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河流水系是影响和制约城市绿地空间结构的重要因素,同时,绿地对城市河流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滞涝等作用。文章在研究城市河流与城市绿地布局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与河流水系融合共生的城市绿地空间布局整合与优化的方法策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以洛阳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提出在城市河流水系的导向下,整合和优化城市公园体系,旨在恢复流域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水文循环过程,保护性利用城市河流水系的复合生态功能,充分发掘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融入洛阳市"家家流水,户户园林"的城市特色历史风貌,构建完整的城市绿地空间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北京的四个低影响开发实践案例,分析了低影响开发模式在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式,提出了不足之处和相应的对策。文末总结低影响开发模式在北京地区景观设计中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雨水径流控制的景观设计途径,提出了雨水径流控制设计方法.依据雨水径流流动的过程,在径流产生的起始、中间和末端环节,在园林绿地中合理安排滞留渗透、传输引导、受纳调蓄3类设施,阐述各环节应用的景观设施、设计策略、设施布局参数.以晋中社火公园为例,结合竖向、水体、建筑、场地布局,采用以滞留渗透控制为主,传输引导、受纳调蓄控制为辅的设计策略,对设施布局、景观营造方式、设施规模、设计校核、控制效益等进行说明,进一步探索雨洪管理在风景园林中的本土实践.  相似文献   

4.
针对凤凰山现状及城市绿地发展需要,应用园林与生态景观规划原理和方法,以延安特有的红色文化为指导,对凤凰山城市山地公园进行分区规划布局研究。根据研究地块现状及功能需求将其划分为生态治理区、景观建设区、观光游览区、科普自然教育区、休闲游憩区5个区域。在文化造园、系统保护、因地制宜、功能多样的基础上,力求将凤凰山城市山地公园打造成为具有延安特色的绿色景观窗口与城市绿肺。  相似文献   

5.
公园绿地相对其他城建区拥有大面积的透水性下垫面,可以配合城市管网接纳外源雨水,有效地参与城市雨洪调控。本文以迁安市滨湖东路东侧绿化带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域进行合理概化,并在区域内建立公园绿地的低影响开发(LID)模式和传统开发模式,根据项目要求引入外源雨水,运用SWMM模型模拟不同重现期(1年一遇、2年一遇、5年一遇、10年一遇、20年一遇)1 h降雨下的两种开发模式,对比分析排放口的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和峰现时间,以及2年一遇1 h降雨下各单项LID设施对径流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1)SWMM模型可以量化模拟LID设施对雨水径流的控制效果,为城市进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2)在进行制定径流控制目标时,应结合场地现状情况,规划外源汇水面积;3)LID设施对城市雨洪具有良好的调控效果,可以减少径流总量,降低径流峰值,推迟峰现时间。采用LID模式建设的外源雨水型公园绿地在1年一遇至20年一遇的降雨条件下,对径流总量的削减率为100%~37.69%,对峰值流量的削减率为100%~40.55%,峰值消失或出现时间迟滞135~24 min。各项LID设施对径流总量削减的效率排序为:下沉式绿地>组合型>植草沟>生物滞留池>透水铺装;对峰值流量消减的效率排序为:下沉式绿地>组合型>生物滞留池>植草沟>透水铺装;对推迟洪峰出现时间的效率排序为:组合型>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池>植草沟>透水铺装。4)公园绿地在进行LID设计时,应考虑防灾避险等其他功能需求。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山地公园的概念、特点、发展情况以及规划意义。以简阳市鳌山公园为例,从项目地概况及基地现状出发,借助GIS工具进行单因子分析,利用AutoCAD建立DEM数字高程模型,并形成空间数据库,分析了鳌山公园地形的高程、坡度、坡向,从而得出鳌山公园复杂地形的总体规划策略,即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开放型现代城市山地公园。最后笔者详细说明了鳌山公园的详细景观规划内容,包括构思立意、景观空间序列以及路径和游线组织,提出将城市山地公园纳入城市绿地系统的期望。  相似文献   

7.
利用重庆市主城区2014年以小区为单元共5410个样本点的二手商品房房价数据,通过克里格空间插值方法并运用GWR模型揭示重庆主城二手房住宅价格空间格局和影响因子.研究表明,重庆市主城住房价格空间格局表现出了明显的山地城市多中心结构,其中传统的五大商业圈以及在重庆城市规划中提出的多个组团表现明显,次中心的分布与城市交通设施的分布有着明显的关联.在运用GWR模型进行住房价格影响因子分析得到:住宅小区到城市商圈的通勤时间为影响住宅价格的主要因素;江景资源扩大了住宅价格峰值的分布,推动了城市次中心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覆盖让区域范围内的住宅价格升高,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全面覆盖,将快速推动城市次中心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土面积中山地占据其约2/3,而城市山地面积相对较小,如何有效利用城市山地资源,打造集生态性、观赏性、休憩性、娱乐性及康体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娱乐公园是公园景观设计中的一大课题.以湖南常宁市砚池山公园为例,探讨城市山地公园的造景模式、人与自然的平衡协调方法,为今后设计施工提供参考依据.提出城市山地公园景观规划时应注重城市居民的公共休闲需求,尊重场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依照当地资源环境特色,将功能性、安全性、经济性融入设计美学,打造多元的、具有广泛适应性的、满足居民需求同时兼具独特个性的适宜休闲观光的城市山地公园.  相似文献   

9.
10.
我国众多城市的空间发展模式逐渐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开发转变.大多数山地城市受山水格局与规划因素的影响,较多沿用多中心发展模式,但山地城市多中心结构较少受到主流研究的关注.对城市各空间要素的特征进行分析,可有效反映其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为此,本研究以典型山地城市重庆为例,基于房价、夜间灯光强度、公交站点密度、宜出行密度等多源数据,分析不同要素的空间布局及多中心空间特征,并重点识别了各中心/组团的发育程度.结果表明:重庆主城区呈现出明显的"多中心组团式"的空间格局,各中心/组团的空间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城市要素及空间结构在分布上内密外疏,具有山地城市独特的城市景观特征.不同中心/组团的发育程度内高外低,发展不均衡;内环以内各中心发育相对成熟,而外围中心/组团发展仍有待加强.最后分析了形成目前多中心体系的原因并提出了城市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居住区普遍存在的用水需求量大、雨水资源利用率低、排水方式不合理等问题,根据低影响开发理念分析了居住区雨水收集利用的管理目标。探讨了居住区4种常见建筑形态和3种典型布局中雨水收集利用景观的类型和空间组织形式。提出了居住区中住宅建筑、场地和道路及传输功能绿地"可食用景观"、"多功能弹性景观"、"可变化景观"的营造方法。对居住区的海绵城市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城市道路雨洪管理的角度出发,概述美国道路雨洪管理中低冲击开发的发展演化,详述美国道路的低冲击开发核心工程技术,结合这些技术在道路雨洪管理中的实践,得出不同城市功能区道路的低冲击开发设计应用形式.从道路现状的利用、技术组合的拓展和渗水面积的扩大3个层面浅析低冲击开发模式对我国道路雨洪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1997年、2006年、2011年重庆居住用地扩展情况,揭示其多中心组团式演变趋势.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居住用地扩展主要受高程、坡度、邻域内居住用地比例、邻域内工业用地比例、到主干道的距离、到两江的距离、空间政策、到重点中小学的距离、到公园的距离等驱动力的影响,但1997年-2006年和2006年-2011年,上述驱动因子对居住用地转换的作用方向和强度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4.
秦趣  胡科翔  全双梅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1):182-183,186
重庆自古便是我国著名的山城、江城,长江、嘉陵江"两江四岸"有着丰富的滨水游憩资源,但却未得到充分地开发利用.从"两江四岸"滨水区的游憩功能、开发原则、产品设计等方面对"两江四岸"的游憩资源开发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节约型园林建设思想出发,以重庆山地公园为研究对象,总结自然地形空间与公园功能空间之间的耦合性关系,初步提出自然地形空间与公园功能空间耦合性的形式、设计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在湿地评价现有成果的基础上,以聊城九洲湿地休闲公园为例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的综合评价。从生态环境、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开发等三方面着手,首先构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综合评价体系,然后对评价体系进行计算机的处理、排序和检验,最后对各个评价因子进行模糊分类及分析,从而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该文选取六盘水市山地旅游资源中最具代表性的景点——韭菜坪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对韭菜坪景区开发及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从而进一步促进韭菜坪乃至整个六盘水市山地旅游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开发,提升六盘水市旅游质量,带动全市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8.
通过整理国内外有关承洪韧性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提升城市承洪韧性的策略与方法,并以此为导向构建校园绿地承洪韧性体系,并以郑州老城区的河南农业大学文化路校区为研究区域,应用SWMM模型模拟验证了该区域在不同暴雨重现期下,经过承洪韧性策略改造前后的暴雨径流总量的控制率、洪峰的削减率、外排总量的削减雨洪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整理国内外有关承洪韧性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提升城市承洪韧性的策略与方法,并以此为导向构建校园绿地承洪韧性体系,并以郑州老城区的河南农业大学文化路校区为研究区域,应用SWMM模型模拟验证了该区域在不同暴雨重现期下,经过承洪韧性策略改造前后的暴雨径流总量的控制率、洪峰的削减率、外排总量的削减雨洪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滁州南屏山公园规划建设为背景,构建生态景观各要素,形成雨洪管理系统,在具体生态要素规划上利用公园绿地形成城市生态廊道构筑公园内外联系,利用自然资源与人工设施,构建道路、绿带和水系等生态景观要素。通过整体布局,使公园基质内外完整统一,重点在园内建设透水性铺装、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和植被缓冲带,利用雨洪管理系统中的雨水策略、净化策略、涵养策略、恢复策略和植物生态群落策略实现公园绿地环境内的可持续并体现"互惠共生"的包容互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