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受到气候的极端变化和各种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中游径流量减少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以往的水资源评价中,只考虑了干流上部分水库对径流减少的影响,而忽略了蓄水骨干坝的影响。通过水土保持部门调研、Google Earth查询以及实地勘测等途径,较为准确的确定了骨干坝的分布及蓄水比例,并根据水量平衡得出蓄水骨干坝的蒸发损失。研究表明:黄河中游头道拐至潼关之间,骨干坝共计4 798座,包括蓄水骨干坝895座,蓄水比例达到18.65%;骨干坝蒸损量为0.19亿m3。此研究初次考虑了蓄水骨干坝对径流减少的影响,可为以后研究径流减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汾河三坝灌区春浇库水供应严重不足,而灌溉淡季河道弃水较多的现状,经过3年的典型试验和11年的大田应用,对蓄水灌溉技术与效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指出蓄水灌溉是解决北方灌区干旱缺水、农业减产、农民减收问题的有效途径。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对新农村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黄河流域水环境状况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湟水、渭河和汾河12个水质监测断面和4项水质指标pH值、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氨氮(NH3-N),并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水质时空差异性及其变化特征,同时引入水污染指数法(WPI)对整体的水环境状...  相似文献   

4.
初蓄期是水工建筑物首次承担水荷载,各方面物理力学性能首次经受工作条件考验的重要时期。由于水工建筑物在此之前未经过水荷载的作用,所以初蓄期作为水工建筑物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适应期,其各方面性能不能处于全面受控状态,因而水工建筑物的初蓄期属于事故发生高概率时期。为了掌握初蓄期水荷载作用对大坝等水工建筑物的影响,布置合理的安全监测设施非常必要且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桐柏电站下库面板堆石坝蓄水初期所取得的部分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揭示了面板堆石坝蓄水后在坝体变形、渗流和面板接缝变形等方面的一般规律,对其它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黄河中游支流上修库拦沙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述,并针对黄河水沙多、水沙异源的特点,提出拦泥库是减少入黄沙量、解除泥沙危害的一种标本兼治的好办法,也是黄河治理开发系统工程中的关键一环,强调应抓紧立项研究,力争早日实施。  相似文献   

6.
黄河流域青海段内重点城镇密集,人口分布集中,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近年工程建设日益强烈,地下水资源需求迫切。本文以黄河上游支流昂思多沟(行政区划隶属于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为研究区,通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钻探、抽水试验及样品测试等工作,圈定了地下水富水地段,采用排泄量总和法计算了昂思多沟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并对水质及可开采潜力做了深入评价。经计算,昂思多沟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为41 874.02 m~3/d,可开采资源量13 180.40 m~3/d,矿化度0.415~0.451 g/L,Sr含量0.62~0.67 mg/L,质优量丰,可作为区内城镇及重点工程的后备、应急优质水源,意义重大;此外,该评价思路对黄河其他支流地下水资源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黄河冲水库集水面积小,常年蓄水不足,为发挥水库效益,增加供水能力,应开辟引水;在其引水区域内另有鸡公山水库,且也需引水来满足水库蓄水要求.该文从水库本身蓄水要求与引水区域供水能力的分析入手,提出了两引水工程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8.
对某水库12号坝进行钻探取芯、野外动力触探试验、渗透试验,并搜集、分析了大坝渗流观测资料,综合以上成果,认为坝体散浸与坝体渗漏无关,主要是左岸构造裂隙水产生的,大坝渗漏途径主要为浅层坝基渗漏.  相似文献   

9.
蓄滞洪区蓄水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津市大黄埔洼蓄滞洪区蓄洪过程的三维动态模拟研究为例,阐述了利用ArcGIS开发蓄滞洪区三维蓄洪仿真模拟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以求对于一般的三维地形地貌的模拟具有借鉴性。利用ArcGIS9.0为开发平台,采用COM(组件对象模型)技术,结合编程语言Visual Basic对ArcGIS9.0提供的Arcscene进行了二次开发,建立了蓄洪三维演示模块。所建三维演示模块能够计算蓄滞洪区的蓄水量和淹没面积,对蓄滞洪区蓄洪调洪提供决策上的支持,弥补了传统的二维可视化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曹娥江上游支流水环境容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我国东部地区典型河流-曹娥江的污染现状,选其上游支流长昭水库至南津桥河段进行了水环境容量研究,根据该河段的水流特性和水文、污染源的调查资料及水质实测资料,应用数学模型,分段研究了该河段各月的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该河段局部水质污染严重,水环境容量所剩无几。本项目的研究为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提供基础资料,为曹娥江流域水污染控制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黄柏河东支流域是宜昌市重要的供水水源地,也是磷矿资源富集地。近年来,随着流域内矿产资源开发活动日趋活跃,给流域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威胁供水安全。在系统分析黄柏河东支流域水环境现状和水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黄柏河东支流域水资源保护的建议方案,从加强立法、实施工程治理、实行生态补偿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流域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措施,对推进流域水资源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旱地枣树采用自然蓄水抗旱保墒技术,可使金丝小枣各项生理指标、保果及增产诸方面有非常显著的效益.此项技术是挖掘旱地枣树增产潜力,促进枣乡农村经济更快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旱地枣树采用自然蓄水抗旱保墒技术,可使金丝小枣各项生理指标、保保果及增产诸方面有非常显著的效益。此项技术是挖掘旱地枣树增产潜力,促进枣乡农村经济更快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库水位升降对某均质土坝坝坡稳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非饱和非稳定渗流理论,计算了某均质土坝在库水位升降条件下的渗流场。设计了从0m开始蓄水到45m正常蓄水水位的计算工况,水位上升速度分别为2m/d和1m/d;从45m正常蓄水水位分别以速度4m/d、2m/d和1m/d下降到5m最低水位的泄水条件下的计算工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工况下最不利的库水位上升下游面、库水位下降上游面坝坡的稳定性,考察了滑动面几何特性的时空演化规律和安全系数随水位升降速度的变化,为调水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02年开始的5次调水调沙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冲刷了下游河道,增大了主槽排洪能力; 提高了平滩流量,减少了漫滩损失; 稳定了河势,下游河势正向有利的方向发展,;减少了工程出险次数,节约了大量投资。虽然5次调水调沙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暴露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分析了调水调沙的效果、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调水调沙的建议: 继续开展调水调沙、在河口及过洪能力较小的卡口河段实施疏浚措施、全河协调水量、尽可能增大流量、加大流量冲刷高含沙洪水、提前做好防汛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为蓄水灌溉田间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对不同管网的水力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供水管径的减小,各出水口的流量偏差率在逐渐增大,但对于同一管径的供水毛管,流量偏差率均随着供水压力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在相同供水时间内,蓄水袋的容量随着供水管口径、供水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并基本呈线性变化关系.蓄水袋的最大实际蓄水量与系统...  相似文献   

17.
明渠侧向取水受取水口门形态的约束,水流流态紊乱,对支渠引水影响很大。对此采用Mike21数值模拟手段模拟3种边坡系数分别为0、1、2的断面在流量1~10 L/s下的水流运动,分析分流口门处的流态,研究各参数对分流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同边坡系数,随着上游来流流量的增加,回流区范围增大,有效宽度减小,收缩系数减小,分流比减小;相同流量,随着边坡系数的增大,支流内回流区范围变小,有效宽度增加,收缩系数增大,分流比增大;随着弗劳德数的增加,分流比逐渐减小,且边坡系数越大,变化越明显。最后获得了分流比与弗劳德数与收缩系数之间的关系式,相关度较好,并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采用Von Mises函数和皮尔逊Ⅲ型函数分别拟合了东江干流与支流望江沥河涌洪峰出现时间及量级分布特征,采用Frank Copula函数构建了东江干流与支流望江沥河涌洪水发生时间及其量级之间的联合分布,研究分析了东江干流与支流望江沥河涌年最大洪水遭遇风险特征。结果表明:Frank Copula函数能较好地拟合东江干流与支流望江沥河涌年最大洪水(出现时间和量级)联合分布;东江干支流洪峰在同一天遭遇最大可能发生在6月17日,遭遇风险约为0.011%,在5月9日之前和10月6日之后发生同一天遭遇的概率很小,几乎为0;望江沥发生超20年一遇暴雨同时遭遇东江干流超5年一遇洪水的重现期为47年;在望江沥河涌发生暴雨洪水条件下,东江干流某一量级洪水发生的可能性相对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揭示蓄水坑灌条件下土壤水分分布特征,提高蓄水坑灌水分利用效率,本文利用TRIME-PICO IPH土壤水分测量系统,进行了蓄水坑灌与普通地面灌溉条件下果园土壤含水率分布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灌溉方法下土壤含水率随垂向、径向的变化。结果表明:蓄水坑灌条件下,土壤水分主要分布在垂向40-160cm内,土壤含水率增量随深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含水率增量最大值出现在坑底附近,且距离蓄水坑近处,含水率增量较大,然后沿坑两侧依次递减;地面灌溉条件下,土壤水分主要分布在垂向0-80cm内,土壤含水率增量随深度增大而减小,含水率增量最大值出现在地表,且沿各个径向距离增长幅度较为一致。研究结果将为蓄水坑灌法的田间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某水库11号坝填筑土进行钻探取芯、野外动力触探试验、渗透试验、物探工作,并搜集、分析大坝渗流观测资料;综合以上成果认为在大坝填筑土存在两个条带状不良填土区,中等透水,垂直坝轴线方向没有上下游贯通,在高水位下可能会成为渗漏通道,并对坝体稳定不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