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动物肠道共生着数量庞大、结构复杂的菌群,而肠壁内存在着为数众多、功能强大的黏膜淋巴细胞.肠道菌群具有促进肠黏膜免疫系统生长与发育和调控肠黏膜屏障与免疫功能的双重作用.本文主要从动物肠道菌群的定植与特性、肠黏膜免疫细胞的功能以及肠道菌群对肠黏膜屏障与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冠状病毒感染已造成多次全球大流行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动物冠状病毒病的普遍流行,严重制约着畜牧业和宠物行业的发展。肠道菌群在人和动物健康维持、免疫机能调节及各种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冠状病毒感染显著改变宿主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和功能,而肠道菌群在人和动物冠状病毒病的发生发展及宿主的抗感染免疫中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策略为冠状病毒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对冠状病毒感染及其致病机制、冠状病毒感染与肠道菌群的互作关系、以肠道菌群为靶点防治冠状病毒病的新方法等进行综述,以期为肠道菌群与冠状病毒感染及冠状病毒病间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健康水产动物的肠道内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它们构成了水产动物肠道的微生物区系,这些微生物群落是动物长期进化的结果,对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常生理状态下,正常的肠道菌群对动物体的维生素合成、促进生长发育、物质代谢及免疫防御功能都有重要的作用,是维持动物健康的必要因素,也是反映机体内环境稳定与否的重要方面.以鱼类为例,阐述水产动物肠道菌群的形成及其在营养和免疫中的作用,以期为肠道菌群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温度是一个重要的非生物环境变量,能够驱动动物谱系的适应轨迹和动物群落的组成。环境温度作为影响动物肠道微生物菌群变化的众多因素之一,能够影响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及丰度,进而调控宿主生长、发育、繁殖、免疫等生物学过程及功能。动物肠道核心菌群的组成及其代谢产物在不同温度下存在显著差异,在单胃动物、反刍动物等中都有相应的报道。极端温度主要通过诱导肠道微生物菌群产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进而对宿主表型产生影响。目前,对于温度如何影响动物肠道菌群的了解仍非常有限。本文针对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及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及综述。探讨由环境温度引起的肠道微生物菌群与宿主适应机制之间的关系,包括对宿主产热机制、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其他方面的影响并开展研究,将为肠道微生物对宿主健康的调节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动物肠道共生着数量庞大、结构复杂的菌群,而肠壁内存在着为数众多、功能强大的黏膜淋巴细胞。肠道菌群具有促进肠黏膜免疫系统生长与发育和调控肠黏膜屏障与免疫功能的双重作用。本文主要从动物肠道菌群的定植与特性、肠黏膜免疫细胞的功能以及肠道菌群对肠黏膜屏障与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肠道菌群是一个由微生物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能够将进入肠道的营养物质转化为机体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肠道菌群对于动物机体保持正常的物质消化、营养吸收、能量转化和代谢功能具有关键作用。近年来,肠道菌群对动物机体骨骼发育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受到了广泛关注。从肠道菌群在动物机体营养物质吸收、免疫、内分泌功能中的作用以及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的作用等方面综述肠道菌群对骨代谢的影响和机制,以期为丰富动物骨骼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水产动物肠道微生态学的发展,人们已逐步意识到益生菌对水产动物肠道发挥的重要作用,益生菌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菌群组成等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功能。本文综述了水产动物益生菌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兽医学报》2019,(6):1239-1244
人和动物的肠道内定植着数量众多的微生物,它们对宿主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肠道菌群与宿主不断地进行相互作用,形成互利共生的关系,影响机体健康。病毒感染会通过影响肠道菌群进而影响机体的免疫和代谢功能。肠道菌群或益生菌也会影响病毒的感染和疫苗的免疫效果。了解病毒与肠道菌群或益生菌的相互作用及肠道菌群对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有助于揭示疾病的发病机制,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来治疗疾病。现主要从病毒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益生菌对病毒感染的影响和肠道菌群对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肠道菌群数量巨大,种类多,具有参与调控宿主代谢、免疫、内分泌等多种生理功能,在维持健康以及控制疾病发生发挥着重要作用。植物提取物及其有效组分与肠道菌群之间存在复杂的作用关系,一方面肠道菌群对植物提取物具有代谢作用,可代谢成与其前体具有不同的生物利用度、生物活性或毒性的物质。另一方面,植物提取物能调控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从而改善或抑制其功能障碍和病理状态。现就植物提取物与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植物提取物的作用机制及创新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肠道是机体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也是动物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菌群可以直接参与机体的消化、吸收和免疫调节,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致病菌的侵袭。随着对肠道菌群研究手段的不断进步,有关肠道菌群与疾病之间关系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在人类医学领域,已发现肠道菌群与艾滋病、肝癌、肥胖症、严重发热性血小板减少症、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治疗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关动物传染病与肠道菌群关系的研究,近几年才成为热点。论文主要对肠道菌群与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引起的动物传染病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理和动物传染病的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哺乳动物体中的肠道菌群是细菌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从动物出生时起,这些微生物就对免疫系统的发育、功能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在微生物对宿主细胞代谢的影响上。短链脂肪酸(SCFA)作为肠道菌群的一种代谢产物,对肠道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SCFA是肠道上皮细胞的重要燃料,能增强肠屏障功能。作为信号分子,SCFA可以通过细胞表面G蛋白偶联受体(GPCR)发出信号,从而激活控制免疫功能的信号级联反应;还可以通过底物转运蛋白进入细胞,抑制组蛋白脱乙酰化酶(HDAC),最终达到降低肠道炎症反应。本文综述了微生物SCFA的产生及其对肠道黏膜的影响,并通过激活细胞表面GPCR以及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来调节免疫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肠道菌群是动物肠道系统组成的重要部分,对动物肠道发育和免疫功能成熟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肠道菌群失衡与多种肠道疾病有关。粪菌移植(FMT)是一种将健康供体粪便菌群移植到患病受体肠道内,通过改善肠道菌群治疗肠道疾病的方法,是改善肠道菌群最直接、快速、有效的方法之一。近期的研究表明,FMT对畜禽肠道健康和生长性能有积极作用,可调节肠道菌群、维护肠道机械屏障、改善肠道黏液环境、提高肠道免疫力,对于维护肠道健康有很好的效果。本文综述了FMT对猪肠道屏障的影响,探讨了FMT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以期为FMT技术在猪生产上更加安全规范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过去几十年来,由于饲用抗生素在畜牧养殖业中的滥用,导致畜禽正常的肠道菌群被破坏并引起肠道细菌耐药性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严重损害了畜禽的肠道健康。同时,近年来集约化养殖已经成为畜牧业的发展方向,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如何有效地提高畜禽免疫力已然成为重点的研究方向。健康的肠道是保障畜禽健康生长的基础,保持健康的肠道菌群,能有效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甘露寡糖是一种绿色新型饲料添加剂,作为一类功能性寡糖,具有改善畜禽肠道健康和提高免疫应答等作用。在猪生产中,添加甘露寡糖能够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力。在家禽生产中,添加甘露寡糖能够改善家禽肠道菌群并提高生产性能和肉品质。作者主要介绍了甘露寡糖的结构及理化性质、改善肠道健康和免疫调控机制及其在断奶仔猪、育肥猪、蛋鸡和肉鸡生产中的应用效果。重点总结了甘露寡糖对畜禽肠道健康和免疫的调控机制及免疫途径,旨在为甘露寡糖在肠道健康和免疫调控方面的深入研究及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乳酸菌是人和动物胃肠道的一种优势菌群,也是动物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益生菌来源,具有较强的耐酸性、耐胆盐性及黏附能力。乳酸菌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力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研究证实,乳酸菌可通过影响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肠道黏膜免疫等免疫应答过程调节猪机体的免疫功能。本文综述了乳酸菌对猪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期为乳酸菌在养猪业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microorganisms in the porcine intestinal tract. These microorganisms and their metabolites contribute to intestinal mucosal immunity, which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health of the host. The host immune system can regulate the distribution and composition of intestinal microorganisms and regulate the homeostasis of intestinal flora by secreting a variety of immune effector factors, such as mucin, 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 (sIgA), regenerating islet-derived III (RegIII)γ, and defensin. Conversely, intestinal microorganisms can also promote the differentiation of immune cells including regulatory T cells (Treg) and Th17 cells through their specific components or metabolite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imbalances in the intestinal flora can lead to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and compromised intestinal barrier function, affecting the health of the body.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pig intestinal flora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stinal mucosal immunity, discusses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flora and intestinal mucosal immunity, as well as the regulation through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 dietary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probiotics and prebiotics of pig intestinal microecology. Finally, this review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stinal microorganisms and the mucosal immune system.  相似文献   

16.
婴幼儿时期是肠道菌群发育和成熟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这一时期肠道菌群的变化可能会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能量代谢、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成熟等产生深远影响.本文综述婴幼儿肠道菌群发育、成熟过程中其组成和功能的演变及影响因素,以期为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改善婴幼儿生长和发育的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大量研究表明,甘露寡糖(MOS)通过积极影响断奶仔猪的肠道微生物菌群和肠道形态结构,加速由于断奶饥饿应激或采食固体饲料中抗原受损伤的肠黏膜上皮的修复,有助于保持仔猪断奶后肠道的完整性和消化吸收功能。在免疫反应方面,MOS通过促进抗原提呈增强断奶仔猪的抗病性,从而增强从先天性免疫应答向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饲料蛋白质原料价格持续走高,中国饲料蛋白质原料紧缺并且长期依赖进口。因此,寻找并开发新型的蛋白质源已成为当前解决饲料蛋白原料紧缺的研究热点。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 L.)是一种双翅目水虻科的营腐生性昆虫,可将有机废弃物快速转化成为高附加值生物物质,具有饲养成本低、繁殖速度快、产出高的明显优势,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和几丁质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其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因而有望成为高质量动物饲料。大量研究表明,黑水虻部分替代饲料蛋白质成分可有效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和抗氧化能力,同时通过正向调节肠道有益微生物种群及增加菌群丰度的方式,起到改善动物肠道健康的作用,其作为一种颇具前景的蛋白质饲料原料有望为畜牧养殖业找到新的突破口。作者简述了黑水虻的营养特性、主要活性成分,系统总结了饲粮中添加黑水虻对猪禽肠道屏障、免疫机能及肠道菌群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黑水虻今后的研究思路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黑水虻的进一步开发研究和在动物养殖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