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养鸡过程中,雏鸡的死亡占有较大的比例,在引起雏鸡死亡的诸多因素中,人们总把传染病和孵化问题归结于首位,而忽略了环境因素对雏鸡健康的重大影响。据调查结果表明,由于环境恶劣、管理粗放造成雏鸡的病亡是值得重视的,约占雏鸡死亡总数的70%。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养鸡生产中,雏鸡成活率低是影响养鸡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根据多年基层实践经验和雏鸡特点,就雏鸡常见死亡原因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养鸡生产中,培育好雏鸡是关系养鸡成败的关键.雏鸡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快、敏感性强、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抗病力低等特点。但有些养鸡户在饲养鸡过程中,往往由于缺乏科学育雏知识或管理不善而造成雏鸡大量死亡,使得饲料成本增加,影响了经济效益和养鸡积极性。本文就育雏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以提高育雏成绩。  相似文献   

4.
在养鸡过程中,雏鸡的早期死亡占有较大的比例。据临床饲养和实践调查结果来看,死亡的原因主要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因此认真的对这两个因素加以探讨,从中加以预防,对提高雏鸡成活率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杰 《水禽世界》2006,(6):24-26
随着养鸡业的迅猛发展,我地区广大农村的养鸡专业户不断增加,但雏鸡死亡率较高,育雏效果差,影响了部分农民的养鸡积极性.为了提高农村养鸡户的经济效益,现对影响初生雏鸡死亡的因素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养鸡过程中,雏鸡的早期死亡占有较大的比例.据临床饲养和实践调查结果来看,死亡手工艺原因主要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因此认真的对这两个因素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养鸡过程中,雏鸡的早期死亡占有较大的比例。据临床调查结果来看,死亡的原因主要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前者约占雏鸡死亡总数的35%,后者约占雏鸡死亡总数的65%。 (一)先天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种蛋来自患有白痢、支原体、马立克氏病等可经蛋传播疾病的种鸡群。入孵前种蛋未消毒(这在农村孵化量小时很常见)或消毒不彻底,在孵化过程中胚胎由此染病,导致孵出的雏鸡患病致死。 2.孵化用具不清洁粘有病菌。在农村炕孵、热水袋孵和母鸡自孵过程中是很普遍的现象。孵化时病菌侵入鸡胚,使鸡胚发育不正常,出雏后脐部会发炎形成脐…  相似文献   

8.
雏鸡成活率的高低.是养鸡的关键一步。雏鸡一般是指0~3周龄的鸡只.在这个时期.由于鸡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代谢旺盛,而消化能力弱,抗病能力低,常会发生各种疾病,引起大批死亡。现就雏鸡的死亡原因及相应的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为了摸清雏鸡(出壳24小时至半斤重)的成活率及死亡原因,笔者于1989年9~10月,随同部分基层畜牧兽医人员,采取随机抽样,在全县14个乡(镇)中,调查了部分农户雏鸡死亡的情况,在调查的309户中,共孵出雏鸡623窝,出壳雏鸡7633羽,半斤以上成活数3956羽,占出壳雏鸡总数的51.8%。死亡雏鸡(半斤以下)3677羽,死亡率为48.2%,现将雏鸡死亡的原因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鸡球虫病是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寄生于鸡肠道中引起的一种原虫病,是全世界普遍发生,威胁封闭式工厂化养鸡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疾病.其发病率可达50%~70%,死亡率20%~30%.除引起雏鸡死亡外,病愈鸡长期不能康复,生长、发育、增重、产蛋都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1.
雏鸡饮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为0.02%~0.03%。但有人认为,浓度大一点效果好,结果引起雏鸡中毒而大批死亡,损失很大。如养鸡专业户燕某给雏鸡饮用高锰酸钾水,  相似文献   

12.
肉雏鸡具有生长发育快、抗病力差、温度敏感和环境适应性较低的生理特点,育雏期是肉鸡规模化养殖的起点,因此必须提高肉雏鸡育雏期成活率.本文对肉雏鸡育雏期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归纳为疾病因素和饲养管理因素两方面,并对其预防措施进行阐述,以期更好的减少肉雏鸡育雏期死亡率,促进肉鸡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育雏期的成活率与鸡群健康是养鸡的关键。通常1~3周内雏鸡正常周死亡率应低于0.5%,但如果种蛋(卵黄囊)带菌、鸡群环境消毒和卫生不严格、饲养管理不科学等因素可直接影响雏鸡成活率和健康状况。据统计,育雏期细菌性疾病造成的死亡率在3%~8%,农家散养时死亡率可达10%,而大量强致病菌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沙门菌等侵入雏鸡体内,可使育雏第1周的死亡率接近60%。  相似文献   

14.
育雏死亡原因及提高成活率的措施任成林(河北省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雏鸡成活率低是养鸡生产中的严重问题。必须了解育雏死亡的原因,制定提高成活率的措施,养鸡才能有良好的经济效益。1.种蛋品质差  标准蛋重以55—65g为宜,若种蛋大小悬殊,出壳雏鸡便大...  相似文献   

15.
“买来的小鸡死的多“这是当前农户养鸡的共同感受.为了摸清雏鸡的成活率和死亡原因,笔者于年初,对农户进行了抽样调查.在调查的6户中,买来雏鸡7 633只,0.25 kg以上成活3 955只,占出壳雏鸡总数的51.8%.户均死亡雏鸡294只.……  相似文献   

16.
提高蛋鸡育雏成活率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雏鸡日龄小,饲养难度大,易发生死亡。养好雏鸡,加强雏鸡阶段的饲养管理,提高成活率,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是养鸡生产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雏鸡发生曲霉菌病,常呈急性、群发性,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给养鸡户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严重。2005年7月份,嫩江县伊拉哈镇五四村某养鸡户饲养的蛋用雏鸡发生以呼吸困难、打喷嚏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并不断有患病雏鸡死亡。1发病情况嫩江县伊拉哈镇五四村某养鸡专业户饲养8000只海兰褐雏鸡。2005年7月初,在雏鸡30日龄时开始发病,最初每天发病5~6只,后来发病数逐渐增加,最高时每天发病50~80只,日死亡20~30只,全程发病约2560只,死亡875只,死亡率约10%。在发病期间,养鸡户曾使用抗生素治疗,但是不见效果。2临床症状病鸡表现为精神沉郁,两翅下垂…  相似文献   

18.
育雏期的鸡体温调节机能尚不完善,消化能力弱,抗病能力低,极易发生各种疾病,引起大批死亡。如何控制雏鸡死亡,最大限度的减少因雏鸡死亡带来的经济损失,是当前广大养鸡户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为减少育雏阶段雏鸡的死亡率,促进养鸡效益的提高和养鸡业的发展,笔者对不同规模鸡场的雏鸡死亡原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养鸡过程中,雏鸡的死亡占有较大的比例,雏鸡病亡诸多因素中,传染病或孵化问题首当其冲,环境因素对雏鸡健康的重大影响通常被忽略.雏鸡的饲养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和环境中的致病性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良好的环境,有利于雏鸡的健康成长.不良环境中,雏鸡健康受损,容易患病,甚至死亡,造成经济损失.根据近年来从事养殖和技术服务经验,现将育雏过程中的环境对雏鸡的影响做一简单总结,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养鸡生产中,育雏是关键的环节,雏鸡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养鸡的经济效益.对影响雏鸡成活率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有助于养鸡生产者和专业户提高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