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琼  乔征  王葆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610-1612,1628
以关中平原地区乡村聚落地域景观研究为出发点,概述了关中平原地区乡村聚落景观的整体形态,并将关中平原地区的乡村聚落景观物质构成要素分为生活性景观设施和生产性景观设施,分别加以介绍。从具体实例分析入手,针对乡村中心景观、乡村院落景观、乡村组团景观、乡村道路景观空间,分析了关中平原地区乡村景观空间形态的变迁,指出目前乡村景观所呈现出来的问题。强调了乡村聚落景观变迁的必然性与调控的紧迫性,并提出了基于地域性的关中平原地区乡村景观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我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空间的整合、保护,村落文化价值的挖掘、利用等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叙事理论为乡村聚落景观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在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解析的基础上,利用叙事手法,将传统村落空间、公共活动空间和叙事景观空间进行空间耦合,通过叙事思路与叙事主题的营造、叙事情节与叙事单元的编排、叙事空间序列的连接与贯通等手段构建乡村聚落景观设计策略,为乡村聚落景观空间重构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乡村聚落景观是自然环境和乡村居民活动的综合载体,在乡村发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德国在乡村聚落景观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摸索,探寻出一条具有浓郁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其发展经验对世界各国的乡村建设与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鉴于此,本文首先追溯德国乡村聚落景观的发展历程,随后从区域空间形态、绿化形态、历史文化形态和农业形态等方面系统总结德国乡村聚落景观的发展特征。最后,依据德国乡村聚落景观的发展经验提出,在中国的乡村建设过程中,应当实施科学规划、健全法律法规、注重保护传统文化与地方特色、坚持以人为本鼓励乡村居民参与等启示,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聚落景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上海乡村聚落形态及景观风貌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上海乡村聚落以其独特的景观特征,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社会学,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等多个视角,通过对比归类,将上海乡村聚落进行简单的分类,大致分成聚落沿水型,聚落散布型,聚落远水型,水系围合型和湖泊边缘型五种类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聚落与水体的山水关系,聚落内部的结构和尺度,及聚落周边的绿化环境构成三个层次对乡村聚落景观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最终对上海乡村景观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特色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5.
豫西山地传统乡村建筑聚落在聚落形态、建筑形式、建筑材料、空间环境上具有独特特征,但在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的建筑景观发展出现了许多问题。以河南省巩义市明月村为例,通过对其建筑聚落特征的具体分析,认为豫西山地传统乡村聚落建筑景观有机更新的关键在于激发景观特色与景观活力,并从物质空间优化和文化意识引导两方面提出豫西山地传统建筑聚落景观有机更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乡村性的涵义,提出了乡村聚落景观应遵循乡村性的原则,对旅游标识、聚落建筑、乡村空间、植物种植等方面进行合理的更新与设计,从而确保乡村旅游和乡村聚落景观和谐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开化地区传统山地型乡村的调查,从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生产方式、文化生活习俗、乡村聚落风貌四个方面解读开化地区溪流谷地型乡村的景观资源。针对溪流谷地型乡村存在的问题,以淇源头村景观建设为例,开展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景观建设实践。在尊重乡村固有特性,挖掘当地资源特色的基础上,探讨出遵循村庄肌理、传承古法技艺、保护历史遗存、完善乡村空间功能的建设途径,将地方特色融入乡村景观建设,增强乡村魅力,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乡村聚落指的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乡村区域;从人口空间分布的角度来看,乡村聚落是指城市之外的乡村人口规模聚集的地域空间。聚落的分布格局是自然、社会、经济以及历史发展的反映,是人类活动强度的空间表现。对聚落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子的分析,可揭示人类活动与景观形成和演化的机制,是探讨景观格局与人类生态过程的相互关系的重要途径。乡村聚落研究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水系景观空间作为徽州水文化重要载体,蕴含了古徽州先民们在对水资源的利用过程中的理水智慧。徽州聚落水系景观空间秩序与特征分析表明:徽州聚落选址规律分布与徽州水系等级、水系距离和水系周边环境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徽州地区水系可分为条形、曲线形、凹形以及交叉形四类,不同的水系形态造就了聚落与水系不同的空间关系;聚落内部可按形态不同分为面状、线状和点状水系空间,这些要素与周边其他要素组合形成不同的景观空间层次。在当下乡村振兴建设中,徽州聚落的水系环境建设仍需保持自然生态的特征而发挥其长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乡村景观是由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及其中的社会结构所组成,也是人与环境互动作用产生的生态综合体。乡村景观的空间分异是人地关系和地域文化影响的结果,不同地域由于不同的经济、社会、人口及环境发展模式,导致不同的景观空间类型。以东莞和中山为例,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将两市的乡村景观划分为空间生长型、空间制约型和空间衰落型,分析了各类型的乡村景观问题和特征,并对不同类型的乡村景观提出了发展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三江平原城乡聚落的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三江平原城乡聚落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定量分析了城乡聚落的空间分布、规模分布和景观格局特征。结果表明:①三江平原城乡聚落整体分布稀疏,东南部和西部地区聚落分布相对较集中,东北部以及农垦区交错分布的区域聚落分布密度较低。聚落整体趋近于集聚分布,但集聚程度相对较低;②城乡聚落的规模分布存在空间集聚特征,但空间自相关程度不高。聚落规模分布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空间关联类型以正相关("高-高")类型为主;③城乡聚落斑块面积百分比较低,景观要素类型以耕地为主,城乡发展较缓慢。聚落斑块个数呈现出明显的分异特征,多数城乡聚落平均规模较小,离散程度较高,斑块形状较规则,破碎度较低。垦区城乡聚落数量多,规模小,布局分散的分布特征使得垦区难以发挥集聚功能,因此要统筹集中化发展,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2.
高度集聚是峰丛洼地区乡村聚落最明显的空间格局特征,其空间形态集聚分布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为乡村聚落分区管理提供基础依据。基于空间自相关理论,观测其聚落空间分布的关联性,分析聚落的空间集聚格局及其演变特征,结合乡村聚落相关整治规划原则,对宗地乡的乡村聚落采取适宜的分区管理方案。主要结论如下:(1)乡村聚落点规模、形状、分布均呈显著空间相关,正、负相关类型多以组团式分布;(2)不同的自然与社会经济特点区域表现出不同的集聚格局,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控制下的乡村聚落规模、形状和分布的集聚区域空间一致性较强,而城镇化、工业化等人为过程则降低了其空间的一致性。据此可将乡村聚落分为3个管理区域,研究区东部低山丘陵区应发展特色农业管理区,适时调整优化乡村聚落用地结构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研究区的南部地区应发展特色村庄发展管理区;研究区的西部地势相对较高区域应发展驱动产业用地管理区,道路通达性好,应因地制宜推行区域统筹的综合管理模式,实现乡村聚落的整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邢谷锐  徐逸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2087-2089,2159
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给城市空间带来显著变化的同时,也对乡村聚落空间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指出城市化对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城市用地扩张、城乡人口流动、产业结构变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居民观念转变等方面,同时根据自身发展趋向与城乡空间演变特征的差异性,将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类型归纳为主动型、被动型和消极型,并对其发展演变特征分别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地,研究青藏高原地区的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化及驱动因素,对生态系统的维护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景观格局指数,探究了1980—2015年青藏高原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空间演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青藏高原农村居民点用地总体上呈扩张趋势,新增农村居民点用地主要来源于对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的占用;2)研究期内,农村居民点斑块形状逐渐趋于不规则,斑块破碎度降低,连续性增强;3)农村居民点集聚特征明显,分别在青海省东部和南部以及西藏南部形成了高值集聚的中心;4)农村居民点的布局主要受高程和坡度的约束,同时受到了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交通和城镇的发展是影响青藏高原地区农村居民点布局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青藏高原乡村发展过程中,应注意合理规划农村居民点用地,严格把控生态红线,同时依托政策支持,不断优化乡村职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推动青藏高原地区乡村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激发村民参与乡村规划意愿、增强村民议事水平是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何通过当地村民更易接受的方式,让其表达出对于村庄发展的真实想法,是当前乡村人居环境规划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浙江省宁海县下畈村公共空间选址规划为例,采用可以提供实时空间分析结果的“三维电子沙盘”规划决策支持工具,将交互式乡村规划方法应用于下畈村公共空间选址过程中。结果表明:基于可视化的“三维电子沙盘”技术,将实时空间分析结果融入到交互式规划过程中,可以使包括村民在内的各参与主体有效参与到公共空间选址的交互讨论与决策过程中,有效管理矛盾冲突,为乡村人居环境规划提供合情、合理、合法的依据,使各方顺畅地达成公共空间选址共识,同时其可实施性得到极大提高,有效促进了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为探寻粮食主产区不同农业发展水平下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差异,以黑龙江富锦市为例,采用GIS空间分析、地统计、景观指数方法分析农区与垦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空间分布上,农区与垦区居民点均属集聚模式,最高核密度分别为0.93和0.73km~(-2),农区居民点密集程度相对较高;2)规模分布上,农区居民点规模呈全局低值集聚,表现为大规模、小规模集聚和随机分布3种模式;垦区居民点规模呈全局高值集聚,显著性较低,主要为大规模集聚和随机分布2种模式;3)形态分布上,农区居民点斑块形态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随机特性,空间分异格局中的随机成分较高;垦区居民点斑块形态变化具有连续性和规律性,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空间结构分异较为显著。结合农区与垦区居民点空间格局特征,提出差别化的居民点空间整治与重构模式,为城乡融合背景下乡村重构与农村居民点整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碎散的农村居民点分布是丘陵区新农村建设中土地利用的重大问题之一,以典型丘陵区——四川雁江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为例,运用Fragstats3.3以及GIS的空间分析技术,从景观指数、海拔高度、坡度、坡向、道路、河流等方面定量分析了浅丘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特征,找出了其存在的关系,并从改善居住条件和土地整理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建设与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乡村聚落的历史起源与发展,全面了解乡村聚落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借助古遗址和传统村落数据,采用最邻近点指数和核密度估计法,对史前时期和古代时期河北省乡村聚落在数量及空间分布上的演变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史前时期乡村聚落的选址主要与自然因素影响下的农业生产条件变化有关。旧石器时代人类主要在河北省北部生活;随着新石器时代中农业的出现,乡村聚落逐渐形成,且呈现出数量增加、平原地区匮乏、向南发展的特征;2)古代时期乡村聚落数量的快速变化主要与战争、灾害等社会因素相关,如明朝采取从山西移民的方式恢复战后人口;3)历史上的乡村聚落呈现出了明显的集聚分布态势,集聚区包括张西南地区、石西地区和邢西—邯西地区,且农业生产条件始终是影响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因此,农业作为乡村聚落存在和延续的基本条件和农村经济社会形成最重要的基石,未来应在乡村聚落调控中着重考虑。本研究可为村庄规划中科学、合理划定古村落并保护其历史文化遗产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