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4 毫秒
1.
水稻穗重对高产育种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7个晚籼品种的通径分析和60个稳定株系材料在光照不已受遮荫与互有遮荫状态下的两种取样分析,证明穗重是影响单株生产力的最主要因素,而穗重又决定于源、库、流三能力的大小及三关系的协调。阐明了水稻丰产性的选择拟在一定穗数的基础上,主攻穗重的提高,并注重源、库、流结构的改善,培育具有源足、库大、流强基础结构和多产、快运、满存产量形成机制的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2.
水稻穗颈维管束及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个偏粳品种“光三”/C418的重组自交系群体,构建SSR标记的连锁图谱,并以此对水稻穗颈维管束数和产量相关性状进行了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分析。在第1,5,8和11染色体上检测到4个控制穗颈大维管束数的QTL。在第5,9和10染色体上检测到3个控制穗颈小维管束数的QTL;共检测到产量及8个与产量相关性状的30个QTL。通过分析穗颈维管束数与穗一、二次枝梗数,穗一、二次枝梗粒数,穗粒数,结实率,单株产量QTL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及连锁关系,表明穗颈维管束是影响产量的重要解剖结构;通过增加穗颈大、小维管束数可望增加水稻“库”的容量。保证“流”的畅通。  相似文献   

3.
水稻穗重与叶片茎秆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应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系数分析法,研究了十三个粳稻品种的叶片和茎秆性状与穗重的关系。结果表明:1.稳重与茎秆粗、穗颈粗和单位茎秆重有明显的正相关,与株高的相关不显著。这表明只要(?)秆粗壮,矮秆亦有可能形成大穗。2.抽穗后上部外片的面积和比叶重对穗重均有较大的直接作用。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通过叶面积对穗重的正间接作用亦很大。叶面积对穗重的影响与这两个性状密切相关。3.抽穗后剑叶和第2叶相对较小的“下位叫优势型”品种,穗重与各叶面积呈正相关;剑叶和第2叶相对较大的“上位叶优势型”品种,穗重与各叶比叶重的关系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4.
水稻幼穗分化期间减源对源库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探讨水稻幼穗分化期间源的大小对库的分化发育和光合生产及运输的影响,对供试的4个水稻品种在幼穗分化不同时期进行剪叶处理,通过测定光合速率(Pn)、净同化率(NAR)、源器官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在可运转态和不可运转态间的分配,以及有关源、库、流活性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并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等,考察了源库互作关系,干物质生产和体内物质分配的变化,源、库、流活性变化动态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改变库源比  相似文献   

5.
水稻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水稻穗部性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方法]以36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测定抽穗期叶面积指数,成熟期穗茎角,穗长、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每穗成粒数、空秕粒数、千粒重等穗部性状,研究水稻穗部性状之间的关系及其与产量、产量构成因素、源库等之间的关系。[结果]每穗颖花数、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着粒密度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二次枝梗数对增加每穗颖花数和着粒密度的作用较大。着粒密度与穗茎角、穗长呈二次曲线关系。穗茎角、穗长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着粒密度、粒叶比与产量呈抛物线关系,当着粒密度为9—12粒/cm、粒叶比在1.1—1.2粒/cm^2时水稻产量较高。[结论]该研究为水稻理想株型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选用5个水稻品种,按Griffing方法2进行杂交设计,以其F2代为材料分析穗型构成性状的遗传竺性,结果表明,水稻穗型构成笥状主要是由基因的加性效应决定的;无论是某一性状的不同品种间,还是同一品种的不同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相对效 应值都不同,穗型成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与亲本表现呈显著的正向相关;穗型构成性状的广义遗和狭义遗传力都很高,遗传变异系数也大,预期遗传进度很高,在一定选择压力下,通过选择穗长  相似文献   

7.
以优质早籼稻品种佳禾早占为对照,研究优质早籼稻新品种泉珍10号、佳辐占与漳佳占的库、源、流特性。结果表明,泉珍10号库容量大,填库能力强,冠层叶挺直,叶面积指数大,干物质积累总量大,开花后茎鞘干物质向穗部运转量大,对稻谷的贡献率大;佳辐占和漳佳占的库、源、流特性有许多相似之处;佳辐占与漳佳占的主要差异:佳辐占穗粒数少,千粒重较大;漳佳占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8.
直立穗基因对水稻源、库、流有关性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对近等基因系及其亲本为材料,研究了直立穗型基因对水稻源、库、流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带有直立穗基因的水稻品种与不带直立穗基因的品种产量差异显著,亲本之间辽粳5号产量显著大于丰锦,近等基因系间带有直立穗型基因的品种显著大于不带直立穗基因的品种。带有直立穗型基因的品种库容量大,干物质生产能力强,流畅,茎秆的干物质输出率和转换率高,另外直立穗型基因除了使穗型直立外,还具有使穗长变短、叶型直立,进而使群体的环境条件优越,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9.
作物收获前的穗发芽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农业生产问题。经过漫长的驯化过程,栽培作物的休眠水平普遍低于野生祖先。尽管休眠期的缩短可能提高作物的繁殖代数和农业产值,但过早的休眠释放使作物在成熟收获前发生穗萌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从穗发芽的生理基础、穗发芽相关QTL和基因、穗发芽防控及展望等方面对水稻穗发芽现象进行梳理,认为高含水量是水稻种子萌发和穗发芽的先决条件,该过程中,淀粉酶活性增强和可溶性糖含量升高为穗发芽提供能量,水稻籽粒中植物激素ABA和GA的含量及种子对二者的敏感性是决定穗发芽的关键所在。近年来,穗发芽相关QTL及其功能基因的挖掘为阐明水稻穗萌机理以及培育穗发芽抗性品种提供重要依据。从长远来看,广泛开展水稻种质资源鉴评,尤其在野生稻、地方品种中寻找丢失的休眠基因,并通过分子育种途径聚集此类基因,培育抗穗萌品系(品种),对于解决穗发芽问题、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疆冬小麦品种更替中库源结构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采用源、库、流的概念分析新疆冬小麦品种更替中产量提高的原因.结果表明,在产量选择压力下,品种的源、库、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反映源库比值的克草粒数和克草粒重随品种更替显著提高.由于籽粒库增加的反馈作用,光合产物向籽粒的分配率得以提高.草重系数的逐渐提高,说明株高下降,茎秆粗重,较抗倒伏和畅流.旗叶多环叶肉细胞频率和粒叶比随品种更替协同提高,意味着小麦产量提高有其细胞学基础.今后小麦产量育种,在主攻每穗粒数和每穗粒重的同时,应特别注重把收获指数、克草粒重和草重系数作为选择重点.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玉米产量构成因子、光合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及密切程度,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180份生产上常用玉米自交系光合性状("棒三叶"叶面积、全株叶数)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光合性状与百粒重、株高和穗位等性状的相关性较强,而与穗粗、行数和行粒数等性状的相关性较弱。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全生育期、百粒重、株高和全株叶数对单株粒重的影响较大,对穗长、穗位和棒三叶叶面积的影响次之,对穗粗、行粒数、行数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2.
水稻产量源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库限制型、源限制型和源库互作型水稻各2个,通过水培和田间小区试验7年,其结果为:增大库源比(颖花(粒)/叶(cm~2)),剑叶的光合速率及其输向穗粒的光合产物(~(14)C)增加;库的活性(籽粒呼吸强度)与叶片的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抽穗期单株顶3叶叶面积与每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单穗重与抽穗后单茎叶重呈显著正相关,而单穗重与抽穗后叶片比叶重和光合速率的关系因品种类型不同而异;植物激素IAA和6-BA处理穗子和叶片后,籽粒的呼吸强度、叶片的光合速度及其光合产物~(14)C分配到籽粒的比例提高,但提高的程度因激素的种类和处理部位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文章还就水稻产量源库作用机理、源库指标以及增产途径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杂交早稻主要性状分析及高产育种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相关分析、通经分析和主成份分析方法对近年来育成的一些杂交早稻组合的主要性状分析表明:1.产量和产量性状及产量性状间有较为复杂的相关关系,而以每穗实粒数和株高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2.生育期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和其它性状通过该性状的间接作用很小,说明早稻生育期范围内,实现高产是可能的;3.按累积贡献率≥85%,确定了穗平着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穗长四个主成份;4.对提高杂交早稻的育种途径和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生态区谷子创新种质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来自不同春夏谷区的60份谷子创新种质在山东夏播,对12个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区的谷子创新种质在山东的平均表现不同,选育新品种时应根据各地区农艺性状的特点进行。参试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与谷子单株产量相关的各农艺性状中,株高、主茎节数、主茎直径、主穗长、主穗直径、单株穗重、生物学产量、出苗—抽穗期天数、生育期等与产量性状呈正相关。其中相关分析表明,单株穗重、主穗直径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9、0.787,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表明,单株穗重、主穗直径对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大,与相关分析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5.
宁夏水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分别考查了宁夏引黄灌区27个水稻品种的10个主要农艺性状,对达到显著差异的7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对影响单株粒重的6个性状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7个主要农艺性状经主成分分析可归结为3个主成分因子,对产量影响较大的因素分别为粒数因子、粒重因子和长度因子。对影响单株粒重的6个性状经通径分析,对单株粒重贡献较大的因素依次为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穗长。表明在适宜的株高和穗长条件下,应适当增加穗粒数和提高千粒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水稻生长日历模拟模型 RICAM 的两个子模型:库容量子模型和发育年龄子模型.前者描述光合产物的容纳能力,牵涉到穗、粒数的多少和结实率的高低,即产量因子的形成;后者量化水稻生理年龄随时间不断增大的过程,牵涉到发育阶段、叶龄与叶龄指数,以及它们与器官建成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不同穗型常规籼稻品种源库性状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穗型常规籼稻品种源库性状的差异,为大穗型品种遗传改良及从栽培角度调控源库提高穗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群体水培条件下,2001年、2002年分别以88个、122个常规籼稻品种为材料,测定叶面积、干物重(包括根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氮素含量等,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的动态聚类方法将供试品种按单穗重从低到高依次分为A、B、C、D、E、F 6类,研究各类品种源库性状的差异。【结果】大穗型籼稻品种抽穗期和成熟期叶面积系数、绿叶重及比叶重均较大,但结实期叶面积系数下降比例小。在一定的范围内,增大叶面积系数有利于提高单穗重;大穗型籼稻品种结实期净同化率大于小穗型品种;大穗型品种库容量较大,适当增大穗重有利于库容量的提高;大穗型品种单位叶面积籽粒产量、单位叶面积库容量、单位干物质库容量、单位氮素库容量较大;影响穗重的主要叶源性状是抽穗期绿叶重、净同化率;影响穗重的主要库性状是库容量、单位叶面积库容量、单位氮素库容量、单位叶面积籽粒产量。【结论】大穗型品种叶面积系数及其构成、库容量及其构成(或库源比)显著大于小穗型品种,绿叶重、结实期净同化率是影响穗重的主要叶源性状,库容量、单位叶面积库容量、单位氮素库容量、单位叶面积籽粒产量是影响穗重主要库容性状。  相似文献   

18.
超级杂交稻Ⅱ优航1号高产栽培产量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揭示超级稻Ⅱ优航1号的高产结构特征。【方法】2005-2006年调查了75块Ⅱ优航1号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结构,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每穗粒数对产量的贡献为61.47%,每公顷穗数为25.59%,结实率为9.32%。每公顷穗数和每穗粒数对每公顷总粒数的贡献分别为35.48%和62.70%。每公顷总粒数对库容量的贡献为99.96%。库容量对稻谷产量的贡献89.05%,结实率的贡献为10.23%。【结论】说明Ⅱ优航1号超高产的关键是应培育足穗大穗,增加单位面积的总粒数,扩大库容量,并注重提高结实率。  相似文献   

19.
两系杂交晚稻整齐度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21个两系法杂交晚稻组合杂种一代株高和穗长的整齐度与其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株高整齐度与穗长整齐度均对单株产量有显著正效应,以株高整齐度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在产量构成因素和整齐性性状中,对单株产量的作用大小依次是:千粒重、单株穗数、株高整齐度、每穗总颖花数、每穗实粒数、穗长、穗长整齐度和株高。株高整齐度与其他产量因素的相关不显著,穗长整齐度与每穗总颖花数和结实率负相关分别达到显著、极显著水平,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不同产量水平杂交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汕优63和两优培九作对照,18个株叶形态较好的大穗型两系杂交稻组合作为试验材料,研究分析了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产量水平大穗型组合产量的差异主要受单株穗数差异的影响;(2)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作用大小依次为:单株穗数 >每穗实粒数>千粒重>每穗总粒数>充实度>结实率;(3)单株穗数和每穗实粒数与产量正相关达极显著水平,结实率与产量正相关达显著水平;(4)单株穗数、千粒重和充实度与产量的偏相关为正,且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在大穗的基础上,单株穗数的增加、千粒重和充实度的提高可以使产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