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紫外光诱导哈茨木霉产生腐霉利抗性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紫外光照射结合使用含药培养基培养得到了 3个哈茨木霉腐霉利抗性突变菌株。抗性菌株与亲本菌株相比较 ,其抗药性提高 1 0 0倍以上 ,与异菌脲、菌核净和甲基立枯磷存在交互抗性。抗性菌株在无药培养基上连续转移培养 8次 ,抗性程度未见下降。在适合度上 ,抗性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有所下降 ,而在产孢能力、活体抑菌能力上有的抗性菌株要高于亲本菌株。 3个抗性菌株均保持了对灰霉病菌的拮抗能力  相似文献   

2.
2013年在甘肃省陇西县发现一种严重为害药用作物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叶部的病害,症状类似于其他作物的褐斑病,但病原不明.采集发病叶片,分离培养病原菌并镜检观察其形态,进行ITS序列扩增及分析,按照科赫氏法则测定其致病性.经过分离培养和纯化后,获得菌株Ps01、Ps02、Ps03,通过回接试验...  相似文献   

3.
哈茨木霉SH2303防治玉米小斑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茨木霉SH2303是本实验室分离获得的1株具有生防效果的菌株,该菌株能够较好的防治玉米小斑病。通过离体叶片试验确定哈茨木霉SH2303诱导玉米抗小斑病的持效期达15 d。盆栽及大田试验表明,防治玉米小斑病防效分别达到78.1%和56.3%。盆栽试验表明,哈茨木霉 SH2303处理的叶片在挑战接种小斑病菌后第36 h,玉米体内防御反应酶系PAL和SOD活性达到峰值。同时,防御基因Pal和Sod的表达水平也明显上升。综合分析表明,哈茨木霉SH2303的诱导抗性作用是防治玉米小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对长柄木霉ACCC30150与哈茨木霉ACCC30371产生厚垣孢子的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培养温度、初始pH值、氧气等因素对两菌株产生厚垣孢子的数量均有影响.在培养基、培养温度、初始pH值不变的培养条件下,装瓶量对两菌株产生厚垣孢子数量的影响大干转速.两菌株产生厚垣孢子的最佳条件:长柄木霉ACCC30150为玉米秸秆粉或Gorodkowa培养基,在28℃、初始pH5.0、250r/min、装瓶量75ml/250ml下培养,10d后厚垣孢子数量达4.07×108个/ml;哈茨木霉ACCC30371为玉米秸秆粉培养基,在28℃、初始pH6.0、250r/min、装瓶量75ml/250ml下培养,10d后厚垣孢子数量达5.13×108个/ml.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引起福建省大豆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2018—2019年从福建省福州、三明、莆田、泉州和南平市采集具有大豆炭疽病症状的大豆豆荚,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采集的豆荚样本中共分离获得152株炭疽菌菌株,经形态学初步鉴定分属于3种类型,从3种类型的病原菌中分别选取3株代表菌株进行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这9株代表菌株分别与Colletotrichum plurivorum、平头炭疽菌C.truncatum和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聚在一起。形态学和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引起福建省大豆炭疽病的病原菌有3种,分别为C.plurivorum、平头炭疽菌和胶孢炭疽菌,其占比分别为10.53%、50.00%、39.47%。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C.plurivorum、平头炭疽菌和胶孢炭疽菌对大豆均有致病作用,但不同的菌株致病力存在差异。表明平头炭疽菌是引起福建省大豆炭疽病的主要病原菌,而C.plurivorum为引起我国大豆炭疽病的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6.
我国近年蘑菇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蘑菇生产主要在农村,绝大多数生产者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生产比较粗放.病虫害危害严重,发生严重时可致蘑菇产量损失80%以上,甚至绝收.蘑菇枯萎病、褐斑病、褐腐病已成为秋冬春蘑菇栽培的主要病害.笔者对广西横县蘑菇枯萎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认为镰刀菌是蘑菇枯萎病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7.
茭白胡麻叶斑病发生普遍且严重,已成为茭白的常见病害。为了明确病原菌,先后从茭白主产区采集胡麻叶斑病病叶,各产区分离纯化5~10株病原菌。通过对菌株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基因、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PDH基因、延伸因子EF-1α基因的序列进行分析。结合形态学观察、致病力测定等方法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病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茭白胡麻叶斑病病原菌为稻平脐蠕孢Bipolaris oryzae,与水稻胡麻叶斑病病原菌一致。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茭白胡麻叶斑病的防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脚腐病是柑桔树的重要病害之一。四川部分地区的调查表明,发病率轻者为10%—20%,重者达80%以上。该病不仅削弱树势,降低产量,而且会造成植株大量死亡。对其病原菌,国内外学者看法不一。左华清等(1985)认为是以镰刀菌为主,鲁显道(1984)、游标等(1987)认为是疫霉菌。1986—1989年,作者对该病原菌作了系统研究,现将部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比较哈茨木霉重组株L-15与野生株LTR-2在贮存稳定性及生防活性方面的差异,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木霉可湿性粉剂中分生孢子的存活率,测定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并在温室条件下评价制剂对番茄立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分生孢子存活率达80.0%时,在5℃和室温(2℃~36℃)下,L-15可湿性粉剂的货架期分别为24个月和9个月,显著高于LTR-2可湿性粉剂的12个月和6个月。L-15的潮霉素抗性在贮存后稳定遗传,其β-1, 4-葡聚糖酶水解活性、几丁质酶水解活性及平板拮抗活性较LTR-2明显提高。5℃贮存60月后,L-15可湿性粉剂10×和100×稀释处理对番茄立枯病的温室防治效果分别达89.27%和86.52%,与LTR-2处理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重组株L-15的货架期和生防活性较野生株LTR-2明显提高,在生物防治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由茄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纹枯病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真菌病害,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及品质。本研究评估了两株哈茨木霉菌株3S1-13和4S2-46对纹枯病生防潜力及其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促生效果。研究表明两株哈茨木霉菌株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上不产生分生孢子,但在含有1%酵母粉的PDA上能恢复产分生孢子的能力。菌株3S1-13和4S2-46发酵液对茄丝核菌的菌丝生长及菌核形成均有较强抑制作用,具有防治水稻纹枯病潜力,且发酵液防效显著高于孢子液的防效。菌株3S1-13和4S2-46发酵液处理后的水稻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的根系、鲜重均显著高于对照,显示出有利于促进种子发芽与生长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两株哈茨木霉菌株发酵液不仅可以用于水稻纹枯病的生物防治,而且可以促进水稻种子发芽及生长,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马铃薯镰刀菌干腐病优势病原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明确甘肃马铃薯镰刀菌干腐病的优势病原,2006 年12 月~ 2007 年3 月由西至东从甘肃张掖、天祝、永登、临洮、渭源和西和等6 县市的马铃薯贮藏窖中采集表现有镰刀菌干腐病症状的马铃薯薯块,以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单孢纯化镰刀菌(Fusarium spp. )菌株后,以形态学为基础,参照Nelson 镰刀菌分类系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6 个采样区共分离到293株镰刀菌菌株,其中以接骨木镰刀菌(F. sambucinum)和茄病镰刀菌(F. solani)出现频率高,是优势种。分析发现第一优势种随采样区而异,张掖、天祝和渭源采集的样品中茄病镰刀菌分离频率分别为42. 6% 、42. 1% 和32. 4% ,接骨木镰刀菌分离频率分别为14. 8% 、5. 3% 和26. 5% ,茄病镰刀菌为第一优势种;永登、临洮和西和采集的样品中接骨木镰刀菌分离频率分别为52郾1% 、50. 9% 和55. 2% ,茄病镰刀菌的分离频率分别为23. 3% 、32. 7% 和20. 7% ,接骨木镰刀菌为第一优势种。本文进一步对其在PDA、CLA 上的培养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描述。按照柯赫氏法则用混合菌株接种法对大西洋(Atlantic)、夏波蒂(Shepody)以及一地方品种进行致病性测定,证实了优势菌种对块茎的致病性。利用EF鄄1琢基因引物(EF鄄1H 和EF鄄2T)对接骨木镰刀菌菌株GAUF鄄F12 进行基因组DNA 的PCR 扩增,将PCR 产物回收测序后在GenBank 上比对,菌株GAUF鄄F12 与GenBank 登记的接骨木镰刀菌5 个菌株的同源性均达99% ;用DNASTAR 分析软件将同源性较高的登记菌株的序列与GAUF鄄F12 菌株构建同源性树,结果表明:该菌株与以上5 个接骨木镰刀菌菌株均位于同源性树的同一分支,聚为一类,与形态学的鉴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
甘肃渭源蒙古黄芪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芪是豆科黄芪属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membranceus(Fisch.)Bge.]的干燥根,主要成分有皂苷类、黄酮类、多糖及其它成分。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黄芪为多年生药用植物,野生资  相似文献   

13.
麻黄根腐病病原物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2001年从宁夏麻黄基地采集麻黄根腐病病株样品10份,按照柯赫氏法则对其进行了病原物的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及菌株鉴定。结果表明,发病部位分离物中主要优势菌群为镰孢属(Fusarium spp.)。分离物经致病性测定和复合接种试验发现,微胶镰孢Fusarium subglutinans致病性最强,接种后发病株率达60%以上,尖孢镰孢F. oxysporum、半裸镰孢F. semitectum、茄镰孢蓝色变种F. solani var. coeruleum和茄镰孢F. solani致病性弱,接种发病率为10%~20%,它们和微胶镰孢混合接种后的发病率均高于单独接种的发病率,其中微胶镰孢与含尖孢镰孢或半裸镰孢的组合接种发病率高于不含这2种镰孢的组合。病株上获得的其它分离物均无致病性。证实麻黄根腐病是以微胶镰孢为主要病原,并由尖孢镰孢、半裸镰孢和其它几种镰孢复合侵染导致的一种病害。  相似文献   

14.
新疆南疆枣树根腐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枣为鼠李科(Rhamnaceae)枣属(Ziziphus M ill.)植物,在我国拥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枣树的喜光、喜温、耐寒、耐旱等栽培特点,非常适合在新疆这种气候条件特殊的地区生长。近年来,随着新疆红枣产业的迅速发展,枣树病害问题也逐渐突显。2010和2011年,新疆南疆多地枣园出现枣树根腐病,该病害主要造成枣树实生苗和多年生枣树根部腐烂,叶片黄化,植株树势衰弱,最终导致植株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灯盏花根腐病病原物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灯盏花(Erigeron breviscapus)主要栽培区发生的根腐病的危害情况及其症状,经过病原物的分离、致病性测定和形态鉴定,证明该病是由镰刀菌属(Fusarium)中的2种致病菌半裸镰孢(F. semitectum )和胶孢镰孢(F. subglutinans ) 侵染所致。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临夏州小麦脚腐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甘肃省临夏州小麦脚腐病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从3块病田的37株罹病小麦上分离得到56个真菌菌株,分别被鉴定为雪腐镰刀菌[Fusarium nivale(Fr.)Ces.]、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Corda et Fr.)Sacc.]、麦斑点附球霉[Epicoccum triticiP.Henn.]、小壳色单隔孢菌[Diplodiellasp.]、交链孢菌[Alternariaspp.]、芽枝霉[Cladosporiumsp.]、黑孢霉[Nigrosporasp.]。其中,雪腐镰刀菌致病性最强,燕麦镰刀菌致病性中强,麦斑点附球霉致病性弱,其余菌不致病。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小麦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为明确山东省小麦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于2012—2014年从山东省10个地市采集小麦病株,通过组织分离法获得了185株分离物,利用形态学鉴定方法,结合基于5.8S r DNA-ITS序列或TEF-1α基因序列分析的分子鉴定方法对分离物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物中共得到135株麦根腐平脐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占分离病原菌总数的72.97%,属优势种群;50株镰孢属Fusarium菌株,其中14株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19株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和17株黄色镰孢菌Fusarium culmorum;按照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证实了4种病原菌对鲁麦21号具有致病性,麦根腐平脐蠕孢的致病力较强,病情指数显著高于镰孢菌属真菌。研究表明,山东小麦根腐病主要是由麦根腐平脐蠕孢和镰孢属真菌侵染引起的,麦根腐平脐蠕孢为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18.
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穗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明确我国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玉米穗腐病的病原菌种类、优势种群及虫害、年度、省份对病原菌的影响,以形态学为基础,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2013、2015年随机采自河南、河北、山东3省的155份玉米穗腐病样品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引起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玉米穗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为镰孢菌Fusarium spp.,包括拟轮枝镰孢F.verticillioides、禾谷镰孢F.graminearum、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木贼镰孢F.equiseti及藤仓镰孢F.fujikuroi,分离频率分别为49.7%、28.4%、12.3%、3.9%和1.3%;其次为木霉菌Trichoderma spp.,包括哈茨木霉T.harzianum、绿色木霉T.viride和棘孢木霉T.asperellum,分离频率分别为8.4%、3.2%和5.2%;青霉菌Penicillium spp.分离频率较低,为14.2%;曲霉菌Aspergillus spp.包括黑曲霉A.niger和黄曲霉A.flavus,分离频率分别为2.6%和1.9%。研究表明,黄淮海主产区玉米穗腐病优势病原菌为拟轮枝镰孢、禾谷镰孢和木霉菌,不同省份不同年度间病原菌种类及优势病原菌存在差异,虫害能加重玉米穗腐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河北省夏玉米区玉米穗腐病的发生情况、病原菌组成及地区对病原菌种类的影响,本团队于2016年和2017年在玉米收获前期对玉米穗腐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通过生物学方法对随机采回的样本进行分离鉴定。田间调查结果表明,与2016年相比,2017年河北省玉米种植面积有所减少,玉米穗腐病的发病率有所下降。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引起河北省夏玉米区穗腐病的优势病原菌为拟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分离频率为63.49%,其他病原菌如层出镰孢菌(F. proliferatum)、禾谷镰孢菌(F. graminearum)、变红镰孢菌(F. incarnatum)、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黄曲霉(A. flavus)、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的分离频率分别为19.05%、6.35%、1.59%、14.29%、3.17%、9.52%和1.59%。为明确伏马毒素基因在潜在产伏马毒素镰孢菌鉴定中的作用,拟轮枝镰孢菌、层出镰孢菌和藤仓镰孢菌(F. fujikuroi)分别以EF-1α和FUM1基因序列为基础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两个系统发育树拓扑结构相似,伏马毒素基因可用于潜在产伏马毒素镰孢菌种的鉴定,基于FUM1基因的种间遗传距离大于基于EF-1α基因的种间遗传距离,而种内遗传距离的结论则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对2015年收集的春玉米区玉米穗腐病样本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禾谷镰孢复合种(Fusarium graminearum species complex)的总分离频率最高,为35.90%,为优势菌。进一步分析显示,山西、河北、吉林和黑龙江省以禾谷镰孢复合种为主,分离频率分别为81.25%、 75.00%、 44.00%和44.44%;内蒙古以拟轮枝镰孢菌(F. verticillioides)为主,分离频率为56.25%;辽宁省拟轮枝镰孢菌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的分离频率分别为34.48%和31.03%;而在陕西省,禾谷镰孢复合种、拟轮枝镰孢菌和亚粘团镰孢菌(F. subglutinans)分离频率均为28.57%。以禾谷镰孢复合种的EF-1α基因序列为基础构建系统发生树,进一步对分离到的禾谷镰孢复合种进行亚种鉴定。结果表明,春玉米区禾谷镰孢复合种为禾谷镰孢菌和布氏镰孢菌,且以布氏镰孢菌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