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县域经济是构成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分析了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发展不足、经济社会发展失调、高等资源要素缺乏等。在"互联网+"大背景下,挖掘县域经济自身特色,明确县域电子商务的发展定位,进行县域电商经济的顶层设计,选择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打造电子商务经济主体,实现县域就地城镇化,从而促进农业、特色产业与电子商务相结合,有效推动县域经济持续、高效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县域经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以江苏省县域发展为例,从空间融合、经济发展、社会现状和生态环境等维度剖析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不足。从城乡规划布局、优化特色产业、发展智慧农业和保护生态环境4个方面入手,对相关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类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旨在实现江苏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发展产业集群壮大县域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的发展对河南省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县域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是实现河南省县域经济工业化、城镇化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笔者试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探讨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具体途径,以期对河南省县域经济下一步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县域经济是具有农村地域属性和资源禀赋特征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发展的状况直接决定着小城镇建设的进程,而小城镇的发展又会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县域工业化,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5.
县级政权是我国政权组织结构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层级,县域经济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对于推进赤峰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基础性、决定性意义。文章在对赤峰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查的基础上,陈述了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而分析了县域经济欠发达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四个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开宇 《农业与技术》2004,24(5):25-27,41
壮大县域经济是我国制定“十一五”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搞好特色经济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根据“十一五”期间的经济特点,在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时要坚持实现就业优先原则;坚持实现全面小康原则;坚持实现差异性原则;坚持实现协调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7.
加快县域经济突破性发展是实现合肥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阐述了把握县域经济突破的工作重点和实施县域突破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要点。河南省县域经济总量已占全省的三分之二,县域经济作为"压舱石"和"推动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河南省县域经济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出发,分析了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析河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加快县域经济突破性发展是实现合肥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阐述了把握县域经济突破的工作重点和实施县域突破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处于后脱贫时期的县域如何有效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影响深远.笔者总结提炼出岳西县走出一条用"数"赋智的特色山区县转型之路,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启示,以期为后脱贫时期的其他县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概述宿州市"十一五"县域经济发展成就,分析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提出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对策建议,为宿州市进一步发展县域经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0):153-156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器,是实现全面脱贫的根本保证,是按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市域经济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条件。然而,目前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生产力布局不优的困扰。因此,必须优化县域生产力布局,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本文在调研合肥市及省内其他相关县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优化生产力布局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发展如何反映了一个省的综合经济实力。本文以修武县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实地调查、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修武县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归纳,找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和瓶颈,提出今后一段时期内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为实现修武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提供路径参考,为我国中部地区的其它县市尤其是河南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上摆脱低水平均衡陷阱,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崛起,是每一个经济贫困县的政府和人民的梦想。如果能够制定科学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恰当的先导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增长的突破口,全力培养县域经济增长极,待时机成熟时再顺势制定并实施县域经济发展的点轴开发战略,那么贫困县不但能够甩掉贫困的帽子,而且能够实现县域经济的逆势崛起,加快贫困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中西部地区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县域经济的发展相对于全国比较落后,而县域经济所占的比重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发展思路上,中西部地区应当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特色经济、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推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加大对县域经济的财政、资金、科技、人才、金融的支持力度等方面着手,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16.
熊小刚  李道和  翁贞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3112-3113,3130
从生态角度看,欠发达县域的经济现状要求发展绿色经济;从比较优势看,欠发达县域发展绿色经济的条件得天独厚,绿色经济是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并以江西省修水县为例,提出了欠发达县域依托绿色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7.
对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全国31个省区中,甘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较差;工业化水平低;特色农业初具规模,但相对优势不足,产业化、品牌化程度低;民营经济发展迅速,但资金和环境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素。要如期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就必须坚持非均衡发展、特色产业优先,提升产业结构层次,突破县域、坚持大区域经济的三大发展思路,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突出发展工业经济,把培育特色农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实现新农村建设中县乡政府职能的转变,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省直管县"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1.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1.1县域经济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重要结合部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一种结合部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乡镇企业的发展,决定着县域能不能经济健康发展,决定整个国民经济能不能健康发展;县域工农、城乡发展失调,我国就不可能顺利地实现由二元化社会结构向一元化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县域内不能缩小城乡差距、改变  相似文献   

19.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今中国,县域经济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运行单元。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既有很大发展,又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本课题力求通过对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从中总结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发现和探寻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途径和办法,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农村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存在诸多因素制约着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我国县域经济迈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是实现具有中国县域特色的农村工业化.对于大多数地区,农村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县域经济要走向快速持续健康的工业发展道路,必须依据农村工业经济的一般特点,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发挥县域农村比较优势,扬长避短,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