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红枣和生姜为主要原料研制复合饮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红枣生姜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红枣汁与生姜汁的质量比为4:1,白砂糖添加量为7.5%,柠檬酸添加量为0.25%.用该配方制成的复合饮料酸甜适口,具有浓郁的红枣香气和生姜的微辛辣味,是集营养和保健于一体的天然饮品.  相似文献   

2.
以干红枣、干牛蒡和干莲子为原料,研制牛蒡红枣莲子复合饮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试验,研究牛蒡浸提液、红枣浸提液和绵白糖添加量对复合饮料的影响。结果表明:牛蒡浸提液添加量21%,红枣浸提液添加量31%,绵白糖添加量3%,莲子汁添加量10%时,可制得一种色泽金黄、澄清透明、无沉淀和杂质、具有牛蒡和红枣特有香气、甜度适中的牛蒡红枣莲子营养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3.
以红枣和鹰嘴豆粉为主要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红枣汁浸提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6,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1 h;红枣鹰嘴豆粉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比为红枣汁与鹰嘴豆粉汁的质量比7∶3,白砂糖添加量7.5%,柠檬酸添加量0.15%,黄原胶添加量0.25%,制成的复合饮料酸甜适口,具有浓郁的红枣香气和轻微的鹰嘴豆汁的味道,是集营养和保健于一体的天然饮品。  相似文献   

4.
为开发新型金桔复合饮料,分别以金桔、红枣、雪梨、百合和冰糖为原料制备金桔汁、红枣汁、雪梨汁和百合汁,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Design-Expert 8.0.6的Box-Behnken Desig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对复合饮料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金桔红枣复合饮料感官评分的影响从大到小顺序为:百合汁添加量>雪梨汁添加量>红枣汁添加量;最优配方为:金桔汁添加量150 mL,百合汁添加量21 mL,红枣汁添加量42 mL,雪梨汁添加量20 mL;按最优配方制得的金桔红枣复合饮料颜色透亮,酸甜可口,伴有金桔和红枣的特征香气。该研究为金桔、红枣等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以核桃、红枣为主要原料,研究核桃红枣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核桃仁烘烤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10℃温度烘烤20 min;核桃仁适宜打浆温度为80℃;核桃红枣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核桃浆添加量20%,红枣汁添加量20%,蜂蜜添加量8%,pH为6.5~7.0;最佳稳定剂配方为:卡拉胶0.07%、羧甲基纤维素钠0.07%、黄原胶0.08%和单硬脂酸甘油酯0.25%。制得的核桃红枣复合型保健饮料风味独特,口味柔和纯正,组织状态良好,营养丰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食用仙人掌与红枣为原料,研制出复合饮料生产工艺。通过对仙人掌汁和红枣汁配比的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食用仙人掌红枣复合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为:仙人掌红枣复合汁的配比为5∶5,加糖量为4%,加柠檬酸量为0.03%,复合稳定剂加入量为羧甲基纤维素钠0.2%+海藻酸钠0.3%,杀菌温度为100℃,杀菌时间为8~15min。  相似文献   

7.
以怀远石榴和红枣为原料、益寿糖为甜味剂、柠檬酸为护色剂和酸味剂、黄原胶为稳定剂加工复合型保健饮料,采用正交试验结合模糊数学评判法进行感官评定。结果表明,影响复合饮料口感最大的是红枣汁与石榴汁添加比例,甜味剂的添加量次之。最佳工艺条件为石榴与红枣汁配比3∶1,甜味剂添加量10%,柠檬酸添加量0.02%,黄原胶添加量0.20%。在该配方下所得红枣石榴汁复合饮料色泽美观、风味独特,有一定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玫瑰花和黄芪为主要原料,研制出集黄芪与玫瑰花保健功效于一体,且具有抗氧化祛斑作用的黄芪玫瑰花复合饮料,探究了黄芪与玫瑰花的提取和浸提工艺,并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得出了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黄芪汁添加量15%,玫瑰花汁添加量40%,白砂糖添加量4%,柠檬酸添加量0.04%,卡拉胶添加量0.04%,CMC-Na添加量0.10%为该饮料的最佳配方。所得黄芪玫瑰花复合饮料口感良好、感官品质优,为黄芪和玫瑰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方案。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开发利用红枣、玫瑰花,选用新鲜红枣和可食用玫瑰花为主要原料制作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红枣玫瑰花功能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红枣汁添加量50%,玫瑰花汁添加量35%,柠檬酸添加量0.10‰,冰糖添加量8%。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饮料颜色清澈透明,具有红枣与玫瑰花特有的颜色和香气,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风味俱佳的新型功能饮料。  相似文献   

10.
以红枣和黑枸杞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红枣黑枸杞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红枣汁与黑枸杞汁的添加量配比6∶4,白砂糖添加量5%,黄原胶添加量0.04%,制得的复合饮料黑褐色协调、有光泽感,具有红枣的特有香味和黑枸杞的微涩感。  相似文献   

11.
新疆石河子58年积雪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韩春光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2):350-354
摘要:采用1954-2011年石河子年积雪日数、年最大雪深、年积雪初始和终止日期等相关资料,运用线性趋势法、Morlet小波分析及后向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等数理统计方法,对石河子年积雪日数、初终日期和年最大雪深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8a来石河子年积雪日数和终止日期呈现下降趋势,最大雪深和年积雪初始日期呈上升趋势;石河子年平均积雪日数是109.4d,1月份平均积雪日数最多;58a来石河子年积雪日数存在准15a的年代际周期;月平均积雪日数与月平均气温和0cm地面温度相关关系最大。  相似文献   

12.
RT-qPCR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基因表达分析方法,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对数据进行标准化至关重要。结合geNorm、Normfinder和RefFinder 3个软件分析了8个候选miRNA内参基因在核桃不同分化期花芽与叶芽、不同组织及不同品种中的表达稳定性。结果显示,jre-miR394a,jre-miR159a和jre-miR159c可作为不同分化期花芽中基因表达分析的内参;5.8S rRNA和jre-miRn3可作为不同分化期叶芽中基因表达分析的内参;5.8S rRNA,jre-miRn3、jre-miR159b-3p和jre-miR159c可作为不同组织中基因表达分析的内参;jre-miR159b-3p,jre-miR159c和jre-miR159a可作为不同品种中基因表达分析的内参。5.8S rRNA不适合作为不同分化期花芽和不同品种中基因表达分析的内参。本研究为核桃miRNA表达分析中的数据标准化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 50年石河子地区冻土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石河子地区冻土分布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冻土的主要气象因子,通过对石河子地区4个气象台站冻土气象观测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50年来各站最大冻土深度逐渐减少,但减少的程度不一致,其中莫索湾站减少明显,石河子站次之,炮台站、乌兰乌苏站变化不明显。石河子的冻结始日最早,莫索湾地区最晚;炮台解冻最晚,莫索湾站最早;冻土持续时间炮台站、石河子站、乌兰乌苏逐渐减少,莫索湾站逐渐增加。影响冻土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冬季平均气温和最大积雪深度。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石河子地区气候变化特征,指导石河子地区农业生产,以及预测北疆地区气候变化趋势。依据石河子地区石河子、乌拉乌苏、莫索湾、炮台4个气象观测站1961—2009年逐日气温和降水数据等资料,研究了石河子地区的干湿发生频次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石河子地区年干旱发生频次呈下降趋势,1960s和1970s中后期全年干旱严重,1982年后旱情有所缓解;干旱发生频次突变时间为1985年。年际湿润发生频次呈上升趋势,突变时间为1967年。四季干湿发生频次与年际干湿发生频次一致,夏秋季节干旱发生频次下降趋势明显,其湿润频次上升变化同样较为明显。石河子地区年内干湿发生频次中,干旱平均发生频次为26.25次,湿润平均发生频次为7.9次,干旱发生频次远高于湿润发生频次。气候变化下,石河子地区呈明显的湿润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climate change on cotton potential productivity in Shihezi region by using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agrotechnology transfer (DSSAT) model, so as to provide thought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tton planting management. [Method] Based on the field test data in Shihezi area, this study verified the applicability of DSSAT V4.7 model, simulated cotton light and temperature potential productivity and climate production potential, and analyzed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potential productivity on cotton. [Results] After the adjustment of variety parameters, the simulated value of the model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measured value, so the model can be used in the study of cotton in Shihezi. In the past 51 years,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and total solar radiation in the growth period of cotton in Shihezi have shown a very significant trend of increasing, while the rainfall change is not significant and the trend of climate change is partly various in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of cotton. The actual yield and light and temperature potential productivity of cotton have shown a very significant improving trend; the average value of production potential was 3.6 times than the actual yield, and due to the lack of precipitation in this area,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climate production potential are not good. Cotton light and temperature potential productivity has a strong correlation with the meteorological factors in the growth period, and has a ver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monthly average minimum temperature and the monthly total solar radiation. But the potential productivity h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most monthly rainfall and some monthly average maximum temperature. Therefore, the increasing of temperature and total solar radiation are conducive to the production of cotton. [Conclusion] Climate change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cotton yield and production potential in Shihezi.  相似文献   

16.
新疆石河子58年气温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为了给石河子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展农业生产、气候资源利用等提供气候依据,统计分析了新疆石河子1954—2011年58年来年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最高和最低气温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最高和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石河子各月平均气温也呈上升趋势;石河子年平均气温突变点是1986年,年最高气温突变点是1976年,年最低气温突变点是1981年,并具有各自的周期特征。  相似文献   

17.
石河子地区棉田棉铃虫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利用高效氯氰菊酯、丙溴磷、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硫丹4种代表性杀虫剂对石河子地区的桃花镇、石河子大学农田试验场(以下简称农试场)、泉水地镇等3个试验点的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übner)种群采用FAO推荐的微量点滴法进行了抗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石河子地区3个试验点的棉铃虫种群均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了低抗性水平(抗性倍数分别为7.47、5.38和7.88倍),对丙溴磷、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硫丹3种药剂没有产生明显抗性。  相似文献   

18.
热量资源变化对石河子垦区棉花产量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新疆石河子垦区热量资源变化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及关键期,收集石河子地区1961—2015年棉花单产、气温资料以及1988—2017 年棉花物候期监测等资料,运用多项式分离气候产量、气候倾向率、一元回归及相关系数等方法,研究不同时间段热量资源对棉花产量的贡献。结果表明:石河子垦区热量资源丰富增加趋势明显;≥10℃积温、棉花生产期≥0℃积温、稳定通过10℃初终日、播种出苗期和裂铃至停止生长≥0℃积温对棉花产量影响显著。≥10℃积温低于3350℃· d、棉花生产期≥0℃积温低于3650℃·d 棉花减产明显。播种出苗期和裂铃至停止生长期是棉花的热量关键期,对棉花产量的贡献分别为6.59%和5.95%。研究结果可为新疆石河子垦区棉花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吴燕锋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6):247-252
为了为了探究气候变化下石河子农垦区干湿演变特征,基于石河子农垦区1954—2012年的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日照时数、风速等资料,运用趋势分析法、M-K突变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法探究了石河子农垦区CI指数的年际、季节、年代和月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石河子地区年均CI指数和四季(春夏秋冬)CI指数都呈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08/10 a、0.05/10 a、0.08/10 a、0.09/10 a和0.11/10 a;20世纪60—70年代研究区域干旱频发,80年代—2012年干旱发生次数相对较少;(2)春季和夏季的CI指数无明显突变,秋季、冬季和年均的CI指数发生了突变;四季的CI指数都有明显的周期性,但年均CI指数无明显的周期性。  相似文献   

20.
选取石河子作物生长发育关键期紧密联系的四个物候性节气(谷雨、小满、芒种、小暑),分析节气内平均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和M-K检验突变特征,还对选出的四个物候性节气进行R/S分析,并对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以方便为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1981-2016年石河子这四个节气平均气温呈均增加趋势。(2)芒种节气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其余三个节气降水量呈增加趋势。(3)谷雨节气平均气温突变年份在2006年,小满节气在1995年,芒种节气在1996年和1999年,小暑节气在2000年和2003年发生突变。(4)石河子这四个节气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未来趋势会与1981-2016年变化趋势呈相同趋势,增加趋势不是很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