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黑龙江垦区水稻土壤养分调查及施肥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黑龙江垦区植稻土壤的调查研究,明确了垦区目前种植水稻的土壤共9大类,即白浆土、暗棕壤、黑土、黑钙土、草甸土、水稻土、沼泽土、泛滥地土壤及盐碱土。肥力水平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黑土、草甸土、沼泽土、白浆土、水稻土、盐碱土。  相似文献   

2.
秦岭火地塘林区不同土壤类型化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探讨了秦岭火地塘林区棕壤、暗棕壤及草甸土的化学性质。结果表明:不同土类在磁性淋溶过程、养分状况及化学性质方面存在明显差异。3种土类的酸性淋溶过程和物质迁移过程顺序为:暗棕壤>棕壤>草甸土;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在表层土壤N:棕壤>暗棕壤>草甸土,P:暗棕壤>草甸土>棕壤;K:暗棕壤>棕壤>草甸土;阳离子交换星、交换性盐基总量及盐基饱和度在土壤A层暗棕壤均大于棕壤及草甸土,而交换性酸及水解性酸小于棕壤和草甸土。这与不同土类上的植被类型和气候特点的差异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土壤有效硅含量及其与土壤理化性状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地区主要土壤有效硅平均含量为392ms/ks,含量范围在97.0-897.4mg/kg之间,且黑土>褐土>草甸土>棕壤>白浆土。大部分黑土和褐土属于较高水平,而白浆土、草甸土和棕壤偏低。分析土壤有效硅与土壤理化性状的相关关系,得知有效硅含量与土壤的pH及粘粒含量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平,此外,有效硅含量还与成土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黑龙江省17个市县的暗棕壤,白浆土、黑土、黑钙土全锰和有效锰含量。结果表明,这4种土壤全锰含量较高,平均含量为843 ppm,但有效锰含量较低,平均含量为18.6ppm。有效锰含量土壤类型间有显著差异:暗棕壤和白浆土含量较高,平均含量为27.3 ppm 和34.3 ppm;黑土平均含量为9.3 ppm;黑钙土平均含量为3.8 ppm。土壤反应状况、水分状况、CaCO_3和有机质含量都对土壤有效锰含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盆栽试验方式研究了暗棕壤,黑土,白浆土,黑钙土,盐碱土等不同类型土壤对小粒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暗棕壤和黑土壤育的小粒大豆在株高,植株鲜重,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根鲜重,有效根瘤数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其他类型土壤,单株产量以暗棕壤培育的小粒大豆最高,达12.65g/株,黑土培育的小粒大豆次之,为12.32g/株,蛋白质含量,脂肪 蛋白质含量以暗棕壤培育的小粒大豆最高,为44.22%和59.93%,脂肪含量以白浆土培育的小粒大豆最多,达15.72%,黑土培育的小粒大豆脂肪 蛋白质含量为59.81%,仅次于暗棕壤。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春玉米种植区土壤磷库特征及磷素淋失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春玉米主产区主要土壤类型的磷库特征,合理评估该区域土壤磷素淋失风险,为减少磷投入、实现土壤磷养分的高效利用及减小养分流失所导致的环境风险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年在吉林省春玉米种植区,采集4种主要土壤类型(黑土、黑钙土、白浆土、暗棕壤)表层土(0~20 cm),测定全磷、速效磷(Olsen-P)和水溶性磷(CaCl_2-P)含量,分析土壤CaCl_2-P与Olsen-P含量的关系,确定4种土壤类型磷素淋失的临界值。【结果】黑土、黑钙土、白浆土和暗棕壤全磷含量平均值依次为0.48,0.51,0.55和0.79 g/kg,Olsen-P含量平均值依次为73.34,35.85,39.52和37.02 mg/kg。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4种土壤类型的全磷含量均有所增加。根据《中国土壤》中土壤Olsen-P含量分级标准,可知大部分土壤的Olsen-P含量都处于极好水平(40 mg/kg)。土壤CaCl_2-P和Olsen-P含量之间的关系符合双直线模型。黑土、黑钙土、白浆土和暗棕壤磷素淋失"突变点"所对应的Olsen-P含量分别为78.82,47.37,48.61和54.00 mg/kg,CaCl_2-P含量为0.94,0.54,0.53和0.75 mg/kg。【结论】随着耕种时间的延长,春玉米种植区土壤全磷含量不断增加,其中Olsen-P含量增加更为明显。当土壤Olsen-P含量大于磷素淋失临界值时,41.4%的黑土、33.3%的黑钙土、30.4%的白浆土和22.7%的暗棕壤均存在磷素淋失风险。  相似文献   

7.
将不同浓度自毒物质香草醛添加到3种土壤(暗棕壤、白浆土、草甸黑土)中,探讨其对土壤有效磷含量及无机磷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浓度香草醛后,3种土壤有效磷含量均降低,降低幅度表现为暗棕壤白浆土草甸黑土。添加不同浓度香草醛后,3种土壤无机磷总量均增加;但无机磷各组分含量变化不尽相同,Ca2-P含量及其占无机磷总量比例均降低,O-P、Ca10-P含量及其占无机磷总量比例(白浆土O-P除外)均增加,Ca8-P、Al-P、Fe-P含量及其占无机磷总量比例变化不同。总体上,暗棕壤Ca8-P含量及其占无机磷总量比例增加,其他土壤降低;暗棕壤和白浆土Al-P含量及其占无机磷总量比例降低,草甸黑土增加;暗棕壤Fe-P含量及其占无机磷总量比例降低,白浆土、草甸黑土Fe-P含量增加,但其占无机磷总量比例在0.001mol/L处理分别出现降低、增加,与其他浓度处理变化趋势相反。综上,外源香草醛施入土壤后,短期内降低了土壤有效磷含量并影响土壤无机磷组分分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肥料网点试验无肥区玉米产量为依据,对吉林省旱田土壤的生产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类土壤无肥区玉米产量平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冲积土、黑土、草甸土、黑钙土、白浆土、暗棕壤、淡黑钙土、风沙土。且各类土壤中均有中低产地块。造成中低产土壤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养分缺乏,其次是部分土壤存在障碍因素。在其利用上,应抓主要矛盾,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就大部分中低产土壤来说,只要科学施肥,即可显著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9.
选取吉林省黑土、黑钙土及白浆土3种典型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优化后的酸碱滴定法及灰色关联法对土壤酸碱缓冲性能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浆土碱缓冲能力最强,碱缓冲容量2.5~3.6 cmol/(kg·pH),对酸的缓冲性能最弱,酸缓冲容量2.5~4.3 cmol/(kg·pH);黑钙土对碱的缓冲性能最弱,碱缓冲容量0.7~2.3 cmol/(kg·pH),大部分碳酸盐含量高的黑钙土对酸的缓冲性能最强,酸缓冲容量5.2~10.4 cmol/(kg·pH),小部分碳酸盐含量低的黑钙土酸缓冲容量在1.5~5.2 cmol/(kg·pH);黑土介于两者之间,酸、碱缓冲容量分别为4.4~6.2,2.0~2.3 cmol/(kg·pH);土壤内在性质中,对白浆土、黑土酸缓冲性能影响最强的因素是土壤初始pH,对碱缓冲性能影响最强的是土壤质地;对黑钙土酸缓冲性能影响最强的是碳酸盐含量,对碱缓冲性能影响最强的是土壤质地。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桦南县有耕地面积18.9万hm2,耕地土壤类型有暗棕壤、黑土、白浆土、草甸土、沼泽土、泥炭土、水稻土等,其中白浆土占耕地面积的33.5%,白浆土是典型的低产土壤。桦南县大豆历年播种面积在12万hm2以上,种植品种以合丰号为主,2003年开始推广黑农44号大豆,几年来种植面积逐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各类型土壤的肥力差异,初步分析了紫色土、黄棕壤、高山草甸土、石灰岩土、棕色针叶林土、棕壤、暗棕壤、红壤这8种典型土壤的腐殖质组成和性质。结果表明:仅红壤、黄棕壤的腐殖质含量属中等含量,其余6种均属高含量。腐殖质组成中,均以胡敏素占绝大多数,除暗棕壤和棕色针叶林土外,各土样中富里酸的有机碳的相对数量均大于胡敏酸的有机碳的相对数量。胡敏素含量与腐殖质、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8种典型土样的腐殖化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棕壤>紫色土>石灰岩土>黄棕壤>高山草甸土>红壤。各土样胡敏酸的复杂程度和化学稳定性序列为棕壤>暗棕壤>黄棕壤>紫色土>红壤>棕色针叶林土>高山草甸土>石灰岩土。各土样中富里酸的缩合度、芳香度和化学稳定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石灰岩土>高山草甸土>黄棕壤>紫色土>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棕壤>红壤。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大兴安岭牙克石林区土壤类型主要有: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沼泽土和草甸土。该区土壤肥力等级的顺序为,草甸土>暗棕壤>棕色针叶林土>沼泽土。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单因素方法研究黑龙江省不同类型土壤在水稻生长发育期间氮素变化特征及对龙庆稻1号氮素养分吸收与累积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全氮、碱解氮在水稻各生长发育期间变化趋势一致,不同类型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排序为白浆土>草甸土>黑土>盐碱土,龙庆稻1号氮素含量顺序为白浆土>草甸土>盐碱土>黑土,氮素累积量的顺序为白浆土>草甸土>黑土>盐碱土,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不同类型土壤影响龙庆稻1号氮素含量及累积量的影响因子不同,各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同。  相似文献   

14.
不同植被覆盖土壤水库容特征及渗透速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以侵蚀裸地土壤为参照,耕作玉米土壤、针阔混交林土壤和撂荒草甸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水库容变化特征及土壤渗透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10 cm和10~20 cm土层内各样地的总库容、滞洪库容、兴利库容和最大有效库容从大到小的顺序均为:针阔混交林土壤>耕作玉米土壤>撂荒草甸土壤>侵蚀裸地土壤,而死库容的大小顺序为:耕作玉米土壤>针阔混交林土壤>撂荒草甸土壤>侵蚀裸地土壤。20~80 cm土层内各样地的水库容从大到小的顺序均为:针阔混交林土壤>耕作玉米土壤>撂荒草甸土壤>侵蚀裸地土壤。各样地的水库容均呈现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土壤的孔隙状况是影响土壤最大有效库容的主要因素。土壤渗透性能受土壤容重等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针阔混交林土壤、耕作玉米土壤和撂荒草甸土壤的土壤渗透速率均明显高于侵蚀裸地土壤,大小顺序为:针阔混交林土壤>耕作玉米土壤>撂荒草甸土壤>侵蚀裸地土壤。  相似文献   

15.
潮土和石灰性褐土缓冲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豫北地区的 2个土类 3种不同土壤的缓冲性能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供试土壤对酸、碱的缓冲性强弱依次为高肥潮土 >褐土 >潮土。且对酸的缓冲能力强于对碱的缓冲能力。此外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与其对酸碱的缓冲能力成相关。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中西部5个不同土壤类型,15个地区的白榆种子贮藏物质变化的研究,旨在丰富白榆种质资源的研究,并为白榆在西部风沙区的科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以采集的当年生成熟的白榆种子为材料,对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在萌发过程中的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SOD、POD酶活性进行研究.不同土壤类型区白榆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由高到低依次为褐土>荒漠土>黄棕壤>棕钙土>黄绵土;褐土类型区种子淀粉含量最高,黄绵土类型区种子淀粉含量最低,72 h种子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比较结果为黄绵土>棕钙土>黄棕壤>荒漠土>褐土;相同时间、不同土壤类型区SOD和POD酶活性在大部分时间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5个土壤类型SOD和POD活性的最大值比较结果为褐土>荒漠土>黄棕壤>棕钙土>黄绵土.综合各项指标得出5个不同土壤类型白榆种子贮藏物质变化存在显著差异,种子活力高低依次为褐土>荒漠土>黄棕壤>棕钙土>黄绵土.  相似文献   

17.
不同土壤类型对优质小麦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不同土壤类型对优质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以10个不同基因型优质小麦品种(系)在5种不同土壤类型区的11个地点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表现为河潮土〉棕壤〉潮土〉砂姜黑土〉褐土,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表现为河潮土〉棕壤〉砂姜黑土〉潮土〉褐土,但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分别为5.80%,5.96%,12.06%;容重、硬度、面团形成时间、断裂时间、公差指数和评价值表现为砂姜黑土最优,褐土、棕壤次之,河潮土最差,容重、硬度变异系数较小为1.27%,6.38%,粉质参数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10.08%,14.62%,16.90%,13.30%.产量表现为砂姜黑土〉潮土〉褐土〉棕壤〉河潮土,在不同土壤类型间产量和穗数变异较大,粒数和千粒重相对稳定.不同土壤类型对优质小麦品质性状、产量和产量因素有较大影响,但各性状在不同土壤类型间的变异不同.  相似文献   

18.
重庆地区紫色土壤镉有效性水平及分异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重庆地区不同紫色地层发育的紫色土壤系统采样分析有效态镉的含量、影响因素和分异特征,结果表明:有效镉的含量水平和分异值大小顺序为紫色潮土,棕紫泥土,暗紫泥土,灰棕紫泥土,红棕紫泥土,并且显著大于全国背景值0.079mg/kg;通径分析与有效镉影响因子大小顺序为有效Fe,有效Mn,有机质,有效Pb,有效Zn,有效Cu;与有机质和有效Cu,Zn,Fe,Mn,Pb含量呈极显著乘幂关系(r=0.406~0.545);在p=0.01水平,有效Cd与pH值呈极显著指数关系(r=0.406),并且淹水利用使土壤镉有效性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优质强筋小麦品质性状在不同土壤类型上的差异,以10个不同基因型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系)在5种不同土壤类型区的11个地点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优质强筋小麦品质性状在不同土壤类型间的差异性较大,但不同性状的差异表现不一致。蛋白质含量表现为河潮土>棕壤>潮土>砂姜黑土>褐土,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表现为河潮土>棕壤>砂姜黑土>潮土>褐土,但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分别为5.80%、5.96%、12.06%;容重、硬度、面团形成时间、断裂时间、公差指数和评价值表现为砂姜黑土最优,褐土、棕壤次之,河潮土最差,容重、硬度变异系数较小为1.27%、6.38%,粉质参数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10.08%、14.62%、16.90%、13.30%。  相似文献   

20.
对秦岭火地塘林区棕壤、暗棕壤及草甸土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土类在腐殖质组成及结合态腐殖质特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棕壤、暗棕壤及草甸土的H/F值相比较,以暗棕壤最大,草甸土次之,棕壤最小;随剖面加深3种土类的H/F值明显下降。除草甸土、暗棕壤A层外3种土类腐殖质均以富里酸为主。3种土类的结合态腐殖质均以松结合态为主,且以草甸土相对含量最高,暗棕壤次之,棕壤最低;随剖面加深,棕壤、暗棕壤及草甸土结合态腐殖质相对含量有增大趋势。3种土类的土壤有机质绝大部分是以结合态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