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胚胎期大鼠性腺生长与分化的情况。选取12.5~15.5 dpc SD大鼠胚胎为研究对象,运用PCR技术进行大鼠胚胎性别鉴定,采用H-E技术对大鼠性腺分化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2.5 d的鼠胚肾管已经开始形成,生殖嵴已经建立,此时仍无明显的性别分化形态;13.5 d的鼠胚开始出现性别分化的迹象,雄性的原始性索开始形成,雌性性腺分化比雄性稍晚,此期仍不易辨别出典型的卵巢特征结构;14.5 d的鼠胚性腺形态初步成型,此期性别明显分化,雄性的原始性索开始分化为实心原始生精小管,雌性胚胎中性腺分为两层,初步形成卵巢特征;15.5 d的鼠胚,雄性胚胎性腺中已经具有明显的曲精小管的雏形,雌性胚胎卵巢特征也开始明显。大鼠胚胎性腺从13.5 d胚龄时开始分化,15.5 d胚龄性腺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2.
鸡胚性别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禽性别控制研究包括性别决定、性别分化、性别鉴定、性别诱导和性别控制等方面。性别决定与分化本质的发现是家禽性别研究的重要基础,对鸡胚性别的早期鉴定是对性腺基因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正DMRT1基因编码的保守转录因子对性腺功能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家禽中,DMRT1基因定位于Z染色体上,最适合用于研究家禽性腺分化的调控因子。先前的研究显示在性别分化期间敲除该基因会诱导雄性鸡胚性腺出现雌性化,因此这个基因为鸡的睾丸正常发育所必需,但它是否足以诱导睾丸分化则不甚清楚。澳大利亚、美国、日本3个国家的科研人员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过量表达的DMRT1可诱导  相似文献   

4.
性别决定(Sex determination)是指有性生物个体在性别决定基因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生物发育过程后,原始性腺发育成卵巢或睾丸并使生物体发育为雌性或雄性的过程。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性别分化由少数的关键基因决定,当一个或多个关键基因出现功能失调时,可能会导致性腺发育异常甚至发生性别逆转的现象。近年来,大量数据证明,DMRT1和FOXL2在多个物种中被证实为与性别决定相关的关键基因,然而两者在性别调控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尚不十分清楚。因此,文章对DMRT1和FOXL2基因在多个物种性别决定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与展望,为进一步探索与研究家禽性别的分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动物的很多生产性能与性别有关,如产蛋或产奶,另外有些遗传疾病也是伴性遗传的。因此,如果能够对动物性别决定的过程了解清楚,进而有效地控制动物的性别,就能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动物早期的性腺发育过程按时间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由基因决定原始性腺发育为睾丸或是卵巢,称之为性别决定;第二步在睾丸和卵巢分泌的不同激素的作用下最终分化为雌性或雄性表现型,称之为性别分化〔1〕。本世纪以来随着分子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及其他学科的发展,使得人们从本质上对性别决定有了一些较为清楚的认识,对性别决定的研究已经从形态学向配子发生和胚胎形…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FOXL2基因对鸡胚性腺分化的影响。本试验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和空白对照组(鸡胚数量分别为260、100、20枚),试验组通过胚盘下腔注射的方法分别将pLV-FOXL2慢病毒重组质粒、pLV空质粒注入胚胎期第2天的鸡胚,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并与试验组一起孵化至出雏,利用CHD1基因遗传性别鉴定的方法对出雏的雏鸡进行性别检测,分析其性腺解剖学、组织学结构变化,并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性腺FOXL2和CYP19A1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试验1组遗传性别为公的23只,遗传性别为母的18只,表型性别为公的21只,表型性别为母的18只,其中有2只表型性别不典型,左侧性腺发生变化,朝卵巢结构转变;试验2组遗传性别为公的9只,遗传性别为母的12只,表型性别与遗传性别一致。阳性PCR检测结果显示,试验1组获得阳性个体10个,阳性率为24.4%(10/41);试验2组获得阳性个体8个,阳性率为38.1%(8/21)。性腺解剖学结果显示,阳性pLV-FOXL2雄性鸡胚左侧性腺体积明显大于右侧性腺,表现膨松状态;组织切片结果显示,雄性鸡胚性腺具有典型的卵巢皮质层和髓质层结构;阳性pLV-FOXL2雌性鸡胚性腺的发育无明显变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FOXL2和CYP19A1蛋白在试验1组左右侧睾丸中的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母鸡卵巢中的表达量相似,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FOXL2基因可能促进鸡雄性性腺的性反转,在鸡性腺分化和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多氯联苯对鸡胚性腺发育的毒性和雌性激素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内分泌干扰物多氯联苯 (PCB)对鸡胚性分化开始后性腺发育和配子分化的影响。在孵化的第 10天向气室内注入 Aroclor12 5 4或雌激素 ,第 19天取出睾丸和卵巢 ,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 ,PCB明显促进卵巢皮质的发育 (P<0 .0 5 ) ,效果类似 17β-雌二醇 (E2 ) ;对睾丸发育也呈现微弱的雌激素样作用 ,生精细胞分化受到抑制 ,细精管管壁显著变薄 (P<0 .0 1) ,而 E2 作用于睾丸会导致睾丸萎缩 ,甚至雌性化 ,睾丸横截面积比对照组显著减少 ,细精管管壁也变薄 (P<0 .0 5 )。PCB的上述雌激素样作用能被克罗米酚 (clom iphen)阻断。此外 ,与 E2 相比 ,PCB对雌性和雄性生殖细胞表现出强烈的毒性作用 ,使大多数生殖细胞发生核固缩和胞质空泡化 ,细胞间隙增大 ,雄性的细精管结构也受到破坏。以上结果表明 ,PCB对鸡胚性腺呈现出毒性和雌性激素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X染色体与Y染色体在动物的性别决定中具有同等的作用。但随着分子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认为不能将它们二者看作在性别决定中具有同等的作用。实际上性别决定的关键只在于Y染色体,Y染色体的有无分别决定雄性或雌性。其核心是Y染色体将未分化的性腺导向睾丸的分化,缺少Y染色体则向卵巢发育,两者之间的其他差异都是第二位的,  相似文献   

9.
多氯联苯对鸡胚睾丸结构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选用海兰鸡作为实验动物 ,研究了多氯联苯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PCB)对鸡胚胎期性腺发育和生殖细胞分化的影响。在入孵前将多氯联苯商业混合物 Aroclor 12 5 4花生油制剂注入海兰种蛋卵黄内 ,试验 、 、 组剂量分别为 1、10、10 0 μg/枚 ,体积为 10 0 μL,对照组注射等体积花生油 ,统计分析死亡率和孵化率 ,并取出新出壳雏鸡的性腺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 ,雄性雏鸡的睾丸结构发生明显改变 ,与对照组相比 ,其横截面积、精细管直径和精细管面积占睾丸横截面积的百分比显著降低。在 组 ,雄性雏鸡的大部分精细管降解甚至消失 ,其睾丸内精细胞的分化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 ,几乎所有生殖细胞都发生了核固缩和胞质空泡化 ,而在 、 组则只有散在的发生。本试验结果表明 ,PCB干扰鸡胚性腺的发育 ,并具有抑制禽类睾丸发育和精原细胞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鸡胚胎性腺发生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原始性腺分化为卵巢或睾丸的变化规律是:孵化3.5-5天,迁移入原始性腺内PGCs,其胞质内的糖原颗粒逐渐崩解;孵化第6天,性腺显示为卵巢或睾丸的特征,PGCs的糖原颗粒进一步崩解,鸡胚性腺开始分化;孵化第7天,性腺分化更为明显,PGCs胞质内糖原颗粒完全消失,细胞分化为卵原细胞或精原细胞;孵化第10-11天,卵巢明显区分为皮、髓质部,皮质部外区有大量增殖的卵原细胞群,呈共质体--合成体结构。卵原细胞已发育为初级卵母细胞的核网期。睾化第13天,卵巢皮质部变大,卵巢皮质部变大,髓质部变小。睾丸曲精细胞索的支持细胞增多,孵化第14-15天,卵巢皮质部出现原始卵泡,数量逐渐增多。睾丸内支持细胞进一步增多,间质细胞数达最多,成群分布在间质内;孵化第16-18天,雌性左侧卵巢皮质部外层的卵泡数量多,大小不一,呈有腔卵泡样结构;右侧性腺退化,似睾丸样结构。在雄性两侧睾丸,右侧稍大于左侧;精原细胞在曲精细索内数量地多达3层(18天)支持细胞在进一步增多,间质细胞分布稀疏。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蛋内注射雌马酚(Eq)对肉鸡性腺发育的影响,选取三黄矮脚D肉鸡种蛋585枚,孵化至7胚龄时,随机分成3组:分别注射溶剂(对照组,Con组)、20μg Eq(低剂量组,L组)和100μg Eq(高剂量组,H组),出雏后按同一标准化程序饲养。结果表明:蛋内注射Eq对17胚龄胚重、性腺重和性腺的相对重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高、低剂量Eq处理对49日龄时体重无显著影响(P0.05),低剂量Eq可显著增加雌鸡卵巢重(P0.05)并伴血清雌二醇(E2)浓度的升高(P=0.08),但对雄性鸡性腺发育无显著影响(P0.05)。以上结果提示:鸡胚早期发育过程中接触一定浓度的Eq可提前雌性鸡性腺发育。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通过转录组测序(RNA-seq)鉴定雌性鸡胚性腺不对称发育相关候选基因,为确定雌性鸡胚性腺不对称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随机选择6胚龄(E6)和8胚龄(E8)的雌鸡胚胎各18~24只,分离并采集其两侧性腺,每6~8个同侧同期性腺组成一个样品,匀浆后提取总RNA经质控后送商业公司进行转录组测序。每个样品3个生物学重复。通过基因差异表达分析,GO、KEGG信号通路分析和基因集变异分析(GSVA),筛选雌性鸡胚性腺不对称发育相关候选基因和生物学通路。经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结果显示雌性鸡胚左右两侧性腺在E6和E8分别存在195个和315个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富集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发现两侧性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卵子发生、细胞发育、piRNA代谢过程等生物学过程并筛选出Pou5f3、STK31、DMRTB1等与鸡胚性腺不对称发育相关的功能基因。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雌性鸡胚性腺不对称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雌激素受体在鸡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雌激素在雌性性分化和繁殖的调节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1].雌激素首先在脊椎动物的胚胎时期的卵巢中产生.哺乳动物性腺的分化独立于雌激素的产生,试验表明雌激素在其他的脊椎动物的性腺分化中起着关键的作用[2,3].雌激素在鸟类卵巢的分化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胚胎时期的鸡胚胎性腺能够合成类固醇类激素,包括雌二醇,并且雌性性腺比雄性分泌更多的类固醇类激素,外源性雌激素可以使雄性雌性化,而雌激素的对抗物则可以扰乱正常的卵巢的形成,如果给遗传上的雌性注射芳香化酶抑制剂就可以使其雄性化,同时外源性雌激素也可使爬行动物睾丸雌性化.和其他的激素一样,雌激素是以配体介导转录因子方式通过特殊的核受体蛋白发挥其生物作用的.  相似文献   

14.
性别决定的研究对人类认识自身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对人类医学研究和畜牧业生产也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因此,对于性别决定和性别发生的物质基础方面的研究,科学家们倾注了很大的兴趣。通过长期楔而不舍的探索,哺乳动物性别决定和性别发生的研究已有了初步成果。对性别决定物质基础的认识早在五十年代初,Jost就从组织学角度研究了性别决定现象,认为在胚胎发育的某一特定时期,睾丸中激素的分泌使生殖系统由向雌性方向发育转为向雄性方向发育,睾丸的发育对动物的雄性性别分化具有决定性影响。几年以后,科学家们又发现,Y染色体的存在与否也…  相似文献   

15.
鸡胚胎的性腺发育是研究脊椎动物性别决定的一个很好的模型。文章综述了鸡胚胎性腺性别分化的基本过程、性别决定中性染色体(ZZ/ZW)的可能机制和性别决定关键基因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1992年,Alex等首次采用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 ,AI)处理鸡胚,使遗传为雌性的鸡雄性化,取得了较好的雄性化结果,为诱导家禽性别分化的研究开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旨在研究雌激素受体(ER)与鸡-鹌鹑属间杂交早期胚胎发育、性别分化的关系。人工授精获得鸡(♂)-鹌鹑(♀)杂交种蛋,按照鸡的孵化标准同批入孵,连续采集早期活胚(2.75、3.00、3.25、3.50、3.75、4.00、4.25、4.50、4.75、5.00d),采用RT—PCR法,用Wpkci和β-actin引物进行多重PCR,鉴定早期胚胎性别;之后选取各时间点雌、雄胚胎各4枚,以β-actin为内标,测定ER mRNA相对表达丰度。雌、雄胚胎ER mRNA的发育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75~3.00d表达水平均较高;3.25d雄性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雌性则极显著降低(P〈0.01);3.50d雌、雄表达水平又回复至较高水平;3.75d二者均极显著降低(P〈0.01),此后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不同日龄间比较,2.75~3.50d雌性ER表达高于雄性,差异极显著(P〈0.01)。杂交胚胎性分化时间大致开始于胚胎发育的第2.75~3.50d,性分化期ER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胚胎死亡、杂种不育有关,这一结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育同期鸡、鹌鹑胚胎ER的表达及其功能后证实。  相似文献   

18.
旨在繁育并鉴定XY雌性小鼠,初步分析其生殖能力和性反转的机制,为小鼠发育过程中性别决定相关研究提供动物模型。XY雌性小鼠的鉴定分为表型鉴定和基因型鉴定两步:令B6.XY~(TIR)雄性小鼠与野生型B6雌性小鼠自然交配,选用30、60、90日龄仔鼠,观察其外生殖器特征和肛殖距以鉴定雌雄;处死交配后17.5天的孕鼠,取胎鼠,根据其性腺形态学和生殖细胞类型鉴定雌雄(表型鉴定)。提取仔鼠或胎鼠DNA,设计引物扩增Zfy基因(Y染色体上的特有基因),以确定其性染色体为XX或XY(基因型鉴定),结合表型鉴定,从而得到B6.XY~(TIR)雌性小鼠。本研究同时用全组织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分析胎儿期性腺的分化,用形态学观察的方法观察出生后小鼠内生殖系统,通过测序对Zfy基因的序列进行初步分析。本研究通过表型鉴定和基因型鉴定得到了一种XY性反转雌性小鼠;通过对出生小鼠内生殖系统的观察,发现其拥有与野生型XX雌鼠相似的卵巢、输卵管和子宫结构;同时初步研究了性腺分化过程中生殖细胞的分布,发现XY雌性胎鼠生殖细胞分布类型与野生型类似;在扩增Zfy基因进行基因型鉴定的同时,测序表明B6.XY~(TIR)的后代中,XY雄性和XY雌性均只有Zfy-1的基因,而未能扩增到Zfy-2基因;XY雌鼠在所有XY小鼠(99只)中所占的比例为47.47%。XY雌性小鼠拥有一套完整的雌性生殖系统,且性反转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已经确立;B6.XY~(TIR)的Y染色体上可能缺失Zfy-2基因,推测其与性反转的发生有关系;本试验结果可为深入研究性腺分化和生殖细胞发生提供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抑制芳香化酶活性对母鸡性腺分化和性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雌激素在鸡性腺和性行为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本试验在受精蛋孵化第3天气室注入100μL生理盐水或芳香化酶抑制剂(AI),出雏后常规饲养到8月龄性成熟,观察其性行为的表现,检测性腺结构和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发现,AI处理获得的性反转母鸡出现雄性第二性征和雄性交配行为,性腺形态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其性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反转(1)完全反转母鸡右侧性腺发育成为睾丸,而左侧性腺出现不同程度的反转.两侧性腺均出现精细管结构,管径较正常窄,发育不完整,精细管内大量分布生殖细胞,右侧性腺的间质较左侧发达;(2)不完全反转母鸡的右侧性腺退化,左侧仍为完整卵巢.血清中雌二醇(E2)含量为不完全反转母鸡>正常母鸡>完全反转母鸡>正常公鸡;睾酮(T)含量为完全反转母鸡>不完全反转母鸡>正常公鸡>正常母鸡,雄性交配频率与血清T/E2的比值呈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在性分化前用AI阻断雌激素的合成可引起雌性性腺结构和激素分泌功能及性行为雄性化,而血清T和E2含量及其比值决定了性反转母鸡雄性交配行为的频率和强度.  相似文献   

20.
利用家兔批量建立显微外科动物模型获得成功。得以将同窝成年公母兔的性腺器官互相移植,以研究睾丸与卵巢在家兔性别决定中的生理作用。母兔卵巢移植给正常公兔,卵巢可在公兔体内产生生理作用。其雌二醇分泌量高达在母兔体内正常量的5.0倍。这未能抑制公兔的睾酮分泌,反而改善了公兔的性能力及精子发生。公兔受精成功率比移植前提高了77.4%(P<0.001)。精子密度、活力均提高,射出活精子数增多。卵巢移植给正常母兔、雌二醇分泌量为移植前的1.7倍。这说明卵巢在雄性体内及雌性同体、异体都能分泌雌二醇并表现出生理活性。卵巢在雄性体内雌二醇分泌量高达在雌性体内的5.0倍,则揭示雌性生理环境对雌二醇的限制调节作用。把睾丸移植给正常公兔,睾酮分泌量是移植前的1.5倍,但未能改善精液的品质。睾丸移植给正常母兔,雌二醇分泌是移植前的2.2倍,母兔表现出性欲旺盛,交配后的受胎率和妊娠后的流产率均升高,这揭示睾丸在雌性体内分泌的是雌二醇,需要在完全的雄性生理环境中才能分泌睾酮。因此性别的决定应是由某种基因表达所形成的在睾丸与卵巢之外的雄性或雌性生理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