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农业发展可以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现代农业是以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基础,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普遍运用现代生产工具,全面推行现代管理,产前、产中、产后紧密结合,工贸农一体化有机连接的综合性农业。“十一五”期间,浙江省农业发展的思路就是要按照“设施配套化、装备机械化、主体知识化、手段科技化、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农民组织化、经营产业化、产品优质化、环境生态化”等现代农业的特征要求,以高效生态农业为方向,从薄弱环节入手,在重点环节突破,努力增强现代农业的建设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特征,快速向高科技化、专业化、规模化、产业一体化发展,同时,高素质农民对现代农业科技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只有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改进服务手段,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种业是目前发展较快的农业高科技企业,是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的一支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是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立融入原生态农耕文明的供产销一体化的现代农业创新模式》的阶段性成果。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阶段,本研究分析了国内外现代农业模式,结合我国国情与历史文化,重点从理论上探讨,基于传统农耕文明,以农业生产物质条件的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管理方式的现代化、农业循环生态的打造和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和区域化等手段,将原生态绿色农耕文化精髓融入现代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的产供销各个环节,并以此探究现代农业的创新模式,促进“三农”统一、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物质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4.
没有农业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食品安全保障。十七届五中全会决定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根本途径是不断提高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四化”当中,标准化作为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理念.是基础.是软实力.其作用和地位举足轻重。专业化分工需要标准化支撑.规模化生产需要标准化指导,集约化经营需要标准化管理。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5.
科技是农业生产的第一推动力。现代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很高, 生产的农产品都是以商品外销为主,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要求很高,加上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化无常,为应对自然条件的不稳定性,应逐步完善农业科技。如何生产出适销对路的农产品,是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现代农业正是运用现代农业科技向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民增收.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既是我们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也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出路.目前,我国农业“走出去”的步伐慢、规模小、效益低以及缺乏集团优势等,影响了“走出去”的进一步发展.该研究借鉴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国际4大粮商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农业“走出去”的实际问题,为进一步加快我国农业“走出去”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生产经营方式的专业化、社会化是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社会化是分担责任、分散风险、汇聚财力的必然道路,为此,黑龙江省在“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注重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专业化、社会化。金融机构要负起历史责任,抓住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8.
刘春秀 《云南农业》2022,(12):14-16
<正>发展现代农业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增产增效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搜集整理相关文献,梳理我国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了解国内外发展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及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途径,旨在借鉴和汲取国内外发展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探索红河州今后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数千年的传统农耕文明形成了以农户为基本单位,以满足农户自身生存需求为生产目的的传统农业,  相似文献   

9.
农业机械化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加速了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转变。但由于诸多原因,乡镇农机化发展进程与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仍存在较大差距。本文以陆良县板桥镇为例,提出了今后乡镇农机推广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安徽地方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思路与战略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阮文彪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55-61,110
本文分析了发展现代农业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总结了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对地方现代农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思路与战略对策进行了理论探讨。认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可以概况“十个化”,即科学技术化、企业标准化、作业机械化、生产集约化、分工专业化、经营一体化、农民组织化、管理科学化、服务社会化、农业行政和经济活动法制化,地方现代农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对策大致可以概括为:观念引领,规划先行,条件保障,产业主导,多元主体参与,合作推进,科教人才支撑,流通疏导,体制护航。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运行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在改造传统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现阶段全面推进现代农业生产的新革命。本文分析了河北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发展现状与建设类型,剖析了河北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河北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运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关于京津冀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京津冀农业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金条件三方面,对京津冀农业生产要素差异进行分析,采用农业内部结构、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农业生产效率三指标对京津冀农业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是农业生产要素禀赋上的差异及互补性使京津冀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成为必然。京津冀各方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进行区域分工、合理定位,才能促进区域农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重点领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梅申  岳增良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9):145-148,151
以实现河北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通过对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重点领域进行研究,构建了适应全面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建设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六大科技支撑体系",实施了以农业高新技术重点带动,全面提高农业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和水平的"十大技术提升战略".提出了实现河北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数字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农业"是农业技术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型农业技术,它将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河北省发展数字农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且具备一定的基础。河北省数字农业的发展应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首先要统一必要的技术标准,重点进行"数字农业"基础信息平台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农业数据共享;其次要进行多学科联合,研究试验"数字农业"的关键技术;同时要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建立产、学、研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5.
水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成分,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在不断推进“三农”高质量向前发展的今天,为保证粮食安全,高效、科学的灌溉方式,将利于现代化农业长期发展。本文以河北省定州市农村农田为例,总结分析现代农村农田灌溉方式,旨在为加快现代化农田灌溉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玉振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8):112-113,116
针对河北省烟叶生产实际,明确指出了河北省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重大社会效益,详细阐述了河北省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基本思路,同时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规模化、信息化管理水平等方面提出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对1996年以来河北省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在农村经济结构中非农产业产值比例得到提升。二是在农林牧渔业结构中畜牧业产值比例得到提升;三是在种植业结构中瓜菜面积比例得到提升。这些变化较好地体现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和我省农业比较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此作者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杨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42-15945
剖析了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一是合作机制不完善;二是发展不规范;三是扶持政策覆盖面光;四是资金及融资困难;五是经营单一;六是销售环节建设薄弱;七是专业人才匮乏。分析了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一是进行加工增值,走实体化发展、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之路;二是实施农产品品质和品牌战略,走高端市场增收之路;三是构建农业现代化营销方式,走超市农业之路;四是加强信息管理,走向信息要效益之路;五是发展循环农业,走提高资源效率之路。构建了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一是创新合作机制;二是创新培训和教育机制;三是创新生产机制;四是创新金融机制;五是创新营销机制。  相似文献   

19.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4,(6):1028-1030
Agricultural machinery represents modern method and modern condition of production, and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s the key basis and symbol of modern agriculture. Based on analyses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development in Guangdong Province from 1988 to 2008, production function was developed to estimate the effects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to production continues to increase. The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ncreased by 1%, and grain production by0.35%. Therefore, government should encourag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农业专业化在湖北省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呈显著趋势。荆州市是湖北省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探寻湖北省农业生产专业化发展概况,从荆州角度来观察湖北省的农业专业化发展也就显得较为重要。从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算法出发,揭示出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在衡量空间事物分布的意义,然后利用空间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分析湖北省的农业生产基尼系数,揭示出湖北省农业专业化的变化情况,同时结合荆州在湖北省农业生产排位的变化,分析出荆州在湖北农业专业化中的地位。在2000—2009年中,湖北省的主要农产品出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的趋势,其空间基尼系数上升较快;荆州在农业专业化过程中处于领先地位,促进了荆州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