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李琦  肖启栋  纪伟 《农业与技术》2012,32(10):173-174
水库作为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其生态保护与修复,有利于水库的正常运行,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生态修复的相关概念和实施库区生态修复的原则、方法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6座水源水库富营养化状况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辽宁省主要水源水库的富营养化状况,利用相关加权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等方法,研究了辽宁省大伙房水库、汤河水库、碧流河水库、柴河水库、观音阁水库和桓仁水库6座水源水库在2008—2009年期间水体的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除碧流河水库外,其他5座水库均达到富营养化状态;按聚类分析,6座水库共分为3类,碧流河水库单独为一类,水质最好,柴河水库单独为一类,富营养化水平较高,水质较差,其余水库为一类,水质状况相对较好;主成分分析显示,对水体富营养化影响较大的水化学因子是氨态氮、硝酸氮、总磷。根据对辽宁省水源水库水质状况的调研结果,作者提出了对辽宁省水源水库水环境有效保护和治理的建议:(1)成立水源地保护组织,对水源水库进行综合治理;(2)禁止网箱养鱼,大力发展保水渔业;(3)规范水利工程,投入人力和物力对水源水库加强生物和化学监测,对潜在的生态风险及时预警或预报;(4)对已发生严重富营养化的水库应考虑采取生态学手段进行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3.
依据《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2007),对石首市境内5条河流、9条渠道、27个湖泊和11座水库共布设59个监测断面(点)的地表水及域区和高陵镇的地下水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和评价,分析了该市地表水和地下污染现状、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程度及其成因。地表水主要超标项目是总磷、总氮、氨氮、高锰酸盐指数、5日生化需氧量等,地下水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较高;除天鹅湖和株树港水库为中营养外,其他湖泊水库均达到富营养化程度;主要是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生产、养殖业以及受污染的地表水入渗补给等因素造成了水环境污染。并提出了水生态修复对策,旨在为石首市境内的水环境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新立城水源水质污染现状,分析了新立城水源水库污染原因,提出了微生物修复、生态恢复、水库内源污染物控制等治理水质污染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刘华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3,(12):1852-1855
对鹤地水库2000~2010年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鹤地水库营养盐含量较高,总体上呈现中-轻富营养化状态,并且富营养化程度有逐渐加重的趋势。针对水库污染的现状和实际调查情况,分析富营养化加重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生物修复的防治对策,为改善和维护水库的水生态环境,实施水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参考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生态文明建设地位日渐突出。2017年在省海洋与渔业厅的大力支持下,所前泊水库被列为全省第二批“测水配方、放鱼养水”试验基地,旨在通过以滤食性鱼类为主的生物调控措施,采取以鱼控藻,防治水体富营养化,进而实现从放水养鱼到放鱼养水、放鱼净水的转变,达到修复水生态、保护水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生态治理工程对太湖入湖河道水环境改善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蕾婷  蔡颖  刘华  於梦秋  冷欣  安树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905-13909,13992
梅梁湾是太湖北部污染程度最为严重地区之一,对其杨湾段入湖河道及河口区域,通过生态清淤干化、构建前置库、围隔工程与植被恢复等生态修复综合手段进行生态治理。治理期间,分别于2010年5、7和9月对该示范区域进行水质和生物调查监测。结果显示,工程后期水体透明度平均值达到了48 cm,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12.7%~88.2%和30.3%~95.8%;浮游植物优势种的变化表明,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降低;Shannon指数和Pielou指数的变化也指示了水体健康水平逐渐提升。生态治理使杨湾水质得到改善,水生态系统得到修复。  相似文献   

8.
孙华  侯新  张军红  陈兴林  胡勇 《现代农业科技》2014,(15):244-245,254
具有饮用水功能的中小型水库在提高广大农村居民饮用水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具有十分重-的意义。以重庆市余家沟水库为例,针对水库周边存在生活污水、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的现状,根据生态学的相关理论,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自然湿地、生态植被带和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治理措施。对保护余家沟水库水质和水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的意义,对重庆市类似水利工程的水资源涵养及水生态修复治理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河道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即单一的物理、化学修复技术只能起到短期的治理效果,长期有效的治理理念是使河道水生态系统恢复自净功能,回到被破坏前的近似状态,综述了国内外在水质净化与水生态修复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生态修复的复合技术,如植物强化修复技术、微生物强化修复技术、水生态多样性修复技术等。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农村水体普遍污染严重,作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技术体系中的最后一环,农村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自己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和梳理了国内外适合我国农村的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并分别按技术原理进行了阐述。研究表明,其中的生态浮床技术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管理方便等优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水体原位生态修复技术,尤其是采用水稻等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植物作为浮床植物,不仅可以改善水质,其收益也能补偿部分投资成本;水生植物恢复技术是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恢复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必然选择,按照目标要求进行水生植物恢复,可以有效降低水体污染物浓度,促进水生态系统良性发展;以土壤生物工程为主的生态护坡技术适合我国农村河道的边坡修复,河岸植被群落能够得到良好恢复,坡岸土壤侵蚀和农业面源污染均能得到有效控制。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需与生态拦截技术和养分利用技术相协调,要以不同功能和目标需求为导向,注重采用组合技术工艺进行修复,以提高水环境生态修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结合湘潭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生态系统的实际情况,借鉴湘潭市水生态研究相关成果,对全市水生态系统现状进行分项评价,系统分析,明确湘潭市水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从生态需水保障、水环境保护、生境维护、水生生物保护、水生态监控五个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湘潭市水生态修复与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城市景观水生态修复方法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景观水在维持城市的生态环境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使人们赖以生存的水环境发生了恶化.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针对水环境治理产生了许多修复方法.城市中景观水生态修复应具有降解污染、提高水环境质量、生态、环保、经济等特点.国内外景观水生态修复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生态法.生物修复法是城市景观水建设与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以岳阳市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生态修复问题为切入点,从泥石流自然灾害、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城市水厂供水能力及生态修复工程管理4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各种情况下生态修复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以期为改善岳阳市的河湖水环境和水生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水生态修复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使水生植物在水生态修复当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将水生植物应用于生态修复当中也是当前改善水质及保护水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水生植物的生态修复作用机理着手,分析了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漂浮植物与固定化藻类在生态修复中的具体应用,并探讨了水生植物应用于生态修复中的相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与水环境有限承载力出现冲突,导致水体污染问题愈加突出.世界各国政府积极推行一系列水生态修复措施来解决水生态环境问题.原位生态修复技术因具有无须转移水体、运行维护成本低、能提高水体自净能力、不易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而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生态浮岛修复技术是原位水生态修复技术的一种,主要通过植物根系及其周围所聚集的微生物来吸收和转化水体中过剩的氮、磷等营养成分及污染物.在综述了水生态浮岛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其分类构成、植物选用、功能强化及对未来的发展前景等,以期为水体生态浮岛修复技术的发展、完善与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人阐述了汤河水库浮游动物的结构、功能、季节变化及时空格局与水库渔业的关系,说明了浮游动物在淡水生态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既是鲢、鳙类和一切幼鱼的主要天然饵料,也能很好地控制水库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起到保水渔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侯新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7):995-999
[目的]探讨水体生态修复模式,为改善都市近郊水体水污染,保护水生态环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探明重庆市内子口水库基本条件及水污染种类与程度的基础上,针对库内(已受污染水体)与库外(污染源)分别采用不同修复措施.[结果]库内据污染情况于不同位置设置生态浮床980座;库外采用人工湿地与水源涵养林对污染水源进行处理,共设计2种规模6个垂直流人工湿地,并采用菖蒲、美人蕉等作为湿地植物,采用香樟、垂柳等植被于库周布置17280 m2的水源涵养林.[建议]通过水生态修复与保护措施,利用植物对污染物的截留与吸收,可改善水库水质,但修复周期相对较长.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日照水库水源地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该研究进行了多年的水质调查与监测,结合日照市环境监测站对日照水库例行监测点位的水质监测资料,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的水质现状、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探索其水质变化的趋势及动态规律。研究发现,日照水库水源地取水口区域水体富营养化水平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近年来富营养化水平达到轻度富营养化;COD浓度呈现逐年增高,其他有机化合物指标及非金属无机物指标等的变化趋势较为平稳,年际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长期滞后于人口和经济增长步伐,增长难以为继,污染问题日益突显,成为制约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瓶颈。以东莞凤山水城市黑臭河道为研究对象,针对水生态及环境污染现状提出污染水体修复策略,以水安全、水污染、水生态和水管理等4方面措施开展凤山河水河流污染治理及修复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利用微生物净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近海渔业水域环境污染和生物栖息生境破坏现象日益严重,海水富营养化程度趋势加剧, 严重影响了海洋生态平衡,据调查,氮,磷NP污染是造成海水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微生物作为水域生态系统中 的分解者,可对富营养化物质进行分解吸收,驱动着水体中氮,磷等元素的生物化学循环利用微生物净水技术和 其他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技术在研究和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将微生物净水技术广泛应用于富营养化海域,是一种有效 的防止海水富营养化措施,对国内外微生物净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近海富营养化渔业水域的微生物净化, 海洋生态修复和近海渔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