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之元”生物有机肥在草莓上的施用效果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昌市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草莓成熟早、供应期长、果实大、口感好、抗病性强,经济效益高。全市现有种植面积66.67hm^2左右,每667m^2产量均在1750kg,最高可达2500kg,种植农户平均纯收入0.3万元,有的高达1万元,此项目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骨干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2.
阜新地区花生栽培技术瓶颈及对策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1阜新地区花生发展概况 阜新地区位于辽宁省西部丘陵地区,这里十年九旱,风沙较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1%,土质脊薄,粮食单产低,却很适宜花生的生长.平均单产200kg/667m^2。收入1000元/667m^2,比种玉米增收500元/667m^2.已成为农民增收的好项目。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现已种植6.7万hm^2,总产已达2亿kg,占全国总产量的2.5%。产业化已有雏形.民间作坊式企业有5000多户,年加工花生0.5亿kg。现代加工企业有一座,可生产花生油及蛋白,  相似文献   

3.
赤峰地区旱地、一水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60%以上,主要集中在山区贫困村,种植的作物也都是低产、低效的杂粮、杂豆作物。产量在70~150kg/667m^2。2000年开始推广旱地、一水地覆膜繁制玉米杂交种的技术。到2002年推广面积达2620hm^2,平均产量320.1kg/667m^2,与种植杂粮、杂豆相比,增加产值690.11元/667m^2.纯增加收入517.22元/667m^2。旱地、  相似文献   

4.
1基本情况 呼和浩特市(以下简称呼市)辖9个旗(县、区),总耕地面积55.7万hm^2,其中水浇地面积16.5万hm^2,仅占总耕地面积的29.6%,旱作农业占据主导地位。2006年全市农作物总播面积37.6万hm^2.其中小杂粮播种面积5.83万hm^2,占总播面积的15.5%,小杂粮总产3865.3万kg,平均产量44.2kg/667m^2。小杂粮作物构成是:谷子4600hm^2,平均产量51.3kg/667m^2;养麦6800hm^2,平均产量38.9kg/667m^2;杂豆1.41万hm^2,平均产量43.9kg/667m^2:  相似文献   

5.
《福建农业科技》2009,(3):75-75
据统计,2009年该乡11个村有600多户农户参与种植,全乡种植薏米面积达233.33hm^2,比2008年扩种100hm^2,比增40.5%,预计总产值可达700余万元,另外薏米种植户还可享受每667m^260元的粮食直补金的待遇。  相似文献   

6.
鱼鳖混养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单镇养殖户唐福泉在其承包的2hm^2亩鱼池中,实施鱼鳖混养、梯级套养,2007年获得鱼鳖产值45万元,每667m^2产值5万元。当年总成本21.51万元,实现利润23.49万元,每667m^2获利7830元,减除存池鳖苗利润6.1万元,当年纯收入17.39万元,每667m^2获利5800元。2008年虽然物价大幅增长,但仍实现每667m^2获利5500元。经过几年的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其相关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段炳伟 《河南农业》2008,(15):49-49
“茄杂2号”在博爱县种植已经5年了,它以早熟、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厂的特点加上嫁接技术创造了双覆盖栽培667m^2产量突破15000kg,667m^2收入1.8万元的新记录。2007年,博爱县提出了“西菜东种,茄子带动”战略,计划用1年时间把博爱县建成全国最大的茄子生产基地,生产面积达到1333.33hm^2,总产量达到3亿kg。  相似文献   

8.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称,中国超级稻实现大面积推广种植,预计要到2006年。他用数据说明.超级杂交稻以每667m^2增产150kg、年种植面积0.13亿hm^2计算,未来每年将增加300亿kg粮食.可多养活7000万人口。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种薯主要病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472.3万hm^2,是全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但平均单产只有933kg/667m^2,比世界平均水平1070kg/667m^2少138kg/667m^2,低12.9%。其主要限制因素之一是种薯病害严重、质量差,而种薯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因此控制病害发生在马铃薯种薯生产中是格外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0.
为检验水稻盘育秧抛栽技术在我区的适应情况,寻求水稻生产新的高产节本增效途径,我们于1996、1997连续2a在西青区进行了水稻盘育秧抛栽技术试验研究项目,累计育秧面积0.8hm^2,实抛面积46hm^2。通过配套技术措施的实施以及加强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2a平均产量达453.6kg/(667m^2),较对照增产41.1kg/(667m^2),新增效益122.1元/(667m^2),累计新增效益8.4万元,累计节省用工成本2.76万元,总创效益达到11.16万元,达到了高产节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早春嫁接大棚西瓜在我地区种植有10年之久,年种植面积近2000hm^2,年产总值4000万元,年均上市时间在6月上中旬,近三年市场价格在每1元/kg左右。四膜大棚西瓜栽培2004年试种成功,试种面积6000m^2,比普通大棚西瓜提早上市7d,当时价格为1.8-2元/kg,667m^2效益提高3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2.
桐庐县富春江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于2002年从江苏省镇江农科所引进草莓新品种“美国6号”进行试种,并获得成功,2003年种植面积14hm^2。该品种适宜露地栽培,一般在9月底10月初移栽,第二年4月中旬开始采摘,5月底基本采摘结束,667m^2产1200kg,高产田块可达1.500kg,667m^2产值1920元~2400元。  相似文献   

13.
玉田县玉田镇小陈府村寿庆瑞,采用甘蓝-冬瓜-白菜3茬间套种栽培模式,承包0.33hm^2地年纯收入18000元。第1茬甘蓝平均3940kg/667m^2,每667m^2收入1650元;第2茬冬瓜平均4780kg/667m^2,每667m^2收入950元;第3茬白菜平均5500kg/667m^2,每667m^2收入2150元。扣除3茬每667m^2投入成本费用1150元,每667m^2纯收入3600元,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黄姜为陕西省安康市主要经济作物,年种植面积达4万hm^2以上。因近年黄姜市场疲软,为增加收入,广大姜农普遍在原黄姜田块套种玉米。据试验,套种玉米后,在不影响黄姜产量的情况下,每667m^2可增收玉米300~400kg,能获得经济、粮食双丰收。据统计2004年全市黄姜套玉米面积达3.33万hm^2以上。  相似文献   

15.
大华香糯系江苏省农垦大华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一个香粳新品种,东辛农场于1998年引进大华香糯试种,2007年种植面积扩至0.10万hm^2,占水稻总面积的1/3。试种结果表明该品种高产、稳产、优质、高效。2007年0.08万hm^2大华香糯平均每667m^2达612.50kg,高产田块每667m^2达700kg,较其它品种每667m^2平均增产52.50kg,因其为苏南地区加工年糯糕主要原料,其收购价常年稳定在2.50~3元/kg,因此种植效益极显著,深受广大农业职工和承包户的欢迎,推广面积呈逐年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6.
湖北油菜和小麦的种植面积已愈133.3万hm^2,传统的油麦茬主要种植水稻、棉花及旱粮作物,667m^2效益600~1500元。随着湖北省辣椒栽培面积的日益扩大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逐步深入,湖北省公安县、荆州郢城镇、鄂州市、襄樊的双沟镇、宜城的流水镇等地率先在油麦茬种植辣椒并获成功。近年来种植规模日益扩大,一般667m^2产值达2500--3500元,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7.
干旱半干旱区早熟甘蓝套种蒜苗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早熟甘蓝在我区西南部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产量高,效益佳,农民种植积极性很高,甘蓝也是我区特色优势产业之一。2008年种植面积达到0.35万多hm^2。早熟甘蓝每667m^2产量6000~7000kg,每667m^2产值4000~5000元,每667m^2净收入3000—4000元。蒜苗每667m^2产3000~4000kg,每667m^2产值3000~4000元,每667m^2净收入2500~3500元。甘蓝、蒜苗每667m^2产值7000~9000元,每667m^2净收入5500~7500元。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按照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种植,将会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杭州华达衣业开发有限公司于2008年实施了水产科技攻关项目“应用纳米新技术,促进南美白对虾养殖”,该项目实施面积2.67hm^2,平均每667m^2产量501.2kg,比常规农户平均每667m^2产量362kg增139.2kg,增幅38.5%,总产值达55.4万元,每667m^2净利润7585元,  相似文献   

19.
太子参,又名孩儿参,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块根入药,为常用滋补强壮药。有益气、健脾、生津之功效,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心悸口干、肺虚咳嗽、自汗等。太子参是文成县种植的主要中药材品种之一,每年种植面积约138.6hm^2,平均产量146kg/667m^2,产值3650元/667m^2,扣除种子、肥料、农药等成本1267元/667m^2,净收入2383元/667m^2,  相似文献   

20.
昭阳区苹果栽种历史至今已有60多年。尤其是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苹果已发展成为昭阳区一大产业。2004年面积发展到1.07万hm^2(16万亩),产量1.7亿kg,产值1.7亿元,近年通过大面积的高接换种,品种分布为红富士4667hm^2(7万亩)占44%,金帅3333hm^2(5万亩)占32%,昭锦667hm^2(1万亩)占6%,秦冠667hm^2(1万亩)占6%,新红星、红元帅333hm^2(0.5万亩)占3%,神砂、美国八号333.5m^2(0.5万亩)占3%,其他品种667hm^2(1万亩)占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