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研究根据国家关于乡村振兴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建立5个准则层,结合贫困山区实际筛选出20个反映乡村发展水平的指标,以四川省贫困县马边县为案例,综合德尔菲法(Delphi)及主层次分析法(AHP)评价分析马边县乡村发展指数及障碍度。根据乡村发展指数将马边县20个乡镇分为3个梯队,比较分析各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和差异性。同时根据障碍度分析,得出影响马边乡村振兴的障碍因素依次为生态适宜性(45%)产业发展水平(34.3%)生活水平(10.7%)乡村治理(5.1%)乡风文明(4.9%)。建议:(1)树立生态发展理念,建设生态宜居乡村;(2)选好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3)持续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提升乡风文明水平;(4)激活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实现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中,产业兴旺是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发展好乡村产业是每一个基层工作者都必须深思的问题。对吴家村发展模式进行了调研及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6.7亿农民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如何抢抓新时代发展机遇,准确把握畜牧产业发展方向,有效谋划布局发展格局,构建发展蓝图,是每个畜牧管理工作者和生产经营者必须掌握和研究的课题。一、把握的几个原则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坚持以脱贫攻坚为总揽,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品牌强农行动.其中,特色产业麻阳冰糖橙以其独特的品质、规模化的发展、优质的品牌,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冰糖橙之都"等称号2020年...  相似文献   

5.
正农药是控制农业生物灾害、确保农业稳产与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的特殊农业投入品。其特殊性在于农药负作用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风险。农药的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管工作的好坏,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总要求所包含的最基本的  相似文献   

6.
郭阳朝 《种子科技》2023,(5):136-138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农业发展直接影响国计民生。发展绿色农业,能够有效促进农业发展,扎实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乡村振兴。绿色种植技术的开发、应用以及推广,极大地促进了农业改革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提供技术支持。文章分析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主要内容和优势,探讨了当前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与促进乡村振兴的对策措施,为构建文明乡风、生态宜居、发展现代化农业以及建设新农村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大九报告指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有机产业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贵州省锦屏县按照中央、省、州的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响应黔东南州提出打造"中国有机第一州"的号召,围绕"夜郎遗珠、有机锦屏"的战略定位,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化和生态资源"两大宝贝",加快"中国山地有机生活体验第一县"建设步伐,保持有  相似文献   

8.
十九大报告和中央一号文件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生态宜居和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核心内容,涉及到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治理、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等方面。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相比,农村环境问题仍较突出,主要体现在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污染、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农村乡风文明落后等。本文在综述近年来国家对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政策支持的基础上,重点对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进行研究分析,通过总结浙江省湖州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案例,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关注的几个关键问题,旨在为各地提供美丽乡村建设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兵团党委、兵团印发实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共设置15个任务专栏,确定98项重点工程,是兵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个五年规划。《规划》明确了2018年至2022年兵团推进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对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拓宽人才渠道,繁荣发展团场连队文化,建设生态宜居的团场连队,健全现代团场连队治理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做了统筹安排,共部署了98项重点工程。同时,细化实化了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菜心杂交一代新品种‘苏薹1号’在田间的光合特性,探索其高产的光合生理依据,并为生产上环境调控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也为完善菜心光合特性和光合性状杂种优势的研究提供1个研究案例。以常规品种‘油绿501’为对照,其自交系是‘苏薹1号’的父本,分别在苗期、现蕾抽薹期、齐口采收期、开花期和结荚期测定2个品种的光合性状指标,并且在现蕾抽薹期测定光合性状指标的日变化。试验结果表明:(1)‘苏薹1号’在全生育期低光强下净光合速率与对照均无差异,中高光强下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对照,仅在结荚期出现光抑制现象,并迟于对照出现,而对照仅在齐口采收期没有出现光抑制现象,其他时期均出现光抑制现象。‘苏薹1号’和对照叶片光合能力均存在现蕾抽薹期齐口采收期开花期苗期结荚期的趋势,并且生育进程越往后‘苏薹1号’叶片光合能力强于对照越明显。(2)‘苏薹1号’全生育期的光合模拟参数:光补偿点14.31~40.57μmol/(m~2·s),平均值24.18μmol/(m~2·s),较对照低7.38%;光下呼吸速率0.39~1.03μmol/(m~2·s),平均值0.68μmol/(m~2·s),较对照低6.56%;表观量子效率0.0263~0.0323μmol CO_2/(μmol·photons),平均值0.0294μmol CO_2/(μmol·photons),比对照高3.66%;光饱和点1521.79~2008.53μmol/(m~2·s),平均值1776.61μmol/(m~2·s),比对照高8.36%;最大净光合速率17.33~25.72μmol CO_2/(m~2·s),平均值21.51μmol CO_2/(m~2·s),比对照高17.49%。(3)‘苏薹1号’在现蕾抽薹期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呈单峰型,10:00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27.30μmol CO_2/(m~2·s),较对照最大值高7.79%,8:00—15:00光照强度大于800μmol/(m~2·s),净光合速率较对照高,16:00—17:00光照强度小于500μmol/(m~2·s)时,净光合速率与对照无差异;12:00—14:00气温达到35℃以上时,‘苏薹1号’净光合速率比最大值下降了13.37%,但依然能保持在23.65μmol CO_2/(m~2·s)的高位,而对照净光合速率比最大值下降了17.43%。上述试验结果说明‘苏薹1号’全生育期光合能力均较强,尤其在商品形成的关键时期(现蕾抽薹期),在高温强光下依然能够保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具备高产的光合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崔志伟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35):160-164
截至2020年底,全国消除了绝对贫困。但是,当前乡村经济,尤其是山区乡村经济的发展,还存在农民发展观念落后、生产方式单一、缺乏发展思路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山区乡村经济的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政府和社会聚焦现状,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共同携手建设和发展好乡村经济。本研究以河北省F县为例,结合河北其他脱贫山区的农村情况,分析现阶段乡村经济,尤其是山区的乡村经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乡村振兴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2.
论乡村产业振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如何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产业兴旺,这是值得研究的紧迫而现实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从乡村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入手分析,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乡村产业发展的历程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将其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7年,传统产业缓慢发展;第二阶段:1978—2000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第三阶段:2001—2011年,新型产业不断涌现;第四阶段:2012年至今,乡村产业绿色“转型”。同时也指出了当前中国乡村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即:产业门类少、生产规模小、产业层次浅、产业链条短、生产效率低、特色产业弱、品牌产业缺、产业环境差、产品质量低和缺乏竞争力。最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产业振兴要遵循的6大原则和10项具体措施,以期为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3.
Countryside development paths and phase characters of typical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gions were analyzed,such as the East Asian Model(Japan and South Korea),and Western European Model(Germany and the Netherlands).The former is based on the big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and the latter is based on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both of them achieved the world’s leading level of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In Zhejiang Province,"China’s Beautiful Countryside"represented by Anji,and"Zhejiang Green Agricultural Product Base"represented by Xianju emerged in the county level.Motivation mechanisms for countryside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abroad were analyzed,including industrial system,infrastructure,ecological environment,and local culture.  相似文献   

14.
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对乡村文化振兴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宁  瞿阳  冯献  李瑾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26):159-164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乡村文化建设与振兴,利用文献演绎法和归纳综述法,研究了当前中国乡村文化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发现中国乡村文化服务仍存在着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资源供给形式单一、治理机制尚未完善、数字型人才紧缺等制约乡村文化振兴的困境。但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国家“数字乡村”战略的实施,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缩小城乡文化鸿沟、提升乡村文化自信、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等提供了全新机遇。应以数字技术为依托加速乡村文化振兴,重点通过科学规划和政策财政支持,完善乡村数字文化服务基础设施、资源供给和治理机制等实现乡村文化跨越式发展,并通过鼓励数字消费和培养数字型人才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动能,加速乡村文化振兴进程。  相似文献   

15.
北京山区沟域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北京山区沟域生态承载力内涵的基础上,从实现沟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从生态弹性指数、资源环境承载指数、资源环境压力度等方面,构建了北京山区沟域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综合评价法构建了评价模型,为北京山区沟域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陈昱  朱梦珂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20):159-164
研究旨在分析河南省现阶段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了解其优势及问题所在,在此基础上得出未来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策略,以推动其持续健康发展。以河南省城镇化进入历史转型期为切入点,运用SWOT分析方法,明确了当前的城镇化建设在历史文化、区位交通及国家政策等方面拥有显著优势,并揭示了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城乡发展不均衡、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滞后、“城市病”频发及人口素质和资源环境的制约等。以此为依据,提出未来河南省的城镇化建设应集中力量做好四件事:以“新三化”协调发展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全力缩小城乡差距;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注重农村人口素质提升,助力城镇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推进城乡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融合性、协调性、关联性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通过构建新疆城乡融合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测算研究区2014—2019年城乡融合发展指数,分析探讨影响因素,揭示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特征与地区差异。结果表明:研究期内(1)新疆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总体呈增强态势,城乡融合发展不断加强。城乡公共服务、城乡产业经济是新疆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动力;城乡人口要素和城乡生活质量成为制约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2)新疆各地州市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差距逐渐缩小,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整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人口要素融合增长较快,公共服务融合增长较慢。据此,研究建议构建大、中、小多层次城镇空间格局,强化中心城市主体功能区建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构建城乡均等化公共服务体系等对策建议,有助于正确把握和评价新疆各地州城乡融合发展实践,推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乡村生态宜居建设的可持续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宜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广大农民生态福祉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需要在以往的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通过梳理总结全球环境基金项目——“节能砖与农村节能建筑市场转化”执行过程取得的实践和创新成果,并结合正在执行的“中国零碳村镇建设促进”项目设想和预期成果,提出基于乡村生态宜居建设背景下的农村零碳与分布式能源体系建设的建议,其中包含加强政策规划引领,完善农村清洁能源发展制度设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农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体系;加强城乡统筹协调,促进城乡能源互联互通;加强产业融合发展,协同解决生态宜居建设过程环境问题;加强创新支撑,推动农村能源高质量发展。进而促进乡村生态宜居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新农村。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促进数字时代新型城乡关系的构建,实现数字乡村与智慧城市融合发展。基于对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价相关研究的梳理,本研究采用知识图谱法和模糊集法筛选出智慧城市评价共性指标,并在结合乡村地域特点选取特色指标的基础上,将智慧城市部分评价指标延伸至数字乡村,构建城乡融合发展视角下的数字乡村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本着科学、全面、可靠与可得的原则,本研究最终构建了包含发展支撑、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治理、数字民生、产业数字化等5个维度的数字乡村评价指标体系。与其他数字乡村评价指标体系相比,更加全面、科学,既体现了以智慧城市发展带动数字乡村发展的本质内涵,也较为客观地从县村之间的互动关系上体现了城乡在数字建设融合发展上的融合程度。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部地区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旭锋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1):301-305
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现阶段,受资源禀赋、人力资源、产业发展、制度环境等要素条件影响,中国东、中、西部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有明显差异。自2001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城乡统筹发展已经取得积极成效。西部不少市县在立足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加快县域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模式。对于西部地区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模式的研究,也就在于总结、梳理西部各省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成就、经验和做法,比较不同区域、不同县区县域城乡统筹发展路子或模式,探讨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