11份材料表现低感,其余材料为中感和高感,未发现中抗以上材料。  相似文献   

5.
豫花12 号由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所用风沙4 号×锦- 4 杂交选育而成,参加河南省区试比白沙1016 增产365% ,参加省生产试验,比白沙1016 增产1656% ,居第一位。1999 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6.
花生在细质沙土上对氮和磷的吸收动态/张起刚(北京农业大学农业应用物理系),郭建文…∥核农学通报。-1994,15(5).-225~230试验于1991年4~9月在温室内采用盆栽方式进行。供试品种为鲁花9号。利用15N和32P示踪技术研究花生不同生长发...  相似文献   

7.
日花1号是日照市东港花生研究所以鲁花3号做母本,花选1号(花育16号)做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抗病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抗青枯病、适应性广等优点。在2005~2006年山东省花生品种大粒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单产荚果4881kg/hm^2、籽仁3570kg/hm^2,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3.0%和4.4%;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荚果4719kg/hm^2、籽仁3382.5kg/hm^2,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3.1%和2.9%。该品种于2008年4月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我国北方花生产区作为春播大花生品种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8.
优质中熟大果品种8130 和优质早熟小果品种鲁花13 号在产量潜力、肥料生产率方面存在一定差异,8130 高于鲁花13号,但氮、磷、钾三元素适宜配比两品种相近,约为1∶11~~12∶13;8130 最高产量可达6752kg/hm 2,相应的公顷施肥量为:N 1328kg、P2O5 1558kg、K2O 1740kg,鲁花13 号最高产量可达5748kg/hm 2,相应的公顷施肥量为:N 1278kg、P2O5 1422kg、K2O 1598kg;8130产量在5250~6750kg/hm 2 范围内的适宜公顷施肥量为:N1227~1573kg,P2O51408~1786kg,K2O1420~1927 kg,鲁花13 号产量在4500~5700kg/hm 2 范围内的适宜公顷施肥量为:N 1109~1554kg、P2O5 1259~1662kg、K2O 1329~2000kg。  相似文献   

9.
1997年在太康县对引进的3个印度杂交棉进行了试验,杂交棉品种分别为:shaktinath,srinath,somnath,中棉所12为对照品种。采用2-1式麦棉套方式,4月7日营养钵育苗,5月10日移栽,7月31日打顶,其它措施同常规栽培。1 产量水平三个杂交棉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比对照的减产幅度均达极显著水平。中棉所12子棉、皮棉、霜前皮棉分别为3755.3、1475.8、1370.3kg·hm-2,三个杂交种减产幅度分别为:55%~68%,60.9%~76.6%,68.6%~86.4%…  相似文献   

10.
花生体胚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含20m g/L2,4- D MS诱导培养基上,未成熟种胚和成熟种子种胚为外植体,光照培养下体胚诱导率分别为92% 和78% ,单个外植体平均产胚48 和41 个;而成熟种子胚小叶和未成熟种子子叶体胚诱导率均较低。以成熟种子种胚为外植体,20m g/L2,4- D和5m g/LPicloram 暗培养体胚诱导率分别为55% 和58% ,单个外植体平均产胚分别为44和42 个。在含5m g/LPicloram 培养基上,13个花生品种(系)体胚诱导率6% ~833% ,产胚量12~45个,差异显著,珍珠豆型花生品种体胚诱导率、产胚量普遍高于普通型花生品种。8 个品种(系)体胚在含10m g/LBA 的MS培养基上枝条再生率363% ~778% 。再生枝条在含03m g/LNAA MS培养基上生根后,植株移到温室已正常开花、结荚。  相似文献   

11.
1994~1995年连续两年田间调查和1996~1998年3年田间小区鉴定结果:在山东烟台地区,鲁花11号、1-10、福早1号、白沙1016和鲁花10号5个花生品种对CMV田间抗性表明,鲁花11号和1-10平均发病率显著低于鲁花10号、福早1号和白沙1016。在武汉小区鉴定的36个花生品种(系)中,低抗的3份(鲁花11号、中花4号和鲁花14号),低感的11份,其余材料为中感和高感,未发现中抗以上材料。  相似文献   

12.
红麻新品种“红引135”在河南省经5年研究及生产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不早花,纤维产量高,植株生长势强,麻株高大粗壮,生长整齐,出麻率高,抗病力强。小区试验比对照品种“青皮三号”增产12.7-20.7%。生产示范增产7.29%-28.6%,其中春播平均增产18.5%;夏播平均增产12.2%,深受农民欢迎。该品种已通过河南省品种认定。文中还论述其生育特性,抗逆性等  相似文献   

13.
红麻新品种"红引135"在河南省经5年研究及生产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不早花,纤维产量高,植株生长势强,麻株高大粗壮,生长整齐,出麻率高,抗病力强。小区试验比对照品种"青皮三号"增产12.7-20.7%。生产示范增产7.29-28.6%,其中春播平均增产18.5%;夏播平均增产12.2%,深受农民欢迎。该品种已通过河南省品种认定。文中还论述其生育特性,抗逆性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几种常用生化制剂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比较,明确对本地区花生生育和产量效果较好的生化剂品种:惠满丰、氨稀肥和中华喷施宝,其效应在促进花生生育的同时,增产作用分别达1211% 、858% 和805% 。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棉晋棉26号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Bt基因抗虫棉晋棉26号是由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和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合作,将人工合成的Bt毒蛋白基因用农杆菌介导法导入晋棉7号,选育出的高抗棉铃虫新品种(原名GK95-1),1998年4月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为晋棉26号。1 特征特性晋棉26号属于中早熟品种,生育期135天左右,比晋棉12号早4~5天,适宜于黄河流域中早熟棉区种植。该品种株型紧凑,呈塔型,株高80~90cm,果枝舒展,果枝节位4~5个,叶片较小,铃呈卵圆型,铃重4.7~5.2g,衣分38%~40%。2 产量…  相似文献   

16.
低脂肪高产出口型花生新品种花育17号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花育17号系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以鲁花9号作母本,79266作父本,杂交育成的低脂肪出口型花生新品种。经检测,脂肪含量44.6%,比一般大花生低5个百分点,内在和外观品质符合普通型传统出口大花生标准。在山东省区试中平均荚果产量3961.5kg/hm^2,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12.5%;全国北方区区试中平均荚果产量3766.9kg/hm^2,比对照鲁花9号增产14.8%。1999年和2001年分别通过山东省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获国家科技攻关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  相似文献   

17.
花生苗期对干旱反应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在田间持水量(0~20cm 、20~40cm 、40~60cm )分别是76% 、1321% 、1981% 情况下,品种间茎叶均未发生萎蔫,但茎叶受到轻微、中度、重度三种不同程度的影响,分别占供试材料的20% 、50% 、30% ;花芽损耗率是403% ~4661% ,重者是轻者的116 倍;花芽败育率是17% ~2736% ,其中低于10% 的占供试材料的80% ,而花芽减少率是134% ~337% ,其中高于10% 的占供试材料的70% 。花芽减少是总损耗的主流;茎叶与花芽在受影响程度上无相关性,即花芽损耗率低于5% 的发生在茎叶受影响中度之中,而损耗率超过40% 的发生在茎叶受影响轻微和重度之中,且轻微者以败育是主要形式,重度者以减少是主要形式;品种间能分化147~251 个花芽,花芽数量是由品种特性决定的;鲁花11 号、97- 88、8802 可作为耐旱品种及耐旱亲本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8.
花生DNA导入大豆变异后代的品质分析/黄承彦(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赵经荣,周同度…∥山东农业科学。-1994,(6).-19~20以大豆品种鲁豆4号为DNA受体,花生品种鲁花4号为DNA供体。用改良苯酚-氯仿异戊醇法提取花生DNA,大豆自花授粉后3...  相似文献   

19.
芒果反季节栽培技术研究总结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南南部,对小青皮、象牙、留香、鸡蛋芒、紫花等5个芒果品种的4-5龄的幼树,每株土施多效唑5-20克(15%的可湿性粉剂),能提早开花1-2.5个月,开花率提高,增产效果显著。小青皮、象牙芒和留香的增产幅度31.2-61.8%、12.2-58.7%、23.2-48.5%,并鸡蛋芒和紫花芒的增产效果明显,而且抽穗整齐  相似文献   

20.
1993-1994年度小麦生长季节在两个地点对新育成的小麦品系(福繁11,福绵2号,福太2号,86-5,晋914435,586,系6)进行了品比试验,对照品种为晋麦2148。结果:两点平均,参试品系产量水平为144.7-204.1kg。福太2号和586比对照减产11.4%和11.7%;86-5比对照增产2.5%,其余4个品系比照增产1.4-4.5%。多数品系有效穗和穗粒数比对照略多或相仿,千粒重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