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苜蓿愈伤组织原生质体游离与培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对阿尔冈金苜蓿(Medicago sativa L. cv. Algonguin)原生质体游离和培养的最佳条件进行研究,建立其细胞融合原生质体杂交体系。以下胚轴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时间、酶液组合、酶解时间及酶液渗透压对原生质体游离的影响,并探讨了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在KM8P培养基上的分裂情况。结果表明:继代12d的愈伤组织游离性最好,最佳酶液组合为2%纤维素酶+0.5%果胶+1%半纤维素酶、最佳酶解时间为12h、最佳酶液渗透压为0.55mol/L;最适宜培养苜蓿愈伤组织原生质体的培养基为KM8P+2.0mg/L2,4-D+1.0mg/LNAA。 相似文献
2.
陇东野生紫花苜蓿愈伤组织原生质体游离条件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陇东野生紫花苜蓿子叶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酶解时间、酶液组合、酶液中甘露醇浓度、预处理措施及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时间对其原生质体游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酶解时间为10h、酶液组合为2%纤维素酶+0.5%果胶酶+0.3%离析酶+0.3%半纤维素酶+0.3%崩溃酶、甘露醇浓度为0.60mol/L、预处理措施为CPW-10溶液中浸泡1h、愈伤继代培养天数为12~14d时,游离出的原生质体产量最高,可达19.5×105个/g,存活率高达89.7%. 相似文献
3.
5.
6.
植物激素对不同苜蓿品种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 7种不同苜蓿品种为试材 ,分别选取茎段为外植体 ,采用MS为基本培养基 ,附加不同浓度的KT、2 4 -D、 6 -BA进行愈伤组织诱导 ,结果表明 ,KT对愈伤组织诱导有明显抑制作用 ,2 4 -D (1mg/l)、 6 -BA(0 5mg/l)和 2 4 -D (0 2mg/l)、 6 -BA (0 5mg/l)是诱导愈伤组织和转化胚性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 ,准格尔品种为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品种。 相似文献
7.
8.
诱变处理苜蓿愈伤组织抗碱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苜蓿Medicago sativa茎段为试验材料, 对其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采用紫外线和NaN3化学诱变处理苜蓿愈伤组织。对诱变处理和对照的愈伤组织先进行脯氨酸筛选,再进行NaHCO3和Na2CO3碱性胁迫,并进行过氧化物酶(POD)、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等抗碱性生理指标鉴定。结果表明:诱变处理3 种生理指标趋于一致,均比未经处理的高。紫外线辐射和NaN3化学诱变的方法均可用于提高苜蓿的抗碱性。其中紫外线诱变要比NaN3化学诱变更有利于提高苜蓿的抗碱性。 相似文献
9.
10.
俄罗斯杂花苜蓿2001年从俄罗斯赤塔州引进后,住海拉尔东山,经过6年的引种栽培试验(2001~2006年)。结果表明,该品种分枝能力强,根系发达,主根入土深,播种当年主根为60cm,侧根3~5条,第2年主根深达110cm,分枝能力和根系长度均与植株密度有密切关系,密度大分枝较小,侧根少,主根入土深;耐寒性较强,越冬率高,越冬率达98.4%;抗寒性较强,土壤含水量大于5%时,植株能正常生长,含水量2%~5%时,植株生长缓慢,植株下部出现枯黄现象,含水量低于2%,植株枯萎,根系不死;正常年份年干草产量可达3 600~5 600Kg/hm2,适合呼伦贝尔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扁蓿豆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分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扁蓿豆(Melilotoides ruthenica(L.)Sojak)下胚轴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酶液组合、酶解时间、酶液渗透压、继代培养时间及预处理措施对其原生质体分离效果的影响,以期确定能够酶解出高数量且高活力的原生质体的酶解条件。结果表明:获得有活力原生质体的最佳酶液组合为2%纤维素酶+0.5%果胶酶+0.3%半纤维素酶、酶解时间为12 h、酶液渗透压即甘露醇浓度为0.55 mol·L-1,愈伤培养天数为10~12 d、预处理措施为黑暗24 h。 相似文献
12.
苜蓿雄性不育系花药愈伤形成及分化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苜蓿雄性不育株系及其可育株系的花药为外植体,研究取材时间和不同激素配比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雄性不育株系花药培养时,以现蕾初期取材、MS为基本培养基的条件下出愈率较理想。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0.5mg/L 2,4-D+0.25mg/L 6-BA+0.2mg/L NAA+3mg/L KT+3%蔗糖+0.7%琼脂(出愈率66.7%);不育与可育植株花药愈伤适宜的分化培养基分别为:MS+1mg/L KT+0.2mg/L NAA+2%蔗糖+0.7%琼脂(分化率75%)和MS+4mg/L KT+0.2mg/L NAA+2%蔗糖+0.7%琼脂(分化率79%)。 相似文献
13.
苜蓿基因组DNA提取和RAPD反应条件优选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采用CTAB法、N2-SDS法、SDS法和改进的CTAB法,提取苜蓿基因组DNA,比较其分离效果.结果表明,改进的CTAB法为最佳提取法.对RAPD反应程序中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摸索和优化试验,建立适合苜蓿RAPD分析应用的体系组成为:反应液总体积25μL,14ng/μL模板DNA,2.5μL10x反应缓冲液,10碱基引物浓度0.1μmol/L,TaqDNA聚合酶1U,dNTP浓度0.3mmol/L,Mg2+浓度2.5mmol/L.PCR反应循环为:94℃4min,36℃30s,2℃1min;94℃30s,36℃30s,2℃1min,45个循环;2℃延伸10min. 相似文献
14.
杂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群落种间竞争及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苜蓿(Medicago sativa)与无芒雀麦(Bromus innermis)以0.3:0.7的播种量进行混播试验,测定组分种绝对生长率(AGR)、相对生长率(RGR)、相对产量总和(RYT)以及种间竞争率(CR),探讨不同苜蓿品种+无芒雀麦混播群落种间竞争及稳定性。结果表明:草地生物量的净积累主要在生育前期,单播和混播草地中杂花苜蓿的AGR和RGR平均值高于敖汉苜蓿(M.sativa CV.A ohan);同种苜蓿混播与单播草地生物量快速积累期相同,但不同品种间有所差异,敖汉苜蓿早于杂花苜蓿(M.varia Martin.CV.Caoyuan);苜蓿在孕蕾至初花期、无芒雀麦在拔节至抽穗期AGR和RGR最高,混播降低了苜蓿的AGR和RGR值;在组分频率下,春秋二季种间竞争小于种内竞争(RYT>1),而夏季种间竞争大于种内竞争(RYT<1),苜蓿的竞争力大于无芒雀麦(苜蓿的CR>1);甘农1号杂花苜蓿(M.varia Martin.CV.Gannong No.1)与无芒雀麦混播群落稳定性较好;在苜蓿+无芒雀麦混播群落中,光资源竞争是种间竞争的关键,温度对种间竞争有明显影响,夏季较高的温度减弱了无芒雀麦的竞争力,增强了苜蓿的竞争力;夏季是混播草地中无芒雀麦种群衰退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5.
为在不同栽培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上,建立稳定、快速且高效的组织培养体系,本试验以品种'游客’、'Paola’和'Sardi7’为研究材料,探究了苜蓿外植体、激素配比及金属离子(Cu2+、Ag+),对其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下胚轴为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MS+1 mg·L-12,4-D+0.2 mg·L-1 KT为培养基时'游客’和'Paola’胚性愈伤诱导率分别为24.7%,16.7%;MS+2 mg·L-12,4-D+0.2 mg·L-1 KT为培养基时'Sardi7’胚性愈伤诱导效果最佳为27.3%;1 μmol·L-1 和5 μmol·L-1 Cu2+均能显著促进'Sardi7’'游客’和'Paola’愈伤组织的诱导;5 μmol·L-1 Ag+显著诱导'游客’和'Paola’形成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提高25.3%,46.7%(P<0.05)。本研究探索了诱导苜蓿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及其培养条件、金属离子促进不同苜蓿品种再生的作用,为突破同源四倍体栽培苜蓿品种基因型上的限制、提高胚性愈伤组织出愈率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6.
17.
紫花苜蓿离体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紫花苜蓿田间栽培植株幼叶作为离体诱导的外植体,培养于B5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组合中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试验.结果表明,2,4-D与KT组合中,2,4-D浓度高低是决定愈伤组织诱导类型及其分化方向的关键激素,0.5~2.0mg/L低浓度时,愈伤组织松软、水浸状暗褐色,培养25~30 d后,从愈伤组织块分化出密集白色毛状根;4.0~8.mg/L较高浓度时,则愈伤组织半透明富有光泽,形成淡黄色的胚性愈伤组织,培养35d后其内层有绿色小芽点的胚状体出现;2,4-D与6-BA或NAA与6-BA组合仅有利于愈伤组织的生长,其质地较致密、黄绿色,能继续培养但无分化或胚状体发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