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西藏自治区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系统聚类法,选取土地利用结构与利用效率指标,将西藏自治区划分为中心城市发展区、人口-产业集聚区、能源-矿产资源重点开发区、农牧业发展区、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区,并综合评述了各分区土地利用特征及土地利用管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辽宁省兴城市为例,根据兴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和区域差异,选取了适合兴城市土地利用分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将兴城市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适度开发和控制开发4个功能分区。运用GIS软件制作了兴城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专题图,针对各个区域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措施,为实现兴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关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徐宁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82-483
通过对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探讨,明确了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必要性、原则、依据、类型和目的.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巫山县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明泓  廖和平  彭征  王璇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342-5343,5375
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法,对重庆市巫山县土地利用进行功能分区,分析各区特点,确定土地利用合理方向,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保持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5.
河北永清县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河北省永清县为例,采用系统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划分出永清县土地利用主体功能区;同时探讨了各功能区的土地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6.
房山区是北京市重要的资源型辖区,又肩负北京西南"生态屏障""世界地质公园"等诸多重要角色。基于北京市房山区的生态环境特征,运用景观生态分类理论,结合房山区"世界地质公园"的定位,采用生态功能评价的方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系列软件(Arc GIS)、遥感图像处理平台(ENVI)、碎片统计软件(Fragstats)等技术手段,以房山区多个小流域为评价单元,对房山区遥感影像、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库进行叠加分析,完成房山区土地利用生态功能分区。结果表明,房山区处于生态转型进程中,土地生物生产功能分区面积1 087.66 km~2,环境服务功能分区面积451.10 km~2,文化支持功能分区面积480.24 km~2。房山区生态功能区域的划分可用于指导房山区矿产资源的有序开发利用和合理的产业布局,为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为维护房山区"世界地质公园"称号及北京西南区"生态屏障"提供重要指导,对于房山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根据无锡市区土地利用现状、生态条件、区域经济现状,采用GIS、SPSS软件的分析功能,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将无锡市区划分为优先开发区、控制开发区、适度开发区和保护区4类功能区域,并绘制出无锡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图,根据各个区域的特点,提出相应的管制和原则。  相似文献   

8.
以盐城海岸带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动态度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该地区在近15 a内的土地利用与景观动态变化的规律,探究其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整个研究期间,各景观面积占比大小分别为耕地>湿地>滩涂>林地>海洋>居民区。研究区自然景观比重逐年下降,人工景观比重持续上升,主要表现为原生滩涂逐渐减少,耕地、湿地、居民区面积增加,其中滩涂面积变化最大,减少了292.4 km2。湿地、林地、耕地、居民区等人工景观无序扩张,导致其类型水平景观破碎化加剧、边界被割裂的程度加剧,景观复杂程度加大,进而导致整个盐城海岸带的景观水平格局指数反映出景观破碎化加剧,景观整体形状趋于复杂,景观多样性下降,分布变得不均衡。相关性分析表明滩涂、耕地、居民区的面积变化主要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的驱动,湿地、海洋、林地的面积变化受到自然因素的驱动。  相似文献   

9.
赵璐  郑新奇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550-1552
围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结合济南市土地利用现状,根据济南市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利用主导因素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全市土地划分为北部平原生态农业区、中部平原城镇建设区和南部山区生态建设区3个综合区域,并提出各分区内土地利用的管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采集北碚区2014年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土地利用现状图和DEM数据,运用GIS技术,从坡度和高程角度,引入分布指数、洛伦兹曲线以及基尼系数,研究北碚区土地利用的地形分异规律。结果发现,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特征与高程、坡度联系紧密。林地和未利用地的优势位主要分布在较高地形等级区间,建设用地、耕地、园地等受人为干扰较大的地类优势则随地形等级的减少逐渐显现。坡度对各地类空间分布影响显著,高程在300~400 m、坡度在6~15°之间的区域是城市扩展和耕地保护的主要空间。耕地和园地在地形上的分布相差不大,建设用地、林地以及其他农用地则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从优势度来看,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呈现明显的层级性,地形优势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水域层、城镇层、耕地层、园地层、林地层。基于该地形分异规律,将研究区划分为核心水体区、城镇发展区、现代农业发展区、生态农业发展区和生态屏障区等5个功能区,并提出各区土地利用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ARCGIS方法的双鸭山市土地利用生态功能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鸭山市是以生产煤炭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生态景观特色明显,矿产、植被、耕地资源丰富,该区域生态环境复合多样,因此研究生态功能分区可以将双鸭山市划分成多个生态功能区,针对各个区域进行生态保护,对双鸭山市生态环境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生态分区的主要方法是指标的选取和界限划定的方法,本文运用Erdas、ARCGIS软件对双鸭山...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土地利用分区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根据全省各县(市、区)土地利用的主导方式、土地资源分布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应用主成份分析法选择了11个土地利用分区因子;根据这些因子在各县(市、区)指标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应用模糊聚类模型按二级分类形式将江西省的土地利用划分为6个一级区和15个二级区。  相似文献   

13.
广西大化县土地生态质量分区及其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大化县为研究对象,以154个行政村为评价单元,从土地生态结构、土地生态功能、土地生态问题3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利用线性加权和法计算综合评价值,然后根据综合评价值的大小将大化县划分为土地生态质量好的区域、土地生态质量较好的区域、土地生态质量一般的区域、土地生态质量差的区域.分析了各土地生态质量区域的特点,提出了土地利用方向和对策,旨在为大化县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土地集约利用受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作用,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发展趋势,由此可判断各地区所处土地集约利用阶段及水平,结合资源发展潜力等因素,作为土地集约利用分区和差别化政策的依据.该研究对安徽省16个市的经济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安徽省土地集约利用发展曲线拐点发生在人均GDP 71 050元时;结合2009 ~2013年安徽省各市存量建设用地总量数据,将安徽省划分为4类土地集约利用管控区域——土地集约利用提升区、土地集约利用优化区、土地集约利用挖潜区、土地集约利用滞后区,并从土地供应数量投放、土地供应强度门槛、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城乡建设用地互动等方面提出各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差别化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焦意 《甘肃农业》2014,(9):36-39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是实现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重要手段,也是土地利用规划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的目的首先在于对土地的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找到区域差异的客观方面的规律,其次是要在土地开发时更加明确方向、潜力、途径和措施,最后为土地开发利用的决策提供指导,更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化利用提供必要的服务。本文在列举常规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处理、公式计算,研究如何以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进行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相似文献   

16.
基于空间协调发展的河北省土地整治分区及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评价河北省不同县域空间协调发展程度,明确土地整治侧重点,采用熵权法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对河北省各个区县进行人工-生态空间协调发展程度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划分土地整治类型。结果表明:1)以人工空间和生态空间2个子系统构建的生活空间、生计空间、生产空间、自然空间4组指标综合评价各县域的空间协调发展水平,为空间用途管制提供新思路;2)河北省有20个县为过渡发展类生态滞后型,2个县为过渡发展类经济生态同步型,15个县为过渡发展类经济滞后型,87个县为失调衰退类生态滞后型,3个县为失调衰退类经济生态同步型,41个县为失调衰退类经济滞后型;3)河北省土地整治类型包括生态空间优先整治型、人工空间优先整治型、生态空间重点整治型和人工空间重点整治型。  相似文献   

17.
18.
李淑杰  窦森  王利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46-848,882
首先,根据自然环境条件把吉林省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土地利用区,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法根据社会、经济指标把3个区细分为6类土地利用区。其次,针对各分区土地利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调控措施。最后,探讨了协调区域间土地利用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鄱阳湖地区土地利用分区及土地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鄱阳湖地区土地资源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分布规律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人口密度、农用地比例、林业用地比例、建设用地比例、水域比例、办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山地比例、丘陵比例、低丘岗地比例和平原比例11个因子作为分区的指标,然后以县(市、区)为分区单元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了分区,最后根据鄱阳湖水面小气候影响进行了区域调整,形成四个土地利用区域;北部农林旅游用地区,中部农业城市用地  相似文献   

20.
土地空间利用与土地空间使用权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土地空间使用权的概念和意义,并通过借鉴国外立体地价评估方法,对我国土地空间使用权评估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