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庞绪贵  祝德成  代杰瑞  郭瑞朋  张帆  董健  陈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363-11365,11367
(目的]研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土壤中元素的分布与富集。[方法]按1km^2采集1件袁层土壤样品,4km^2组合成1件分析样品,4km^2采集1件深层土壤样品,16km^2组合成1件分析样品,测试Ag、As、Au、B、Ba、Be、Bi、Hr、C等54项指标。[结果]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是研究这些指标在表层、深层土壤中的分布规律,认为表层、深层土壤中除与金及多金属成矿作用有关的Ag、Au、Hg、Mo、S、Sb等元素和Cl、Br、I等卤族元素空间变异性大外,大部分元素分布均匀,且表层、深层土壤元素分布具有相似性。[结论]对比区内表层、深层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含量值的变化,可以看出大部分指标在表层土壤中的含量继承了土壤母质,后期人类活动对其影响较小;但是,表层土壤中SOC、N、Hg、P、S、Se等指标的富集和pH明显降低,表明表生作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已对这些指标的分布分配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秸秆还田技术对红干椒植株以及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通过连续采样,测定使用秸秆生物降解技术的红辣椒植株和土壤,通过原子吸收测定其中部分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且分析其关系。[结果]秸秆生物降解技术对红干椒的果实品质和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均有重要作用。该技术的使用,明显增加了土壤有效铜的含量,提高了红干椒植株中的铜元素含量;而该技术对土壤有效锰、锌、铁含量影响不明显,但促进了辣椒植株对这3种元素的吸收,从而提高作物产量。[结论]此项技术值得继续推广,有利于改善辣椒品质,提高土壤微量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庐山不同海拔土壤下养分含量分布特征。[方法]对不同海拔土壤采样,测定不同海拔不同层次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速效硼、速效铜含量。[结果]庐山土壤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随海拔升高表现为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土壤有机质、全氮与海拔表现出显著正相关;土壤中速效磷、速效钾、速效硼表现相同趋势,随海拔升高,先升高后降低,而速效铜含量随海拔升高先降低再升高,且都以1 000 m左右为分界线,说明在高海拔(1 200 m),小气候对土壤养分影响显著;土壤养分随土层加深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该研究为庐山土壤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刘艳红  张德刚  刘杰  全舒舟  田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312-13314
[目的]研究云南某锡矿区周边玉米植株中重金属分布特征与污染情况。[方法]对云南某锡铅矿区周边污染土壤上种植的玉米植株中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结果]矿区周围不同区域玉米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不同,各种重金属污染程度为Cd〉Cu〉Pb〉Zn〉Cr,Cd属于重度污染,Cr在各采样点均未受污染。重金属污染程度不同区域采集玉米植株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具体表现为Pb〉Cd〉Cr〉Zn〉Cu,其中除cu大部分样品污染较轻外,Pb、Cd、Cr和Zn均为重度污染。重金属在玉米植株各器官中的分布特征为:叶〉茎〉果实,玉米各器官中重金属富集系数总体上也表现为:叶〉茎〉果实。[结论]锡矿区周边土壤及玉米植株均受到重金属污染,表现出一定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海南岛东西部砖红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测试的方法,在海南岛东、西部各取6个土壤剖面,共35个土壤样本,对砖红壤土壤剖面中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地区砖红壤剖面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东、西部表层土壤各种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其分布规律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母质的特征;除镍元素外,大部分重金属元素在各层中的均值高于中国南方砖红壤平均值,有一部分重金属元素在淀积层积累;另外,人类活动对海南岛砖红壤剖面中的重金属元素可产生一定影响;海南东、西部表层土壤各种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铅和铜,铬和镍,铬和锌之间显著相关,这些重金属来自同源的概率更大。[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海南岛砖红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有机物料对黄壤主要理化性质及外源铜有效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动态培养法研究4种有机物料对黄壤主要理化性质及外源铜有效性的影响。[结果]猪粪和玉米秸秆处理使黄壤pH值升高,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这种影响减弱。泥炭和风化煤处理对土壤pH值影响不大。各有机物料的加入均使土壤活性铁和络合铁含量显著增高,且玉米秸秆和猪粪处理对土壤活性铁含量的影响更为突出;各有机物料的加入对活性铝和络合铝的影响不显著,但风化煤处理与泥炭和猪粪处理间的活性铝含量变化存在显著差异。有机物料的加入降低了土壤中外源铜的有效性,并随时间的增长降低得更明显,且泥炭和风化煤的影响强于猪粪和玉米秸秆。[结论]该试验为有机物料对土壤铜含量影响机制的研究作出一定补充。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欧洲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特征,为改善和调控生态环境、制订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多重分形方法、综合指数法,结合欧洲地质状况,对欧洲表层和深层土壤中As、Co、Cr、Cu、Ni、Pb、Zn 7种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重金属在表层和深层土壤中的分布规律,并对其进行环境地球化学特征评价。[结果]重金属元素在欧洲表层和深层土壤中的分布具有多重分形分布特征,且各元素含量在多重分形频谱曲线上均显示连续的多重分形分布,并受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矿产开采等情况影响,导致重金属在各国家、地区的污染程度不同。欧洲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为清洁至中污染,尤以巴尔干半岛和意大利北部重金属污染严重,而其他地区重金属含量与世界土壤均值相当,且略低于中国土壤均值,各元素综合污染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Ni、As、Co、Cr、Pb、Zn、Cu。[结论]该研究不仅为土壤质量评价,更能为保护人类健康制订有效措施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8.
土壤pH值对黄金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静  李欣  张鲜鲜  章超  沈向  王洪强  陈浪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037-13040
[目的]研究土壤pH值对黄金梨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文登市3个梨园为试验基地,研究土壤pH值对黄金梨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等品质指标的影响情况,及土壤酸化条件下,黄金梨叶片、果实中的元素与部分品质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结果表明,土壤pH值与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呈极显著相关性。土壤pH值较低的梨园果实石细胞少,但是果实芳香物质种类亦少,而且酯类的种类和含量相对更少。叶片中的氮、钾、镁含量低于适宜值范围,铁、锰、锌、铜含量均高于适宜值范围。黄金梨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有机酸含量与叶片、果实中的某些微量或大量元素也有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顾建荣  蒋岩花  金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726+21974-21726,21974
[目的]为作物施肥规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蔬菜及其生长土壤试样,用ICP-AES法测定茄子、番茄、南瓜不同部位硒、磷、铁、铜、镁含量,探究土壤和蔬菜中营养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所测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大小依次为Fe〉Mg〉P〉Cu〉Se,所测蔬菜中营养元素含量大小依次为Mg〉Fe〉P〉Cu〉Se。施肥后,蔬菜不同部位P含量变化趋势不同。所测蔬菜对Mg有富集作用,对Cu无富集作用。3种蔬菜对Fe的吸收较弱。[结论]蔬菜对土壤中元素吸收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
在设施大棚内连续种植青椒、大白菜、白萝卜,研究猪粪有机肥施用对铜、锌在土壤、植株体内迁移和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氮量施用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表层土壤(0~20 cm)中的铜、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与试验前相比,连续3茬化肥(CF)处理铜含量降低了16.41%,猪粪有机肥和化肥各施用50%(HOF)处理铜含量增加了9.33%,全量有机肥(OF)处理铜含量增加了23.76%,为51.20 mg/kg;而CF处理锌含量降低了40.58%,HOF处理增加了11.35%,OF处理增加了34.12%,达到164.30 mg/kg。在深层土壤(20~40 cm)中所有处理的铜、锌含量均无明显增加,说明铜、锌并未向下层土壤迁移;同时在作物果实中铜、锌含量与CK相比无明显差异,且未超过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因此,连续施用猪粪有机肥易造成表层土壤中铜、锌的少量积累,猪粪有机肥施用量越多则铜、锌积累量越大,而通过有机无机配施或者化肥与有机肥轮换施用既能减缓土壤中铜、锌的过多积累,又能维持土壤中铜、锌的营养平衡,有利于保持土壤健康和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1.
污泥农用对土壤中各形态重金属含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棕壤和褐土在施入工业污泥和生活污泥后,土壤中各形态Cu、Zn、Pb、Cd的含量变化情况。[方法]用污泥和土壤均匀混合的土柱来模拟实际土壤,对土柱进行7次淋洗后,测定土柱中0~10cm均匀混合层中各形态重金属的含量。[结果]在施入工业污泥和生活污泥后,土壤中重金属根据形态不同而具有各自不同的变化规律。[结论]重金属变化规律不仅与重金属各形态的迁移转化性质有关,还受污泥种类和土壤性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铜胁迫对苋菜生理过程的影响。[方法]用土培的方法,研究铜对苋菜幼苗气孔气体交换和光合色素的影响及铜在植物体的分布。[结果]0.5 mmol/kg铜处理对苋菜生长有利;随着铜浓度的增加,苋菜净光合速率明显降低,主要归因于非气孔限制;蒸腾速率、光饱和点、表观量子效率和光合色素含量下降,光补偿点升高;暗呼吸速率在0.5~2.0 mmol/kg下升高,在4.0 mmol/kg下降低;苋菜根系铜含量远高于叶片,且随着铜处理浓度的升高,根系和叶片铜含量明显增加。[结论]该研究为苋菜种植和探讨铜对植物毒害的生理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吉林省3种不同土壤的耕层有效锌垂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模拟降水法研究了果园土、黑土及盐碱土不同耕层的有效锌垂直分布。[结果]果园土、黑土、盐碱土的有效锌含量均以0~5 cm耕层最高且果园土0~5 cm耕层的有效锌含量高出近3倍;施肥区3种土壤的0~5 cm耕层有效锌含量高低依次为:黑土〉果园土〉盐碱土;随着施锌量的增加,0~5 cm耕层的有效锌含量迅速增加,施锌处理果园土、黑土、盐碱土的0~5 cm耕层有效锌含量分别为24.12、24.42和15.36 mg/kg;在1年降雨量的处理中,随着施锌量的增加,3种土壤各耕层的有效锌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盐碱土的有效锌含量增幅最大;不同土壤同耕层的有效锌增加量相比,盐碱土高于果园土和黑土。[结论]该研究为锌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高锦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1908-1909
[目的]讨论常见谷物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及相关性。[方法]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6种陕西常见谷物中微量元素Fe、Mn、Cu、Zn和Ca的含量。[结果]不同地区由于土壤、气候等因素不同,所产粮食中微量元素存在一定差别。[结论]采用对应分析法对谷物微量元素相关性进行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铜陵市凤凰山尾矿区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勇  张凤美  王友保  郭凯  张洁  谈成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268-14269
[目的]铜尾矿库的修复及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结果]尾矿土壤中的Cu、Zn、Cd含量均较高,其中Cu、Cd的含量分别是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1.04~1.30倍和6.58~9.34倍。[结论]重金属污染会降低土壤质量,进而影响该地区作物的质量。凤凰山尾矿区近年来种植的作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效果不明显。这为后期的土壤改良和种植作物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找出吉林省中部黑土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及空间变异规律,从而为黑土资源的合理利用、黑土退化提供部分理论依据。[方法]对吉林省中部黑土区进行定点采样,对大批量样品进行室内分析。[结果]与休闲黑土及第2次土壤普查进行对比,土壤中有效态微量营养元素分布产生变化且各地区之间存在差异。有效铁、有效锌、有效锰含量呈现中间地区低、南北两侧地区高的趋势;有效铜含量从南到北呈现降低的趋势。3个地区土壤中有效态微量营养元素含量均低于公主岭休闲黑土,土壤中微量元素有减少趋势。吉林省中部黑土中微量元素空间上存在差异,不同元素空间变化规律不同。[结论]适当增加3个地区锌、铜的投入,为吉林省中部增产增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指导烟区土壤保育和烤烟平衡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南平植烟土壤普查资料,分析了土壤质地现状、演变趋势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0.01 mm黏粒平均含量42.15%±7.14%,CV为16.94%,其中轻壤土和中壤土占65.65%,重壤土占33.51%。土壤质地与全钾含量之间呈0.01水平显著负相关,与缓效钾含量之间呈0.05水平显著正相关,与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钾、交换性钙和镁及有效硫、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含量之间呈0.01水平显著正相关,且与土壤有效锰、有效硫、有效铜含量的关系最为密切。土壤质地分组后,其养分含量在组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结论]南平植烟土壤质地多数较为适中,耕性较好;但近10年来土壤0.01 mm黏粒含量呈增加趋势,对质地黏重的土壤应客砂改土。  相似文献   

18.
陈政  张辉  孙庆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65-868,879
[目的]对铜尾矿废弃地中的氧化铁进行研究,探讨不同类型氧化铁对土壤形成过程的影响。[方法]以铜陵2处不同时间弃置的铜尾矿废弃地为对象,采用化学分析法研究了自然生态恢复过程中3类铁氧化物(无定形氧化铁、游离氧化铁和络合态氧化铁)的含量。[结果1尾矿废弃物无定形氧化铁含量为(1.73±0.77)~(9.68±2.94)g/kg,氧化铁活化度为(4.80±3.85)%-(91.94±4.34)%;游离氧化铁、晶质态氧化铁含量和游离度分别为(9.10±1.57)~(42.77±12.69)、(2.50±0.57)~(42.05±13.46)g/kg和(8.17±1.77)%~(20.02.±5.38)%;成土时间较短的杨山冲铜尾矿废弃地不同发育层尾矿中3种氧化铁含量差异较小,而弃置时间较长的铜官山尾矿废弃地随深度增加无定形氧化铁逐渐降低,游离氧化铁和络合态氧化铁逐渐增加。相关分析表明:2处尾矿废弃地pH值与无定形氧化铁含量及氧化铁活化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游离氧化铁含量、铁游离度、晶质态氧化铁含量和络合态氧化铁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有机质含量与无定形氧化铁含量和氧化铁活化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游离氧化铁含量、游离度及晶质态氧化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目前,铜陵铜尾矿废弃地尚处于成土过程的初期阶段,大量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结论]探索了自然生态恢复过程中尾矿废弃地中铁氧化物的形态、含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揭示铜尾矿及类似尾矿废弃物的成土过程、成土机制等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昌图县典型耕地棕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制定适合辽宁省昌图县的施肥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结合室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辽宁省昌图县典型耕地棕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的现状。[结果]该地区的有效铁、锰、铜和锌的含量变化较大,其中双井子镇的有效锌含量低至(0.29±0.24)mg/kg。该地区有效硼、铁、锰、铜和锌的含量分别为(0.73±0.35)、(28.00±11.90)、(33.96±8.58)、(1.46±0.42)和(1.21±0.59)mg/kg。该地区锌含量的变异度最高,其变异系数达48.81%,锰含量的变异度最低,其变异系数为25.28%。该地区土壤中有效硼和锰的含量较高,73.82%的地区有效硼含量达高量水平,94.55%的地区有效锰含量达高量水平 有效铁和铜的含量较适中 土壤中的有效锌较缺乏,89.93%的地区有效锌含量为缺乏,仅有0.31%的土壤中有效锌含量达高量水平。[结论]该地区土壤中有效锌缺乏严重,应多注意补充有效锌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