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u2+、Zn2+胁迫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发芽和出苗试验,设置单一重金属铜锌及复合污染胁迫浓度,研究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重金属铜、锌对黄瓜种子发芽率、根的伸长、幼苗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发芽初期,低浓度Cu2 、Zn2 刺激种子萌发,当溶液中铜和锌的浓度达到20mg/L和80mg/L时,黄瓜的根芽长受到明显的抑制,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在单一重金属胁迫条件下,当溶液中铜和锌的浓度分别达到80mg/L和20mg/L时,幼苗体内的丙二醛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同时,幼苗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重金属浓度的提高先增加后下降,而游离脯氨酸含量相应上升.  相似文献   

2.
钟静  张瑶心  李景蕻  陈功轩 《种子》2021,(3):102-106
研究了铅胁迫对薏苡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铅处理薏苡种子和幼苗,记录薏苡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并在幼苗生长期检测叶片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铅胁迫抑制幼苗生长和活力指数,中高浓度(30~60 mg·L-1)硝酸铅能够明显抑制种子萌发。铅胁迫下抑制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合成,其中类胡萝卜素对铅胁迫更加敏感。随着硝酸铅浓度的升高,幼苗叶片中MDA、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中低浓度(15 mg·L-1和30 mg·L-1)硝酸铅对SOD酶活性具有微弱促进作用,40 mg·L-1和60 mg·L-1硝酸铅对SOD酶活性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研究表明,铅胁迫抑制薏苡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薏苡幼苗通过多种生理途径抵御铅胁迫。  相似文献   

3.
3种草本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初期对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溶液培养探讨了不同浓度镉胁迫下,韭菜、凤仙花和紫云英种子萌发及幼苗初期叶绿素、丙二醛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镉浓度(≤50 mg/L)促进种子萌发,中高浓度(≥100 mg/L)抑制种子萌发;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随着镉浓度增加而下降;当镉≥50 mg/L时,根长和芽长均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明显阻碍幼苗生长,且根比芽对胁迫敏感;高浓度镉明显阻碍叶绿素的合成;丙二醛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均随着胁迫浓度提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说明低浓度镉激活植物自身的保护系统发挥作用,高浓度镉抑制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不同铜锌复合浓度为变量,采用包菜种子进行萌发试验,试验设8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来探讨包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对铜锌复合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铜锌复合浓度的增加,包菜种子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萌发活力指数及相对萌发活力指数、主根长、根干重、苗高、子叶光合色素含量均显著下降,相对伤害率极显著上升,发芽指数、发芽势、发芽率在较低浓度(Cu 100mg/kg+Zn 100mg/kg)有所提高,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苗干重和子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表现出低促高抑效应。结论:铜锌复合胁迫不利于包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子叶光合色素含量的累积;中低浓度铜锌复合胁迫有利于提高包菜子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浓度的使包菜子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5.
铜、镉污染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笃康  巴音山  赵玉 《种子》2012,31(9):108-111
以小麦种子为试材,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铜、镉污染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所选的胁迫浓度范围内,单一铜污染时,对小麦种子萌发初期有短暂的促进作用,小麦种子发芽率随着Cu2+浓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在20 mg/L Cu2+处理时出现了毒性兴奋效应现象。铜、镉污染对小麦幼苗的苗长和根长的抑制作用较为显著。根据综合效应指标,铜、镉复合污染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表现形式为铜、镉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NaCl胁迫对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纸床培养,通过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及各项生理指标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对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浓度<150 mmol/L时,油菜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良好,在150~300 mmol/L范围内,油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根长,鲜重和干重等生理指标均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下降,盐害率不断上升.当NaCl浓度≥300 mmol/L时,种子完全不萌发.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升高,对油菜幼苗的相对电导率和伤害率不断升高,而叶绿素a、b的含量则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说明NaCl浓度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才对由此种子萌发和幼苗产生盐害,油菜受NaCl盐害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浓度增大而增大,NaCl浓度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油菜不能萌发.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硒浸种对春小麦种子活力和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分别设置0,0.5,1.0,2.5,3.5,5.0,10.0,50.0 mg/L共8个亚硒酸钠溶液浓度,通过发芽试验,比较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浸种对春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亚硒酸钠溶液浓度升高,春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和根长以及干鲜重等指标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1.0 mg/L的亚硒酸钠溶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随着亚硒酸钠浓度的升高(≥2.5 mg/L),其各项指标显著下降,并对根和苗的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掌握合适的硒浸种浓度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8.
采用室内水培方法研究不同浓度重金属铬对玉米和黄瓜籽粒萌发、幼苗生长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并比较了玉米和黄瓜对铬耐受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玉米和黄瓜发芽势、发芽率、胁迫率、活力指数和幼苗的芽长、根长、芽重、根重、叶绿素含量在低铬浓度(0.5、1、5 m/L)下呈上升趋势,当铬浓度达到10mg/L时,玉米和黄瓜种子发芽率下降,幼苗生长受到抑制,且对根的抑制作用比芽明显.玉米在铬浓度为5 mg/L时毒害已发生,活力指数下降较缓慢;而黄瓜在铬浓度为10mg/L时才发生毒害,且活力指数下降较快,玉米较黄瓜表现出一定的耐受力.0.5 mg/L的铬浓度处理,玉米幼苗的早期生长最为明显,而促进黄瓜幼苗生长最为明显的铬浓度为1 mg/L.低浓度的铬使玉米和黄瓜的叶绿素a、b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当铬浓度达到20mg/L时,玉米和黄瓜的叶绿素含量开始下降直至减半,且叶绿素a比叶绿素b含量下降快.  相似文献   

9.
周艳  韦小丽  陈训 《种子》2015,(3):8-11
为明确迷人杜鹃凋落叶是否具有化感作用,采用培养皿法,研究了不同浓度迷人杜鹃水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提液对迷人杜鹃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表现出"低促高抑"的浓度效应。在浓度为1 mg/m L时,促进了种子萌发、胚芽和胚轴长度的伸长,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67%、17.71%和8.64%。在浓度为50 mg/m L时,发芽率降低77.88%,胚芽和胚轴长度降幅为65.82%、78.37%,抑制了植株生长。用浸提液浸种,在浓度为1 mg/m L时幼苗的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提高,随着处理液浓度的提升,幼苗的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降低,均可视为防碍生长的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丁香酸和阿魏酸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黄13”大豆为材料,研究处理液浓度分别为100,200,300,500 mg/L的阿魏酸和丁香酸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化感物质不同浓度处理液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能够产生显著的化感效应.4种浓度的阿魏酸处理液对大豆种子萌发均表现出抑制作用.浓度为500mg/L的阿魏酸抑制效果最为显著.较低浓度(100,200,300mg/L)的丁香酸处理液对大豆种子发芽率未表现出明显的影响,却推迟了种子萌发,显著降低了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浓度为500mg/L的丁香酸显著抑制了大豆种子萌发.阿魏酸和丁香酸对大豆幼苗鲜重、根长、株高具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强.4种处理浓度的阿魏酸和丁香酸均使大豆幼苗中的MDA含量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使大豆幼苗下表皮气孔长度减小,打开的气孔个数减少,气孔数目增多.  相似文献   

11.
重金属铅对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以白菜上海青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铅胁迫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铅胁迫对白菜种子萌发抑制不明显,但900 mg/L铅胁迫能明显抑制种子发芽.随着铅胁迫浓度增加,白菜幼苗的细胞膜透性增大,叶绿素含量下降,根系活力降低,幼苗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沙枣种子发芽率极低、播种出苗率低等问题,以尖果沙枣种子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对尖果沙枣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GA3和NAA浓度的增加,尖果沙枣种子萌发指标和幼苗生长指标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当GA3浓度为100 mg/L和NAA浓度为200 mg/L时,各项指标均达最大值,400 mg/L的GA3和NAA处理对幼苗地下部鲜重有显著抑制作用,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1.1%和14.8%。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处理对尖果沙枣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显著差异,GA3浓度100 mg/L、NAA浓度200 mg/L是尖果沙枣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最适浓度,外源激素浓度过高会抑制尖果沙枣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3.
以豌豆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氯化钙溶液(5mmol/L、14mmol/L、23mmol/L)浸种对盐胁迫下豌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豌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与对照相比,单用氯化钙溶液浸种也会对种子萌发和幼苗造成胁迫伤害;但是,一定浓度的氯化钙溶液对盐胁迫具有缓解作用,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幼苗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丙二醛含量降低;但缓解作用并不与钙离子的浓度成正比,钙离子浓度过低缓解效果不明显,过高会对幼苗形成新的胁迫伤害,其中以14mmol/L氯化钙溶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重金属Cu污染对苏丹草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探讨苏丹草在重金属Cu污染土壤植被修复中的应用,以苏丹草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铜(Cu)溶液对苏丹草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u胁迫浓度低于10 mg/L时,对苏丹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5 mm胚芽鞘的伸长具有促进作用,随Cu浓度升高,促进作用变为抑制效应;Cu胁迫浓度对幼苗高度、根长、鲜重和干重均存在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对幼苗生长抑制越明显;Cu对苏丹草幼苗地上部分的抑制作用大于对根系的抑制。重金属Cu对苏丹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存在抑制效应,植被修复中应测定土壤Cu含量后决定播种及种子用量。  相似文献   

15.
探讨重金属Pb(Ⅱ)对萝卜生长的影响,为农产品无公害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不同浓度(0、50、150、300、600、800、1000 mg/L)Pb(Ⅱ)处理对萝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1)当Pb(Ⅱ)浓度为50 mg/L时,萝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b(Ⅱ)浓度为150mg/L时,萝卜种子的发芽势和活力指数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而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与对照相比呈显著差异.当Pb(Ⅱ)浓度大于300 mg/L时,各项萌发指标均与对照呈极显著差异.(2)低浓度(50、150 mg/L)的Pb(Ⅱ)处理对萝卜幼苗根长和芽长有抑制作用,随着Pb(Ⅱ)浓度的升高,抑制程度增加,但对根的抑制大于对芽的抑制.(3)在Pb(Ⅱ)的胁迫下,萝卜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均下降,叶绿素a比叶绿素b更为敏感.(4)Pb(Ⅱ)浓度为50 mg/L时,SOD活性达到峰值.然后随着Pb(Ⅱ)浓度的增加活性减小,POD活性随着Pb(Ⅱ)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萝卜对重金属Pb(Ⅱ)污染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16.
镉胁迫对油菜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0、1、5、10、25、50 mg/L Cd2+浓度胁迫对油菜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镉胁迫对油菜幼苗期根系生物量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Cd2+浓度<5mg/L时,对油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没有显著影响;当Cd2+浓度≥5 mg/L时,对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幼根根长、根鲜重、芽长、芽鲜重都有显著的抑制.(2)当Cd2浓度≤5 mg/L时,幼苗期根系的根长以及根鲜、干重都随着Cd2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当Cd2+浓度>5 mg/L时,幼苗期根系的根长以及根鲜、干重都随着Cd2+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3)当Cd2+浓度≤1 mg/L时,根系活力明显高于对照,当Cd2+浓度≥5 mg/L时,根系活力开始降低,且随着Cd2浓度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说明当Cd2浓度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才对油菜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有抑制作用,Cd2浓度<5 mg/L的环境有利于油菜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但Cd“浓度>5 mg/L的环境不利于油菜的种植.  相似文献   

17.
稀土浸种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张万萍  杨民  莫小青  陈善粉 《种子》2003,(1):28-29,32
本文研究了稀土元素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溶液浸种,750-1000mg/L浓度范围内,发芽势,发芽率显著提高,发芽势增幅为对照的41%,发芽率增幅为对照的24%;植株鲜重和干重显著提高,为对照的1.77-1.78;根长和芽长也有所增加。1000mg/L浓度处理电导率下降为对照的73%。750mg/L浓度处理提高了萌动种子呼吸速率及淀粉酶活性,增幅为对照的1.27和1.86;同时也提高了幼苗的根系活力,为对照的1.27。实验表明,稀土浸种对促进黄瓜幼苗吸收矿质营养元素影响不大。当处理浓度超过1250mg/L时,黄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几个生理指标下降。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醇提莪术对绿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在不同浓度梯度醇提莪术溶液作用下对绿豆种子进行浸种试验,来判断中药莪术是否可作为植物源生长调节物质。采用室内水培,培养皿纸上发芽法,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溶性总糖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醇提莪术对绿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低浓度促进、高浓度延缓作用,且延缓效果随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升高;绿豆种子的发芽指标及幼苗的根长、株高、下胚轴长、鲜重、干重及根冠比均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其生长最适浓度在150 mg/L。绿豆幼苗叶绿素含量及可溶性总糖含量也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有机物质积累最适浓度在300 mg/L。研究结果表明醇提莪术溶液低浓度促进植株生长,但不利于有机物质积累;较高浓度延缓植株生长,但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19.
郑曦  季春娟  仝炜 《种子》2008,27(5):26-29
研究分析了不同质量浓度的悬铃木叶水提物对小麦、玉米、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的化感作用。研究表明:较低质量浓度的悬铃木落叶水提物(≤2%)可显著促进小麦和、玉米根和芽的生长,增加淀粉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有利于小麦和玉米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在低质量浓度(≤1%)时,处理组大豆的发芽率、株高、根长、氨基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都显著较对照组的增加,有利于大豆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当处理液质量浓度达到4%时,不利于小麦、玉米和大豆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以绿豆种子为受体,采用室内生测法,探讨黄花蒿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绿豆种子的萌发率、幼苗生长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花蒿各部位(根、茎、叶)水浸提液随处理浓度增加,对绿豆的化感效应增强,对种子萌发的抑制强弱为:叶>茎>根,且随处理浓度升高,发芽率降低;对幼苗的根系生长表现为低浓度(20mg/mL根、茎水浸提液)促进,当浓度高达40mg/mL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幼苗高度总体降低,最高降幅分别为46.29%,47.67%和56.48%;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也不同程度减少。可见黄花蒿影响绿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因此大面积栽培黄花蒿或绿豆种植应考虑黄花蒿的化感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