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礼生 《现代农业科技》2012,(20):320-321,324
对"城市化"、"失地农民"、"角色和角色适应"等概念进行界定,分析当前失地农民角色适应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社区、个人层面提出解决失地农民角色适应问题的对策,为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角色适应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谢庆 《湖南农业科学》2012,(17):137-139,14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失地农民成为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型弱势群体。通过对湖南省邵阳市北塔区失地农民的实地调查,介绍了当前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社会就业等现状,在分析了失地农民失地后普遍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失地农民问题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郝丽琴  王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621-5623,5701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北省失地农民就业、收入及生产劳动适应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失地农民对目前从事工作的满意程度一般;大部分农民在失地后,对生产劳动比较适应;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失地农民对生产劳动活动的适应性越强,不适应感越弱。同时分析了失地农民面临的就业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4.
郭媛媛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7):20-20,80
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一个事关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大问题。该文从失地农民的就业困境入手,多角度地对成因进行分析,努力探索有效的解决途径,为失地农民适应新生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李梅 《甘肃农业》2016,(1):53-57
采用失地农民市民角色认同问卷和普遍性适应不良问卷对兰州市安宁区197名失地农民进行调查,探讨失地农民角色认同与社会适应的现状及关系.结果发现:(一)失地农民角色认同得分不高;20岁以下失地农民角色认同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年龄失地农民,征地1年以下失地农民角色体验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失地农民,收入比以前差的失地农民角色认同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失地农民;(二)男女性失地农民适应不良得分均显著高于我国常模;收入比以前差的失地农民社会适应不良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失地农民;(三)失地农民社会适应不良得分与角色认同的角色认知维度得分存在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6,与角色体验维度得分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8.这表明,失地农民角色认同水平不高,存在社会适应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是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对吉林市周边的几个新社区失地农民的收入、工作、生活、社会适应等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指出吉林省失地农民距离完全的市民化存在的差距.  相似文献   

7.
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至2020年我国的失地农民群体将达到1亿人左右。这部分群体为国家和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他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为了解这部分群体能否适应新生活,该文选取了合肥市职教城所在地磨店社区作为调查地点,并从经济适应、生活方式适应和心理适应3方面展开阐述,并提出了关于提升失地农民适应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中国出现了大量失地农民,面对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用人单位的新要求,本文据此研究失地农民的职业化内涵,失地农民现状和失地农民职业化特征。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人口主要以农业人口为主,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随着城镇建设对农村土地(含农业用地)的征用,出现了大规模的失地农民。作为思想观念传统、技能单一的农民在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后,根本无法满足现代化产业结构和企业的用人要求,无法适应城镇化背景下的就业要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和制约,在实现由农民向市民转换的过程中,在生活方式、心理适应及文化观念等方面很难在短期内顺利融入城市生活,这必然会影响到城市的和谐、稳定和发展。因此,应从政府与失地农民自身两方面入手加以引导,妥善解决失地农民市民化的角色转换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掌握失地农民的心理适应状况,测知生活环境的改变对失地农民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对青岛市夏庄街道失地农民进行了实证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失地农民出现不同程度的生存危机感、身份认同困惑、社会歧视带来的自卑感、对未来生活的焦虑等多种心理问题。根据调查结果从农民自身、社区和政府方面提出增强农民技能、引入社工服务和加强政府保障等对策和建议,为失地农民角色转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与失地农民市民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倩倩  张红  王永红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9):155-156,16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失地农民的数量急剧上升.职业教育在促进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不仅可以帮助失地农民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还可以有效提升其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进而推动城市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国家在征用土地时,征地补偿不合理、标准低,致使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下降,对此,中央提出了"要采取切实措施,使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分析了征地补偿不合理对失地农民生活水平造成的影响,结合农民失地前后生活水平构成因子,在总结定义了失地农民生活水平的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衡量失地农民生活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阐述了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孟传慧  田奇恒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654-22657
在对重庆市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群体、社区以及社会工作者3个方面来探寻影响被征地农民社区融合的原因,在分析不同类型被征地农民社区融合的需求的基础上,探讨不同层次的社会工作介入被征地农民社区融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现状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以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构建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何玲玲  陆永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94-15997,16000
在对柳州市河东村随机抽取的40户失地农民进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阐述了柳州市城中区河东村征地情况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现状。分析了城市拆迁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及失地农民的迫切需要:村民失地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拆迁安置标准偏低,难以保持原有的生活水平;生活来源发生改变,但没有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失地农民的迫切需要是更多稳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来源。针对目前状况,提出了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的对策与建议,分别是建立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机制;建立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机制;建立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机制;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和培训的机会,千方百计为失地农民广辟就业渠道,构建失地农民就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以汪清县为例,通过对汪清县征地区片进行划分,对其征地区片综合地价进行测算,并对测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汪清县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调整完善可以解决目前征地区片综合地价中存在的区域划分不合理、区域间补偿标准相差较大、个别地区补偿标准与经济发展不适应等问题;可以保障被征地农民的自身利益,对于依法做好征地补偿安置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可以更好地推进全县城镇化科学发展,保障经济持续稳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城市化视角下失地农民就业中政府干预的现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改革历程的深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迅速催生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失地农民,且数量还在逐年剧增。就业问题是失地农民面临的最大困境,直接影响他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正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从社会公平的角度看,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政府理应发挥积极作用并承担主要责任,为失地农民就业提供社会支撑。本文首先...  相似文献   

18.
农地非农化进程中利益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晶晶  余文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762-2763,2778
在我国土地征用过程中,由于国家土地法律法规不完善以及涉及多方利益群体政治权力不同,造成了土地征用利益分配严重不公平的格局,尤其对被征地农民的补偿不公损害了农民利益.对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形成的利益分配格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郝晓燕  王爱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921-11923
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对我国农民进行如下分类:生理需要的农民、安全需要的农民、社交需要的农民、自尊需要的农民及自我实现需要的农民。通过对我国农民培训现状的分析,提出针对不同需要的农民选择不同的培训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