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椹 《新农村》2014,(1):41-42
寒假即将来临,这让孩子们很是期盼,但家长们却多少有些忧虑。因为寒假里,离开了有规律的学校生活,再加上还有一个春节,正是孩子容易放纵的时候,也容易养成一些坏习惯,着实令家长头痛。与其等假期过后再费劲儿纠正,倒不如提早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2.
孩子看不清黑板了.家长才发现是孩子近视了.马上带孩子去检查。处理意见却是配眼镜,于是很多家长都习惯性地给孩子配眼镜.但是往往发现孩子的视力仍然下滑,每年要下滑100多度。为什么戴眼镜后度数还在加深?近视后孩子一辈子就只能戴眼镜吗?纠正孩子近视。应避免三大误区  相似文献   

3.
马健文 《农家科技》2014,(4):102-103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家长们生怕没尽到责任,耽误了孩子的前程,在任何方面都努力做到100分。但美国教育权威专家詹姆斯博士认为,一个获满分的家长,往往不是成功的家长,他们对自己要求满分,同样也会对孩子要求严苛。确实,这种“爱”是—个陷阱:家长为孩子而活,孩子为家长而活。结果是,家长感觉为孩子失去了人生,孩子感觉因家长失去了自由。  相似文献   

4.
现在农村的许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成长,想方设法让孩子吃好、穿好,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家长往往忽视了比这些更要的教育内容,就是教孩子如何做人。教育的核心是做人,培养孩子具有健康的人格比吃好穿好、学习成绩好更重要。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相似文献   

5.
孩子不爱吃饭,家长经常拿着饭碗追着喂、哄着喂、强迫着喂,用尽招数,可孩子还是不好好吃,让大人颇为头疼.该怎么办呢?以下几个方法不妨试试,也许能让孩子爱上吃饭. 了解孩子的饮食偏好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还小,对食物没有什么理解力,并不知道自己喜欢吃什么.事实上孩子从婴幼儿期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口味偏好,可能与父母的相似,也可能不一...  相似文献   

6.
一、以分数论“英雄”,重考试分数,轻学习能力 许多家教最明显的误区之一,是把分数当成智力发展水平的唯一尺度,也当成孩子学习能力强弱的尺度。分数与智力水平不是一回事,分数只反映智力水平的一部分。分数与学习能力也不是一回事。“高分低能”就是只抓分数不发展能力所致。许多家长只要求孩子从小拿高分,却忽视了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犹如舍本逐末,致使学习没有后劲。许多孩子小学成绩优秀,越到高年级,成绩越差,就是学习能力缺乏培养的结果。 二、家长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 现在一些有知识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辅导过于包办,当孩子的学习稍微遇到一些困难,家长就帮助解决,这无形中让孩子在学习上依赖父母,往往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指导孩子的学习,目的是为了最终放开手,不是为了背着孩子一辈子。孩子对家长辅导越依赖,学习到高阶段就越吃力。家长应让孩子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孩子自学能力与独立钻研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正>现在农村的许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成长,想方设法让孩子吃好、穿好,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家长往往忽视了比这些更要的教育内容,就是教孩子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2019,(12)
<正>口吃,又叫"结巴",是由于大脑对发音器官失去应有的支配与调节,以及呼吸和发音方法不对而引起的语言障碍症。孩子患了口吃,常常让家长焦虑不已、不知所措。其实,孩子有口吃并不是什么先天的缺陷,只要教育方法得当,完全可以得到矫正。纠正发音孩子口吃,除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2001,(8)
我的孩子刚上小学,人很聪明,功课也不差。但每天晚上做作业时总是磨磨蹭蹭,做做停停,边做边玩。每天都要做到很晚才能上床。这种日复一日的疲劳战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也使我们一家不得安宁。今年初,孩子的外婆来了。她是一位退休教师,来家后她主动承担起辅导孩子学习的任务。外婆虽然疼爱孩子,但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严格,从不溺爱孩子。她认为,智力正常的孩子做作业磨蹭,原因在家长。家长溺爱孩子,从穿衣、洗脸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凡事全由家长包办代替,甚至到孩子入学后家长还是这样做。  相似文献   

10.
<正> 许多年轻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倾注了全身心的爱,寸步不离地照顾着孩子。但有些事情的发生却是家长始料不及的。因此。作为明智的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应付意外的能力,以避免意外或危险发生。具体地说,要让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 认家 节假日,家长带孩子外出游玩,常有孩子走失的事发生。因此,家长应在孩子开始懂事时,就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家庭住址、  相似文献   

11.
节俭,指自觉、高效地使用金钱和物质财富,即节约俭朴。节俭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这方面我们有时却做得不怎么好.尤其是在对待子女节俭方面,许多家长宁愿苦自己也不苦孩子的做法,让一些小孩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其实,节俭不但家长要做表率,更要教育孩子从小懂得节俭的道理。  相似文献   

12.
《福建农业》2013,(11):39-39,21
带孩子去游泳成为很多家长的选择,可嬉戏锻炼。不少家长还为孩子配备了色彩鲜艳、造型各异的游泳圈。工商部门发出提醒,玩具游泳圈不等于救生圈,为了孩子的安全,家长千万不要把玩具游泳圈当救生圈使用。  相似文献   

13.
王淼 《农家致富》2014,(4):60-60
一、孝的理念 孝是一种伦理。伦理关系体现了秩序。孩子在家里只能是孩子。而不是“小皇帝”、“小公主”。家长教育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商量的只是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内容。因此.要从小养成孩子尊重家长、尊重长辈的习惯。为此.家长必须做出示范和表率。  相似文献   

14.
《福建农业》2008,(7):38-38
在一些父母的头脑中,认为只有让孩子多吃饭,身体才能健康。因此,强迫孩子多吃饭,甚至连哄带吓让孩子多吃饭。其实这是育儿中的一大“误区”,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害的。  相似文献   

15.
黄一 《新农村》2007,(5):31-31
孩子呱呱坠地,给父母带来欢乐、期望。年轻的父母首先想到的是给他以充足的营养、丰富的知识和智力开发……但对如何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却考虑不多。贝多芬曾告诫后人:“把‘德性’教给你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孩童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切莫错过这个时期。1·把握好教育的时机对幼儿教育也有个时机问题,如孩子获得成功时,家长在鼓励的同时,可提出新的要求;当孩子受到挫折时,家长要关心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和对待;当孩子对某事产生兴趣时,家长要因势利导,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孩子发怒激动时,家长要冷静…  相似文献   

16.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诚实的孩子,一旦发现孩子说谎,很多家长就严加训斥,打驾相加,但这样做往往会让孩子更多地说谎,从而产生恶性循环。因此,发现孩子说谎,不要马上下结论,应该仔细分析原因,对症下药,消除他们说谎的根源。首先,要弄清楚孩子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谎、为什么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的年龄小,一些孩子进入小学后,在他们身上能反映出当代家庭的一些教育现状,现在的家庭都是一个孩子被几个家长包围着,不管孩子提出什么要求,作为家长都会尽量满足,有些要求知道是无理的、过分的,但不愿意让孩子哭闹,因此,孩子也抓住了家长的心理,只要满足不了要求就又哭又闹,到最后家长只能妥协,进入小学后,一些孩子不能和班上的同学和睦相处,有的孩子不知道谦让,遇到一点小事就告状,不懂得与别人分享、自私是现在许多小学生的通病。作为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引导他们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知道感恩,懂得谦让。  相似文献   

18.
王敬川 《新农村》2008,(1):31-31
众所周知,偏食是一种对身体健康有害的习惯,所以对于有偏食行为的孩子,作为父母及家人要尽早加以纠正。在帮助孩子纠正偏食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一些容易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或容易引发孩子逆反情绪的言行,要多采用诱导式的方法,让孩子较自然地改掉不良的偏食习惯。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温元 《新农村》2007,(9):30-30
在一些父母的头脑中,认为只有让孩子多吃饭,身体才能健康。因此,强迫孩子多吃饭,甚至连哄带吓让孩子多吃饭。其实这是育儿中的一大“误区”,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害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科育 《新农村》2007,(9):31-31
1.家长是最好的启蒙老师,家庭是最好的早教学校教育的目的是教孩子学好,育孩子成人。每个家长都是孩子学习和模仿的榜样,不管家长是否有目的和有意识地教孩子,孩子都在跟家长学习,听家长的教导。所以,当好孩子的启蒙老师是每个家长的义务,影响孩子终身发展的教育首先发生于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