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探究茶巴朗湿地内的外来物种大鳞副泥鳅的年龄结构与生长特性,为控制和治理包括大鳞副泥鳅在内的外来鱼入侵提供基础参数。取微耳石作为年龄鉴定材料,对299尾大鳞副泥鳅样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鳞副泥鳅已在茶巴朗湿地形成了自然种群,个体体长范围为5.13~16.92 cm,体重范围为1.22~49.89 g;种群由2~8龄共7个年龄组组成,优势年龄组为4~6龄;相关分析表明雌雄的体长与体重无显著性差异,其种群体长体重表达式为W=0.010L~(2.917),呈匀速生长;逻辑斯谛生长方程为L_t=12.740/(1+e~(0.803-0.530t)),W_t=16.740/(1+e~(0.803-0.530t))~(2.917),拐点年龄为3.5龄,对应的体长与体质量分别为9.44 cm、6.99 g。与平原地区相比,茶巴朗湿地大鳞副泥鳅在年龄结构上表现为高龄个体增多;在生长特征上表现为个体减小,生长指标下降,这些变化可能是该外来物种为更好地适应高原低温水环境。  相似文献   

2.
大鳞副泥鳅β-肌动蛋白基因的cDNA全长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克隆分析大鳞副泥鳅β-肌动蛋白基因的cDNA序列,并研究该基因的组织表达规律。采用RT-PCR和RACE法,从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肌肉中分离和克隆大鳞副泥鳅β-肌动蛋白基因。结果表明:大鳞副泥鳅β-肌动蛋白基因全长1710 bp,其中5 '-UTR长73 bp,3 '-UTR长509 bp,编码区长1128 bp,编码375个氨基酸。大鳞副泥鳅β-肌动蛋白与其他鱼类氨基酸的同源性大于98%,核苷酸同源性大于87%;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大鳞副泥鳅β-肌动蛋白在进化上高度保守;qRT-PCR结果表明:β-肌动蛋白基因在大鳞副泥鳅的肌肉、心、肝、脾、肠、胃、精巢和卵巢共8种组织中都有表达。研究结果不仅为利用β-肌动蛋白基因作为内参基因分析大鳞副泥鳅的基因表达研究提供了序列依据,而且可为大鳞副泥鳅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提供序列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