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约化猪场的猪群由于生长环境密集、猪群周转频繁、猪只之间接触机会多,以及引种等因素的影响,寄生虫病的危害较为严重.猪的寄生虫种类繁多,疥螨是近几年最为多见的慢性体表寄生虫病,对猪的危害也特别严重,常造成猪群饲料转化率下降、生长发育不良、增重缓慢.因此,做好猪群体表寄生虫的驱虫工作是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有效地控制猪体表寄生虫病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猪场应采取综合性措施,选用广谱的驱虫药物,制定切实可行的驱虫程序,做好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韦峰  王玉霞 《猪业科学》2006,23(2):46-48
规模化猪场的猪群由于生长环境密集,猪群周转频繁。猪只之间接触机会增多,以及引种等因素的影响,寄生虫病的危害十分严重,常常造成猪群饲料转化率下降。生长发育不良。生长缓慢。猪寄生虫病是潜伏性危害养猪业的疾病,给规模化猪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但这种潜在的损失往往为许多猪场所忽视。因此.做好猪群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工作是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猪病毒病,其临床症状表现为食欲减退,高温,呼吸困难,皮肤发绀和出血等。非洲猪瘟病程短,死亡率可高达100%,给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和猪群健康带来严重影响。本文总结了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提出了加强猪群管理、增强防控意识、饲料控制、定期消毒和驱虫等防控措施,以期为养猪户做好非洲猪瘟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根据非洲猪瘟病毒特性和流行特点,对规模猪场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防控建议。分析表明,规模猪场传播非洲猪瘟病毒风险因素有人员、车辆出入;进场物质;场外野猪、场内鸟、软蜱、苍蝇、蚊子、鼠;周边环境污染等。相应防控对策为制定实施猪场严密的防疫制度,建立员工风险激励机制;建立防控缓冲区;控制人员、车辆出入并做好消毒工作;加强进场物资风险管理;防鸟、灭蜱、蚊蝇、鼠,扑杀野猪;做好猪场隔离消毒工作;加强猪群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5.
非洲猪瘟在我国流行已有两年多的时间,尽管很多科研团队都在致力于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但尚未有治疗措施和有效的疫苗来控制该病。因此现阶段“生物安全”是控制非洲猪瘟最为有效,也是唯一的方法。文章总结出目前规模化猪场常见的感染风险有“人员流动、物品流动、车辆流动、水源流动、猪群流动”(即“五流”),并提出严格控制“五流”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即“五流”生物安全防控),以减少外界病原与猪只的接触,稀释病原浓度,降低病原载量,最大程度地降低规模化养猪场感染疾病的风险。为当前规模化猪场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将北京中育种猪有限责任公司构建的首农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应用于下属猪场的非洲猪瘟防控工作,通过采集车辆、人员、物资、环境和猪群样品,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样品非洲猪瘟病毒核酸,以评估生物安全体系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2019—2021年主动识别出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分别为60、112和48次,车辆、人员、物资、环境和猪群样品的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3.52%、1.39%、0.52%、0.02%和0%。3年的实践证明,采用以“五级分区三级管理二级洗烘”为标准的首农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可有效防控非洲猪瘟。  相似文献   

7.
在畜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生猪养殖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但与此同时,疫病防控愈发重要。很多猪场往往特别重视对非洲猪瘟、流行性腹泻、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等病毒病的防控,忽略对寄生虫病的防控。猪寄生虫病病一般不会导致猪群大面积死亡,但如果在猪场流行起来,会导致饲料报酬率极低,对猪场经济效益造成严重损害。本文将对规模化猪场常见的寄生虫种类及防控策略做详细阐述,希望能对养猪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解河南省南阳市2019年规模化猪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并探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退出强制免疫病种后,规模化猪场的防控情况。从南阳市辖区12个县(区)规模化养殖场户采集猪血清样品,采用ELISA方法对免疫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南阳市2019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群体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均超出农业农村部70%以上的要求。2017年,因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退出强制免疫病种后,两种病的群体免疫抗体水平均接近80%,能较好地保护猪群。  相似文献   

9.
非洲猪瘟至今仍无有效的疫苗可预防,只能采取周密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进行防控。为此,本文从人员流动、猪群流动、物资进场、车辆流动、饲料加工、环境消毒、中间介质、增强猪只抵抗力、非洲猪瘟宣传培训等方面简述了规模猪场防控非洲猪瘟的策略,供同行、广大养猪人参考。  相似文献   

10.
自2018年8月非洲猪瘟传入我国以来,非洲猪瘟对我国养猪业及其他行业造成极大的打击,同时也促进了生猪产业升级。随着对非洲猪瘟病毒的了解、猪场生物安全措施的提升以及定点清除技术的成熟,非洲猪瘟进入常态化,猪群健康不仅受非瘟影响,还受多方面的影响。为此,本文从生物安全、引种扩群、营养、疾病防控以及饲养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在非瘟常态下进行规模化猪场健康管理保障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评估规模化猪场疫苗免疫效果,科学制订或动态调整免疫程序,解决免疫防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动物流行病学研究中心于2014年4月份—2016年3月份对江苏省7个地市的部分规模化猪场猪只采集血样,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等常见猪病进行了抗体检测与分析,以期为规模化猪场常见病的有效防控提供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2018年8月国内发生非洲猪瘟以来,由于疫情原因造成很多母猪淘汰,不少猪场由于引种困难,采购大量三元母猪,或者来源广泛的二元种猪,造成不少猪场防控非洲猪瘟、猪蓝耳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伪狂犬病压力大大增加.因为来源不同的种猪混群后,由于毒株和毒力存在差异,加上猪群里有很多易感猪只,很容易诱发疫病.虽然猪...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贵阳市猪场的寄生虫感染情况,采集7个规模化养猪场临床健康猪的新鲜血液、粪便和皮屑各350份,分别应用血推片法、饱和盐水漂浮法及沉淀法,检测附红细胞体、消化道和体表寄生虫。检测结果显示:附红细胞体病的感染率达59.14%(207/350);消化道寄生虫主要为蛔虫,感染率为27.71%(97/350);体表寄生虫主要为猪疥螨,感染率为23.71%(83/350)。感染猪经贝尼尔、驱虫净和伊维菌素治疗后,复查显示消化道和体表寄生虫治愈率均分别达100%(97/97)和100%(83/83),效果良好;而附红细胞体治愈率也可达73.42%(152/207),效果较好,表明上述药物可以用于临床健康规模化养猪场猪群的寄生虫病防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笔者在给全国规模化猪场服务过程中发现,寄生虫病对养猪业的危害和影响非常严重。通常由于中小规模猪场对驱虫问题不够重视、驱虫药物或驱虫方案的选择不合适等原因导致寄生虫病对其影响更为严重,而大规模猪场相对较为重视驱虫的管理,往往危害较小。当猪群感染寄生虫后通常不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寄生虫从猪只身上获取营养物质以满足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等所需求,当感染较为严重时被感染的猪只才出现贫血、消瘦、饲料转化率低、生长发育缓慢、繁殖性能下降等现象,这些都将严重影响猪场的生产成绩,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采用ELISA猪瘟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湖北10个规模化供港猪场的各猪群血清,评价各供港猪场猪瘟防制水平和各场猪瘟免疫方案所取得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10个供港猪场种猪群均有较高且较均匀的抗体水平,免疫效果好;而仔猪群、育肥猪群则有部分阳性感染,感染率为1%~3%。表明湖北供港猪场对猪瘟的控制措施有效,猪瘟免疫方案符合各场...  相似文献   

16.
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状况调查及仔猪首免日龄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调查规模化猪场猪瘟的免疫方案,比较及评价其免疫效果,本研究将湖北省7个规模化种猪场作为研究对象,将猪群分为经产母猪、种公猪、后备母猪、哺乳仔猪(0~30日龄)、保育仔猪(30~60日龄)和生长猪(61日龄以上)6个群体,并按各猪群5%~8%的比例采血,检测猪瘟抗体。结果表明,各猪群猪瘟免疫合格率分别为99.55%、96.43%、99.22%、89.88%、81.68%及78.64%,不同免疫方案下,各场猪群表现出不同免疫效果。而从总体上看,保育仔猪的猪瘟抗体水平是各个猪群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因此本研究在调查的基础上,继续探索了一个规模化猪场的仔猪猪瘟母源抗体消退规律,并且分别设置了14、21、28、35日龄猪瘟疫苗免疫组,于免疫后1周及2周后采血检测猪瘟抗体。结果表明,该场猪瘟免疫最佳首免日龄为28日龄,并根据研究结果将该场原来的首免21日龄调整到28日龄。本研究的开展对规模化猪场制定合理的猪瘟免疫方案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规模化猪场的猪病中,猪寄生虫病常常被管理音忽视,但由此病造成的影响则严重影响到猪的生产性能和猪场的盈利能力。笔者通过收集关于规模化猪场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与综合防控措施研究,掌握了猪感染寄生虫的种类、感染率、感染强度等重要参数,并将此成果与雏鹰公司的驱虫方案结合起来,并进行实施,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春天到了,又到了猪场驱虫的季节,驱虫是提高猪群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的重要措施。都知道猪场驱虫的重要性,驱虫工作每个猪场也都在做,驱虫的结果参差不齐。笔者长期从事养猪实践工作,对猪场的驱虫做了一些经验总结和研究,希望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1猪寄生虫的概述在现在根据猪场寄生虫寄生的部位大致可分为三大类,1.1外寄生虫疥螨,蠕型螨、虱子、跳骚、苍蝇、蜱等,其中危害最大的是疥螨。  相似文献   

19.
在非洲猪瘟疫情形势之下,规模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关系着猪群疫病防控、养殖生产安全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本文以某规模猪场防范非洲猪瘟的生物安全措施为例,阐述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强化组织保障、实施分区管理和落实关键点控制等内容,以期在对规模猪场非洲猪瘟防控的生物安全实践提供参考,不断提升规模猪场生物安全水平和疫病综合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20.
驱虫是预防和治疗寄生虫病,消灭寄生虫,减少和预防病原扩散的有效措施。规模化猪场普遍存在寄生虫感染,在感染强度不高的情况下不表现临床症状,却使猪群生长、增重缓慢,从而导致养猪场效益下降。因此,规模化猪场应实施常规的计划性驱虫。以母猪为重点,控制传染源头。本文介绍猪寄生虫病的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