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诱捕率指标,评价了田间不同成虫密度下,性诱剂诱捕器不同放置密度对小菜蛾种群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在放置性诱剂后的前6 d内诱捕作用较小,其后诱蛾效果不断增强,第10-15 d出现诱蛾高峰,20 d后显著下降.在田间小菜蛾成虫不同密度下,诱蛾效果随诱捕器数量的增加而加强.当诱捕器放置密度相同时,诱蛾量随菜蛾密度的升高而增加,诱蛾率在高密度下反而下降.同时,性诱剂可有效地减少小菜蛾的田间落卵量,第6-12 d开始卵量下降.15~21 d后落卵量降至最低.与对照菜田相比,其落卵量可减少17.85%~72.19%.  相似文献   

2.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是危害我国玉米的重要害虫,为了探索其生物防治方法,测试了不同来源的3种诱芯(诱芯A、诱芯B和诱芯C)对陕西关中灌区玉米螟的引诱活性,并比较了水盆式和三角形两种诱捕器类型及诱捕器不同悬挂高度(1.0、1.5、1.8和2.0 m)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诱芯A(北京中捷玉米螟诱芯)和诱芯B(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玉米螟诱芯)均对亚洲玉米螟成虫具有一定的引诱活性,以诱芯B效果更佳;两种类型诱捕器对玉米螟诱虫总数差异显著;三角形诱捕器悬挂在2.0 m处的效果优于悬挂在1.5 m处。诱芯B较适合陕西关中灌区玉米螟的预测预报及生物防控,建议在田间应用中使用三角形诱捕器,悬挂高度以1.8~2.0 m为宜。  相似文献   

3.
性诱剂诱杀二化螟的田间效果试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97~1998年 ,应用二化螟性诱剂对越冬代二化螟进行了田间诱捕试验。结果表明 ,载体为橡皮塞的二化螟性诱芯田间诱杀持续期达34d以上。每公顷设30、45和90个诱盆的诱杀区卵块量均比对照区下降60%~68% ,卵量下降74% ,枯心率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4.
5.
为克服单用性诱剂的不足,延伸应用了性诱加病毒、性诱加黄板、性诱复合植物源诱剂等"性诱剂+"技术措施,使得应用性诱剂的防治效果提升了20~25百分点,还较多地节省了应用性诱防治的成本,化解了应用上的麻烦,推广更易被菜农所接受。  相似文献   

6.
性诱剂诱杀甜菜夜蛾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性诱剂诱杀甜菜夜蛾,不管对甜菜夜蛾发生期预测,还是对虫害防治,都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对烟草粉螟Ephestia elutella(Hübner)引诱效果最好的诱芯,本文采用实验室定量释放诱集法和烟仓诱集法,测定了不同类型的6种诱芯对烟草粉螟的引诱效果。结果表明,在供试的6种诱芯中,除诱芯Ⅵ外均具引诱活性,其中诱芯Ⅰ的诱集量最高,是其他诱芯的2~14倍;6种诱芯在雌雄成虫同时存在时的诱集量均较仅有雄性成虫时多;诱芯Ⅰ对具有交配经历雄虫的诱集量显著高于没有交配经历的雄虫。而在烟仓中,6种诱芯均具引诱活性,诱芯Ⅰ的引诱效果仍然最佳,其诱集量为73头/诱捕器,显著高于其他5种诱芯,而诱芯Ⅵ的诱集量最低,仅为10.67头/诱捕器。综上,诱芯Ⅰ对烟草粉螟的诱集效果最优,雌虫的存在以及雄虫的交配经历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诱芯对烟草粉螟的诱集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亚洲玉米螟性诱剂在哈尔滨地区的诱捕效果, 于2019年和2020年在黑龙江哈尔滨地区开展不同品牌诱芯、不同类型诱捕器及不同诱芯悬挂高度处理的亚洲玉米螟田间诱捕试验。结果表明, 3种诱芯处理对田间亚洲玉米螟雄蛾表现出不同的诱虫活性, 诱芯A诱捕到的玉米螟雄蛾数量显著高于诱芯B和诱芯C, 是诱芯B诱蛾量的1.38倍, 诱芯C诱蛾量的1.62倍; 水盆式诱捕器对玉米螟雄蛾诱捕效率明显高于倒漏斗式诱捕器, 诱捕到玉米螟雄蛾数量是倒漏斗式诱捕器的1.94倍。2019年和2020年诱芯不同悬挂高度处理诱捕到玉米螟雄蛾的数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0.8、0.4、1.3、1.8 m和0 m, 悬挂高度0.8 m处理诱捕到的玉米螟雄蛾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合以上结果, 使用水盆式诱捕器, 将诱芯A悬挂至0.8 m高度更适合哈尔滨地区田间玉米螟的防治和种群监测。  相似文献   

9.
田间试验示范结果显示,性诱迷向复合植物诱源黄板的综合治理新技术比单用性诱迷向技术防治效果提高2倍以上,植物诱源黄板诱杀效果是普通黄板诱杀效果的3.3倍;性诱迷向复合植物诱源黄板效果是普通黄板诱杀效果的7倍以上。3种不同诱捕密度示范结果也显示,当控害诱捕设置密度为60 m2左右时,治理效果与化学防治相近,且成本低,便于农户操作,还可延缓小菜蛾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10.
二化螟性诱剂和诱盆设置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通过对二化螟性诱剂水盆诱捕器及其设置高度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诱捕器的口径大小以24cm为佳,绿色水盆的诱蛾量比其他颜色的要大;在越冬代诱捕中,诱盆的高度在20cm左右效果较好;性诱剂离水面的高度对二化螟雄蛾的诱捕有一定影响,其高度在0.5~1.0cm的诱蛾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黏虫蛹性别的快速鉴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蛹生殖孔的位置、腹部腹节的外部形态学特征、生殖孔(产卵孔)至排泄孔之间的距离,快速、准确鉴别黏虫蛹性别。雌蛹第8腹节腹面中央的生殖孔与第9腹节的产卵孔连接形成一纵裂缝,裂缝两侧平坦,无突起。生殖孔下端与第9腹节的前缘连接、产卵孔下端与第10腹节的前缘连接,形成2个明显的"人"字纹。雄蛹第8腹节无纵裂缝,在第9腹节腹面中央的生殖孔呈现的纵裂缝连接第10腹节,裂缝两边各有一个半圆形瘤状突起。雌雄蛹排泄孔均在第10腹节腹面,雌蛹产卵孔下端至排泄孔上端之间的距离为(400.85±151.10)μm,雄蛹生殖孔下端至排泄孔上端之间的距离为(178.21±93.59)μm,约为雌蛹相应距离的一半。采用该方法观察的270头羽化蛹的性别鉴别准确率100%。该方法对于快速鉴别黏虫蛹的性别、开展黏虫相关的生物学研究以及预测预报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昆虫病原线虫与Bt联用对黏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昆虫病原线虫与Bt联用后对黏虫致病力的协同增效作用, 本研究分别测定了自主分离获得的一种新嗜菌异小杆属线虫Heterorhabditis sp.(LF)和实验室保存的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Hb)线虫对黏虫的致病力; 比较了两种Bt菌株(HD1和G03)对黏虫的毒力差异, 开展了G03对黏虫的毒力测定试验; 明确了室内和田间试验条件下两种线虫(LF和Hb)与G03联用对黏虫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 黏虫的死亡率随两种线虫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在100 IJs/mL剂量下黏虫死亡率均达到了90%以上; Bt菌株G03对黏虫的毒力显著高于HD1, G03对黏虫的LC50为3.55×10 10 cfu/mL; 室内条件下LF 25 IJs/mL+G03(LC50)联用处理6 d对黏虫的防治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 较单独LF线虫和G03处理死亡率分别提高了50.72和50.0百分点, Hb 25 IJs/mL+G03(LC50)联用处理6 d对黏虫的防治也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 较单独Hb线虫和G03处理死亡率分别提高了76.67和50.0百分点; 田间小区试验表明线虫与Bt联用对黏虫的防治具有协同的加成或增效作用, 其中LF线虫与G03联用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较单独LF线虫和Bt处理死亡率分别提高了47.96和46.80百分点。本研究为黏虫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技术措施, 拓宽了黏虫生防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不同寄主植物对黏虫体内能源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黏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是一种世界性害虫。为了明确不同寄主植物对黏虫幼虫体内能源物质的影响,选取了玉米、小麦、燕麦、老芒麦4种黏虫的禾本科寄主植物对黏虫进行饲喂,并测定黏虫3、4、5龄期幼虫体内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甘油酯的含量;测定了4种寄主植物粗蛋白及粗纤维的含量,并与黏虫能源物质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喂食燕麦的黏虫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263.84μg/mg,显著高于其他3种植物(P0.05);喂食4种植物黏虫体内甘油酯含量为106.69~152.23μg/mg,没有显著差异(P0.05);喂食玉米的黏虫体内可溶性糖含量为68.64μg/mg,显著低于其他3种植物(P0.05)。寄主植物粗蛋白含量与黏虫体内能源物质含量均呈正相关关系,寄主植物粗纤维含量与黏虫体内能源物质含量均呈负相关关系。说明不同寄主对黏虫幼虫体内能源物质有显著影响,且与饲喂的寄主植物所含物质含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绿僵菌侵染对黏虫免疫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黏虫被病原菌侵染后的免疫应答机制,本试验分析比较了黏虫幼虫被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侵染后不同时间其血淋巴蛋白含量、免疫关键酶系(酚氧化酶PO,溶菌酶)活性、抗菌活力以及血细胞数量等免疫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受绿僵菌侵染后,黏虫6龄幼虫血淋巴蛋白含量在侵染初期(6 h和24 h)显著高于对照,侵染48、72和96 h后幼虫血淋巴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且侵染后幼虫血淋巴PO活性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侵染初期(6 h和24 h)显著高于对照,侵染后期除72 h外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侵染初期(24 h)溶菌酶活性也显著升高,随后出现下降,并于48 h显著低于对照,但在化蛹时(96 h)再次上升。绿僵菌侵染后期,黏虫的抗菌活性下降,于侵染后72 h抗菌活性显著低于对照,而侵染初期抗菌活性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另外,绿僵菌侵染对幼虫血细胞数量以及浆血胞比率也有显著的影响,表现为:侵染后6 h和24 h血细胞总数、浆血胞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随后与对照并无显著差异。综上,绿僵菌侵染黏虫幼虫初期会显著诱导其免疫反应的启动,体现在主要免疫指标升高,而后随着免疫系统的破坏与能量的消耗,其免疫反应能力降低,生理活动受到干扰。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黏虫咽侧体抑制神经肽基因(allatostatin,AST)在调控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中的功能,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获得的黏虫AST基因cDNA全长序列902bp,开放阅读框378bp,编码125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14.33kD,等电点为9.25,具有C型AST典型的PISCF序列。进化树分析表明,黏虫AST氨基酸序列与一点黏虫、草地贪夜蛾、棉铃虫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达80%以上。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AST在成虫期的表达有明显组织和时间特异性。AST在飞行肌中表达量最高,头部其次,卵巢最低;黏虫头部AST表达量在7日龄最高,飞行肌中AST基因的表达量在1日龄最高。本研究对进一步揭示黏虫AST基因对JH调控作用,明确黏虫JH调控迁飞和生殖的相关的分子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15年吉林省公主岭三代黏虫的虫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2015年吉林省公主岭三代黏虫的虫源, 为其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基于扫描昆虫雷达观测、常规监测、轨迹模拟及天气背景学分析等研究方法, 对吉林省公主岭三代黏虫的虫源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因虫源基数及增殖倍数较高, 二代黏虫蛾种群数量较高; (2)二代黏虫蛾迁飞以不利其回迁的西南风、南风为主; (3)观测初期未见黏虫聚集成层迁飞的现象, 直至后期才见黏虫向西南方向迁飞; (4)气流和降雨是二代黏虫蛾未能有效回迁的主要原因, 三代黏虫发生的虫源, 是北迁的种群和本地种群共同繁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黏虫和劳氏黏虫形态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黏虫和劳氏黏虫往往混合发生,给小麦、玉米和水稻等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本文从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虫态分别描述了这两种黏虫在形态特征上的差异。两种黏虫卵无差异。低龄幼虫中黏虫刚毛基部的毛片色深,2龄幼虫前胸背板上各条背线较明显;劳氏黏虫毛片色浅,2龄幼虫各背线不明显。高龄幼虫中黏虫头部有"八字纹",气门近圆形,气门筛黑色有光泽;劳氏黏虫头部除"八字纹"外唇基还有一黑褐色斑,气门椭圆形,气门筛黄褐色。黏虫蛹腹部背面5~7节有刻点,臀棘着生近于平行;劳氏黏虫蛹4~7节有刻点,臀棘呈"八"字形。黏虫成虫前翅有环纹、肾形纹,劳氏黏虫则无。本研究旨为两种黏虫的田间调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为初步探明黏虫的耐寒能力,对室内饲养黏虫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蛹期过冷却点和结冰点与性别及蛹重的关系。结果表明,黏虫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幼虫期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的平均值分别为-4.79℃和-1.57℃;蛹期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的平均值分别为-14.05℃和-6.12℃。幼虫的过冷却点随龄期增加逐渐升高,即4龄幼虫(-6.23℃)5龄幼虫(-4.38℃)6龄幼虫(-3.58℃)。蛹期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存在日龄和性别上的差异,但与蛹重无明显的相关性。本研究表明,黏虫蛹的耐寒性强于幼虫。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蜕皮激素(MH)对黑化黏虫免疫能力的影响, 本试验对被球孢白僵菌侵染后的黏虫体内MH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比较, 并对被侵染的黑化黏虫注射20-羟基蜕皮酮(20E), 分析比较其注射20E后的死亡率以及酚氧化酶(PO)和溶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被白僵菌侵染后, 黑化黏虫6龄幼虫的MH含量在侵染后8 h( P <0.05)?72 h( P <0.05)和96 h( P <0.05)均显著高于对照(注射吐温-80)?注射球孢白僵菌后立即注射5 μg/μL的20E稀释液, 黑化黏虫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注射球孢白僵菌后注射无水乙醇)( P <0.05), 其原因是注射5 μg/μL 20E稀释液后, 被球孢白僵菌侵染后8 h和24 h的黑化黏虫体内PO和溶菌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注射球孢白僵菌后注射无水乙醇)( P <0.05)?试验结果表明MH在黏虫体液免疫反应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河南省漯河地区小麦田、玉米田黏虫Mythimna separata幼虫的寄生性天敌种类及寄生情况,为黏虫的可持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于2015年-2017年在河南省漯河地区采集小麦田一代和玉米田二代黏虫幼虫,带回室内饲养,对饲养期间出现的寄生性天敌进行种类鉴定。共发现黏虫幼虫寄生性天敌5种:黏虫盘绒茧蜂Cotesia kariyai、螟蛉盘绒茧蜂C.ruficrus、棉铃虫齿唇姬蜂Campoletis chlorideae Uchida、盘背菱室姬蜂Mesochorus discitergus和中华卵索线虫Ovomermis sinensis。麦田一代黏虫寄生天敌主要为中华卵索线虫,夏玉米田二代黏虫主要为寄生蜂类天敌,优势种为黏虫盘绒茧蜂和螟蛉盘绒茧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