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山区是赤峰市的中心城区,也是多年的造林绿化典型和先进单位,曾经获得过诸多荣誉。“十五”期间,红山区以建设我国北方地区人居环境良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以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的三效合一为方向,以森林资源的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三山四河”综合治理绿化为重  相似文献   

2.
从生态角度阐述了城市号观道路生态设计的概念、科学内涵及其在城市号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其生态设计的理念,并结合实例分析,以期对今后的城市号观道路生态设计和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最近,围绕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对生态与环境的破坏和影响许多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些学者认为发展要以人为本,不必顾虑环境的改变,他们似乎有一种人定胜天的决心;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分子,所有的活动都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还有一些环保专家认为自然是不应被改变的,人类不能因为自己的利益改变自然的景象。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我们发现人类始终在与自然进行着生存的游戏,在这游戏的过程中,人类不断向前,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天蓝、地绿、水秀、山青的绿色家园是人类共同的梦想。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25年来,人们一直在为这个梦想做着不懈的努力。每到植树季节,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群众性的义务植树活动风起云涌。人们铭志于树,寄情于林,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注城乡绿化和生态保护工作,植绿、爱绿、护绿的意识普遍增强。实践证明,全民义务植树,是加快国土绿化进程、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战略举措,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土绿化之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地坚持干下去,让祖国的山川更加秀美,使我们的国家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民义务植树——永恒的话题专题部分安排了以下内容:——“全民兴绿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优美画卷”,就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情况对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韩国祥司长的专访。——“绿化祖国部门在行动”,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25年来,部门绿化为构建生产发展、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家园作出的非凡业绩。——“107岁的老寿星60年义务植树百万棵”,“百岁树翁”代喜增60年如一日坚持义务植树,誓让荒山披绿装,用自已60年的执著,为人们诠释了绿色生命的含义。  相似文献   

5.
季强 《国土绿化》2005,(11):8-9,5
长江善舞明珠伴,蓝天却要绿化妆。2005年金秋时节,在奔腾不息,美国雄伟的扬子江畔,在“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洲”的绿城南京,一场“世界一流,中国第一”的绿色盛会——首届中国绿化博览会(简称“绿博会”)在这里举行。驻足博览园,满眼春光,满目绿波;登高俯望,江水奔腾,绿园生辉,动静交错,气象万千。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连连称赞:“守望家园,意义重大。绿色意识是国民最重要的意识。首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在南京召开,是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6.
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促进社会发展最基础的物质条件。发展自然保护事业,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开展科学研究和对外合作交流,促进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地处南水北调调水源头的湖北省丹江口市,目前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局部地区生态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但生态稳定性较低,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森林经营粗放,林分质量不高,蓄水保土能力低,尚有宜林荒山12万亩,难以治理的石漠化荒山6万亩,水土流失仍然比较严重。必须抢抓国家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西部大开发以及“盛世兴林”的发展机遇,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进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状态。党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良好社会的高度重视。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和主力军,其工作面对大自然,承担着生产生态产品、物质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重大任务,具有巨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发展林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和纽带,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现实选择。发展现代林业需要确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同时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0.
曾丽丽 《湖南林业》2011,(12):37-39
城市滨水景观是城市中最具生命力的景观形态,是城市中理想的环境走廊。"圭塘河生态景观区"项目内河道长度约3公里,项目用地北起香樟路,南至湘府路,东沿万家丽路和新河路,西至规划支路和地籍红线西界线,总用地面积为74.78公顷,是长沙市雨花区最宝贵的城市绿线。随着圭塘河生态景观区的规划设计和西岸地产项目的规划建设,一河两岸迎来了规划互动的局面。滨水区被生态学家喻为生态交错带,是生态与景观的共存体,在规划滨水区景观的同时,必然需要造就生态滨水区,生态的滨水区景观环境也是最自然、  相似文献   

11.
林业是绿色生态建设的主体,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完备稳定的林业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维护生态安全、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基本保障,更是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前提。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人大农业委员会在对成都林业生态建设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西、北、东为黄河所环绕,辖7旗1区,面积8.68万平方公里.人口139.5万,年降水量150—300毫米,年蒸发量2000—3000毫米。境内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占全市总面积的48%,丘陵沟壑区、干旱硬梁区占总面积的48%:年平均向黄河输入混沙达到1.6亿吨,占黄河上中游地区人黄泥沙的1/10。恶劣的生态状况,不仅制约了本地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发展赋予林业最根本的时代重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符合中国国情、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1983年底,甘肃省人民政府以甘政发[1983]350号文件批准成立了甘肃省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隶属省林业厅领导,为正县级事业单位.编制90人,2003年6月,国务院以国办发[2003]54号文件批准莲花山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多年来,莲花山管理局历届党、政领导班子在省林业厅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指导下,  相似文献   

15.
在关乎共同利益及未来面前,人类似乎正在摈弃政治、宗教、信仰等偏见,渐渐在趋向大同。本刊在去年9月号上。对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写的《无法忽视的真相》进行了解读。那本书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客观地展示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指出:人类自救只有十年期。超过了这个期限、许多危机便无法逆转。无独有偶。在去年9月。新华出版社出版了姜春云主编的专著《偿还生态欠债——人与自然和谐探索》。此书展示的是中国的生态危机。与戈尔不同的是。此书不只列举了现象和危害,更重要的是对生态危机的深层原因进行了尖锐剖析。并借鉴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最新研究的成果,对解决生态危机提出了应对之策。该书内容翔实丰富。数据准确权威,方法科学实用。结论严谨缜密。这是一束穿越历史的理性之光,让几十年来沉迷在巨大发展的我们,看到了自身的疏忽以及由此欠下的生态巨债,看到了这种疏忽背后的种种因果链条,看到了走出困境走向希望的唯一之路。作为前奏,本刊新年1月号已先刊发了姜春云同志为该书写的序言,本篇以解读的方式对全书的内容进行隆重推介。限于篇幅,所作的解读也只能蜻蜒点水。但作为一个推介者,本刊希望所有关注中国未来发展的人,能够挤时间坐下来读读原著,让这束穿越历史的理性之光也穿越你的心灵.引导你真切地洞察我们的过去.现在及将来。  相似文献   

16.
古代,人类因弱小而对自然产生敬畏;今天,强大的人类应该对脆弱的自然予以关怀。2003年春夏之际的SARS事件已在很多方面令国人反思,对于国人痛恨却又不断重复的社会陋习,真的需要一场惊世的危机来振聋发愦、警示大众。北京的春天除沙尘外几乎是“歌舞升平”的,但SARS的袭来,让更多的人猛然回头,深思SARS及其它更怪的病症灾害,由于我们尚不懂得“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灾变并不是偶发的,许多方面是酝酿已久的!一、报复人类的岂止是“果子狸”:人与动物据《工人日报》2003年5月24日报道:5月23日,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香港大学联合宣布…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符合中国国情、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服从和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大局,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构建和谐社会赋予林业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是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是指  相似文献   

18.
5月19日,2019年全国林业和草原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在北京林业大学举行。此次科技周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携手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通过林草科技成果展示、科普互动体验、科技下乡扶贫惠农、科技培训等活动,集中展示林草科技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激发林草创新创造活力,提高全民林业和草原建设科学素养,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林草科技创新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9.
马文珍 《中国林业》2009,(14):32-32
进入21世纪,党中央、国务院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陈双梅 《中国林业》2010,(17):38-38
<正>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单纯的林业生态建设已不能适应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林业生态建设必须向林业产业化转变。无论从林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看,还是从林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难题看,逐步推动林业发展从林业生态建设向林业产业化转变,是发挥林业资源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