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棉纱擦机件一台 S1 1 0 0型柴油机大修时 ,机手利用棉纱和柴油反复擦洗零件及曲轴室内部 ,油污去掉了 ,显得很干净 ,满以为这样可减轻机件的磨损。但是这台机子使用时间不长就烧瓦。原因是油底壳内机油集滤器上附着一层棉纱毛 ,阻碍机油进入油道。这些绒毛原来是机手在擦机器内部时挂在机件粗糙表面的 ,机器工作中 ,机油变稀 ,并不断激溅流动 ,挂在机件上的绒毛被冲到油底壳内 ,并被吸附在集滤器的滤网上 ,造成油路堵塞而烧瓦。2 .用绸布围罩空气滤清器一位机手在拖拉机的空气滤清器上罩一层红绸布 ,认为这样可以增强空气滤清效果 ,使发…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产手扶、小四轮拖拉机,小型农用运输车、农副加工动力柴油机,大多数都采用的是单缸柴油机.有些操作手在使用过程中,只顾使用,不注重技术保养,导致柴油机技术状态恶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耗油量超标.耗油量过大,会使发动机冒黑烟,污染环境,功率下降,经济性变差.耗油磨损,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这些做法要不得 1.棉纱擦机件 一台S1100型柴油机大修时,机手利用棉纱和柴油反复擦洗零件及曲轴室内部,油污去掉了,显得很干净,满以为这样可减轻机件的磨损.但是这台机子使用时间不长就烧瓦.原因是油底壳内机油集滤器上附着一层棉纱毛,阻碍机油进入油道.这些绒毛原来是机手在擦机器内部时挂在机件粗糙表面的,机器工作中,机油变稀,并不断激溅流动,挂在机件上的绒毛被冲到油底壳内,并被吸附在集滤器的滤网上,造成油路堵塞而烧瓦.  相似文献   

3.
1.不能用棉纱擦洗零件 柴油机大修理中,我们常看到有一些机手用棉纱在柴油中擦洗零件及曲轴箱内部。这样擦洗虽然能去除油污,使零件干净,但容易把棉纱中纱毛挂粘在曲轴箱内壁上,当柴油机工作时,飞溅的润滑油将纱毛冲刷到油底壳内润滑油中,被机油泵吸附在集滤器上,堵塞滤网,影响润滑系工作,加速零件磨损,  相似文献   

4.
(1)棉纱擦零件造成烧瓦。某村一台大型柴油机大修时,维修人员用柴油浸棉纱反复擦洗零件及曲轴室内部,虽然油污去掉了,显得很干净,但没想到棉纱毛却挂在零件粗糙的表面,机器工作后,棉纱毛被冲到油内,被吸附  相似文献   

5.
发动机机油压力的高低,标志着润滑系技术状态的好坏。一旦机油压力出现反常,必须立即查明原因,予以排除。1机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升高而降低发动机怠速运转时机油压力正常,提高转速后油压表的指示下降趋于零,转速降低后,油压又趋于正常。此时应检查集滤器滤网是否堵塞、集滤器与油底壳是否相碰、回油阀是否弯曲、偏磨或折断。现举例说明:1-1有台4125A型发动机在维修时,由于使用了棉纱擦拭机体内部零件,工作时就会将棉纱的毛绒冲到油底壳的机油内,机油泵在吸油过程中,将这些毛绒积聚在集滤器的滤网上,使滤网堵塞。滤网堵…  相似文献   

6.
农民机手需注意,三种习惯害农机。滤清器上裹绸布,不是保护是误区,阻碍空气进汽缸,小拖冒烟降功率;活动扳手紧缸盖,这种习惯要不的,专用套筒和扳手,才可保证均扭力;第三棉纱擦机件,棉纱滞留集滤器,阻碍机油进油道,造成烧瓦难修理。  相似文献   

7.
1.用棉纱擦洗曲轴箱 曲轴箱内壁有很多毛刺,擦洗时棉纱被大量挂在毛刺上,机器运行中残留的棉纱被机油冲刷进入油底壳,吸附并堵塞在进油滤网上,造成润滑系供油不畅而烧瓦抢轴。正确的方法是用毛刷刷洗曲轴箱及配附件。  相似文献   

8.
1.棉纱擦机件 一台S1100型柴油机大修时,机手利用棉纱和柴油反复擦洗零件及曲轴室内部,油污去掉了,显得很干净,满以为这样可减轻机件的磨损。但是这台机子使用时间不长就烧  相似文献   

9.
1)一台河北12型小四轮拖拉机,机手更换机油后作业时,排气管突然冒黑烟,发动机转速降低,机油压力指示器指示为零。笔者仔细检查发现,油底壳集滤器已严重脏污堵塞。原来是机手更换机油时没有按规定清洗润滑油道,致使集滤器、油道严重脏污堵塞油路内无机油,险些造...  相似文献   

10.
小型柴油机润滑系统的结构比较简单,但机油集滤器如果使用保养不当很容易出毛病。为了保证柴油机能够正常工作,机油集滤器在使用和维修中应做到:   (1)要使用质地硬挺的滤网 有一台小型柴油机出现反常现象:小油门时机油压力升高,大油门时机油压力反而下降并逐渐消失。经反复检查,原来是集滤器滤网太柔软,加大油门时,机油泵的吸力增大,将滤网中心的圆形塞吸起,挡住了进油口,机油无法进入吸油管,因而机油压力升不起来。此种情况容易引发烧瓦事故。   (2)保证滤网水平安装 即集滤器在油底壳中处于水平状态,使滤网能完全浸没在…  相似文献   

11.
1.长期不清洗润滑油路,险些烧瓦一台河北—12型拖拉机更换机油后,作业时排气管突然冒黑烟,发动机转速下降,机油压力指示器无反应。当拆开油底壳后发现,机油集滤器上堵满了污物,致使供油不畅。究其原因是机手从未清洗过润滑油路,油底壳内及油路中的油垢、污物太多,发动机工作时,油路中机油很少,轴及瓦等相互运动件润滑不良,从而出现了上述故障,险些造成烧瓦的重大事故。2.发动机大修后不调整气门间隙,机车无力一辆飞彩牌农用三轮运输车,发动机经修理更换了活塞、活塞环、缸筒等零件,装机后试车,机车变得无力,排气管冒黑烟…  相似文献   

12.
小拖拉机翻车落水后,柴油机有关零件受到较大的额外冲击载荷,极易造成机件的松动和损坏。翻车后柴油机出现异响,是零件松动、损坏及产生形位变形的标志。此例中柴油机发出"啪啦"响声,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l气门脚响。即因气门间隙调整螺钉、摇臂轴座紧固螺母松动,或推杆弯曲,导致气门间隙过大而发出响声。2连杆螺栓锁紧铁丝松动并碰擦平衡轴或碰擦机油集滤器。3飞轮滚键松动,撞击发出声响。4柴油机外部有关零件松动,在机械振动力作用下发出声响。5翻车后机油中的杂质进入挺柱导向孔,使挺柱移动困难,挺柱落座时撞击凸轮表面。6气缸…  相似文献   

13.
以4125型发动机为例,更换步骤为:①放尽油底壳内的机油,将发动机侧向放倒,卸下油底壳、机油泵、机油集滤器等;②拧下拟换主轴瓦的主轴承盖,摇转曲轴,露出主轴颈上的润滑油孔;③找一个开口销,将开口的一端弯曲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将开口  相似文献   

14.
在不同季节,发动机应换用不同牌号的机油。通常夏季用14号、冬季用11号机油。更换机油时,应对润滑油道和集滤器进行清洗,并更换机油滤芯,润滑油道的清洗方法如下。 1.停车后趁热放出机油。 2.向油底壳内加入洗涤油(每5千克柴油加1.5千克机油混合均匀),起动发动机,怠速运  相似文献   

15.
一、机油压力过低机油压力过低轻者引起运动零件磨损 ,重者会发生烧瓦抱轴等事故。造成机油压力过低的原因 :一是供往主油道的油量减少 ;二是主油道以后的油路泄漏机油严重。其具体原因有以下各项 :1.发动机油底壳油量不足。2 .机油集滤器严重堵塞 ,使泵油量减少。3.发动机上的机油压力表损坏或失准。4 .机油粘度过小 ,使漏油增加 ,油压建不起来 ,原因主要是机油牌号不合适或机油温度过高。5 .机油滤清器严重堵塞 ,同时安全阀开启压力过高 ,致使机油在滤清器之前的压力升高 ,造成机油泵内漏增加 ,主油道油量减少 ,油压降低。6 .机油泵的限压…  相似文献   

16.
柴油机机油具有润滑、冷却、洗涤、密封、防锈和缓冲等作用,其中润滑作用是主要的。柴油机工作中,机油通过油泵在管道中被强制循环,运送到达各个摩擦部位,把金属机件的干摩擦变为机油之间的液体摩擦,可显著地减少机件的磨损。机油消耗过多,不仅造成能源浪费,还会使发动机润滑不良,酿成机械事故,一般柴油机每工作一个班次以后,检查油底壳内机油油面,油面显著下降,需添加很多机油,这就是机油消耗过多现象。必须查明原因。  相似文献   

17.
1.主油道机油压力过低。 主油道压力即机车上油压表读数,若主油道供油量减少或主油道后的油路漏油都会使其数值降低。其压力过低危害极大,轻者加速零件磨损,重者会造成烧瓦、抱轴等事故。造成机油压力过低的原因是:(1)油底壳油量不足;(2)机油集滤器严重堵塞,使吸油阻力增大,泵油量下降;(3)机油压力表损坏或不准确;(4)机油粘度过小而易从各相对运动零件间漏失;(5)机油滤清器严重堵塞,而安全阀压力过高或  相似文献   

18.
一台工作较长时间的拖拉机,在作业时柴油机机油不断从机油量油尺孔中冒出,无负荷运转时情况稍好.停车检查柴油机油底壳中的油面在规定的范围内,经进一步检查原来是柴油机气门罩盖上通气孔被灰尘堵塞所致.该拖拉机长时间工作在尘土较大的环境中,机手对拖拉机保养时,只重视对"三滤器"等项目的检查维护和保养,疏忽了对曲轴箱通气孔的检查、清洗,时间一长通气孔堵塞,拖拉机工作时曲轴箱内气压增高,机油从量油尺孔处被压出.按要求清洗疏通通气孔后故障排除.  相似文献   

19.
巧加拖拉机润滑油□罗林钟卞文光1.不能加得过多。发动机油底壳内的机油过多,超过油标尺的上刻度线,机油容易窜入燃烧室,使排气管喷机油、冒蓝烟,不仅会增加发动机对机油的耗量,而且未完全燃烧的机油,还会在活塞顶部及气门座上产生大量的积炭,加剧机器零件的磨损...  相似文献   

20.
1.延长机件寿命的窍门 在生产实践中,我们摸索出延长机件,特别是延长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机件使用寿命的窍门,即利用废旧磁电机转子,焊在油底壳中。发动机工作时,循环中的机油通过磁铁可吸浮一些铁屑等杂质,起到清洁机油,延长机件使用寿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