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四川省凉山州蚕种场创建于1965年,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攀西接壤的108国道上,是专业从事家蚕良种繁育的大型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四川省四个家蚕选原种场之一,四川省家蚕生物学实验中心。全场现有员工85人,其中高级农艺师8人,农艺师11人,科技人员占员工总数的45%。全场地域44公顷。其中自有选原种专用桑园20公顷,原蚕制种基地乡(镇)2个,年冷藏一代杂交种100万张的现代化蚕种冷库一座。全场资产总值2000万元,固定资产1600万元。蚕种生产的软、硬件设施优良,配套齐全,现代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2.
<正>四川省凉山州蚕种场创建于1965年,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攀西接壤的108国道上,是专业从事家蚕良种繁育的大型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四川省四个家蚕选原种场之一,四川省家蚕生物学实验中心。全场现有员工85人,其中高级农艺师8人,农艺师11人,科技人员占员工总数的45%。全场地域44公顷。其中自有选原种专用桑园20公顷,原蚕制种基地乡(镇)2个,年冷藏一代杂交种100万张的现代化蚕种冷库一座。全场资产总值  相似文献   

3.
<正>四川省凉山州蚕种场创建于1965年,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攀西接壤的108国道上,是专业从事家蚕良种繁育的大型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四川省四个家蚕选原种场之一,四川省家蚕生物学实验中心。全场现有员工85人,其中高级农艺师8人,农艺师11人,科技人员占员工总数的45%。全场地域44公顷。其中自有选原种专用桑园20公顷,原蚕制种基地乡(镇)2个,年冷藏一代杂交种100万张的现代化蚕种冷库一座。全  相似文献   

4.
<正>四川省凉山州蚕种场创建于1965年,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攀西接壤的108国道上,是专业从事家蚕良种繁育的大型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四川省四个家蚕选原种场之一,四川省家蚕生物学实验中心。全场现有员工85人,其中高级农艺师8人,农艺师11人,科技人员占员工总数的45%。全场地域44公顷。其中自有选原种专用桑园20公顷,原蚕制种基地乡(镇)2个,年冷藏一代杂交种100万张的现代化蚕种冷库一座。全  相似文献   

5.
正四川省凉山州蚕种场创建于1965年,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攀西接壤的108国道上,是专业从事家蚕良种繁育的大型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四川省四个家蚕选原种场之一,四川省家蚕生物学实验中心。全场现有员工85人,其中高级农艺师8人,农艺师11人,科技人员占员工总数的45%。全场地域44公顷。其中自有选原种专用桑园20公顷,原蚕制种基地乡(镇)2个,年冷藏一代杂交种100万张的现代化蚕种冷库一座。全  相似文献   

6.
《中国蚕业》2015,(1):3
四川省凉山州蚕种场创建于1965年,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与攀西接壤的108国道上,是专业从事家蚕良种繁育的大型社会公益事业单位,也是四川省4个家蚕选、原种场之一,四川省家蚕生物学实验中心。全场现有员工85人,其中高级农艺师8人,农艺师11人,科技人员占员工总数的45%。全场地域44公顷,其中自有选、原种专用桑园20公顷,原蚕制种基地乡(镇)2个,年冷藏一代杂交种100万张的现代化蚕  相似文献   

7.
<正>四川省凉山州蚕种场创建于1965年,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攀西接壤的108国道上,是专业从事家蚕良种繁育的大型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四川省四个家蚕选原种场之一,四川省家蚕生物学实验中心。全场现有员工85人,其中高级农艺师8人,农艺师11人,科技人员占员工总数的45%。全场地域44公顷。其中自有选  相似文献   

8.
<正>四川省凉山州蚕种场创建于1965年,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攀西接壤的108国道上,是专业从事家蚕良种繁育的大型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四川省四个家蚕选原种场之一,四川省家蚕生物学实验中心。全场现有员工85人,其中高级农艺师8人,农艺师11人,科技人员占员工总数的45%,全场地域44公顷。其中自有选原种专用桑园20公顷,原蚕制种  相似文献   

9.
正企业精神:优质高效诚信和谐四川省凉山州蚕种场创建于1965年,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与攀西接壤的108国道上,是专业从事家蚕良种繁育的大型社会公益事业单位,也是四川省4个家蚕选、原种场之一,四川省家蚕生物学实验中心。全场现有员工85人,其中高级农艺师8人,农艺师11人,科技人员占员工总数的45%。全场地域44公  相似文献   

10.
《蚕桑茶叶通讯》2007,(3):31-31
徐州市蚕种场是江苏省重点家蚕良种繁育单位,集科研、生产于一体。始建于1956年,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现有职工170余人,其中高级农艺师2人,农艺师12人,其它技术人员20余人。古地近千亩,技术力量雄厚,具备一流的生产、检测设备,年生产一代杂交种25万余张。1990年以来多次被江苏省丝绸公司、省蚕种管理所评为“蚕种生产先进单位”、“综合先进单位”,连续8年被徐州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11.
<正>石泉县蚕种场创建于1985年,位于石泉县杨柳经济开发新区,是专业从事家蚕良种繁育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全场现有固定资产1500万元,生产楼及附属设施18000m~2,拥有先进的自动化催青、蚕种检验室及品种选育等设施,年制种能力达20万张。全场从事蚕种生产技术人员81人,高中级职称人员21名,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学院的蚕桑实验基地,正在实施彩色茧及雄蚕品种选育的实验项目,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为促进石泉县蚕桑产业发展,再现汉唐时期的丝绸之源——石泉,  相似文献   

12.
凉山州蚕种场地处四川西南攀西结合部的干热河谷地区。创建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原为四川省蓖麻蚕种繁育基地,1976年改为家蚕育种场,是四川省四个家蚕选原种场之一、四川省蚕丝工程试繁示范基地及家蚕生物学鉴定中心,同时还承担着全省一代种杂交种的杂交率饲养鉴定及全省新品种的室内饲养鉴定工作。2005年注册蚕种商标"桑花",年生产"桑花"牌母种10000蛾,原原种15000蛾,原种12000张,一代杂交种40万张以上。  相似文献   

13.
<正>山东广通蚕种集团是整合山东省所有的蚕种产业资源形成的大型蚕种生产经营集团。集团生产技术力量雄厚、生产环境优良、质量管理严格,现有蚕种生产员工800人,其中,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320人,拥有专用桑园267公顷,生产用房20万平方米和冷藏能力300万张蚕种以上的大型蚕种冷库,年生产一代杂交种180万张,原种10万张,保育全国性蚕品种资源120对,所属各分公司生产设施完善,检验设备齐全,并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的山东省鲁丝桑蚕种质量检验所,对广通蚕种实施检验检疫。  相似文献   

14.
家蚕原种母蛾微粒子集团检验方法鉴定会于1992年6月6日在广东省丝绸公司召开。鉴定会由省公司蚕桑生产部付主任黄陈华主持。参加这次鉴定会有:广东省丝绸公司罗玉先付总经理、中国农科院蚕研所黄可威付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池钜庆、卢铿明付教授;广东省农科院蚕研所方定坚付研究员、省丝绸公司毛铿祖、白碧璋高级农艺师;广东省丝绸公司蚕种繁殖试验所张其俊、刘隽高级农艺师;伦教蚕种场杨永能高级农艺师。出席鉴定会的还有8个有关单位人员共计三十二人。鉴定会上课题主持人华农大黄自然教授作了“家蚕原种母蛾微粒子检验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1991年12月29至30日由广东省丝绸公司蚕桑生产部和广东省蚕学会蚕病学组在广州联合召开了广东省家蚕微粒子病防治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省丝绸公司蚕桑生产部、华南农大蚕桑系、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省蚕种繁殖试验所及肇庆、韶关、清远、茂名市丝绸公司、蚕种质检站和18个蚕种场的代表共48人。会议由省蚕学会理事、副秘书长、省丝绸公司蚕桑生产部白碧璋高级农艺师主持。会议的主要议程是,由全国家蚕防微指导小组成员、省丝绸公司蚕桑生产部农朝志农艺师  相似文献   

16.
<正>石泉县蚕种场创建于1985年,位于陕西南部、汉水之滨,距国家园林城市石泉县城2公里,是专业从事家蚕良种繁育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全场现有固定资产1500万元,生产楼及附属设施1.8万m~2,拥有先进的蚕种生产与管理繁育技术,优质的原蚕基地,一流的自动化催青、蚕种检验、浸酸、冷库及品种选育等设施设备,年制种能力达20万张。  相似文献   

17.
<正>石泉县蚕种场创建于1985年,位于陕西南部、汉水之滨,距国家园林城市石泉县城2公里,是专业从事家蚕良种繁育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全场现有固定资产1500万元,生产楼及附属设施1.8万m~2,拥有先进的蚕种生产与管理繁育技术,优质的原蚕基地,一流的自动化催青、蚕种检验、浸酸、冷库及品种选育等设施设备,年制种能力达20万张。  相似文献   

18.
<正> 该书由全国主要从事家蚕遗传、育种、良种繁育的专家学者20余人历时三年编著而成。全书分家蚕遗传、育种、良种繁育三部分共29章80余万字,系统介绍了蚕种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科技成就和实用生产技术。是从事蚕种生产、科研、教学的科技人员必备的工具书。该书已由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每册书价60.0元(含邮资),由我会代理发行,需购者请速与陈佑伟同志联系,可从以下两种途径汇款,邮汇:四川省蚕业制种公司陈佑伟  相似文献   

19.
<正> 陕西省蚕桑研究所蚕种场,于1965年建场,1970年投产,到1990年共生产蚕种639931张,年生产蚕种能力在4万张以上。现有职工72人。技术干部20名,其中农艺师5名,助理农艺师7名,技术员8名。耕地748亩,其中投产桑园375亩,新植桑园120亩。蚕室面积7900m~2。基础设施初具规模。近几年来在党中央改革方针指引下,蚕种场不断健全和完善生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生产积极性,蚕种产量大幅度增加,经济效益逐年提高,1990年  相似文献   

20.
我场位于浙江西部天目山麓,建场于1930年,建场后一直单一经营蚕种业,1973年兴办桑苗圃兼营杀菌生产,年产嫁接桑苗150万株。1984年贯彻“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兴办工付业,开设城南综合商店、天目旅社、工艺美术厂、电子工艺厂、饲料厂,目前已办成一个以蚕种为主农工商综合经营的经济实体,全场现有桑园561.1亩,其中成林桑园483.5亩,苗圃面积478.6亩,有固定职工90人(其中行政干部8人,技术干部11人,工人71人),合同制工人72人;全场建筑面积23172.3m~2,其中蚕种用房14855.8m~2,全场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