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指出创新教育的根本是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强调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信息化和"慕课时代"的到来,创新创业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主要包括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创业实验示范中心建设、创新创业体验中心建设、创新创业实施保障中心这4个模块。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特色鲜明,整个教育体系以信息化教学为主体,以"慕课(Moocs)+翻转课堂"为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力图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3.
"创新创业基础"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修课程,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水平。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将国际上通用的PBL教学模式应用到该课程教学中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文章梳理了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与PBL教学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为期18周的PBL教学实践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以期提高创新创业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爱君 《河南农业》2012,(20):44+5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摒弃传统应试教育,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利用教材,在"一种操作多种途径"、"一法多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衔接课堂内外,努力拓宽学生的创新空间。  相似文献   

5.
论高校教育模式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推进教学创新、培养创新人才是新世纪对高等教育的要求。由此,本文提出高校教育模式创新是高等教育创新的核心和落脚点,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它包括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评价方式、教学管理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确立农业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教学、生产、实训"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渠道,改革教学评价方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学习方法方式创新,强化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建立配套的制度,是农业高职教育实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7.
艺术类院校在校生和毕业生是创新创业的主要群体和中坚力量之一,然而实践表明艺术类院校大学生创业种类单一化、创业层次低、缺乏创新创意精神和学生创业成功率偏低等问题依然突出。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结合艺术类院校创新创业体系的实际情况,对艺术类院校学生培养体系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在对艺术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理论知识、目标、课程设置、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专业知识与创业知识相结合等分析的基础上,在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辨哲学思想的指导下,提出"知行合一"视角下的艺术类院校创新创业实践研究内容和问题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河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创新育人",将"育创新人"列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认为"育创新人"就是要完成"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从教学体系向创新体系的转化、从创新体系向育人体系的转化",通过"教材解析+学情分析"、"高效课堂+协同创新"、"联动课堂+潜能激发"实现"三个转化",形成了以"育创新人"为核心的传统课堂、实践课堂、网络课堂(三大课堂)联动的全时空创新育人模式,将创新育人"通识教育"与"精英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创新教育不同于创造创新.创新教育本质是教育,创造创新本质是科研.创新教育也不同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基础,强调出"全才",创新教育是升华,强调出"奇才".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育指导思想,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创新教育不是对传统教育的全盘怀疑和否定,而是对其进行批判地继承和扬弃.创新教育既要提倡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也要提倡"异想天开"的创新精神,既要从大处着眼,也要由小处着手.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一种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服务地方企业的教学模式。分析高校、企业、政府、协会等在创新创业活动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各自优势与不足。对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组织、平台及课程建设进行分析。阐述引入"第三方"评价与"扁平化团队"的意义和做法。探索五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教学评价及学分认定办法。以工业设计专业创新创业培养模式改革为例,论证了引入第三方评价的大学生扁平化团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是必要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新教育是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是现代教学的中心任务.本文根据"营养与健康"课程课堂和实验教学环节的创新教育实践,运用网络和多媒体教育技术,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性,将理论和应用性实验相结合,实验设计和演示实验相结合,进行了培育创新人才的探讨与总结.  相似文献   

12.
农业现代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对教育创新提出了新的发展内涵,其动力因素有时代发展要求、高等教育现状、当代大学生的素质要求等。教育创新体现为教育目标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体系结构创新、教育组织管理创新。我国农业现代远程教育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积极促进教育创新,措施是构建成人教育中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办学理念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实现教学观从以科学文化知识为导向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导向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变化,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多维创新"教学培养模式适应了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急需考试评价创新改革体系与之相适应,以便提升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文章简要分析了高校"多维创新"教学培养模式,提出了高校多维度考试评价体系的改革措施,提出了高校教学"四个中心",证明了高校考试评价改革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在"双创"背景之下,各行各业都加入了创新创业的潮流之中。其中,对于高职院校而言,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既是适应社会现实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成为现阶段衡量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成效的重要内容。在"双创"背景之下,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对创新创业的认知与理解,制定切实可行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进而探索与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有效路径,最终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的同时,推动高职院校教育获得整体性的、与时俱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是一个需要创新的社会。对学生而言,应当从小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创新教育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核心。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切实开展创新教育,培养个性完善、综合素质强、能适应激烈竞争的创新人才,是教育工作者必须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教育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目的是激励大学生创新思维,提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学载体。创新思维是创业者的核心驱动力,创新创业教学的内在身需要创新型的全面教育,而非单单以创业项目为教育重点。该文主要研究大学生参与发明国家专利的创新技术实现方式,从而进一步研究大学生参与专利的成果转化等创业途径。  相似文献   

17.
吴顺  蔡燕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5):111-112,118
高校教师肩负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学科,该文根据教学经验,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境和教学考核等几个方面对分子生物学理论教学的创新教育进行研究,初步摸索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潜能、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学体系,教学实践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阐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目标,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首先要在教学观念上进行创新,以学生为主体,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其次,加强实践教学,开发思维、重视观察、鼓励质疑、强化左侧肢体的练习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创新创业课程的组织形式、商业模式、创业思维三个方面阐述了"互联网+"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影响,并以《基于HTML的商业网站开发》课程为例,探索基于"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教学课程改革,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让学生在加强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从战略、组织和实施层面,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呈现出层次化、类别化的特点。政府与大学作为驱动力量,形成了"大学主导"与"政府主导"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学院模式、行政模式及社团模式,则体现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学术力量、行政力量及学生组织的关联与互动;基于课程教学、项目竞赛以及实践平台形成的诸多模式,则关注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运行及实施。战略选择的最终确立、组织体系建设的优化以及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具体操作与实施,需要实现与大学内涵式发展、内外部治理以及教育创新实践的深度契合,并最终导向于大学发展的使命与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