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虫口模型蕴藏的视窗预测模式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二化螟发生规律的角度,反观虫口模型的奇异吸引子,在对倍周期分岔序列上各周期岔点的数值解进行理解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新颖、简单、普遍实用的视窗预测模式。新颖是因为它揭示了预测技术的新方法;简单是因为它提供了直截了当的定量可比性模式;普遍实用是因为它揭示的方法至少适用于以倍周期分岔道路通向混沌的一大类非线性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3.
稻飞虱(含白背飞虱与褐飞虱)是岑溪县目前发生危害最大的水稻害虫,一年发生8个世代。经19年的冬后调查说明有本地虫源,其中以白背飞虱为多。早稻秧田虫量与3月上中旬沟边若虫量有一定关联性(r=0.6730);外地虫源迁入盛期一般在5月中下旬;第三代系主害代,其若虫高峰期与早稻抽穗盛期至灌浆初期相吻合;经十多年调查资料整理筛选出预测第三代高峰期成若虫密度的相关因子:3月上中旬沟边若虫平均密度(x_1)、3月中下旬秧田成若虫平均密度(x_2)、5月份降雨量(x_5)及5月15~25日平均成若虫密度(x_6)、5月份降雨系数(x_7)等,分别建立、修订预测式:y=0.176x_1+0.222x_2+0.203x_5+2.302(级)……Ⅰ'、y=2.507+0.340x_6+0.171x_1(级)…Ⅱ'。R值和F值均达极显著水平,历史符合率为94.7%~100%。 相似文献
4.
应用时间序列法对岑溪市第3代稻飞虱发生程度历史资料进行组配,建立Fuzzy模型,对第3代稻飞虱混合种群发生程度进行预测,其历史拟合符合率达92.3%。1996-2007年12a试报,预报准确率平均达91.7%。 相似文献
5.
基于灰色模型技术的马尾松毛虫大发生灾变趋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尾松毛虫的猖獗发生可以认为是一个灰色系统过程,为探索松毛虫危害森林资源灾变规律,依据瑞金市2003-2007年大发生面积的时间数据序列,尝试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及其GM(1,1)模型,对马尾松毛虫大发生的灾变趋势,建立预测模型,进行灾变长期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6.
7.
利用MARYBLYT模型预测中国各栽培区划梨火疫病发生的可能严重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利用MARYBLYT计算机模型预测梨火疫病在我国各栽培区划发生的可能严重性,预测是以我国已发生梨火疫病的假设为前提。根据我国苹果栽培区划划分及预测的可能分布区,选择各区划有代表性的13个点(分属10个省),输入各点连续5年的苹果开花物候期、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和降雨量,通过MARYBLYT模型分析其花枯萎侵染发生次数,连续高危险性天数和EIP1值,经严重性判断指标的判断,并与美国马里兰、西弗吉尼亚梨火疫病实际发生情况比较,初步预测确定梨火疫病在我国各苹果栽培区划发生的可能严重性。结果表明,梨火疫病在我国各苹果栽培区划发生的可能严重性随不同品种、不同年份、不同栽培区,其发生从轻至严重均存在 相似文献
8.
熊蜂 (Bombus spp.) 和蜜蜂 (Apis mellifera L.) 是自然界中的重要传粉昆虫,近年来因为农药的大规模不合理使用造成了世界多个地区熊蜂和蜜蜂种群的持续下降。为了更好地评估农药对熊蜂和蜜蜂的毒性,本研究收集了61个共有的农药蜂毒数据,采用12种分子指纹联合8种机器学习算法,分别建立了农药对熊蜂和蜜蜂急性接触毒性LD50值的分类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农药对熊蜂和蜜蜂的急性接触毒性分类模型预测准确率分别达86.7%和80.0%。随机森林 (Random Forest)、神经网络 (Neural Network) 和支持向量机 (SVM) 3种算法联合Fingerprinter、Klekota-Roth Count和Extend 3种分子指纹在本研究中的预测能力较好。此外,分别采用构建的熊蜂毒性预测模型和蜜蜂毒性预测模型开展交叉毒性预测,准确率分别为72.9%和66.7%,表明熊蜂毒性模型预测蜜蜂毒性的准确性高于蜜蜂毒性模型预测熊蜂毒性的准确性。本研究可为设计低蜂毒化合物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为开展不同昆虫靶标的毒性交叉预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通过黏胶型性诱捕器和灯测2种方法对玉米大螟越冬代成虫的同地对比诱测结果表明,黏胶型性诱捕器监测越冬代大螟成虫效果好,其诱蛾趋势和峰型与灯诱基本趋于一致,可用于替代灯诱监测。对比分析发现,大螟性诱测的第2蛾峰高峰日,与灯诱测的雌蛾发蛾高峰期相吻合,可作为性诱简化精准预测第1代大螟发生期的重要依据,具有较强的实际指导价值。可以将该地此蛾峰日、峰日后的7 d分别作为雌蛾的发蛾高峰期、盛末期,不同地区可根据实际确定。在此基础上,再加上相应的产卵前期和卵历期,就可对第1代大螟卵孵高峰期、盛末期作出预测。该法适宜基层测报点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