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在紫外辐射B胁迫下钙对大豆幼苗若干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室内水培的试验方法,初步探讨了钙离子(0、5、15mmo·lL-)1对紫外辐射B(UV-B,280~320nm)胁迫下大豆幼苗若干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UV-B胁迫下,15mmol·L-1钙离子处理的大豆幼苗叶鲜重的降幅低,且其株高有所增加,POD活性降幅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活性增幅高。表明钙具有缓解紫外辐射伤害大豆幼苗的效应,这同钙离子对大豆幼苗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2.
铝胁迫下钙对小麦幼苗营养元素吸收和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元素含量测定和X-射线微区分析方法,比较铝胁迫下外源钙对两个小麦品种幼苗营养元素吸收和分布的影响,提高铝胁迫下营养液中钙浓度,小麦对铝的吸收声速下降,铝从根往叶鞘和叶片的转运增加。根和地上部分铝积累之比下降;钙和磷吸收增加,根、叶鞘和叶片中钙、磷含量上升,品种Scout66比品种Altas66更为明显。铝和钙分布的变化也很明显,增加介质钙浓度后,铝在表皮细胞和皮层细胞中积累明显下降,中柱薄壁细胞没有铝分布,表皮中钙含量增加较明显。  相似文献   

3.
以黄化番茄和普通番茄幼苗为试材,研究UV-B辐射对番茄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UVB辐射处理对番茄幼苗株高、茎粗、叶片的抑制作用非常明显,且对叶绿素破坏严重,导致幼苗光合速率降低,类黄酮含量升高10%以上.UV-B处理后两种番茄生长都受到明显抑制,但以黄化苗的变化更为明显,表明黄化番茄幼苗对UV-B辐射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短时间不同剂量UV—B辐射对冬小麦幼苗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植物应答短时间紫外线照射机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冬小麦为试验材料,采用15和30μW/cm^2的uV—B照射强度对冬小麦幼苗进行短时间照射处理,并测定色素含量、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结果]UV—B处理导致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含水量都降低,且存在剂量效应,30μW/cm^2处理的降幅大于15μW/cm^2;UV—B辐射处理对类胡萝卜紊含量的影响与花青素相同,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种剂量间差异不大;2种剂量的UV—B处理均抑制了PSⅡ的电子传递,尤其是处理2h的抑制作用最大,4、6和8h的抑制作用有所缓解,且存在剂量效应;2种剂量的UV-B辐射均抑制了叶片的光合速率。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抑制效应加大;高剂量UV—B处理对膜系统的损伤较大,低剂量UV—B处理结果不明显。[结论]短时间UV—B辐射处理对冬小麦幼苗叶片的影响具有剂量效应,高剂量比低剂量的作用效果大。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受害程度有所减轻,该结果与长时间UV—B照射的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短时间不同剂量UV-B辐射对冬小麦幼苗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植物应答短时间紫外线照射的机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冬小麦为试验材料,采用15和30μW/cm^2。的UV—B照射强度对冬小麦幼苗进行短时间照射处理。测定指标包括:①反射光谱值。用Unispec光谱仪测定反射光谱,并计算所得参数,评价UV—B处理前后叶片叶绿素、花色素苷、类胡萝卜素含量、水分含量以及光合强度的变化,每处理测定10片叶;②可溶性蛋白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牛血清蛋白作为对照;③荧光参数(Fn/Fm):将待测叶片暗反应20min后,用OS-30P荧光仪测定部位同叶色,每处理测定5片叶;④相对电导率。采用Martineau等的方法测定;⑤丙二醛(MDA):采用邹琦的方法测定。测定项目②~⑤均重复5次。[结果】UV—B处理导致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含水量都降低,且存在剂量效应,30μW/cm。的降幅大于15μW/cm^2;UV—B辐射导致花色素苷和类黄酮含量下降,尤其是处理后2h下降幅度最大,2种剂量的UV—B处理间差异不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花色素苷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中,30μW/cm。处理的略高于15μW/cm。处理。UV—B辐射处理对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与花青素相同,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种剂量间差异不大;2种剂量的UV—B处理均抑制了PSⅡ的电子传递,尤其是处理2h的抑制作用最大,4、6和8h的抑制有所缓解,且存在剂量效应;2种剂量的UV-B辐射均抑制了叶片的光合速率,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抑制效应加大;MDA和相对电导率在照射2h后明显增加,说明高剂量的UV—B处理对膜系统的损伤较大,低剂量的UV—B处理结果不明显。[结论]短时间的UV—B辐射处理对冬小麦幼苗叶片的影响具有剂量效应,高剂量比低剂量的作用效果大。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受害程度有所减轻,该结果与长时间UV—B照射的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6.
在0-0.3W/m^2的6个UV-B辐射强度处理下,对蚕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的初期生长阶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增强UV-B辐射对蚕豆种子的萌发没有显著影响,对幼苗上胚轴的伸长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在强度大于0.15W/m^2时,植物可能通过加强呼吸来减轻伤害,使幼苗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减少,从而导致幼苗生物量的降低;不同强度的UV-B辐射降低叶绿素a、b及总叶绿素含量;强度大于0.20W/m^2时,幼苗的MDA含量显著升高,表明膜系统受UV-B辐射的损伤;而本试验条件下增强UV-B辐射对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不同强度的UV-B辐射对蚕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0~0.3 W/m2的6个UV-B辐射强度处理下,对蚕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的初期生长阶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增强UV-B辐射对蚕豆种子的萌发没有显著影响,对幼苗上胚轴的伸长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在强度大于0.15 W/m2时,植物可能通过加强呼吸来减轻伤害,使幼苗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减少,从而导致幼苗生物量的降低;不同强度的UV-B辐射降低叶绿素a、b及总叶绿素含量;强度大于0.20 W/m2时,幼苗的MDA含量显著升高,表明膜系统受UV-B辐射的损伤;而本试验条件下增强UV-B辐射对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揭示未遭受UV-B直接辐射的玉米地下根部对UV-B的生理生化响应情况。[方法]对玉米品种"垦玉7"幼苗进行短暂UV-B辐射,在处理后不同时间取幼苗根系,测定保护性酶和氮代谢相关理化指标。[结果]在供试的0~72 h,3个氮代谢相关指标在对照和处理中均表现为先降低再升高的波动变化趋势;与对照相比,辐射处理导致玉米根系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先急剧升高再降低,可溶性蛋白先急剧降低后逐渐升高,其中脯氨酸含量变化明显。根系POD、SOD和MDA保护性酶活性在对照和处理中都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与对照相比,辐射处理导致玉米根系中保护性酶活性均下降,其中POD在12~36 h区间显著降低,SOD和MDA变化幅度很小。[结论]玉米幼苗根系对短暂UV-B辐射产生较为显著的生理生化应答。该研究可为全面解析植物对增强的UV-B辐射的生理生化应答机制和信号转导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加钙培养的小麦黄化苗和绿苗,经过红光(R)、远药光(FR)处理有效地提高谷氨酸合成酶(GOGAT)的活性。不同光质对麦苗硝态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与细胞内钙调系统及其作用靶酶-Ca^2+-ATPase、H-ATPase活性有密切的联系。Ca^2+-ATPase、H-ATPase的作用能改变细胞内H、Ca^2+的浓度,从而调节细胞的内环境,进而对植物的代谢过程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5406放线菌对小麦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5406放线菌对小麦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经5406放线菌处理后小麦幼苗株高、根长、根体积、根系及茎和叶片干重、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铜对小麦幼苗的毒害和钙的解毒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重金属铜对小麦幼苗根系和叶片生理生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钙对铜所造成的毒害的缓解或恢复作用。结果表明,低浓度铜处理对小麦幼苗生长没有明显伤害现象,但随着铜浓度的增加,可造成小麦叶片和根系的相对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增大,小麦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添加钙对铜所造成的毒害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钙可减少铜所造成的小麦叶片和根系的相对膜透性和MDA含量的增加,提高小麦根系活力,但对铜所造成的叶绿素含量的降低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小麦灌浆期作物群体小气候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过量紫外线照射后农作物群体小气候(总辐射、紫外辐射、温度等)的时空分布特征,发现紫外辐射(UV-B)增强使小麦群体中下部的总辐射高于对照区(CK),不同处理组下部的总辐射日振幅不同:CK(无UV-B区)>T1(UV-B增强3.8%)>T2(UV-B增强11.4%);小麦群体的紫外辐射强度在各个层次上均大于对照区;小麦群体的中下部温度明显高于对照区的温度,中上部反之,CK处理气温梯度远大于T2处理气温梯度。  相似文献   

13.
利用小麦灌浆期作物群体小气候和农田地温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过量紫外线照射后农作物群体小气候(如湿度、风速、土温等)的时空分布特征,发现UV-B处理下的小麦群体湿度午前比对照区小,午后湿度比对照区大,CK、T1、T2组群体内外空气湿度最大差值分别为38.3%、30.6%、23.5%。UV-B的增加导致小麦群体的中下部风速较大,成熟期小麦,在大风天气里,UV-B处理组的小麦比对照处理的更易倒伏,小麦群体的风速在垂直方向上分布为:顶部>2/3处>基部>1/3处;UV-B的增加对麦田的土壤温度也有影响,强UV-B处理下的地温比对照处理的地温高,10cm地温的上升幅度在不同处理存在显著差异,CK和T2的10cm地温变化范围分别是12℃—14℃、12.8℃—16℃。  相似文献   

14.
钙对水稻幼苗镍毒害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镍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钙对镍毒害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0.1、1.0、10mmol·L-1Ni2+处理下,水稻幼苗的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处理浓度愈大,抑制愈明显。加入Ca2+不同程度减轻了镍毒害,缓解程度依镍处理浓度而异。5.0mmol·L-1Ca2+的缓解作用稍好于1.0mmol·L-1Ca2+。Ca2+能基本解除0.01mmol·L-1Ni2+对幼苗地上部及根系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缓解0.1mmol·L-1Ni2+处理对幼苗的毒害。但随镍浓度的升高,Ca2+的这种缓解效应有限。  相似文献   

15.
CO2激光对小麦UV-B损伤防护作用的热效应机制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6.62mW·mm-2CO2激光处理小麦(TriticumaestivumL“)小偃22-2”干(Ds)湿(Ws)种子30s后,种子温度分别由23.8℃、22.6℃升至31℃、26℃。用培养箱设定温度模拟CO2激光热效应预处理小麦种子30s后,水培至12d幼苗,在22.5μW·cm-2UV-B下辐照11h,再暗培养14h后取叶测定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激光处理使小麦干种子瞬间温度升高太大,升温预处理使叶绿素含量下降,紫外吸收物含量增加,不仅没有起到防护作用反而加重了伤害;而对于小麦湿种子来说,由于含水量增加,温升较适宜,从叶绿素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来看,升温预处理减弱了UV-B辐照造成的损伤,但与对照相比,并不能完全抵消这种伤害。因而CO2激光致热对小麦UV-B损伤防护的生物效应还难以判定。  相似文献   

16.
在大田栽培和自然光条件下 ,研究了模拟UV -B辐射 (UV -B ,280~315nm)增强对麦田生态系统N、P累积和循环的影响。UV -B辐射显著影响春小麦不同生育期各部位N、P含量和群体N、P累积 ,并显著降低群体N、P总累积。在5.31kJ/m2 UV -B辐射下 ,春小麦群体N、P总累积的降低最显著。UV -B辐射降低春小麦群体N、P输出 ,标志着麦田生态系统N、P产投比降低 ,N、P循环功能下降。麦田土壤有效N、P含量增加是春小麦群体N、P输出降低的结果 ,并将导致土壤库中N、P储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为试材,采用砂基培养的方法,在镁浓度分别为对照组的0%、50%、100%、150%、200%和300%的营养基质上,培养剔除胚乳后的二叶期小麦幼苗7d、15d及30d,并分别测定该3个时间段小麦幼苗的株高、根长、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以及相对生长速度(RGY)、相对生长速率(RGR)和根冠比等指标,研究不同供镁水平对不同时期小麦幼苗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镁(0%)严重影响了小麦全株的生长,供镁不足(50%)促进根系生长但抑制地上部分的生长.供镁轻度过量(150%、200%)对小麦生长发育影响较小,但过量供镁(300%)对小麦生长发育影响较大,且对根系的影响比对地上部的影响更显著.不同供镁水平处理小麦幼苗时,无论是7d、15d还是30d,RGR均随RGY的变化而变化,但二者在小麦幼苗的地上部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在根系二者的相关性不显著.另外,3个时期小麦幼苗的RGR和RGY,均以15d最高,7d次之、30d最低.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 ,研究了在自然紫外光强基础上人工增加紫外线UV -B强度照射对小麦开花及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 ,UV -B增加能显著降低小麦的每穗粒数 ;显著影响小麦的开花过程 ,表现为开花推迟 ,每日开花数大幅度下降 ,可孕小花数下降。而可孕小花数下降并非发育小花退化百分率下降所致 ,而是发育小花数下降造成。UV -B增加对小麦的结实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