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来健  杨绍斌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7):3801-3803,3808
利用豹斑毒鹅膏茵(Amanita pantherina (DC.:Fr.) Schrmm.)和褐鳞环柄菇(Lepiota helveola Bres.)的毒素粗品对剑水蚤(Cyclops)进行毒杀试验.结果表明,豹斑毒鹅膏菌和褐鳞环柄菇的毒素粗品对剑水蚤均具有一定的毒杀作用,并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在作用时间为12h时,豹斑毒鹅膏茵毒素粗品对剑水蚤的半致死浓度(LC50)要低于褐鳞环柄菇毒素粗品;在作用时间为48 h时,豹斑毒鹅膏菌毒素粗品对剑水蚤的LC50为0.049 mg/mL,褐鳞环柄菇毒素粗品对剑水蚤的LC50为0.038 mg/mL;在相同浓度下,豹斑毒鹅膏茵毒素粗品对剑水蚤的半致死时间(LT50)比褐鳞环柄菇毒素粗品的都要短.因此,在剑水蚤大量暴发的情况下,可选择豹斑毒鹅膏茵毒素粗品来治理;推测褐鳞环柄菇的毒性发作有一定的潜伏期,若需要较长时间的持续毒杀作用时,则可用褐鳞环柄菇毒素粗品来治理.  相似文献   

2.
豹斑毒鹅膏菌毒素粗品对黄粉虫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崔阳  杨绍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502-11503
[目的]探讨豹斑毒鹅膏菌毒素粗品对黄粉虫的毒性。[方法]测定了5种大型真菌子实体及毒素粗品对黄粉虫的毒杀活性,并对筛选出的豹斑毒鹅膏菌进行了致死效应研究。[结果]随着豹斑毒鹅膏菌毒素粗品浓度的增大,防治效果越来越明显。当豹斑毒鹅膏菌毒素粗品浓度为17.5mg/ml时,黄粉虫死亡率为93.3%,效果显著。[结论]豹斑毒鹅膏菌毒素粗品对黄粉虫有较显著的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鳞柄白毒鹅膏菌和毒芹的毒素粗提物的复合物对杨干象的毒杀效果,为微生物杀虫剂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堵孔法测定不同浓度鳞柄白毒鹅膏菌、毒芹的毒素粗提物及二者的复合物对杨干象的毒杀效果。[结果]鳞柄白毒鹅膏菌和毒芹的毒素粗提物及二者的复合物均对杨干象具有毒杀作用。施药24 h后,鳞柄白毒鹅膏菌和毒芹的毒素粗提物对杨干象都有显著毒杀效果,最高浓度时杀虫率分别达81.10%和84.43%,后者的毒杀效果明显优于前者。鳞柄白毒鹅膏菌和毒芹的毒素粗提物的复合物在48 h内可达到100%的杀虫率,该复合物对杨干象在12、24、48、72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是74.669、56.123、45.343、39.115mg/m L。[结论]鳞柄白毒鹅膏菌和毒芹的毒素粗提物的复合物作为一种复合微生物杀虫剂,对杨干象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开发环境友好型生物杀虫剂,找到一种生物防治花斑皮蠹的方法,利用白毒鹅膏菌和烟草的毒素粗品对花斑皮蠹幼虫进行诱杀试验。结果表明:白毒鹅膏菌复合烟草的毒素粗品对花斑皮蠹幼虫有一定的诱杀作用,并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施药后5 d,烟草提取物对花斑皮蠹幼虫的平均引诱率达40%以上,效果明显;在3种大型真菌毒素粗品中,白毒鹅膏菌毒素粗品对花斑皮蠹幼虫的毒杀效果最明显;白毒鹅膏菌复合烟草毒素粗品的诱杀效果随着白毒鹅膏菌毒素浓度的增大而越来越明显,且二者具有协同作用。当浓度达到12%时,花斑皮蠹幼虫的诱杀率为79.25%,效果显著。说明作为一种生物源复合杀虫剂的白毒鹅膏菌复合烟草的毒素粗品防治花斑皮蠹幼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从5种大型真菌中筛选出对二斑叶螨有毒性的豹斑毒鹅膏菌,并将其液体培养产物离心、破碎、萃取、烘干,制成大型真菌毒素粗品粉末,用水配制成不同浓度的药液,对二斑叶螨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豹斑毒鹅膏菌毒素粗品浓度增大,对二斑叶螨的防治效果越来越明显.当豹斑毒鹅膏菌毒素粗品浓度达到100 mg/mL时,二斑叶螨的死亡率为8...  相似文献   

6.
为了找出一种较为适宜的野生豹斑毒鹅膏菌的液体培养方式,对野生豹斑毒鹅膏菌进行了液体培养工艺及其产物毒性的初步研究,并以菌丝体生物量和小鼠毒性反应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豹斑毒鹅膏菌的液体培养条件和培养基配方进行筛选及优化.结果表明:豹斑毒鹅膏菌的最佳液体培养基为20.0%马铃薯、2.0%葡萄糖、0.3%维生...  相似文献   

7.
从5种大型真菌中筛选出对二斑叶螨有毒性的褐鳞环柄菇,并将其液体培养产物离心、破碎、萃取、烘干,制成大型真菌毒索粗品粉末,兑水配制成不同浓度的药液对二斑叶螨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褐鳞环柄菇毒素粗品浓度的增大,防治效果越来越明显.当褐鳞环柄菇毒素粗品浓度达到100 mg/mL时,二斑叶螨的死亡率为93.3%,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四种毒蘑菇菌株及其毒素对杨树烂皮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研究了鳞柄白鹅膏、毒蝇鹅膏菌、细鳞环柄菇及绒白乳菇4种毒蘑菇菌株及毒素对杨树烂皮病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鳞柄白鹅膏和细鳞环柄菇对杨树烂皮病菌有一定的拮抗作用.鳞柄白鹅膏拮抗效果最好,在室内对峙培养试验中,杨树烂皮病菌菌株对鳞柄白鹅膏菌株的生长不但没有抑制作用,反而促进其生长,促生长效果在74 h达最高,而此时杨树烂皮病菌菌株被鳞柄白鹅膏菌株的抑制也达最高;绒白乳菇菌株对杨树烂皮病菌菌株的生长不但没有拮抗作用,反而促进其生长.4个毒蘑菇菌株的毒素粗提液对病原菌株菌丝生长抑制率均达100%,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93.36%~97.29%.   相似文献   

9.
正(续第8期第39页)6.在我国导致死亡的主要毒蘑菇有哪些?近年来,在我国导致死亡的毒蘑菇种类主要是一些含鹅膏毒素的剧毒种类和亚稀褶红菇。含鹅膏毒素的剧毒种类包括鹅膏菌属中的致命鹅膏、灰花纹鹅膏、淡红鹅膏、假淡红鹅膏,盔孢伞属中的条盖盔孢伞,环柄菇属中的肉褐鳞环柄菇,这些种类会引起严重的急性肝损害;亚稀褶红菇会引起横纹肌溶解。  相似文献   

10.
洪娜  杨绍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536-17537
[目的]研究条纹毒鹅膏菌液体培养产物对桃红颈天牛幼虫的毒杀活性。[方法]采用PDA培养基(不含琼脂)摇床培养条纹毒鹅膏菌,获得其液体培养产物;将液体培养产物经超声波破碎离心后,配置成不同浓度(5%、10%、15%、20%)上清液;通过定量载毒饲喂法测定条纹毒鹅膏菌液体培养产物及不同浓度的上清液对桃红颈天牛幼虫的毒杀活性。[结果]条纹毒鹅膏菌液体培养产物对桃红颈天牛幼虫的致死率达60%以上;当经超声波破碎处理后的上清液浓度达到15%以上时,毒杀活性明显增强,虫体死亡率达68.33%以上。[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新型条纹毒鹅膏菌源杀虫剂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和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快速测定野生毒蕈中6种鹅膏毒肽和鬼笔毒肽类毒素的分析方法.[方法]将采集的四川野生毒蕈子实体低温烘干,用甲醇超声提取,40℃旋转蒸发近干,加水复溶,Oasis 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经Waters HSS T3色谱柱分离,ESI正离子模式下多反应监测(MRM)方式分析.[结果]6种毒肽在50~1000μg/kg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方法检出限为30μg/kg.α-鹅膏毒肽、β-鹅膏毒肽、γ-鹅膏毒肽、二羟鬼笔毒肽、羧基二羟鬼笔毒肽、羧基三羟鬼笔毒肽在低、中、高3个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在93.1%~117.5%,变异系数(CV)在1.49%~7.77%.[结论]该方法能准确、灵敏地测定野生毒蕈中6种毒肽,适用于野生菌中毒肽毒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试验研究了白刺头鹅膏、土黄鹅膏、隐花青鹅膏,红黄鹅膏和格纹鹅膏甲醇提取物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土黄鹅膏毒素粗提液对桑褐斑病菌(Septogloeum mori)、茶叶轮斑病菌(Pestalotia theae)、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菌丝生长抑制EC50分别为3.246 6×103,23.747 1×103,16.207 6×103mg/L,白刺头鹅膏毒素粗提液的EC50分别为18.303 0×103,14.595 7×103,24.495 7×103mg/L。可见,土黄鹅膏和白刺头鹅膏毒素粗提液对3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红黄鹅膏、隐花青鹅膏、格纹鹅膏毒素粗提液对3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均在24.86%以下,抑制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以5种长白山有毒真菌为原料,对其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初步研究,并对提取液的抑菌作用及其对榆绿毛萤叶甲、蚜虫的杀虫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对酵母、青霉、米根霉、黑曲霉的抑菌效果不明显;提取液对榆绿毛萤叶甲、蚜虫的致死效果从强到弱依次为红柄牛肝菌红菇毛头乳菇鹅膏菌皂味口蘑。  相似文献   

14.
外生菌根真菌鳞柄白鹅膏的纯培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鳞柄白鹅膏(毒伞)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鹅膏科、鹅膏属,是一种有毒蘑菇,能与山毛榉形成外生菌根,作者开展了鳞柄白鹅膏的纯培养研究,考察并首次报道了不同培养基种类,C、N源、pH值及温度条件对人工培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灰花纹鹅膏菌及其生态习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灰花纹鹅膏菌Amanita fuliginca Hongo的分类地位的生物习性国内一直没有详细报道,用形态解剖、HPLC和种群生态学研究方法对其研究表明:日本学者Hongo对该菌的分类是正确的,它的毒素含量与欧洲的主要种毒鹅膏菌Amanita phalloides(Fr.:Fr.)Link毒素含量相当,甚至更高,湘东湘南丘陵针栎混交林非常适宜该菌生长发育与演化。  相似文献   

16.
<正> 蕈是医学上的称谓,蕈在人们的俗称中是蘑菇。蘑菇分布甚广,种类很多,不论鲜蘑菇还是干蘑菇,都很受人们喜爱。它营养丰富,肉质细嫩,美味可口,除具有食用价值外,有些还有药用价值,对防止衰老、抵抗疾病有积极作用。目前,我国有可以食用的蘑菇360多种,毒蘑菇100余种,而经常引起中毒的有毒野生蘑菇有20多种,如毒红菇、浦蝇蕈、马鞍蕈、虎斑菇、毒粉褶蕈、斑褶菇、毒蕈、瓢蕈、鹿花蕈、绿帽蕈、白毒伞菇等。不同的有毒野生蘑菇所含的毒素各不相同,有的含一种毒素,有的含多种毒素。主要有毒肽、毒伞肽、红蕈溶  相似文献   

17.
以长白山有毒真菌毒蝇鹅膏菌为原料,研究其活性成分的超声波提取工艺和抑菌性,确定了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丙酮质量浓度85%,料液比1 g∶25 m L,浸提温度20℃,浸提时间40 min。其中,丙酮质量浓度是影响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毒蝇鹅膏菌提取液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抑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是0.062 5%;对酵母、青霉、米根霉、黑曲霉抑菌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白城地区大型真菌资源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吉林省白城地区采集到大型真菌16科40属66种,其中白蘑科17种,侧耳科2种,齿菌科1种,多孔菌科11种,鹅膏菌科1种,粉褶菌科1种,粪伞科3种,革菌科1种,鬼笔科2种,黑伞科15种,环柄菇科1种,鸟巢菌科1种,锈伞科5种,桩菇科1种,灰包科3种,笼头菌科1种。其中,食用菌21种,药用菌3种,毒菌8种,可引起木材腐朽的15种。球头笼头菌为吉林省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9.
玉米小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maydis)所产生的致病毒素(Hmtoxin)能抑制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的生长和降低产孢量。在PDA培养基上、当小斑菌存在时,也象Hm—毒素一样,使大斑菌的生长受到抑制,而且凡是有利于小斑菌产生毒素的培养条件都能使小斑菌对大斑菌的抑制作用更加强烈。在幼苗上,Hm—毒素象小斑菌一样使大斑病的病斑少而小。据此,本文进一步明确了在小斑病常发区大斑病一般不易流行,从而大大减轻了在小斑病常发区防治大斑病的压力。  相似文献   

20.
洪娜  杨绍斌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2):2446-2449
为研究褐鳞环柄菇用于防治桃红颈天牛,用褐鳞环柄菇发酵菌液对桃红颈天牛初龄幼虫进行毒杀试验,处理3d后桃红颈天牛初龄幼虫的死亡率为71.67%;发酵菌液经超声波破碎离心提取上清液,分别配置成体积分数5%、10%、15%、20%的稀释液,对桃红颈天牛初龄幼虫进行毒杀试验,当上清液体积分数达到15%以上时毒杀作用明显,桃红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