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与乡村连接紧密的乡镇政府要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乡镇政府作为基层的政府组织,是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在基层群众对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升级的态势下,要通过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能力,为乡村发展把好脉.为此,乡镇政府要...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也就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本质在于不断增强农民的生产能力和致富能力。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实施科教兴农的战略,充分利用和发掘农村人力资源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高效和优化发展。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一)部分政府官员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认识不足制约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基本因素,是政府官员在思想上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认识不足:在建设社会  相似文献   

3.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在于积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各级政府要提高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重要意义的认识,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政策和法规,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得到强有力的政策法规支持;加大投入,实行人力资源开发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强力推进农村教育发展,夯实农村人力资源的基础;加速农村社保制度建设,切实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保障水平;大力发展小城镇,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转移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在于积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各级政府要提高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重要意义的认识,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政策和法规,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得到强有力的政策法规支持;加大投入,实行人力资源开发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强力推进农村教育发展,夯实农村人力资源的基础;加速农村社保制度建设,切实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保障水平;大力发展小城镇,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转移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县:进行主体功能区划分,构建农村综合改革的基础;乡(镇):"大部制"整合乡镇行政资源,增强社会建设能力;村:社区服务合作社实现社会组织与政府公共服务的对接。云安县的这种试验,已经摸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服务延伸到基层的脉搏  相似文献   

6.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却不客乐观,主要表现为政府官员思想认识不足,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科技素质差、经营管理能力低、身体素质差.为此,必须强化政府官员思想认识;加大农村人口调控力度;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改革和自身建设的新方向,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是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事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成败的重大举措;作为最基层的政府组织,直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管理与公共服务的乡镇政府则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8.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起着战略性、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笔者结合建设新农村的具体要求,通过分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在建设新农村时期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必须要处理好自然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要加强农村保障体制和组织化程度建设,要重视农村教育的战略地位、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主导地位、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根本地位,这样才能培育新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人力支持和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的一级政府,处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线。乡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起主导作用,新农村建设需要乡镇政府转变职能。在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应围绕更好地服务于"三农"这一出发点,把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中心,把职能结构的重心定位到社会管理职能、公共服务职能、发展经济职能、基层建设职能上来。  相似文献   

10.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相关制度创新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深层次问题,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效果。要正视新农村建设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相关制度的需求,不断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用制度保障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11.
在城乡统筹过程中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平台,公共发展服务体系是公共服务体系的根本和动力,农民教育"催化"城乡公共发展服务建设统筹工作由量变到质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要求与对策: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要求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统筹城乡医疗卫生要求培养基层公共服务人才;统筹城乡公共文化体育要求适时引导农民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文政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704-5707
介绍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目标构建的内容要点,分析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现实难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综合配套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财政的推动和支持。但目前有关县级财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的讨论和文章较少,也未见专著与论述。通过结合新农村建设对县级财政的要求,对县级财政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完善县级财政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试论公共图书馆在“农家书屋”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家书屋"建设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大项目,是全国新闻出版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公共图书馆作为知识与信息的中心,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主动与新闻出版部门合作,共同将"农家书屋"建设得更加规范、更具活力。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新型农民培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46-15949
在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新型农民培育的影响:一是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二是加大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力度;三是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事业;四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剖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在农村人力资源数量的现状方面,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力资源基数大且增长快、较高的劳动参与率和较低的年龄构成;在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的现状方面,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力资源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农村人资源科技水平不高、农民身体素质总体偏低;在农村人力资源的结构现状方面,主要表现为行业结构分布不合理、地域结构分布失衡。探讨了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对培育新型农民的启示:一是控制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方面,主要表现为保持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性、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二是提升农村人力资源质量,主要表现为促进农村后备劳动力资源开发、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成人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体系;三是调整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主要表现为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市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人才结构。  相似文献   

16.
浅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条件构建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文政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177-5179
阐述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意义,从农村自然、人文、经济和制度环境条件探讨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7.
“新三农”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三农"问题即农业"劣质化"、农村"空心化"和农(村居)民"丰裕型贫困化"等问题。"新三农"问题是在我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现象,它是原有"三农"问题在新时期的全新表现形式。对于"新三农"问题,我们要深刻反思其出现的深层次原因,也要在解决之道上另辟蹊径,在加强农村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强调农村幸福文化的塑造,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城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就业是农民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就业服务,能够帮助农民工顺利实现就业,提升就业质量;能够完善农民工救助体系,维护合法权益。加强农民工公共就业服务在中国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有助于推动户籍制度改革、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实现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农村土地的流失、农民对土地的投入、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健康状况处于土地资源浪费严重、人力资源发展潜力十分有限的"阴阳两虚"状态。  相似文献   

20.
徐剑  吕慧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741-4743
简析了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休闲农业、苏北地区几个相关概念的内涵,指出休闲农业对苏北地区发展所产生的效益主要在于:推动苏北地区农村生产发展,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开发苏北地区农业生态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转移苏北地区的剩余劳动力,提升人力资源的价值。总结了苏北地区在发展休闲农业方面所具备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人文条件、市场条件。在此基础上,就加快苏北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提出了相关思路对策,强调政府应给予政策、财政支持,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创新休闲农业发展理念与经营组织模式;以市场为导向,树立服务意识,做好品牌宣传;完善政府职能,健全组织管理,拓展公共服务;改革农村金融信贷体系,制定休闲农业保险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