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臭氧化橄榄油对不同程度奶牛子宫内膜炎治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抗生素带来的环境污染及耐药性问题,本试验根据臭氧的杀菌原理试制出具有杀菌作用的消毒类药物——臭氧化橄榄油。以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和醋酸氯己定为对照组,臭氧化橄榄油作为试验组,探究臭氧化橄榄油对不同程度子宫内膜炎奶牛的治疗效果。同时为了验证臭氧化橄榄油对子宫内膜的损害,进行了小鼠子宫内灌注试验。结果表明:臭氧化橄榄油组对于卡他性及黏液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有效率能够达到抗生素类药物的治疗效果,且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于脓性子宫内膜炎的有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在治愈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此外,在0~80 mg/L浓度范围内,臭氧化橄榄油浓度的增加并没有引起小鼠子宫上皮细胞明显的损伤。臭氧化橄榄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抗生素预防及治疗治疗卡他性及黏液性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2.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子标记(RAPD)技术对红叶李与安哥诺李及其杂交子代中的10株植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5个引物,然后对所有子代进行分析。利用PopGene3.2软件分析所得图谱的多态位点数、多态位点百分率、Shannon信息指数(I)、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用DPSv2.0软件依据所得到的遗传距离,按照非加权平均距离法(UPGMA)构建树状图。结果表明:15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多态条带89个,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3.54%,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4298,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574,说明杂交后代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从树状图可以看出杂交子代的遗传变异较丰富,其中1号植株与母本亲缘关系最近,最有可能稳定遗传母本的红叶性状。  相似文献   

3.
为了初步探讨大肠杆菌型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生机制,进而为后续筛选出作用于关键信号通路靶点的药物奠定基础。试验通过组织块培养法和传代培养分离纯化得到奶牛子宫上皮细胞(Bovine endometrial epithelial cell,bEEC)。30μg/mL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bEEC 12 h后,收集细胞用于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体外炎性损伤模型的研究。通过荧光定量RT-PCR检测LPS作用于bEEC 2、6、9、12 h后细胞内IL-1β、IL-8、IL-6、TNF-α mRNA表达,然后通过Western-blot检测LPS诱导bEEC NF-кB和MAPKs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30μg/mL的LPS作用b EEC细胞2、6、9、12 h可极显著(P<0.01)诱导IL-1β、IL-8、IL-6、TNF-α mRNA表达。LPS可上调MAPKs相关蛋白P38、ERK、JNK的磷酸化水平(P<0.01),促使NF-κB抑制蛋白IκBα的降解(P<0.05)。说明LPS可激活MAPKs和NF-кB信号通路,诱导大量炎症介质的...  相似文献   

4.
乳房炎是奶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也是对奶牛生产危害最大的一种疾病。奶牛乳房炎按病因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种。继发性乳房炎是由于奶牛机体其他疾病继发感染引起,如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等;原发性乳房炎则是由于奶牛乳房或乳头损伤,挤奶时消毒不严等外在因素引起的感染。一般来说,继发性乳房炎会随着原发病的治愈而痊愈,而原发性乳房炎则需要在识别病因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地治疗,治愈过程相对复杂,且治愈率不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促进宁夏葡萄产业发展,提升葡萄气象保障能力,为今后格点化预报和专业预报服务提供支撑,本研究利用2009—2016年4—5月贺兰山东麓葡萄园区内27个自动气象站及7个国家级观测站逐时最低气温资料,对比分析代表酒庄的自动气象站(简称:酒庄站)与所辖区国家级观测站(简称:大监站)最低气温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贺兰山东麓最低气温出现在20时—10时,以03—08时居多,其中07时出现次数最多;经历史资料分析和实况个例对比分析,均发现酒庄站最低气温与大监站最低气温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普遍在3℃以内。  相似文献   

6.
掌握江西省土壤温度的影响因素、深度变化、季节变化及区域差异,可以为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生物的分布及生长发育提供研究基础,并对农业种植和生态建设提供科学参考。本研究根据2005—2020年地面气象资料中月均各层土壤温度、气温、降水、日照、相对湿度等数据,分析江西省各层土壤温度的季节变化、土壤温度随深度的变化关系及其区域差异特征,并总结各气象要素对各层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江西各层土壤温度的季节变化非常明显,且土壤温度变化的滞后性随土壤深度增加而更加明显。春、夏两季的土壤温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温度变化减小;秋冬两季土壤温度随土壤深度加深呈增加的趋势,温度变化较大。土壤温度的季节变化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土壤温度与土壤深度呈二次线性关系。不同地区中土壤温度与各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存在差异,单个气象要素对土壤温度影响较小,多个气象要素相互作用对土壤温度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乳房炎是奶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也是对奶牛生产危害最大的一种疾病。奶牛乳房炎按病因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种。继发性乳房炎是由于奶牛机体其他疾病继发感染引起,如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等;原发性乳房炎则是由于奶牛乳房或乳头损伤,挤奶时消毒不严等外在因素引起的感染。一般来说,继发性乳房炎会随着原发病的治愈而痊愈,而原发性乳房炎则需要在识别病因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地治疗,治愈过程相对复杂,且治  相似文献   

8.
双季水稻叶片温度变化规律及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研究水稻叶片温度与产量关系,以双季早晚稻12个品种为材料,2008-2009年应用红外测温仪记录叶片温度,并分析大气温度、气叶温差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叶片温度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变化幅度小于气温;在不同生育阶段品种间气叶温差存在明显差异。各生育时期14:00点的气叶温差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抽穗期的相关程度最高;抽穗期和抽穗后的剑叶日平均温度与产量呈负相关,剑叶的日平均气叶温差与产量呈正相关;超级稻的气叶温差高于非超级稻。  相似文献   

9.
小麦的体温是反映小麦生态生理状态的重要参数,尽管目前已经从冠层温度的角度对小麦的体温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但是小麦花后穗部温度变化规律及其与产量的关系尚不清楚。因此,该研究以本课题筛选的抗旱性差异显著的6个品种为研究对象,调查开花期、花后7、14、21和28d及成熟期穗部温度,测定穗光合对产量的贡献率、穗粒数、千粒重、穗粒重和产量。研究发现开花期强抗旱品种旗叶SPAD值显著高于弱抗旱品种;不同品种穗部温度均表现出先降低而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强抗旱品种最低值小于弱抗旱品种,且强抗旱品种和中抗旱品种最低值出现时间推迟1周左右;强抗旱品种穗光合对产量的贡献率、穗粒数、千粒重、穗粒重和产量显著高于中抗旱品种和弱抗旱品种;开花期旗叶SPAD值、花后7 d穗部温度与产量及产量要素呈现正相关关系,而花后其他时期穗部温度与产量及产量要素有负相关关系,且强抗旱品种的相关性强于弱抗旱品种。因此,穗部温度可以作为抗旱高产品种选育的参考指标。该研究不仅丰富了小麦抗旱高产理论,而且创新了小麦品种生理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200个大豆EST-SSR标记及其能够产生多态性的大豆EST-SSR标记的EST来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来自大豆3′EST的EST-SSR标记产生多态的可能性高于来自大豆5′EST的EST-SSR标记,来自大豆Single序列和来自大豆Contig序列的3′EST产生多态性EST-SSR的比率均高于5′EST和其他来源EST;来自大豆Contig序列的EST-SSR产生多态性的比例明显高于来源于Sin-gle序列的EST-SSR。利用来源于大豆Contig序列3′EST的EST-SSR标记ses71、ses74和ses176验证了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了解长江源径流的演变特征和变化趋势,笔者以长江源为研究区,采用集中度、集中期、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突变检验、模比系数差积曲线,研究了长江源区径流的年内、年际、年代际趋势性变化,突变点检测和丰枯周期性。结果显示:长江源区1956—2012年径流量总体呈显著增加趋势,上游径流量年际变化较下游剧烈。长江源径流集中度主要集中在55%~85%,上游集中度高于下游。集中期主要分布在7月下旬—8月上旬且有推后趋势。沱沱河站径流主要受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直门达站径流主要受降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补给。21世纪以来,长江源径流进入丰水期,直门达站比多年平均增加19.3%,上游沱沱河站增加更为明显,达53.8%。沱沱河站年径流量突变点发生在2005年。直门达站年径流量突变点发生在1961、1968、2008年。1956—2012年沱沱河站有1个完整的丰平枯周期,直门达站有3个丰平枯周期。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长江镇江段和畅洲鱼类群落组成现状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本研究于2016年11月—2017年10月在长江镇江和畅洲水域进行周年调查,运用冗余分析法(RDA)分析鱼类群落组成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共采集鉴定鱼类79种,隶属于9目17科57属,其中鲤形目鱼类占据绝对优势。部分水环境因子如正磷酸盐、水温、水深对鱼类群落组成具有显著影响(P<0.05),草鱼、鲫与正磷酸盐浓度相关性最大,鳡、贝氏䱗与水深的相关性最大,蒙古鲌、青鱼与水温的相关性最大。潮汐也是影响鱼类群落组成的关键因子,总体上表现为大潮期的渔获物种数和渔获尾数较多,但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补充了长江下游段鱼类的基础数据,对该流域渔业资源评估与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Characteristics of smoke flow and fire spread in a patio space of a high-rise building were studied to investigate their influences on fire compartment and safety evacuation. Fire development model was established and fire scenarios were designed to simulate fire and smoke spread by CFD software numerically based on concepts of fire performance-based design in a high-rise building with double patio space, whose height are 74. 65 m and 55. 95 m, respectively.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in all fire scenarios, performance targets for safety evacuation for people in each floor was satisfied, if smoke was extracted naturally using the patio space. Hang walls mounted in corridors around the patio space prevent smoke flowing out smoothly, shorten the coming of the risk time and increase fire danger. Using chimney effect, it is preferred to adopt natural smoke exhaust method in a high rise building with patio space.  相似文献   

14.
单季稻叶面积指数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开展单季稻产量预报提供理论参考,提高气象为粮食生产服务的能力,利用浙江省湖州市的田间试验结果和气象观测资料,通过对比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单季晚粳稻‘丙9904’叶面积指数(LAI)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1)结合叶面积仪观测结果,得到单季晚粳稻‘丙9904’叶面积长宽校正法的校正系数为0.70,比《农业气象观测规范》给定的校正系数小0.13;(2)LAI变化特征符合水稻生长发育进程,即孕穗前呈现“S”型曲线增长,随后逐步下降;(3)温高光足有利于LAI快速变化,光照不足会导致LAI变化缓慢;(4)大暴雨导致LAI增长缓慢,连阴雨造成LAI变化缓慢,连晴天气致使LAI快速变化。  相似文献   

15.
重庆北碚大气污染物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莉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18):88-93
为了深入了解重庆北碚地区大气污染物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进而为改善北碚大气污染状况提供科学依据。利用重庆北碚地区2009—2014年空气质量数据及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综合采用线性回归、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北碚地区大气污染物的变化特征,以及大气污染物与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北碚地区PM10浓度平均值年际变化幅度较大,呈上升趋势;季节性变化明显,冬季秋季春季夏季;月变化特征呈"V"型,7月最低,12月最高;北碚地区的大气污染物浓度主要随温度、风速、降水的增加而减小,静风时PM10浓度更容易出现较大值。北碚地区大气污染物浓度在冬季最高,与北碚地区冬季所处的大气环流形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进一步开展循环农业的相关研究及制定相关政策,实现长江中下游地区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系统阐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该地区循环农业具有历史悠久性、结构复杂性、模式多样性、技术先进性、功能高效性、发展可持续性等显著特征。并指出当前长江中下游地区存在着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劳力缺乏、意识淡薄、机制缺失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推进循环农业应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1)提高认识;(2)制定规划;(3)完善制度;(4)增加投入;(5)培养人才;(6)扩大规模;(7)延长链条;(8)加强研发。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复种指数变化与国家粮食安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粮食安全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但焦点多集中在耕地面积减少对粮食安全的威胁方面,而忽视了复种指数的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多熟制种植制度是该区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定性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复种指数的变化对国家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并在理论上取得了较大的创新和突破。研究表明:1979-200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复种指数下降、粮食和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粮食与农作物播种面积比、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下降7.0、7.2个百分点,通过对耕地复种指数变化与国家粮食产量变异系数的计算与分析,发现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复种指数下降对国家粮食安全影响较为明显。研究认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行土地制度创新、强化粮食增产的科技支撑体系、建立和完善粮食信息预警系统等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the equations of ship and current motion model are establishe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ship manipulative capability parameter is consistent with the measured in static stream. Through the ship motion model, the layout of the navigation route and the change of the ship manipulative capability parameter due to the Yangtze River Bridge in Sutong City are studied.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下游棉花落叶型黄萎病发生消长与气象因子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1997 年, 在江苏省常熟市徐市镇棉花落叶型黄萎病地(致病小种为落叶型JC5),对苏棉8 号从6 月初至9 月中旬进行棉花黄萎病调查, 并结合当地的气温、雨日等气象因子对黄萎病的发生消长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平均气温23℃最适宜发病, 平均气温大于28℃时发病停止(隐症)。黄萎病的日增病指与平均气温、雨日相关性较强, 与雨量相关性较差。合并5 年的资料, 通过多因子筛选, 得出日增病指(Y)与雨日(X2)、大于23℃的有效积温值(X1)的关系式: Y= - 0.14949X1+ 0.14544X2+ 0.93551。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