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协同发展生态农业与社区支持农业促进乡村振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松良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9,27(2):212-217
农业问题总是存在于农业之外。本文从政治生态学视角把脉新时期我国农业产业及其相关的农村、农民问题之困,梳理为了缓和或解决"三农"问题在全国上下方兴未艾的生态农业与社区支持农业协同创新实践,唤起全社会对"三农"出路的思考和参与。文章涉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方方面面,包括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农业基本经营体制、农业产业体系、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核心观点是通过生态农业和社区支持农业的协同发展,促进农业"三产"有机融合,从"产业兴旺"角度推进乡村振兴。作者提议:1)体现农民(生产者)的主体地位,用社区支持农业理顺农业经营体系;2)强化生态保护的主导目标,用生态农业构建可持续的农业生产体系;3)突出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用生态农业和社区支持农业的协同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业生态转型态势与中国生态农业建设路径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骆世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7,25(1):1-7
人类农业经历过刀耕火种、传统小型农业和工业化农业等形态之后,正在进入一个农业的生态化阶段。各国实施农业生态转型的转折点通常在人均GDP达1万~3万美元左右。不同国家、地区和国际社会根据不同社会背景,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转型策略、转型路径和转型名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接近和到达实施农业生态转型的拐点。中国2015年起连续出台了一系列重大的政策措施,从发展目标、指导思想、发展方式、实施手段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全面推进农业的生态转型,生态农业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关注。明确生态农业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有利于形成农业生态转型的合力。文章在分析我国农业生态转型的优势与挑战之后,提出了我国未来农业生态转型的方略。 相似文献
3.
4.
乡村振兴视角下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分析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并就目前的生态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反思,剖析农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资源环境、供需不平衡等多方面的压力,指出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市场需求发生新变化的客观要求,解决农业生产所面临资源环境压力的必然选择,以及对发达国家农业持续发展经验的理性借鉴。在对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七个一批"的发展建议,即编制一批发展规划、出台一批扶持政策、培育一批生态产业、发展一批生态农场、壮大一批生态农庄、培养一批生态农民、构建一批信息平台。以此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农村环境宜居及农业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更好满足城乡人民群众对农产品安全优质、营养健康的消费需求,同时提升生态农业"养眼、洗肺、悦心"的生态价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更好促进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乃至世界性的农业清洁生产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当前我国乡村第一产业普遍存在大而不强、产业单一、产业融合度低的现象.农业发展受到资金、技术、人才等限制,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产业链条延伸不充分.壮大第一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山东省是果蔬生产大省,滨州市杨柳雪镇是山东省首... 相似文献
6.
走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结合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黑龙江省拜泉县建设生态农业取得的成效,指出农村经济产业化、县域经济工业化是强县富民,促进生态农业建设战略升级,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已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认同和接受。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农业循环经济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农业生产部门内部的物质与能量的耦合、农业产业部门之间的物质与能量的耦合、农业与工业之间的 物质与能量的耦合、城乡资源利用之间的物质与能量的耦合等具体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和载体,但要达到循环经济的目标和要求,还必须实现向规模化、产业化、无害化、标准化、市场化与功能多元化的转型与提升。同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包括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法制建设、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工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以及现代生态农业园区建设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9.
论生态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了中国生态农业的含义及其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所占的战略地位和意义;探讨了生态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关系,提出农业产业化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和突破口,农业产业化不能代替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10.
面向循环经济的生态农业现代化转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已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认同和接受。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农业循环经济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农业生产部门内部的物质与能量的耦合、农业产业部门之间的物质与能量的耦合、农业与工业之间的物质与能量的耦合、城乡资源利用之间的物质与能量的耦合等具体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和载体,但要达到循环经济的目标和要求,还必须实现向规模化、产业化、无害化、标准化、市场化与功能多元化的转型与提升。同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包括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法制建设、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工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以及现代生态农业园区建设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对策与生态农业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郭书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1):11-13
阐述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后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生态农业发展趋势 ,指出我国农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进一步明确农业工程在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作用和任务,以促使农业工程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该文在分析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形式、特点及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特点及内涵,农业工程的任务、特点及研究领域,农业工程科技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介绍了农业工程科技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状况,提出了加快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西部地区农业资源优势与特色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农业资源优势,指出西部地区农业开发应在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供需平衡的基础上,利用地域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并就特色农业生产基地的组建及其产业化的实现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业工程的发展经验(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阐述了农业工程发展在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农业工程科技有助于推进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为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完备的农业工程高等教育体系,服务于农业、食品、生态和环境领域。系统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农业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文章指出,政府的倡导和政策支持是中国农业工程发展的驱动力,科研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及其创新是关键,产业发展和农民的需求是发展的基础。农业工程有效的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并在很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引导农民合作组织,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利用,教育培训农民,高效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生产方式,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创造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和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等。 相似文献
15.
王宏康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1995,3(4):13-16
本文指出了当前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中有关的三个问题:即建立和发展环境伦理(或生态伦理)学;持续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是一致的;对已颁发的《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技术规范(试行)》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工程的新发展(英)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中国政府提出的建立和谐、富裕社会的发展目标,以及在新世纪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为农业工程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和新的挑战。该文作者以农业工程下属的7个子方向即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生物与环境工程、农村能源与环境保护工程、农产品加工工程、农业信息工程、农业水土保持工程和土地利用工程分别阐述各自的发展历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重点发展的方向。从宏观上为农业工程今后的发展绘制了一幅蓝图。论文作者认为,随着农业工程各个方面的健康、快速发展,它将在中国建立和谐、富裕社会,以及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水稻生产出现的市场粮价不稳、稻谷结构性过剩以及水稻生产面临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新挑战,提出了“水稻生态产业”的概念,并阐述了实施水稻生态产业经济的战略原则,提出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发展无公害、绿色稻米生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产业化经营为主导,实施龙头带动战略等发展水稻生态产业经济,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的具体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8.
阐明了西部地区农业生态足迹及该区生态足迹承载力下降的原因 ,并提出该区发展苜蓿人工草地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提高农业生态足迹承载力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山地平原过渡带代表区太行山低山丘陵区西岭底试区农业资源条件和所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指出该区发展资源节约型生态农业的主要技术开发原理是发展以节水为主的集约型生态种植业、以生态保护为主的经济型林果业、以节粮为主的小规模型畜牧业和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非土地资源开发,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