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河南省玉米品种概况: (一) 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 河南省玉米常年种植面积約在1,500万亩左右,占全国玉米总面积23,000万亩的6.5%,1956年由于提倡种植高产作物扩大了玉米面积,种植面积增加到1,980万亩,是历史上种植玉米最多的一年。以后种植面积逐年縮减,到1959年以后,由于連年干旱,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和产量,因而面积更为减少,到1962年降为1,111.74万亩。表1 河南省玉米历年种植面积产量平均統計表  相似文献   

2.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粮食作物当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吉林省的玉米,产量高、质量好。在经历了2015年的价格下调之后,吉林省2016年玉米种植面积有所减少,但依然在农作物种植中占有极大比例。在吉林省玉米种植面积减少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做好玉米种植工作,确保玉米产量和质量十分关键。本文从防治玉米病虫害的角度入手,总结了玉米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仅供广大农户借鉴参考,希望为提高吉林省2016年玉米产量和质量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当今社会,我国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在逐步进行之中,调整的结果是逐步减少玉米的种植面积。为了保证玉米的产量不受影响,就需要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玉米产量。为此,首先需要相关人员加强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的研发,再将种植技术进行有效推广,让更多农户掌握,整体提升玉米的产量。针对这一需求,本文主要对玉米的种植技术及其推广与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
赵锦  杨晓光  刘志娟  吕硕  王静  陈阜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16):3143-3156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东北三省春玉米气候适宜性的变化特征,为东北地区春玉米种植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以1981年为时间节点,把1961-2010年分为两个时间段,基于东北三省74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的观测资料,根据农业气象学指标,在分析1981-2010年较1961-1980年东北三省春玉米可能种植北界变化的基础上,利用APSIM-Maize模型模拟春玉米可能种植区域内各气象站点逐年的雨养产量,结合统计学方法,分析春玉米雨养产量高产性和稳产性的变化特征,并综合得到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东北三省春玉米的气候适宜区分布的变化特征。【结果】(1)与1961-1980年相比,1981-2010年春玉米的可能种植北界向北移动了158.3-285.8 km,春玉米可能种植面积增加了3.87×104 km2,占东北三省土地面积的4.91%。(2)1981-2010年,东北三省春玉米雨养产量的最高产区、高产区和次高产区面积占可能种植面积比例由81.14%增加为86.66%,其中最高产区和高产区面积比例由36.61%减少为34.82%,而次高产区则由44.53%增加到51.85%,低产区面积占研究区域面积的比例由18.86%减少为13.34%。研究区域内雨养产量的单产减少40 kg•hm-2,但由于春玉米可能种植区域总面积的扩大,特别是高产区和次高产区面积的增加,研究区域内雨养产量的总产增加了7.0%。(3)东北三省春玉米雨养产量的最稳产区、稳产区和次稳产区面积占可能种植面积的比例由80.20%增加为89.28%,且最稳产区和稳产区面积比例由40.97%增加为49.97%,而低稳产区面积占研究区域面积的比例由19.80%减少为10.72%。(4)东北三省春玉米气候适宜区和次适宜区面积占可能种植面积的比例由61.09%增加为83.00%,但最适宜区面积比例由18.83%减少为6.67%,可种植区面积占研究区域面积的比例由20.08%减少为10.33%。研究区域内春玉米可稳定获得的雨养产量的单产总体下降了171 kg•hm-2,但由于春玉米可能种植区域总面积的增加,特别是适宜区和次适宜区面积的增加,研究区域内可稳定获得的雨养产量的总产增加了2.6%。【结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东北三省春玉米种植北界明显向北向西移动,春玉米的可能种植面积增加;在春玉米可能种植区域内,如果不考虑品种和栽培管理措施的适应,雨养产量的最高产区面积所占比例缩小,春玉米雨养产量的单产下降,但由于可能种植面积的增加,东北三省春玉米雨养产量的总产增加;春玉米雨养产量的稳定性增加,其中最稳产区和稳产区面积占研究区域面积的比例增加;在春玉米可能种植的区域内,春玉米的气候最适宜区面积减少明显,研究区域内春玉米可稳定获得的雨养产量的单产下降,但由于春玉米可能种植面积的增加,特别是适宜区和次适宜区面积的增加,可稳定获得的雨养产量的总产增加。  相似文献   

5.
<正>国产大豆减产近几年大豆的种植效益低于玉米,农户为了增加收益,纷纷弃大豆而种玉米,导致大豆的播种面积自2008年以来逐年减少,国产大豆产量整体上也呈现下降趋势。2013年在种植面积缩减及天气灾害的共同影响下,国产大豆产量下滑。国家收储政策利多2013年11月1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在东北地区继续实行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大豆(国标三等)临时收储价格为2.3元/公斤。目前市场收购价明显低于2013年临储  相似文献   

6.
<正>国产大豆减产近几年大豆的种植效益低于玉米,农户为了增加收益,纷纷弃大豆而种玉米,导致大豆的播种面积自2008年以来逐年减少,国产大豆产量整体上也呈现下降趋势。2013年在种植面积缩减及天气灾害的共同影响下,国产大豆产量下滑。国家收储政策利多2013年11月1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在东北地区继续实行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大豆(国标三等)临时收储价格为2.3元/公斤。目前市场收购价明显低于2013年临储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我国仅次于小麦的主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居秋粮作物之首.在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玉米又是我省是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农作物。据统计,我省玉米种植面积上世纪80年代突破2000万亩,90年代达到3000万亩:2000年以后,我省玉米种植面积常年接近4000万亩,2008年增加到4300万亩.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随着市场对玉米需求产量不断提升,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不断高涨。但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适合种植玉米的土地不断减少,增加玉米单位产量面积是现阶段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该文主要结合河南省许昌县玉米种植实际情况,就玉米种植技术推广的意义和推广的途径进行了分析,希望对更好提升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有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9.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在我国食品行业和畜牧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也不断提升,小麦种植面积日益扩大。但是种植面积扩大的同时,玉米病虫害发病的概率也随之上升,降低了玉米的产量,给玉米种植的产量和品质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玉米病虫害技术也成为制约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对我国的玉米种植产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仍有较大增长空间目前,玉米已成为我国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农作物。受资源约束趋紧、现有产量基数高等因素影响,今后玉米进一步增产难度将明显加大。但与小麦、大豆等农作物相比,玉米种植优势比较明显,玉米面积尚有一定扩大空间。从单产来看,通过改良品种、增加种植密度、改善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1.
赵慧 《乡村科技》2019,(2):82-83
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玉米的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然而,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害的发生已成为制约玉米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玉米的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措施,为减少玉米病虫害发生、提高玉米产量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导,吉林省玉米种植面积将有所调减。玉米面积的减少对于玉米质量的要求则更高,这也符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初衷,提高农产品质量及产量,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在新的形势下要想保证玉米质量问题,就必须运用科学的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种植结构的调整,近年来辽宁锦州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减少约50万亩,种植面积的减少对作物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0年,引进了一部分在我国北方地区较为高产且高抗的优质玉米品种,在锦州地区开展种植试验,通过产量对比与综合评价,从中选优,为该地区推广新的玉米主栽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农业》2017,(20)
<正>2017年10月,东北玉米收获工作全面开始。2017年辽宁玉米种植面积约为3 231.6万亩,预计本季玉米产量1 409万吨。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举措的前提下,今年辽宁省籽粒玉米种植面积依然成缩减局面。另外,受今春辽宁各地干旱天气影响,综合估算,本季玉米总体产量低于预期。第一,关于玉米种植面积。2017年,辽宁省进一步加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继2016年调减玉米种植面积236万亩后,辽宁2017年计划再调减100万亩,重点发展设施蔬菜和食用菌、中药材、花卉等  相似文献   

15.
正伊犁河谷玉米的种植面积较大,2017年河谷面积面积达到250万亩以上,玉米也是当地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影响玉米实际生长情况的因素有很多,尤其玉米对生长环境有较高要求,要实现玉米高产,需要对玉米生长的相关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玉米产量高低和种植密度与施肥水平存在直接影响,本文通过试验的方式,设计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施肥水平,对不同试验区的玉米产量进行科学分析,确定出获得最大玉米产量的最合适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和作物受灾面积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以及作物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华北地区种植结构演变的影响。本研究利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和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1981—2015年河北、河南和山东3个华北地区粮食主产省的作物生产、农业生产投入和作物受灾面积等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981—2015年,华北地区玉米和花生种植面积均显著增加,大豆和棉花种植面积均显著减少,冬小麦和油菜种植面积保持相对稳定;冬小麦、玉米和花生总产量显著增加,大豆和棉花总产量显著下降;1981—2015年所有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均显著增加,其中冬小麦、玉米和花生单位面积产量增加速率较快,大豆和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增速较慢;2)1981—2015年,华北地区氮肥、磷肥和钾肥等肥料投入和有效灌溉面积均显著增加,增长速率分别为14.3万t/年、7.2万t/年、7.3万t/年和12.2万hm~2/年;3)旱灾是影响华北地区作物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1981—2015年各省旱灾受灾面积显著减少;4)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增加是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提升的主要推动力,自然因素中旱灾是造成作物产量波动的主要因素,作物之间的比较优势是华北地区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7.
<正>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河北省最主要的秋粮作物,每年种植面积4500万亩,其中夏玉米种植占78%,达到3500万亩以上。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面积与结构的不断调整,我省的玉米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但年度间产量不稳定。造成玉米产量不稳定的原因除了品种的不同,栽培技术不一等因素以外,玉米的病虫害得不到很好的防治是其产量不稳定的关键因素。这两年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病虫害都集中发  相似文献   

18.
<正>玉米是山西省平遥县的主栽作物品种,20世纪80年代玉米种植常年在15万亩左右,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受市场因素、集约化种植和机械化耕作影响,本县玉米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截至目前,全县玉米种植面积连续6年稳定在45万亩以上,占全县春播面积的70%以上,产量25万t。然而,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影响生产的病虫害也随之  相似文献   

19.
玉米早衰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省地处我国优质玉米产业带,玉米种植面积在3000万亩以上,占粮食面积60%、产量70%。在收获季节调查,玉米早衰面积15%~20%,减产20%以上,如遇到后期缺雨秋吊早衰减产更为严重。2005~2008年我们在不同生态区开展了玉米防早衰高产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20.
玉米在黑龙江省红星农场种植面积上占有较大比例,产量较高,发展玉米生产对轮作换茬,提高粮食单产,调整农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进行了寒地玉米不同栽培模式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