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利用花生种质资源进行育种工作,对300份花生种质资源在江淮区域的农艺性状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并结合SPSS 20.0软件进行相关性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花生种质8个农艺性状中,有效分枝数与单株结果数极显著正相关;主茎高与单株生产力极显著负相关;主茎高与单株结果数显著负相关。采用Ward法在平方欧式距离D2=4时,将供试种质材料划分为三大类群。同一类型的种质其地理来源有不同,同一地理来源的种质其类型有不同,同一类型或者同一地理来源的花生种质亲缘关系非最近。江淮区域花生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结果为江淮区域花生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库尔勒地区梨小食心虫的危害情况和发生规律,并详细介绍了性诱迷向剂的产品性能、使用方法、使用效果及相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为了掌握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找到适时有效的防治时间,采用梨小食心虫性诱剂测报梨小食心虫的发生情况,并进行诱杀防治。结果表明,性诱剂准确预报出梨小食心虫在库尔勒二十九团1年发生5代,成虫有5个羽化高峰期。通过诱杀防治,可有效地降低羽化的成虫数量,减少梨小食心虫的危害,同时,预测发生期能及时确定化学防治时间。  相似文献   

4.
芥菜隶属十字花科芸薹属,是中国重要的特色蔬菜作物。对芥菜种质资源进行表型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对于其重要农艺性状表型数据获得、遗传背景明确及优质种质发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浙江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所收集到的85份芥菜地方种质资源进行田间表型鉴定,调查了13个数量性状和20个质量性状,发现该批种质具有丰富的表型变异,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6.27%~33.56%,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95~2.08;质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0%~368.63%,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1.66。基于表型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将该批种质分为2大类群(Ⅰ叶用芥菜;Ⅱ根用芥菜和茎用芥菜),其中Ⅰ类群下分3个亚群,Ⅱ类群下分2个亚群。利用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同样将该批种质分为2大类群(Ⅰ叶用芥菜和茎用芥菜;Ⅱ根用芥菜)。将两种聚类方法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存在较大差异,基于分子标记的类群划分在一定程度上与地域分布有关。本研究丰富了芥菜的遗传基础,为优异芥菜地方种质资源挖掘及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梨小食心虫属鳞翅目卷叶蛾科,主要以幼虫蛀果、蛀梢危害蟠桃、苹果,以蛹在浅层土壤内越冬。近几年随着草帘覆盖法在蟠桃产区的推广应用,埋土翻地环节被弱化,减少了对梨小越冬蛹的灭杀,使该虫越冬基数增加,危害日益加重,连续3年在华侨农  相似文献   

6.
崔艳波  王莉 《种子科技》2021,(16):33-35
利用3种性诱芯产品和糖醋液对梨小食心虫进行诱捕对比试验,分析了梨小食心虫的引诱效果、防控效果和对天敌保护效果.结果表明:3种性诱芯的诱捕效果明显优于糖醋液,性诱芯处理区蛀果率分别比对照降低7.66%、8.26%、7.59%,显著低于对照和糖醋液处理;其中诱尔牌梨小食心虫诱芯诱捕效果最好,防治效果达到74.48%,可...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30份贵州保存的红皮花生资源为材料,对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单株果数和总枝数变异系数较高,分别为36%和33%;相关性分析表明,主茎高、总分枝与单株结果力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株结果数与果型大小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10个农艺性状可简化成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1.025%,第一主成分以百果仁重和百果重影响为主,第二主成分以主茎高和侧枝长影响为主,第三主成分以百仁重影响为主。系统聚类分析表明,可将30份红皮花生资源分为4类,第Ⅰ类为小果资源,第Ⅲ类荚果空隙大,可用于加工,第Ⅳ类属大果资源。筛选出百仁重<50 g的小果种质3份(JS166红花生、广顺红皮花生和ICG86699)。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用性诱剂对库尔勒香梨园中的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成虫发生动态进行测报研究。结果表明,用性诱剂测报梨小食心虫成虫和苹果蠹蛾成虫的发生高峰期灵敏度高,测报准确,能够为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最佳防治时期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核心种质发挥及评价花生抗黄曲霉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菌极大地限制全世界的花生生产和产业发展,且生产上抗性品种较少,我国花生育种和生产中的抗性资源缺乏,迫切需要发掘抗黄曲霉菌种质。本研究以中国花生核心种质561份和ICRISAT微核心种质155份,鉴定了黄曲霉侵染和产毒抗性,发掘出抗黄曲霉侵染和产毒种质各8份,包括具优良农艺性状的抗黄曲霉产毒种质51002-6。鉴定结果表明,ICRISAT花生微核心种质中抗黄曲霉侵染和产毒种质的频率高于中国花生核心种质;普通型花生资源中抗黄曲霉侵染种质的频率较高,龙生型资源中抗黄曲霉产毒种质的频率较高。根据SSR分析,鉴定出与生产上推广应用的优良品种中花5号、中花6号、中花12和远杂9102遗传距离较远的抗黄曲霉产毒种质ICG12625和抗侵染种质ICG4750,拓宽了我国花生品种改良的遗传基础。根据抗病基因产物的NBS类型保守域设计简并引物对抗黄曲霉种质的DNA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和分析,获得了1条RGA片段。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药用及茶用菊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通过收集湖北麻城及相关省份的29份药用及茶用菊花种质资源,观测和统计不同种质资源植株、叶部及花部形态共51个农艺性状特征,利用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药用及茶用菊花种质资源51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401 2~2.061,40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5.07%~74.87%,变异系数大于20%的性状有28个,其中大于40%的6个,大于70%的2个(三级分枝数和舌状花数量),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变异。主成分分析将51个性状简化为11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89.535%,进而优选出叶缘锯齿形态、叶片绿色程度、叶缘锯齿数量、叶裂片数量、叶片长度、右下侧裂片宽、现蕾期、花序直径、舌状花轮数、管状花数量、舌状花数量等11个性状为药用及茶用菊花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评价的关键指标。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为115.5时可将29份菊花种质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群为长叶多裂舌状花型,第Ⅱ类群为短叶深裂小花型,第Ⅲ类群为多齿宽裂管状花型。研究结果为菊花种质资源的遗传改良、品种选育及DUS测试等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为我国常见蛀果性害虫,与其他梨果害虫的组织形态非常相似,仅凭形态学特征难以区分,需建立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在基因水平上进行鉴定。通过样品核酸提取与质控,设计并验证荧光探针特异性,进一步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结合特异性分析、灵敏性比对和盲样测试开发了梨小食心虫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方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好(重复间变异系数为0.055~0.359),可靠性高(标准曲线中的R2值为0.991),检出限低(最低检出限3 pg/μL),盲样测试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能满足日常检验检疫需求。该操作方法简单易行,检测时限短(约3 h),通量高,特别适合于大批量的抽样检查,可应用于梨小食心虫的检疫工作。  相似文献   

12.
蓟马在韭菜上发生十分严重,影响了韭菜的产量和品质。本文鉴定了韭菜上蓟马的种类,研究了蓟马在韭菜田间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韭菜上的蓟马形态特征为西花蓟马,ITS分子鉴定结果显示扩增片段520bp,与西花蓟马的碱基序列相似度达到99.81%。西花蓟马在韭菜田间离地80cm高度的空间分布较集中;晴天时,在下午15:00~17:00时间段上西花蓟马出现频率较高;雨水对西花蓟马的致死作用明显,致死率为29.30%;田间防治试验筛选出20%呋虫胺可溶性粒剂和40%啶虫脒粒剂对田间韭菜西花蓟马的防治效果较好,其中20%呋虫胺可溶性粒剂1500倍液的喷雾防治效果最佳,达92.56%。  相似文献   

13.
研究旨在找出烟草角斑病在丹东地区的发病成因和发生规律,为指导地区角斑病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2013—2015年连续3年采用隔绝侵染,分期暴露法进行田间试验,结合年度间的气候因素来研究烟草角斑病的发生规律和最佳防治时间。结果表明,6月中旬到8月末是烟草角斑病的高发期,每年7—8月中旬最少会出现2次侵染高峰,侵染高峰时期年度间的侵染差异与气象因子密切相关。在满足连续雨日3天以上或空气湿度达到80%以上条件的基础上,出现持续28℃以上高温2~4天,极易导致田间角斑病出现侵染高峰。角斑病的控制重在预防,应根据该病发生流行规律、气候变化情况预测其发病流行的趋势,提前做好防病的准备。特别是出现暴风雨、雨日多、雨量大、湿度大后的暴晴天气,应作为重点防控时期。  相似文献   

14.
旨在为乐山稻区稻水象甲的检疫防控提供依据,采用田间调查的方法研究稻水象甲种群动态和危害规律,用线性回归法分析成虫危害程度与幼虫数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稻水象甲在乐山地区1年发生1代,越冬代成虫迁入稻田时期不一致,且其产卵期长,幼虫发育、化蛹和羽化时期极不整齐,各虫态交叉现象明显。稻水象甲越冬成虫主要分布在离稻田10 m范围内的坡地和树荫下0~5 cm浅土中,其中树荫下的越冬虫量最大。开春后平均温度达12℃以上,越冬成虫逐渐复苏并取食周边寄主。调查表明,乐山地区共有5个县(区)发生稻水象甲疫情,涉及乡镇73个,发生面积约8000 hm2。  相似文献   

15.
豇豆蓟马发生规律及防治药剂筛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在冬种豇豆的整个生育期内,为害豇豆的蓟马种类及各种蓟马的种群消长情况,于2014—2016年在海南三亚开展了冬种豇豆的蓟马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结果表明:为害豇豆的蓟马有4种,即豆大蓟马、花蓟马、棕榈蓟马和黄胸蓟马;其中,豆大蓟马与棕榈蓟马在豇豆的整个生育期内均可为害,花蓟马与黄胸蓟马仅在花期发生。豆大蓟马为豇豆蓟马的优势种,其发生高峰期在豇豆的盛花期;其次是花蓟马,其数量在豇豆生长后期逐渐增加;棕榈蓟马的数量在豇豆花期虽有所增加,但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黄胸蓟马仅偶尔出现,且数量极少。为了解新型杀虫剂对豇豆蓟马的防效,采用喷雾法,开展了豇豆蓟马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5种新型药剂中,乙基多杀菌素和苦参碱对豇豆蓟马具有较好的防效,药后3天防效分别为79.14%和62.14%,高于对照药剂啶虫脒的防效。药后7天,所有参试药剂对豇豆蓟马的防效均不理想,除了乙基多杀菌素,其余药剂防效均小于50%。在参试的药剂中,乙基多杀菌素、苦参碱对豇豆蓟马具有较好的防效,可以与啶虫脒轮换使用,用于豇豆蓟马的田间防治。  相似文献   

16.
干热风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农业气象灾害,对其研究意义重大。笔者利用邯郸气象资料和小麦产量数据,采用趋势预测和统计方法,对干热风发生规律及其风险预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邯郸轻度干热风一年两遇,重度干热风一年一遇,西部山区和平原北部是轻度干热风灾害的高风险区,平原东部和中部是重度干热风灾害的高风险区;通过相对气象产量百分率与气温、湿度和风速等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进行干热风风险预报因子的初选,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干热风风险预报方程。风速和最高气温是影响邯郸冬小麦生长后期的关键因子,可以进行邯郸干热风灾害风险预报。  相似文献   

17.
甜菜夜蛾性诱剂田间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提高甜菜夜蛾性诱剂的田间诱捕效率,完善其田间应用技术,开展了不同甜菜夜蛾诱芯、诱捕器悬挂高度以及风向对甜菜夜蛾诱集效果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诱芯以美国MSTR Technologies Inc. 生产的硅橡胶塞型诱芯(两种组份、二枚合用)为最佳,诱捕器的悬挂高度以离地50cm为宜;设置在上风口位置的诱捕器诱集量最大,其拟合程度可达81.08%。  相似文献   

18.
柿顶腐病病因及发病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年多对广西恭城、平乐等县及桂林市郊150个柿园的调查,对桂林市郊、平乐县、恭城县三地6个柿园7份土壤样本和平乐、恭城两县4个柿园14份叶片样本的分析及在恭城县的施硼试验,初步证明了缺硼是造成柿顶腐病的主要原因;同时初步明确了该病的发病规律,即不深施基肥的柿园发病重,恭城水柿比华南牛心柿发病重,环割(剥)愈合差的柿园发病重,其他病害防治差的柿园发病重,平地柿园比山区柿园发病重,9月中下旬温度偏高的年份发病重,发病轻重与砧木、树龄无关。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探讨杨梅褐斑病发生流行规律与监测防控技术,笔者在浙江黄岩等杨梅主产区,采用系统监测与试验推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杨梅褐斑病在浙江杨梅主产区周年均有发生,全年出现3 个明显发病高峰期,以杨梅春梢、夏梢和秋梢萌发侵染发病重,为病害防控关键时期。初步探明了杨梅褐斑病的发病流行规律,以及栽培品种、田间管理、气候条件与病害发生的关系,制定了杨梅褐斑病的预测预报方法,确立了调查项目与方法,提出了发生流行趋势的预测方法。药剂试验结果表明,33.5%喹啉铜悬浮剂1000倍、1500倍和2000倍液对杨梅褐斑病的相对防效分别为78.83%、76.79%和74.05%,在杨梅果实内残留消解的半衰期为3.6~13.6 天,使用安全,已在杨梅上取得农业部农药登记证,可大面积应用生产。研究提出了病害防治策略和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综合控制病害的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注册梨园主要害虫种类及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利用黑光灯、性诱剂诱集及田间调查的方法对河北省两个注册梨园主要害虫及其消长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下,两个注册梨园共计采集到主要害虫25种,隶属4目15科。对5种主要害虫成虫消长规律的研究表明,桃小食心虫 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全年消长呈现两个明显的高峰,表现出2代类型区的特征。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 消长全年呈现四个明显的高峰;铜绿丽金龟 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和暗黑鳃金龟 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一年一代,成虫发生期分别集中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和7月上旬到8月中旬;茶翅蝽Halyomorpha picus Fabricius危害盛期发生在6月下旬至8月中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