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植物矮生基因资源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矮化基因资源培育适度矮化高产品种一直是众多育种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文章主要对拟南芥及多种大田、园艺作物矮生基因资源的应用与现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水稻矮秆性状研究及矮源育种利用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矮秆水稻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是20世纪水稻育种工作最主要的成就之一。本文综述了水稻矮秆性状的遗传、水稻植株矮化机理以及矮源的育种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分析了水稻矮源利用和矮化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在水稻矮化育种成功 60 周年之际,回顾了黄耀祥院士在水稻育种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1959 年 通过人工杂交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水稻矮秆品种——广场矮,开创了一条水稻矮化育种的新 途径。水稻矮化育种的成功,使水稻单产实现了第一次飞跃,与墨西哥的小麦矮化育种一起,引领了农业史上 的第一次绿色革命,并为第二次绿色革命——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此后,在水稻矮化育种 基础上,黄耀祥院士先后开创了水稻丛化育种、半矮杆“早长”超高产育种、半矮秆“早长、根深”超高产(特) 优质育种和超级稻育种,创建了高效的杂交育种“组群筛选法”,从而建立了水稻生态育种科学体系,丰富和 发展了水稻育种学。黄耀祥院士带领育种团队先后培育出 60 多个水稻新品种,其中推广面积超过 66.7 万 hm2 的 品种有 15 个,先后获得国家、省 ( 部 ) 级等各类科技成果奖 15 项,为我国粮食增产和水稻科技进步作出了重大 贡献。通过回顾黄耀祥院士在水稻育种研究上取得的主要成就,展示他不断解决水稻生产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总结他求真务实、敏锐创新、甘于奉献、执着追求的精神品质,以期对农业科研工作者有所启迪和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4.
棉花矮化植株具有强抗倒伏和高产的特点,对棉花育种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棉花矮化性状的研究集中在突变体的收集、创造及表型和遗传特点、矮化性状与激素的关系上,矮化基因的发掘研究与利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综述了棉花矮化育种的意义,矮化性状与激素的关系,对国内外激素相关的棉花矮化性状的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了详细地总结,并探讨了棉花矮化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提出棉花矮化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棉花矮化植株具有强抗倒伏和高产的特点,对棉花育种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棉花矮化性状的研究集中在突变体的收集、创造及表型和遗传特点、矮化性状与激素的关系上,矮化基因的发掘研究与利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综述了棉花矮化育种的意义,矮化性状与激素的关系,对国内外激素相关的棉花矮化性状的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了详细地总结,并探讨了棉花矮化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提出棉花矮化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矮败小麦是具有矮秆基因标记的显性核不育材料,它接受非矮秆品质的花粉,后代分离的矮秆株性为雄性不育,非矮秆株为雄性可育。矮败小麦在轮回选择和矮化育种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柑橘矮化育种及矮化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柑橘矮化育种及矮化机理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矮败小麦及其在矮化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矮败小麦是具有矮秆基因标记的显性核不育材料。它接受非矮秆品种的花粉,后代分离的矮秆株为雄性不育,非矮秆株为雄性可育。矮败小麦在轮回选择和矮化育种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苹果矮生型杂交后代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矮化密植栽培是世界苹果生产的发展趋势,利用矮化砧木或矮生型品种是实现苹果矮化密植栽培的主要途径。在矮化苹果育种中,矮生性能的预测技术非常关键,直接影响着育种效率。本研究以16个苹果杂交组合共计4000余株苹果杂交后代为材料,选择节间长度、枝条电阻值和枝皮率等作为树体矮生评价指标,对杂交后代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初步筛选出节间较短(节间长度〈1.55 cm)的实生后代个体200株;在此基础上,又筛选出电阻值较小(电阻值〈211.3 kΩ)的个体105株;进一步又筛选出枝皮率较高的矮生型个体(枝皮率〉17%)43株。有望通过复选实现突破,为苹果生产提供可用于矮化栽培的苹果(或砧木)优系。  相似文献   

10.
 世界小麦矮化育种主要使用隐性矮源。在普通小麦中发现的显性矮源均因导致植株极度矮化(20~55 cm)而未能在小麦育种中广泛应用。笔者发现,将显性矮源矮变1号(4DS携带Rht10,25~30 cm)及矮苏3(4BS携带Rht3,55 cm)的原种大群体种植或施以诱变因子并将其与中、高秆的小麦品种杂交、回交,从其分离世代的大群体中,均可选择到一些株高呈不同程度提升的稳定的突变株系。采用近等基因系法对不同株高突变衍生系的研究表明:其提升的株高真实遗传,各自均携带一个不同株高的半显性矮秆基因,随突变衍生系株高的提升,近等基因系的产量性状显著优化。采用标志基因测交法以及生理生化遗传标记对突变衍生系携带的不同株高的半显性矮秆基因重新进行了基因定位,确认它们分别与Rht10及Rht3的座位相同,因而均是其突变衍生的复等位基因。提出显性矮秆基因具有"复等位多态特性",即极度矮化的显性矮秆基因容易突变为一群株高提高程度不同的、可以达到小麦育种理想株高的半显性矮秆复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11.
植物株型的矮化调控是遗传育种的一项热门研究。国内外学者对植物矮化机理、矮化基因、矮化遗传育种等均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和黄瓜、番茄、南瓜等园艺作物均已形成了较完善的矮化研究体系。矮化植株株型紧凑、冠幅小,能够有效提高抗倒伏能力,在生产实践中具有管理便利的优点,因此矮化育种是植物育种的发展趋势。激素调控是目前运用较为广泛的矮化调控手段,植物激素通过影响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来改变节间长度和数目,从而调节高度,达到矮化植株的效果,常用激素有赤霉素、油菜素内酯、生长素、乙烯等,这些激素促进或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矮化突变体的形成有关,且各种激素信号通路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综述了禾本科、茄科、葫芦科等植物矮化基因的研究现状,激素调控下矮化突变体的形成,矮化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进展,探讨了植物矮生性状分子机理和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为后续研究植物矮化基因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 谷子高产育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降低茎秆高度。谷子矮化育种起步晚,矮源贫乏,研究矮秆遗传的文献少。目前国内报道有陕西省农科院选出的“矮2”、“090”隐性矮秆材料和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农科所的“84133”显性矮秆材料。从国际小粟类研讨会获悉,印度在粟谷中鉴定出寡基因控制的矮秆材料。笔者1981—1988年对本院诱变选育的郑矮2号进行研究,本文试对郑矮2号的矮秆基因遗传特性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植物矮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平  杨慧  孟雪  王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442-15443,15446
从植物矮化突变的诱导途径、矮化突变体相关生理生化指标评价等方面介绍了植物矮化育种、栽培研究进展,并对植物矮化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小麦矮化效应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1994年度在晚播条件下,以北京地区的新老品种及相对较好的矮秆亲本为实验材料,分析该地区小麦育种中的矮化效应。本文不对矮化效应及大面积育种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近等基因系法对小麦显性矮源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开拓小麦育种新矮源,克服自小麦矮化育种“绿色革命”以来,仅使用Rht1、Rht2、Rht8等少数几个隐性矮源的局限性,为选育高度集约化的小麦新品种提供条件。【方法】将国内外已定名的5个显性矮源Rht10、Rht3、Rht12、Rht21、奥尔森矮(Olesen dwarf)和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培育与征集的7个致矮力弱的显性矮源回交导入4个中、高秆(85~105 cm)轮回父本品种(BC4F1),建立了4套矮秆基因的近等基因系。2005~2006两年,在非竞争群体条件下开展了近等基因系的多因素品系比较试验,研究矮源及轮回父本遗传背景两个主因素对近等基因系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效应。【结果】12个显性矮源在本试验统一遗传背景条件下株高为37.9~74.3 cm,显性矮源的株高与其株粒重呈高度正相关(r=0.8884),株高每上升1 cm,则株粒重增加0.24 g。随显性矮源株高的提升、致矮力减弱,其近等基因系的农艺性状得到改善。显性矮源的株高提升到60 cm以上时,即有可能达到和超过中、高秆轮回父本的单株生产力,从而作为新型矮源应用于小麦矮化育种。此外,12个显性矮源具有一致的延迟早熟轮回父本抽穗以及降低轮回父本千粒重的多效性效应,这些不利的多效性效应可以通过轮回父本遗传背景的修饰作用加以改良。【结论】株高在50 cm以下的强致矮力显性矮源,难以直接用于小麦育种,但通过矮秆主基因突变以及特殊遗传背景的修饰等途径可以衍生出株高呈不同程度提升、以致达到70~80 cm理想株高的弱致矮力显性矮源。加强株高提升的弱致矮力显性矮源的研究是将显性矮源应用于小麦杂交育种的有效途径。推荐株高在60~75 cm的弱致矮力显性矮源SW07、SW05、女水妖矮、SW02、Rht21用于小麦矮化育种。  相似文献   

16.
作者通过对83-1矮化枳从植物学形态和主要生理特性的初步观察和鉴定,认为该枳壳有突出的矮化性和早实性,可以作为柑桔矮化密植砧木试验材料及柑桔育种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7.
芒果遗传特性及选育种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芒果的遗传特性和育种方法,分析了我国芒果育种研究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从芒果育种资源的收集和创新、品质育种、抗病育种、丰产性与熟性育种、矮化育种等方面探讨了芒果育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苹果矮砧优系“75—7—1”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为了选育适应我国生产条件的矮化砧木,我们于70年代开始,进行了苹果矮砧育种研究。现将75—7—1矮砧优系的选育情况简介如下。一.选育过程 75—7—1是1975年用M_2×M_9杂交,1978年初次选出,1979年复选入选,1981~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谷子矮秆基因的发掘与利用,加快谷子矮秆育种研究进展,本文通过分析赤霉素对植物的调控过程、植物矮化与赤霉素敏感性关系,综述了谷子矮秆类型、谷子矮秆基因研究进展、谷子矮秆材料对赤霉素敏感性研究及谷子矮化育种现状等,得出了矮秆材料赤霉素敏感性鉴定是研究植物矮秆类型的基础,通过赤霉素敏感性鉴定,可以初步确定矮秆基因类型,...  相似文献   

20.
陈圣柱  陈丹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18(9):113-114,117
我国水稻高产和超高产育种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矮化育种、杂交稻育种和超高产(超级稻)育种。水稻超高产(超级稻)育种被认为是水稻育种史上的第三次革命。本文回顾、分析了国内外水稻高产和超高产育种现状,对株型育种的主要理论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动态理想株型的观点和水稻动态理想株型的塑造途径,对水稻超高产动态育种理想株型育种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