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熟杂交棉新陆早44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陆早44号(原代号新垦杂1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所以本所自育抗病品系MP1为母本、自育抗病品系FP1为父本.人工去雄杂交而成的新组合。2005—2006年参加本所杂交棉比较试验.2007—2008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新疆杂交棉品种生产试验.2008年9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专业组专家现场考察鉴定.2009年2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新审棉2009年60号)。  相似文献   

2.
新疆曾在2002年审定通过了一个早熟杂交棉品种,在这之后,每年安排的自治区棉花区域试验中都有杂交棉品种,但是自治区所安排的棉花常规品种全部是按照“矮、密、早”的栽培方式进行的,北疆种植密度19.2万~22.5万株/hm^2,南疆种植密度18.5万~19.5万株/hm^2,所以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无法将杂交品种的个体优势发挥出来,在年终进行区试汇总时,杂交棉的产量均不能达到比对照品种增产10%的幅度,有的品种产量甚至比对照减产,往往是区试一二年后被淘汰。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荆州农科院选育的杂交棉新品种鄂杂棉4号(即荆1029)200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高产、稳定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 F1平均皮棉 1667~2245kg/hm2,比鄂抗棉 3号、9号和湘杂棉2号等增产21,87%~52.78%,杂种优势表现极显著。F21998~1999年湖北省杂交棉区试平均皮棉1201kg/hm2,比鄂棉18(CK1)增产3.7%,比湘杂棉2号(CK2)增产8.11%。在特大洪涝和虫灾的1998年皮棉1089kg/hm2,比两对照分别增产6.99%和14.8…  相似文献   

4.
鄂杂棉24号(原名JZHR9999)是湖北省荆州农科院以丰产、优质、多抗品种鄂抗棉9号为母本,以从转基因抗虫棉品种GK-19中筛选出的优良株系N419-1-91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2002—2003年通过湖北省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2003—2005年通过长江流域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5年获得农作物转基因安全证书;2006年分别通过湖北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新陆早43号(原代号石杂3).是新疆石河子棉花所以自育早熟棉新品系4—14为母本、外引优质中长绒材料H2为父本.利用病圃经过多年鉴定筛选而成。2007—2008年参加新疆早熟杂交棉组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8年同时参加新疆早熟杂交棉组生产试验,2009年3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中国棉花品种和种子市场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2003-2010年全国审定棉花品种数量及棉花品种和种子监测数据,结果表明:在品种数量上,全国审定的品种和生产上种植的品种基本上都是逐年增加;在品种比例上,常规品种逐年降低,杂交棉品种逐年提高,优质专用棉品种也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在种植面积比例上,常规品种逐年上升,杂交棉品种近两年迅速下降,优质专用棉品种也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在种子技术水平上,生产用种使用毛种子的比例逐年下降,包衣种子比例逐年上升;在供种方式上,农民自留种已降到10%以下,统一供种的比例也明显降低,市场化程度约60%.转基因抗虫棉品种数量、占品种总数的比例、占种植面积的比例均逐年增加,美国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7.
湘杂棉3号是湖南亚华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杂交棉品种,2002年通过了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由湖南亚华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引种到武汉地区。在两年引种试验中表现生长势强、结铃性强、丰产性较好、综合性状较忧。2005年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引种审查:  相似文献   

8.
中棉所63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培育的丰产优质抗病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7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棉2007017,适宜河南南阳,湖北全省,湖南北部,四川盆地,江苏、安徽淮河以南(盐城除外),浙江沿海长江流域棉区作春棉种植。  相似文献   

9.
苏棉23号是人工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杂交棉新品种。2001~2003年参加江苏省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3年平均较对照增产6.91%。2003年参加江苏省杂交棉品种生产试验,皮棉产量1260.75kg/hm^2,增产明显。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何钦安 《种子世界》2000,(10):38-39
近年来.随着杂交棉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由于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和用种量的减少及种子价格的上升,对杂交种子的生产、加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县自1995年引进泡沫酸脱绒成套棉种加工设备,通过五年对“湘杂棉一号”、“湘杂棉二号”等杂交棉品种的加工,我们认为,要提高杂交棉种子的加工质量.除在生产(制种、良繁)过程中.加强种子的纯度检验上,在加工时应抓好如下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