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是目前关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的重点内容与热点问题。笔者首先回顾前人对生态安全概念的不同阐释,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查询与梳理,提出生态安全及土地生态安全的概念与理论体系。其次以晋西北地区为例,结合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特点,选取自然、经济和社会生态系统3 方面的20 个指标构建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列举当前土地生态安全研究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展望中国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未来发展特点与趋势。  相似文献   

2.
宋金易慧  崔亮伟  肖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862-11863,11866
LUCC是现今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课题,与其相关的跨学科研究正成为一种趋势。文章从LUCC的发展过程、驱动力、LUCC模型和其与水文效应之闾的关系4个方面简要概述了国内LUCC的研究现状,让人们对该领域的研究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以期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领域的后续研究或者跨学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洁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7):141-142
国内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对土地利用变化所产生的效应的研究,其中对水的生态效应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水量、水质和地表径流的影响,但总体而言,这方面的研究仍缺乏统一的指标体系,研究不够系统全面,未来发展应当结合GIS和RS等技术完善模型和指标体系的构建,为决策者提供更加直接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史洪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3107-13110,13125
在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LUCC研究的主要方向及关键问题。国内外LUCC研究包括4个方面:①LUCC的动态研究;②LUCC驱动力及驱动机制分析;③LUCC的环境效应;④LUCC模型研究及3S技术在LUCC研究中的应用。LUCC研究的基础在于数据的来源及整合,难点在于尺度的转换,焦点是模型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全球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LUCC研究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文章从LUCC研究计划的根本目标出发,指出LUCC所研究的诸多科学问题之间的紧密联系,着重综述了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动力机制及其驱动力模型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并分析了每个模型的优缺点及其使用范围。认为今后LUCC驱动机制研究应该从数据的准确性、方法的先进性和理论的新颖性三方面相互联系入手,完善LUCC模型功能及其构建综合的LUCC理论体系,使其研究成果能真正引导土地利用规划。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and use-cover change,LUCC)是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受自然、人文因素在不同时间、空间尺度上的相互作用。本文综述了LUCC在动态信息获取、过程模拟和驱动机制探讨、区域和全球模型建立、LUCC生态环境效应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针对当前国内外LUCC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今后LUCC研究应加强构建综合的LUCC理论体系,土地利用变化数据融合以及完善LUCC模型功能等。  相似文献   

7.
综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对区域气候影响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热点进行分析。LUCC对区域气候各因素影响的研究仍然存在较多分歧,如LUCC对温度的作用是增是减,影响程度有多大,对降水有无影响以及降水的增减,今后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喀斯特地区地表关键带结构十分复杂,土层浅薄且持水能力弱,地下裂隙多而渗透速率快,导致地表水分亏缺频繁、生态脆弱、污染物扩散快速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喀斯特地区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深刻理解其生态水文过程有着极大的诉求。迄今为止,喀斯特生态水文学已经获得了重要进展,极大地提升了人们对植被水分来源与耗散机理、坡面水文快速过程、环境变化的生态水文效应等方面的认识,并构建了多种模型,为喀斯特地区生态治理、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但受限于喀斯特地表结构的复杂性,目前所获得的结论也存在很多不足和不确定性。本文从喀斯特生态水文过程与机理、喀斯特流域生态水文和喀斯特生态水文模型研究三个方面概述了喀斯特生态水文研究进展,介绍了课题组在相关方面的主要成果,并提出了未来研究中应进一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农业土地变化是全球变化与可持续研究的热点,当前研究虽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仍存在诸多不足,集中表现在对农业土地系统复杂性与动态性的认识不够.近年来,基于Agent的农业土地变化研究(农业ABM/LUCC,Agent-based agricultural land change modeling)逐渐兴起,极大的丰富了传统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具体表现在:(1)农业ABM/LUCC将微观层面的人类个体行为整合进土地变化研究框架,有助于更加清楚的认识农业土地系统的“人类-自然”综合复杂性问题.(2)农业ABM/LUCC能够动态表达土地系统变化的内生反馈机制,有助于弥补传统的静态土地变化驱动机制分析的不足.(3)基于ABM/LUCC的农业土地利用格局动态研究是整合“人类-自然”综合研究的关键桥梁,农业ABM/LUCC能够与其他生物地球物理模型或经济模型动态嵌套,使多尺度、多维度综合模型研究成为可能.然而,农业ABM/LUCC研究也存在诸多挑战,如理论研究滞后于应用研究,大尺度应用难以开展,以及农户行为的模拟结果很难得到校验等.  相似文献   

10.
山地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评价研究——以重庆都市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气系统、绿地系统和水文系统为依据,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构建评价模型,并以重庆都市区为例,对其生态基础设施质量状况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重庆都市区生态基础设施质量状况在绿地系统和水文系统方面属于一般等级;大气系统方面属于较好等级;综合质量状况属于一般等级。  相似文献   

11.
耕地所有权与耕地规模经营试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劳动力进城,耕作的劳动者数量减少,耕地规模经营势在必行。规模经营不等于规模拥有耕地,耕地产权尚未明晰之前,规模经营者只宜于拥有耕作权,不宜于拥有产权。保留耕地的原有隶属关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徐梦洁  郭义强  张颖  侯为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805-18807
以CEECs国家中的保加利亚为例,分析了农地细碎化产生的原因、历史与现状,指出农地细碎化导致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农村贫困加剧,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和新技术的推广,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保加利亚政府为解决农地细碎化问题展开的土地整理项目试点进行分析,并对其土地整理战略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绿地·城市绿地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了探索城市绿地和城市绿地系统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笔者打破了行业和学科的限制,从系统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认为城市绿地应包括城区和郊区的所有绿地。同时分析了城市绿地系统的特性,提出了城市绿地系统发展有待研究的问题,为城市生态建设提供一些新的角度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09年公益林监测资料,以往的机械样地调查资料,2005年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和2009年二类补充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大通县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从森林的生态功能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为大通县低效林分改造、森林资源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对土地伦理概念及其内涵认识的基础上,论述了土地伦理与农村土地整治的关系,并结合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的实际情况,提出加强土地伦理研究,促进农村土地整治健康发展的主要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借鉴使用土地利用类型净变化量、交换变化量和总变化量的计算方法,以都江堰市中心城区2005年和2009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2005年数据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2009年数据为土体利用规划数据),对都江堰市中心城区土地覆被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都江堰市中心城区农用地、园林地、建设用地以及其他土地的覆被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景观格局动态的两个主要因素。气候变化作为一个重要的自然环境因子,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于自然植被的分布,进而产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于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驱动力作用下,土地利用变化将使得景观格局的变化更为复杂。该文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的研究进展及研究热点进行了综述,并从定量评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变化的角度,回顾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模型研究进展,最后分析和展望了当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相关研究的不确定性及未来发展方向。为景观格局变化对珍稀濒危动物栖息地的影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商丘地区土地问题与土地整理的调研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商丘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结合所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商丘地区进行土地整理应实行有别于山区的综合整理模式,在其土地整理的作业方式中,既要抓好耕地整理,又要兼顾农村居民点整理;同时,要做好土地整理的组织工作及资金筹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