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家顾问》2008,(1):F0003-F0003
鄂杂棉25F,是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和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杂交棉新品种,2006年经湖北省品种审定,审定名鄂杂棉25F,审定编号:鄂审棉2006010.湖北农科高新种业有限公司拥有该品种全国独家生产经销权。  相似文献   

2.
《现代农业科学》2006,(4):40-40
鄂杂棉20F1(三杂棉8号)系湖北省三湖农场农业科学研究所继三杂棉1号选育而成的突破性棉花新品种,2004年参加湖北省正试,2005年续试并同步进行生产试验,2006年2月通过湖北省审定。湖北天下农种业独占生产开发权。  相似文献   

3.
太D6F1(鄂杂棉8号)系湖北惠民种业有限公司用核不育系“太177A”作母本与“太029”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棉品种,是湖北省第一个利用不育系选育的杂交棉品种,原代号:太99-88,商品名:太D6F1。200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名称:鄂杂棉8号,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棉2004004。  相似文献   

4.
《湖北农业科学》2005,(1):48-48
品种来源: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204”作母本与“M31”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棉品种。原代号:楚D180。商品名:鄂杂180F1。200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棉2004001。品质产量:F1代参加2002~2003年湖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纤维品质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2.5%跨长31.8mm,比强31.6CN·tex-1,马克隆值5.4。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产皮棉1518.45kg,比对照鄂杂棉1号增11.83%。其中:2002年皮棉公顷产量1549.80kg,比鄂杂棉1号增14.65%,增产极显著;2003年皮棉公顷产量1487.10kg,比鄂杂棉1号…  相似文献   

5.
鄂杂棉7号F1     
《湖北农业科学》2005,(2):20-20
品种来源:鄂杂棉7号F1是荆州霞光农业科学试验开发站用“94-25”作母本,“C-24”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棉品种。由荆州市金龙发种业有限公司申报。原代号:龙杂1号。200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棉2004003。品质产量:纤维品质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  相似文献   

6.
鄂杂棉5号F1(楚杂180F1)由湖北省荆州种子公司选育而成,是集优质、高产、抗病、铃大等多项优点的杂交棉新品种.2004年3月通过湖北省和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鄂杂棉6号F1     
《湖北农业科学》2005,(2):65-65
品种来源:鄂杂棉6号F1是湖北省三湖农场农科所用“荆55173”作母本,“9048”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棉品种。原代号SH01-1。商品名三杂棉1号F1。200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棉2004002。品质产量:纤维品质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  相似文献   

8.
关伟 《农家顾问》2006,(10):31-31
双冠王0317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和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杂交棉新品种,2006年2月顺利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名称:鄂杂棉25F1,审定编号为鄂审棉2006010.湖北农科高新种业有限公司独家拥有全国生产经销权。双冠王0317生育期127天,株高120厘米,果枝层20台以上,植株中等高,呈塔型,植株较紧凑,叶片中等大,茎秆坚硬,出苗快,壮苗早发,铃大,卵圆形,吐絮畅,好捡花,单铃重6.3克。抗逆性强,抗高温能力特别强,后期不早衰,功能叶正常不凋枯。早熟性较好,霜前花率达87.3%,子指11.2克,大样衣分41.0%.小样衣分42.9%。  相似文献   

9.
新品展台     
以下品种由湖北辉龙种业有限公司独家经营——●高抗、高产、大桃棉:鄂杂棉19F1湖北富悦农科所运用最新科技选育而成的杂交棉品种。2006年4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该品种植株塔型,较松散,通透性较好。茎秆粗壮,有稀茸毛。叶片中等,叶色较淡。铃为卵圆偏尖形。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通讯》2006,(10):55-55
鄂杂棉24F1是荆州农业科学院棉花所选育的丰产、抗病虫、优质杂交棉新品种。2006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太D5是湖北惠民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强优势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5年4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湖北省目前唯一一个通过国审的高产杂交抗虫棉品种。审定编号:国审棉2005014;审定名称:鄂杂棉10号(原名太D5、GKZ33)。该品种适宜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河南、四川、浙江等长江流域棉区及相似生态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鄂杂棉13F1(原代号:99B-4)是湖北省荆州霞光农业科学试验开发站和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用D3作母本和G42作父本组配选育成的杂交棉花新品种。于2005年6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鄂杂棉10号(太D5)是湖北惠民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强优势杂交抗虫棉新组合,于2005年4月通过国家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在长江中下游流域累计推广面积达250万亩。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荆州市农科院(邮编:434100,电话:0716-8401945)配制育成的杂交棉花新品种“鄂杂棉17F.”,前不久通过了湖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5.
鄂杂棉11F1     
鄂杂棉11F1是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经营的杂交棉花新品种。该品种2005年通过湖北省审定(鄂审棉2005004),2006年通过湖南省审定(湘审棉2006002),适宜在湖北省、湖南省棉区种植。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熟杂交棉花,生育期119天~128天。株高110厘米~125厘米,呈塔型,株型  相似文献   

16.
《农家顾问》2007,(5):I0001-I0001
鄂杂棉14F_1(楚杂380F_1),系荆楚种业棉花研究所用202作母本与45作父本杂交配组而成。该品种纤维品质好,产量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2005年通过湖北省品鄂杂  相似文献   

17.
鄂马铃薯15是湖北恩施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湖北清江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T962-25"作母本、"IX-38-6"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过育种程序选育而成,2016年6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薯2016003。该品种属中晚熟品种,2011-2012年参加湖北省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 938.0 kg/亩,比对照米拉增产17.6%。该品种适于在湖北省海拔700 m以上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鄂杂棉19F1是湖北富悦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富0430作母本,富0431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棉花品种。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塔型,较松散,通透性较好。茎秆粗壮,有稀茸毛,叶片中等,叶色较淡。铃为卵圆偏尖形,结铃性较强,铃较大,吐絮较畅。后期肥水不足,尤其是缺钾易早衰。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为依托建设成立的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成立一年来,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其中像优良新品种鄂中5号、培两优3076、培两优986、培两优537、武香988、Ⅱ珞优8号、鄂早18、鄂麦18、鄂麦19、鄂麦21、鄂麦23、鄂棉23、鄂杂棉25F1、鄂杂棉28F1、鄂青蒿1号、鄂猕猴桃系列……等,本刊相继作过介绍,本期再向您推介几个由该中心新育成的良种.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农业科学》2007,(4):49-49
湖北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由湖北最大的棉花种子生产经营企业湖北惠民种业有限公司更名而来,注册资本3000万元。现有员工70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46人。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38人。拥有国审品种鄂杂棉10号(太D5)、省审品种鄂杂棉8号(太D6)、鄂杂棉11号、川杂12、华惠103等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棉优良品种。并有多个棉花品种(组合)正在参加国家、湖北省及周边省份的品种区试。公司拥有湖北省设备最先进、加工能力最强的良种加工厂。在荆州的太湖农场、监利的大垸农场和河南开封建有科研育种试验基地;在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河南、海南等地建有种子生产基地。营销网络遍布长江中下游的近200个县(市).年销售收入已突破亿元大关。现有资产总额超过7000万元。公司先后被评定为“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重承诺守信誉品牌”和“湖北省十佳种子企业”。[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