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松实小卷蛾PetrovacristataWalsingham幼虫和蛹的雌雄区分;第一代蛹的起点温度C=15.9±1.36℃,K=146.4±19.22日度;雌蛹重与产卵量之间的线性方程y=1.896+2192.19x,相关系数r=0.5424  相似文献   

2.
槐尺蛾第4,5代产卵量与蛹期的预测预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槐尺蛾繁殖量大,发生世代多,利用雌蛹重和蛹期预报发生数量与孵化时间是防治的关键。经测定,雌蛹重和产卵量的相关方程为y=-347.44+589.95x;利用变温经“加权法”算出蛹期发育起点温度C=14.40±0.87℃,有效积温K=179.44±13.01(DD),这种测定方法既简捷又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3.
根据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对落叶松鞘蛾蛹和卵发生期提出预测式,其蛹的有效积温的估计区间为63.9±9.7日度,发育起点温度的估计区间为14.6±1.1℃,卵的有效积温的估计区间为279.7±22.8日度,发育起点的估计区间为15.7±0.6℃。蛹期预测式为(?)=(63.9/(T-14.6))±1.9069(SNp=0.7417,自由度为5)卵期预测式为(?)=(279.7/(T-15.7))±3.7932(SNe=1.6039,自由度为7)  相似文献   

4.
经研究测得光肩星天牛卵、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C_卵=7.77±0.14(℃),K_卵=330.31±3.67(日度),C_蛹=16.92±1.18(℃),K_蛹=124.07±22.62(日度)。统计分析表明,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卵、蛹的发育进度与温度呈负相关双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5.
光肩星天牛多选择三年生以上杨树刻槽、产卵,树种不同其为害程度不同,产卵刻槽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卵期13天,蛹期15天,卵和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21.8±0.69℃和15.89±1.14℃,有效积温分别为77.09±8.08日度和144.23±17.5日度;根据刻槽与卵的形色变化和蛹的颜色变化分别将卵、蛹的发育分为4个阶段和4级。利用期距法、有效积温法及物候法可预测各虫态的发生期。  相似文献   

6.
红脂大小蠹卵和蛹的发育及预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红脂大小蠹主要侵染 30年生以上和胸径在 10cm以上的油松树和新鲜油松伐桩、伐木。成虫蛀干在坑道内交尾产卵 ,孵化侵食韧皮部、形成层。卵期平均 11.2d ,蛹期平均 12 .4d ,卵和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 14 .86± 0 .6 1℃、12 .32± 1.73℃ ,有效积温分别为 77.5 9±5 .2 7日度、14 4 4 .6 7± 15 .0 2日度 ;根据卵和蛹的形象变化分别将卵、蛹的发育分为 3个阶段和 4个时期。利用期距法、有效积温法及物候法可预测各虫态的发生期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室内饲养和林间调查得出鞭角华扁叶蜂Chinolydaflagelicornis(F.Smith)蛹、卵、幼虫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并提出了对该虫蛹、卵、幼虫的有效积温预测式:蛹N=(118.36±13.95)/[T-(7.42±0.56)];卵N=(66.01±6.99)/[T-(15.63±0.49)];幼虫N=(126.46±30.60)/[T-(16.20±1.30)]。  相似文献   

8.
济宁市南四湖水禽资源数量统计及其生境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 ̄1993年对南四湖水禽资源进行分层抽样调查,共发现常见水鸟42种,其中雁形目,欧形目鸟类数量较多。总量为N=S[X±tα(n)·SZ]=10128±2153只,相对误差E=21.2%,精度Pc=1-E=78.8%。同时,运用矩阵对其生境进行了客观评价,为南四湖自然资源研究和系统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1987~1993年对南四湖水禽资源进行分层抽样调查,共发现常见水鸟42种,其中雁形目,鸥形目鸟类数量较多。总量为N=S[X±tα(n).SZ]=10128±2153只,相对误差E=21.2%,精度Pc=1-E=78.8%。同时,运用矩阵对其生境进行了客观评价,为南四湖自然资源研究和系统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经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对华山松木蠢象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测定。据此,分别提出该虫卵、幼虫、蛹和一世代的有效积温预测式卵N=124.15±25.77/[T-(9.83±2.64)],幼虫N=201.86±56.3/[T-(19.58±0.86)],蛹N=255.71±39.14/[T-(12.06±1.41)],一世代N=522.14±14.58/[T-(19.38±0.87)]。本研究为有效防治华山松木蠢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了解柑橘凤蝶滞育机理,利用重量法,测定了非滞育蛹、滞育蛹和滞育蛹羽化成虫不同发育阶段水份含量。结果表明,非滞育蛹水份含量在77.2193%-81.3552%之间,相对较高;滞育蛹水份含量在67.1469%-75.0716%之间,除11月下旬水份含量下降较多外其余时期水份含量相对稳定,相对较低,并呈现一定规律波动。滞育蛹羽化成虫水份含量为66.3596%,含量较低。非滞育蛹、滞育蛹和滞育蛹羽化成虫水份含量与变化差异表明,三者有不同的水份代谢特征。滞育蛹不同发育阶段水份含量变化与滞育蛹的发育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12.
应用柳毒蛾NPV病毒杀虫剂防治柳毒蛾,对蛹羽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以3×1010PIB/667m2剂量防治柳毒蛾幼虫,防治率在85%以上,部分4、5龄幼虫感病后虽能正常化蛹,但因NPV死亡而使羽化率降低42.36%~62.34%。  相似文献   

13.
柳毒蛾NPV对柳毒蛾蛹羽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柳毒蛾NPV病毒杀虫剂防治柳毒蛾,对蛹羽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以3×10^10PIB/667m^2剂量防治柳毒蛾幼虫,防治率在85%以上,部分4、5龄幼虫感病后虽能正常化蛹,但因NPV死亡而使羽化率降低42.36% ̄62.34%。  相似文献   

14.
该文对枣粮间作地中枣树红蜘蛛──截形叶螨的卵、幼螨、前若螨、后若螨4个虫期在自然变温下的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卵的发育起点温度14.8±1.56℃,有效积温为39.3563日度;幼螨发育起点温度为11.5±2.73℃,有效积温为27.84日度;前若螨发育起点温度为11.0±2.089℃,有效积温为42.1347日度;后若螨发育起点温度为12.8±1.87℃,有效积温为37.1日度;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11.2±1.836℃,有效积温为116.2446日度。年发生13代。  相似文献   

15.
该文对枸杞瘿蚊的越冬蛹进行了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的研究,研究结果:1.枸杞瘿蚊蛹的空间格局呈聚集度较大的负二项分布;2.确定了蛹的序贯抽样方案;3.在五点式、棋盘式、平行线、对角线“Z”字式抽样方法中,宜采用平行线和棋盘式等距抽样方法,尤以平行线抽样方法为最佳。  相似文献   

16.
初步探明了引起原蚕死蛹的主要病原体是Serratia属和Bacillus属细菌及BmNPV病毒.在蚕种生产中,蛹的死亡率出现2个高峰期,即削茧期和化蛾前1~4d;造成死蛹以及影响发病率的主要因素是蚕期多食水叶和蛹期高温。在生产中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使死蛹率下降到2%左右。  相似文献   

17.
文山松毛虫蛹的营养成份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山松毛虫是云南局部地区危害较严重的松毛虫之一。从昆虫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探讨其蛹的营养价值。经测定,蛹蛋白质含量为612.6g/kg含有15种氨基酸(色氨酸未测);脂肪含量为197.5g/kg,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614.6g/kg,P/S为1.63416;必需脂肪酸284.0g/kg,含有多种一素和丰富的矿物元素,具有极高的食用和利用价值;此外,几丁质含量为64.9g/kg,具有一定的开发潜  相似文献   

18.
将不同的苏云金杆菌菌株Bt1.Bt2、Bt3及白僵菌菌株5SO3、LS、GD,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悬浮液,饲喂感染3龄云南松毛虫幼虫。实验结果表明:生物活性较强的菌株有Bt2及5SO3,其感染浓度与死亡率值回归方程式为Y(Bt2)=-3.8162+1.1665x;Y(5SO3)=-2.3274+1.0062x。致死中浓度LO_(50)为3.614×10 ̄7细菌/ml和1.917×10 ̄7孢子/ml;致死中时间LT_(50)分别为2.641天和7.619天。  相似文献   

19.
通过频次分布χ2检验和9种分布型指数的测定,白杨透翅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为一般负二项分布,空间分布的基本成分是疏松的个体群,个体群的分布为聚集型。当t=1,D=0.25时的理论抽样数为:n=20.8064/X+10.904,在防治指标为0.10头/株时,最大抽样数为220株。序贯抽样的累积虫量界限为:To(N)=:0.10N±0.3695N。该幼虫的田间简单随机抽样以平行线法为最佳。  相似文献   

20.
杨潜叶跳象幼虫期和蛹期有效积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 ,对杨潜叶跳象幼虫和蛹进行饲养观察 ,经计算得出幼虫期的发育起始温度为 6.32℃± 3.19℃ ,有效积温为 151.36± 33.4 3日度 ;蛹期的发育起始温度为 7.91℃± 1.84℃ ,有效积温为 12 1.84± 14.0 6日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